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初涉地震科普宣传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地震科普宣传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遇到汶川8.0级突发大震,科普宣传就更加重要.我退休后,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和安排,做了一些地震科普宣传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汶川地震后,经常被媒体追得手忙脚乱,团团转.从地震科普宣传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几点.(1 好对公众的宣传,自己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2.
游云 《地球》2014,(7):112-112
自2010年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军事科技馆立项以来,军事博物馆以军事科技馆筹建为龙头,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不断做出尝试和探索。 2012年北京市科普联盟成立,为军博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科普联盟成立的第一项活动就是与军博合作,于2012年5月在西单文化广场的科普画廊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联盟提供经费和场地,军博负责展览内容编辑制作和讲解宣传等工作,科普展获得巨大成功,成为自西单文化广场科普画廊成立以来,观众踊跃,观众留言最多的科普展。  相似文献   

3.
以地震科普微信公众号为主要科普传播载体,并以“震知卓见”公众号为例,对地震科普作品的选题进行了分析。创作选题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从时事热点事件、震情事件等多角度进行切入;此外,还应考虑选题与科普创作形式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能够提升科普传播效果的契合点;选题时可以专栏化,打造地震科普系列作品。文章最后就如何提升地震科普微信公众号科普内容传播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设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科普馆,有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也有利于宣传减灾理念,扩大防震减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通过阐述黑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在科普教育活动策划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旨在与专业性科普馆广泛交流、合作共进,发挥科普馆科普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刘晓岚  彭麦福 《中国地震》2022,38(2):315-321
应急科普主要是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普及,分为日常应急科普和战时应急科普。近年来,我国应急科普研究与实践受到较多关注,专家学者们从应急管理角度开展应急科普体系、体制机制等研究,从传播效果角度开展应急科普内容、渠道等研究。国家对应急管理和科普的高度重视,决定了应急科普研究将持续受到关注。今后将主要聚焦应急科普体系现代化建设、应急科普宣教等主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各领域注入了新鲜活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可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科普宣传力度,如何保证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成为目前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与科普工作做简单介绍,明确当前科普领域中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地球》2009,(3):68-69
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30号)要求,国土资源部已完成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选工作。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共收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申报书61份,经过形式审查、专家咨询评议及社会公示程序,确定其中53个申报单位已经达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地震科普微信公众号为主要科普传播载体,并以"震知卓见"公众号为例,对地震科普作品的选题进行了分析。创作选题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从时事热点事件、震情事件等多角度进行切入;此外,还应考虑选题与科普创作形式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能够提升科普传播效果的契合点;选题时可以专栏化,打造地震科普系列作品。文章最后就如何提升地震科普微信公众号科普内容传播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2020年全国公众防震减灾科普满意度调查工作,设计了防震减灾科普公众接触率、受众收获评价、公众满意度和需求等指标,量化衡量防震减灾科普在公众中的触达现状、公众的收获评价、反馈评价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公众与防震减灾科普的接触较普遍,受众收获评价和满意度评价总体得分较高。防震减灾科普公众接触率在不同城乡、年龄、学历、职业等层面的群体差异较明显。科普活动的公众接触率相对较低,受众收获评价较高,公众对活动新颖性的满意度评价低于活动组织管理。科普作品的公众接触率最高,但受众收获评价较低,在促进公众技能提升方面具有明显短板,公众对作品形式新颖性的满意度评价低于内容通俗易懂性。科普场所的公众接触率最低,但受众收获评价最高,对公众知识、技能、意识的提升作用较好。公众对科普场所信息查找便利性的满意度较低,导致科普场所满意度评价低于科普活动和科普作品。分析表明,需重视公众需求和反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效率。  相似文献   

10.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是提升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震科普的现状,总结了地震部门近几年科普宣传的宝贵经验,并提出了未来地震科普宣传的新思路,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建设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  相似文献   

11.
地震科普工作的开展与媒体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在以网络嵌入深度化为特征的融媒体环境下,地震科普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当前融媒体环境下的地震科普工作,客观分析目前地震科普所面临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前提,针对融媒体环境下的地震科普展开思考,以期为从事地震科普的工作者们在进行科普作品创作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5)
网络科普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网民为对象开展科学传播活动。随着新形势、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科普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网络科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网络科普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移动直播、机器人撰稿等新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给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探索地震科普宣传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和特点,结合近两年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及地震系统科普宣传融合发展最新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地震科普宣传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是目前深入持久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已成为当今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的主阵地。本文将以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为例,结合工作实践,通过管理模式、科普展品开发、创新性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详细介绍该基地是如何有效发挥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并对基地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震》2021,33(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接受信息的方式、途径有了多方位的变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如何迎接新的发展契机,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成为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特点出发,具体分析了新媒体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积极影响,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进行了思考,以期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受众参与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基础。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以云南防震减灾科普民歌为案例,提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①细分受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②强调受众参与,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效;③创新形式,依托少数民族地区喜闻乐见的文艺体现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6,(12)
正2016年地学科普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地球科学知识及科普成功案例,对我国地学科普产业化市场化之路,践行地学科普活动、提振全民素质教育等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论坛现场老中青三代互动探索,共话地学科普,生动诠释了地质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地矿科普,推动我国地学科普事业的发展,共同保护  相似文献   

18.
程奕 《四川地震》2014,(4):42-45
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多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开展,主要偏重的是如何地震避险。地震灾害发生后对灾区民众如何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及合理地配合外来救援力量的科普宣传缺乏系统性。本文从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形式、内容及如何更好地实现现场科普宣传三个方面对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为利用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维护震区的社会稳定、减轻灾害损失及顺利地开展地震现场救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普讲座历来是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主要手段之一,科普课件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表现方式、制作水平等直接影响到地震科普讲座的效果。当前,我国地震科普课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未区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讲座对象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等问题。应在广泛收集防震减灾科普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社会群体的认知特点和认知需求,创作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内容科学、素材丰富的地震科普课件。   相似文献   

20.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充分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将对影响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互联网在历次地震中的表现和网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在互联网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