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网络通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P-MCRTS是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专用软件包。该软件包已在全国20多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古巴等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实时接收多路地震波形数据;实时事件检测;对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进行自动分析;实时波形数据记录和事件波形数据记录;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地震事件识别是地震层析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处理宽频带流动台阵天然地震记录中识别地震事件过程中,利用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耗时巨大,效率十分低。本文首先运用STA/LTA 对地震事件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支持向量机信号检测算法和多台联合检验法来提高地震事件判别的准确度及抗干扰能力,达到天然地震事件的自动识别。南岭流动台阵数据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综合识别算法可自动快速准确地判别地震事件,并可用于地震震相的拾取。  相似文献   

3.
地球物理台网观测数据是反映前兆台网数据变化信息的重要部分,可为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地震分析预报会商、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充分利用这些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事件数据记录,研制了基于MapSIS的地球物理台网事件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事件记录的人工交互分析、自动统计分析,基于震情自动触发的专题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具有功能全面、运行稳定的优点。该平台现已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地震分析预报会商中部署使用,可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包(Adapt)是一套通用的数字地震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记录实时地动信号,地震事件发生时能报警,快速检测、识别和定位地震事件,自动产生地震月报等。Adapt采用简体中文Windows NT工作平台,系统最小可以接收4路地震数据,最大可以接收128路。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技术途径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断层带台阵记录的数据中,研究出了断层带围陷波的一种自动识别算法。使用自动的S波最佳选择来识别地震图中的时间窗,以用于断层带围陷波的后续搜索。该算法计算每个台站记录的各个地震图的5个特征:卓越周期、1s持续时间的能量(代表围陷波)、相对波峰强度、到时延迟以及6s持续时间的能量(代表整个地震图)。共同用这些特征来识别台阵中地震图有统计离群值的台站。将此算法应用于大数据集可以从其他台站地震图中的偶然局部场地放大中识别出真正的围陷波。此方法在1992年美国兰德斯地震破裂区上记录的测试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以前曾在此波形上人工识别出围陷波,然后应用到圣哈辛托断层带上记录的几千个地震事件的更大数据集上。所开发的技术为断层带附近记录的大型地震波形数据集的系统客观处理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包(Adapt)是一套通用的数字地震采集和处理系统,能够记录实时地动信号,地震事件发生时能报警,快速检测、识别和定位地震事件,自动产生地震月报等.Adapt采用简体中文Windows NT工作平台,系统最小可以接收4路地震数据,最大可以接收128路.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技术途径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蒙城野外站FSS-3M、FBS-3A、BBVS-60、BBVS120与JCZ-1T 5套地震计系统记录台基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并通过对仪器系统记录的典型地震震相分析,比较几种不同频带地震计系统的性能差异及记录地震事件的优越性,为野外站地震记录震相分析、仪器维护、地震速报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海军  靳平  刘贵忠 《地震学报》2003,25(3):331-338
对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是一项非常繁重而复杂的工作 .由于台网每天实时记录数据 ,这些数据完全靠人工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 ,首先应该对地震数据进行自动处理 ,得到事件检测与定位的一个初步结果 ,然后再对自动定位的结果进行人工处理 ,以便修正和完善定位结果 .地震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中 ,数据质量检测是后续处理的基础 ,检测并滤掉地震记录中的问题数据 ,可以避免错误的事件检测和定位 .影响地震数据质量的问题数据主要有毛刺、限幅和数据丢失 .地震记录中的毛刺是一种孤立的大振幅点 ,限幅和数据丢失都是幅值相同的一些连续的…  相似文献   

10.
田宵  汪明军  张伟 《中国地震》2021,37(2):309-321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监测水力压裂过程、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地面监测,P波极性能够直接、快速地反演震源机制,同时极性校正能够提高绕射叠加定位方法的成像精度。因此,准确而迅速地确定P波极性对地面微地震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具有强大的特征学习与分类能力,可用来确定微地震事件的P波极性。地面监测多采用星型、网格型等规则观测系统,本文使用目标道及其相邻检波器记录作为输入样本,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道P波极性分类网络模型。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单道记录的网络模型,多道的网络模型能够将目标道与相邻道相结合来预测目标道的极性,提高规则观测系统下地面微地震P波极性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当前国内外关于天然地震与爆破、塌陷等非天然地震特征研究及事件类型识别的进展。对各类事件的定义及主要波形特征进行简要综述,重点介绍了事件类型判定的各类识别方法。与自然界天然地震不同,非天然地震由人工干预或人类活动间接引发。爆破是炸药在爆炸瞬间能量迅速释放,部分能量以地震波形式向外传播,引起地表振动而产生破坏效应的一种地震;塌陷是由于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虽然在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天然地震与爆破、塌陷的波形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但由于震源类型、波的传播路径、震源深度等不同,各类事件的波形记录在P波初动、P波与S波最大振幅比、持续时间、震相、短周期面波发育情况、发震时刻、空间位置分布以及频谱特征等方面差异明显。目前主要有两类方法来识别地震与爆破、塌陷等非天然事件。一类为直接基于波形在信号、数据方面的特征,通过定性分析来进行事件类型判定,如波形时频分析对比法、小波变换、相关系数等;另一类为统计学领域诸如模式识别等算法,利用统计算法综合考虑多个事件特征判据的定量判定阀值来实现地震与爆破、塌陷事件类型的识别,如最小距离法、改进的连续亨明方法、Fisher方法、逐步代价最小决策法、支持向量机、前馈神经网络等。两类方法本质上均为提取有效特征判据,即对数据进行降维使用,未将事件记录的全部信息用于事件判定。因此,有必要使用一种可从全部事件记录中自动提取各类信息并可组合底层特征的算法来对各类事件进行判断识别。  相似文献   

12.
2017年9月23日16时29分在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发生3.4级地震。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对该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分析认为:该事件不是一次简单的单独过程,虽然事件开始时发生爆破,但事件主体是由断层错动产生的天然地震。这次事件是爆破和天然地震相继发生的复合型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且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录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分析预处理后的加速度事件波形数据,计算得到地震动各项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仪器烈度、持时、傅氏谱、反应谱和三联谱等,可以导出地震元数据、地震记录波形,对各类数据进行归档存储。该系统具有平台统一性、功能集成性、数据完备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日常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能在地震应急、震害评估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4.
利用Apache+PHP+php My Admin+My SQL5.0的方式建设环渤海虚拟台网地震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地震事件、震相信息、台站参数的管理,同时增加地震矢量分布图等功能,管理员通过程序后台管理实现用户分级、上传下载修改信息记录,保证系统使用安全。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提高了滨海虚拟台网数据的利用率,实现滨海虚拟台网与天津台网的区域统一编目功能,解决了区域台网无法使用国家地震统一编目系统的问题,保证了地震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利用互相关和双差方法快速对新地震事件相对于过去已精确定位的事件进行高精度重定位的实时方法。本方法自动将新事件的波形记录与它附近发生过的已归档事件进行互相关,以精确测量震相到时的差分。利用双差算法将这些数据以及从到时拾取中计算出的延迟时间,转换成新事件与它相邻事件的相对位置向量。利用来自北加州地震台网(NCSN)和北加州地震数据中心近实时的数据,及当地储存的北加州地震台网地震档案的拷贝等数据,将这项新的监测技术应用于加州北部的地震记录。与加州北部高分辨率双差地震目录相关的新的事件将被进行近实时(几十秒内)自动重新定位。利用北加州已发生的事件进行逆向测试,结果显示实时双差定位结果水平向的分辨率平均为0.08km,深度方向为0.24km。研究发现,因为地震记录的密度会持续增加及数字地震档案的积累,利用本方法定位新事件的精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地得以改善。实时双差地震定位能以前所未有的分辨力来监测活动断层在孕震特征上的时空变化,因此它在快速评估及减轻地震灾害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PHP的天津市地震局地震事件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天津市地震局地震事件共享系统。该系统具有地震事件的上传、下载、查询、绘制地震震中分布图等功能,实现规范地震事件格式,改变数据存储方法,便于局内科研人员通过浏览器方式对测震历史数据进行检索与下载,进一步提高共享信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高采样率超低频地震电磁场观测系统,通过对几种事件分析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讨论,引入一种新的事件判定和提取方法,即极差归一化变换法,利用该方法对怀来地震台的超低频地震电磁场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极差归一化变换法在事件阈值计算中不受观测数据幅度变化的影响,且受到背景噪声干扰的影响比较小,是一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超低频地震电磁场事件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地震事件波形数据的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该系统利用GMT,SAC作为后台处理软件,通过perl,Unix Shell程序实现首都圈地震事件波形数据的网络发布。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提出了一种从连续的地震数据中检测出地震事件的方法。该方法分两步,首先,低阈值的STA/LTA算法从连续的波形中检测出类似地震事件;其次利用神经元网络方法,区分事件是地震事件还是噪声事件。通过对数据检测结果比较,找出了适合地震检测的神经元网络训练方法和神经元传递函数。在对天山流动台阵其中两个台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连续约两个月数据中,39RLS台检测出地震75个,30RNA台检测出地震95个,证明该方法对地震事件检测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