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常提到望朔对地震的诱发作用,于是有人把这种与望朔有关的地震也归于诱发地震之列。这是不对的。任何一个名词术语都有固定涵义。诱发地震,据胡毓良先生定义,应为“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震”。这些人类活动,包括水库、油田、煤田、采矿、核爆、开洞等。因此,望朔等自然因素诱发的地震不应划入这一领域。研究诱发地震,是地震部门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要方面。陈章立付局长最近曾就地  相似文献   

2.
1.地震预报面临挑战 地震在地下孕育,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人类可到太空遨游的水平,却没有任何人可以深入到震源的深度去实际探测那里发生的过程,地震预报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它依赖的就是我们从地面或有限的深部获得的地震信息。信息是任何决策的基础,地震预报就是以地震信息为基础的一种决策。决策者首要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对任何一个真正的信息收集系统都要有如下的要求:①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②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③一定的信息量。我们地震信息的收集系统距此要  相似文献   

3.
一位地震学家说,余震通常在主震后数月内发生在同一断层段上,但是,主震100年后,在附近的断层上也可能发生余震。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学家琼斯(LucileJones)说:“根据定义把地震排成序列,我们将最大的地震称之为主震。任何发生在最大地震之前的地震都是前震,任何发生在最大地震之后的地震都是余震。”  相似文献   

4.
日本拥有全世界最密集的地震监测网络、最大的海啸防波堤、最广泛的地震预警系统。相比其他任何国家,日本国民在如何应对地震和海啸方面受过更严格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地震对人类的威胁是久有所知的,而人类预防地震的宿愿也史不绝书。中国是一个多震的古国,震史记载丰富,而且逢强震连发年代,往往有对地震的重大研究。例如公元100年前后,中国北方地震频仍,时值东汉伟大学者张衡成长的年代,连连的地震促使他发明了辉煌的“地动仪”,成为世界上地震学的先驱。清康熙皇帝所著《论地震》中,对陆区地震特征的描述,对地震活动的分区、地震的序列、地震的成因等都是卓有  相似文献   

6.
前言2 0 0 0年 1 0月 6日 1 3时 3 0分发生的鸟取县西部地震 ( Mj7.3 ,MW6.6)为相关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些研究课题 ,主要为 :1在全然没有预想到存在活断层的地表竟也发生了 Mj7.3地震 ;2这次地震与 Mj7.2的兵库县南部地震相比 ,受灾情况轻得多 ,竟无 1人死亡。从地震工程学的角度来看 ,上述 2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震工程学是研究尽可能减少强震灾害的对策的科学。故而 ,所有的设施都应作抗震设计 ,在遭遇到任何强度、任何性质的地震时都不至于损坏 ,万一受损 ,也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此外 ,还应维持供电、供水等与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121世纪上半叶地震预测可望获得局部突破科学研究表明,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科技水平,且其发展速度是非线性的。地震预测在历经数十年的粘滞后,有可能在21世纪上半叶取得局部突破,首先在大形势与中期或中短期预测上。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任何曾在加利福尼亚州住过的人都能作证:公众的注意力大多正集中在关于大地震预测的争论上.可惜,这种注意只集中在一天至一周的决定性预测方面.但是,这种争论的一些参加者已经指出[1,2],现今对于鉴定大地震可靠的短期前兆的努力是很不成功的,意味着地震是这样一种复杂的过程,可靠的(能观测到的)前兆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这并不是说,地震不具有准备阶段,而是说,这种准备阶段可能不会被地球物理学家在地表一致地观测到.但这是否意味着确定未来地震大小、发震时间和地点的全部努力都毫无效果?还是说,我们正在被人类的时空尺度所误导?  相似文献   

9.
所有地震都是突然发生的。然而,加州圣华金山谷的科林加地震(按该震发生于1983年5月2日,震级为里氏6.0~6.5级)却使地震学家们大为吃惊。这次地震没有发生在地震监视者们特别注意的地方。尽管其震中仅在圣安德烈斯断层以东约15英里处,但它并不靠近任何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范围内,地震造成的受伤死亡比(R=受伤/死亡)随时间增加。这表明现今人们在地震中更有可能幸存的比例约是50年前的2倍。然而,任何对R值有意义的分析(至少)都需要按国家类型区分和按震中位置(陆地或近海)区分。陆地地震的R值通常是海域地震的一半。工业化国家的R值比发展中国家的大2~3倍。在保护民众方面中国和日本是取得最大进步的国家。R值不随时间增加的国家包括伊朗、土耳其和希腊。其比例的基本趋势是明显的,然而由于个别国家的数据集相对平均来讲太少,因此难以明确考虑。我们建议用R值来调整全球地震人员损失评估的伤亡矩阵。  相似文献   

11.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破坏性地震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历代志书对地震及其灾害都很重视,多有记载。我国地震事件记载时间之长、资料之丰富,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所瞩目。这为我们今天的地震预测预报及预防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我国地震活动强烈的  相似文献   

12.
中、短、临地震预报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前兆。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地震前兆清理研究的结果肯定了我国大陆地震是有前兆的,前兆是多样的,并有了部分成功预报的震例。这标志着,我国地震预报二十年的探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从科学和实践上都论证了这一工作的可行性,下一步应转入深入的研究及实用化的探索。但是,清理的结果还表明,地震前兆是复杂的,现阶段欲取得任何重大进展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国家地震局提出了攻关研究的任务。这些都意味着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研讨  相似文献   

13.
第三篇文章是作者以亲身经历的溧阳地震谈临震预报的前景。主要涉及1979年7月江苏溧阳地震前出现的人的异常感觉和天空霭雾等自然奇观,从中得到的有益启示,以及应怎样看待所谓“无前兆地震”。最后作者认为,任何一个较强地震都有临震前兆现象,抓住其本质联系,将有助于突破临震预报。  相似文献   

14.
引言研究任何地震事件时,从地震宏观作用的研究到地震和核爆炸的识别,实际上都必须知道震源深度。确定震源深度是根据对记录初至震相的分析1956;1983),特别是对pP波和sP波初至相对于初动的时差分析来实现的。但是除了上述震相以外,在纵波开始部分可能存在其他一些转换波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含时间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每个震源都被视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无关。因此,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依赖主震的前震和余震都不被列入地震目录。然而,事实表明,这些地震能够产生破坏性地震动,应该被认为是构成地震危险性的一部分。本研究将主震及其相关地震作为时间不相关的群体,每个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其他任何群体无关,且都具有主震的复发时间。通过将震群中的地震视为事件的并,相关事件都会对地震动和危险性有贡献。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高危险性场地判别方法,纳入相关事件使超过工程意义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增加了约10%,但如果能够可靠地计算余震发生量的变化,这个增加量可能会高达20%。  相似文献   

16.
大陆地震对人类威胁最重。全球大陆地震集中在北纬20°—50°地带,它们可分为四个相似的地震区。中蒙地震区和北美地震区的对比,能很好地揭示其相似的特征。中、美两个地震区的东半区都是相对的少震区,以北东向地震构造为主,均穿插北西向断续的地震构造,构成交叉的网络。此外,根据两地区地震强度和数量的分布,都可以分成几个近东西向的板条,每条之间在地震活动、地壳形变、新构造活动、重力、地磁、地壳结构、以及岩石圈结构等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差异。然而地震网络和岩石圈的板条分割这两种构造格局的综合作用,两个区域的表现都是相似的。在此控制下,也表现了某些震源构造的相似,如邢台地震与新马德里地震,泉州地震与查理斯顿地震。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发表了一个既是坏消息又是好消息的关于1983年的地震情况报告。坏消息是指1983年全球发生的重要地震比1980年以来任何一年都要多;好消息是指1983年死于地震的只有2,322人,比1982年死亡的3,338人几乎少了1/3,还不到1981年死亡人数的一半。“重要”(“significant”)地震的定义是,震级为6.5或更大,或震级较小而造成伤亡或相当大损害的地震。1983年全球共发生了这类  相似文献   

18.
任何解释地震发生过程的模式,必须要能说明各种与孕震有关的前兆观象。目前,膨胀—扩散模式在解释波速比的变化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对地壳的各种类型的形变、地温的变化、震源机制解中主压应力轴的转向或变化、发震构造型式等都不能在此模式中求得答案,因此,有必要提出更合理的模式来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9.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正在组建全苏救援中心,其目的是当发生自然灾害和事故时救援在陆地和水中处于任何危急状态中的人员的生命。救援中心的创办人是苏联红十字会。许多社会团体,其中包括社会赞助基金会争取人类生存基金会等,都表示愿意促进救援中心的发展。苏联红十字会代表向塔斯社记者说,救援中心把热衷于救援工作的登山运动员、洞穴探险人员、建筑工作者以及亚美尼亚地震之后有了救护经验的志愿救援人员等联合起来。设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课题调查研究,解析历史地震记载和小南海地震遗址的现存形迹,梳理前人的认识,推算重力崩塌的势能及其相当的地震震级,探讨几种可能的地震地质灾害成因,同时也提出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认为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可能是多次构造地震叠加的结果,也可能是纯粹的山体自然坍塌形成的塌陷型地震,而彻底揭开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谜团还需人类科研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更广泛学科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