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是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协调的中国地学大断面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岩石圈计划八十年代后五年的重要课题——全球地学断面计划(Global Geoscience Transects简称GGT)的一个组成部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总结北美洲大陆——海洋断面计划执行十年后的经验为基础,拟定出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目的是以统一的格式来编制分布在全球各关键部位的200多条断面(最后落实为130余条断面),提供大洋到大陆过渡带、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形成和动力学演化模式,并进行对比。通过综合研究来了解全球不同地质单元的岩石圈结构、成因和动力学模式。中国岩石圈计划全  相似文献   

2.
全球地学断面(GGT)──以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为例吴功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关键词地学断面,岩石圈,动力学80年代后五年,国际岩石圈委员会(ICL)提出了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美国康乃尔大学M.Barazangi教授倡议编...  相似文献   

3.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是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的向北延伸,穿过柴达木盆地、哈拉湖、祁连山和北山,止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额济纳旗,全长约900 km.  相似文献   

4.
新疆305地学断面北段的地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305地学断面研究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地学断面,综合研究不同地质单元的地层、沉积、构造、岩石、变质作用,以及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岩石圈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以及它们与矿产和石油资源形成及分布的关系(吴乾蕃等,1990)...  相似文献   

5.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概况王泽九,吴功建,肖序常(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是地质矿产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资助的重点项目.它是继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完成后,又共同资助的第...  相似文献   

6.
高锐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5):632-632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研究进展──三级专题研究通过专家验收由地质矿产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重点资助的、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图研究中心和地质矿产部地质所负责的"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项目,自1991年开始研究以来,已获...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功建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110-120
地球物理在中国地学断面图的编制和综合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要地概述了古地磁用于研究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人工地震,特别是反射地震成功地用于研究地壳细结构;大地电磁用于了解壳内和岩石圈地幔的高导层;重、磁、地热,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解决地质问题上均取得了新进展.在综合解释上,研制出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以及研制出在微机上实现数字化等成果.简介了地学断面成果受到国外同行的广泛重视.最后提出了地学断面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球动力学模型初探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33  
高锐  丁谦 《地球物理学报》1995,38(A02):3-14
概述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研究的地学环境,调查研究内容和初步建立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为主,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楔入为辅的双向挤压环境是大陆岩石圈最新变形的背景,下地壳的挤压和上地壳的逆冲走滑以及滞后伸展构造组成了岩石圈变形的力学系统。  相似文献   

9.
欧洲地学断面计划(European Geotraverse,简称EGT)是一项国际性的多学科计划,研究工作集中在一条从斯勘的纳维亚最北端延伸到北非、南北方向的岩石圈剖面,长度为4000km,宽度是变化的。该剖面由相连的三部分组成(北段、中段和南段),包括了从波罗的地盾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地区到目前活动的西地中海地区各构造区的一套连续变化的岩系。EGT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得到一个有关大陆岩石圈的构造、状态和组分的较好的三维图象,作为了解大陆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特性的基础。构成EGT联合计划(Joint Programme)的全部十二个主要计划现已实施,而其中的几个正接近完成。  相似文献   

10.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岩石图结构的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综合研究中,处理和解释了沿断面实测的高精度磁测剖面和大范围的航磁资料.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有视磁化率填图、长波磁异常提取、方向滤波和航磁数字图像处理,并反演了地壳磁层的上、下界面深度.依据资料处理结果,对研究区内构造断裂的分布、不同地体和构造单元的划分与边界位置及岩浆活动性等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利用位场模拟方法,得出了代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地壳结构的磁模型.  相似文献   

11.
江苏响水-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地震折射测深结果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刘昌铨  嘉世旭 《地震地质》1991,13(3):193-204
江苏响水—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呈东南—西北向斜跨中朝地台及其南北两缘。本文是论述断面的地震折射测深结果,结合部分大地电磁测深和重、磁资料,对断面通过的八个地质构造单元,分别阐述它们的地壳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并同时探讨了沿断面区域的地震活动的深部结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辽宁东沟地学断面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34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辽宁东沟地学断面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全长960 km.从东至西横穿中朝地台的辽东台隆、下辽河断陷、燕山台褶带、内蒙地轴和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的西拉木伦河加里东褶皱带、贺根山华力西褶皱带和东乌珠穆沁旗加里东褶皱带等构造单元.在断面东南部还穿过海城地震区. 沿断面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深部探测、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揭示了该断面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明显地具有纵向分层、横向分区的特点.反映了中朝地台与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不同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板缘和板内构造及其动力学特征.本文还阐述了海城强震区、朝阳-义县及西拉木伦河地震较活跃地区特殊的深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长春地质学院、辽宁省地震大队同俄罗斯联邦研究院新西伯利亚分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于3月19日至3月21日在长春就“满州里—绥芬河地学断面”中的设计、施工、资料解释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格尔木一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重力场特征,参考有关地质资料,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5个二级构造、15条较大断裂。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5日至9日,由国家地霞局主持召开的国家地震局地学大断面"GGT"项目阶殴评审会在山东青岛市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地球所、地质所、应力所、兰州地震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辽宁、山东、云南、江苏等省地霞局百余名代表及其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基金会办公室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十余位地学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地学大断面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整理”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一、地壳结构利用反射波法深部地震探测研究,国际地学大断面Ⅷ南段别特里奇—尼科波尔剖面的结果对保加利亚境内的深部地壳构造研究有着一定的贡献。该剖面从西南到东北与巴尔干半岛  相似文献   

18.
全球地球科学大断面与地球动力学(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地球科学断面(GlobalGeoscienceTransccts,简称GGT)是当今世界岩石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岩石层研究的科学前沿,本文阐明全球GGT断面计划的内涵和要求,给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格局和中国11条断面的地理位置,在板块构造和地体概念的指导下,依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资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编图,从全球构造出发,对世界上的几条典型断面:北美胡安德富卡-阿尔伯塔(JuandeFucaAlberta)平原大陆─大洋的GGT断面(简称B2)断面),欧洲地学断面计划(EGT)的"挪威北角─阿尔卑斯─地中海─南突尼斯"断面,中国地学断而计划GGT中的"亚东─格尔木"断面,"满都拉─响水"断面和"广州─巴拉望"海洋断面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同时对其它一些断面也进行了概述,在各条断面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各异的条件下,对其地球物理场和岩石层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探讨了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并给出了地球科学解释的概念性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全球地球科学大断面与地球动力学(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地球科学断面(GlobalGeoscienceTransects,简称GGT)是当今世界岩石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岩石层研究的科学前沿。本文阐明全球GGT断面计划的内涵和要求,给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格局和中国11条断面的地理位置,在板块构造和地体概念的指导下,依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资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编图。从全球构造出发,对世界上的几条典型断面:北美胡安德富卡-阿尔伯塔(JuandeFucaAlberta)平原大陆-大洋的GGT断面(简称B_2断面),欧洲地学断面计划(EGT)的“挪威北角-阿尔卑斯-地中海-南突尼斯”断面,中国地学断面计划GGT中的“亚东-格尔木”断面,“满都拉-响水”断面和“广州-巴拉望”海洋断面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同时对其它一些断面也进行了概述。在各条断面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各异的条件下,对其地球物理场和岩石层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探讨了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并给出了地球科学解释的概念性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是地学断面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本断面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表明:这里的地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在某些部位中层地壳可进一步分为两层,其上层在断面东南端的辽河断陷东侧及燕山台褶带的义县、朝阳地区呈现为低速层;地壳厚度在断面东南端薄,为31—35km,而在西北端厚,达38—40km;辽河裂谷东侧存在壳内高导层,整个断面上地幔高导层发育,在辽河断陷及朝阳、义县地区反映为上地幔隆起区,在西拉木伦河一带出现落差达50km左右的台阶;确认析木断裂、郯—庐断裂北段、朝阳—北票断裂、赤峰—开原断裂和西拉木伦河等断裂为壳幔深断裂;发现海城地区、朝阳—北票地区及西拉木伦河地区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异常区,这里也正是地震较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