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东京大学理学部的金泽敏彦等人在世界上首次开发研制出9000米级的超深海海底地震仪。迄今为止,海底地震仪的水深限度为6000米,很难对日本近海被称之为地震巢的海沟进行观测。据说用这种新研制的海底地震仪可观测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底的90%。金泽希望新地震仪能成为捕捉地震发生机制的有力武器,并计划从1990年夏天开始将其用于实际观测。超深海海底地震仪是通过将高精度的电磁式地震仪装入直径为24厘米的耐压玻璃球内并与记录仪和电源等一起沉入海底来进行观测的。观测后,再通过超声波信号使之与重物分开并浮起,进而回收。目前的试验已证实该地  相似文献   

2.
旋转导向系统可有效提高钻井速度、安全性和井眼轨迹控制精度,是油气行业尤其是复杂环境下油气勘探开发的核心设备之一.非接触电能和信号传输单元是旋转导向系统中将电能和信号从旋转主轴传输至非旋转外套的重要单元.为了保证高温下大负载时电压输出的稳定性以及信号同步传输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载波调制式电能与信号一体化的传输方法,在信号并联注入并联拾取的同步传输拓扑结构基础上,增加隔离电感与谐振电容,对新的拓扑结构进行数学建模,对电压增益、电流增益以及效率进行仿真,并通过仿真结果选择最优电路参数.实验验证该电路拓扑和传输方法在175℃环境温度下带载可到150 W,在150 W动态带载下输出电压的变化幅值小于输入电压的8%、传输速率115200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且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全球海洋地震P波长期探测的新型潜标式海洋地震仪.该地震仪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式陆地地震台站或者坐底式海底地震仪,而是漂浮在海水中一定深度接收天然地震信号,并随着洋流运动.当接收到地震P波信号后,该地震仪可以自动上浮至海面,并通过卫星将数据传回岸基中心,然后下沉到指定深度继续工作.该潜标式海洋地震仪主要由水听器模块、浮力调节模块、通信与传输模块、能源模块以及中央控制模块组成,同时有安全监测功能,以实现准实时、大范围的天然地震P波信号长期监测.该海洋地震仪将突破现有海洋地震观测技术局限,拓展海洋地震监测的时空覆盖范围及监测尺度,为海洋地震研究和地球深部构造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填补我国海洋地震监测和海洋地震研究的空白,获得对海洋地震多发区域的监测能力,特此进行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研制.本文详细介绍了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设计目标、基本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性能技术指标和研制过程.此外,还介绍了宽频带海底地震仪在中国南海东北部海域应用实例的实验结果,展示了宽频带海底地震仪在3000m海底所记录到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海底地震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尤因和瓦因(Ewing and Vine,1938)的研究工作为开始,在海底安置地震仪已近45年了。目前使用海底地震仪来测量地震和爆炸信号构成了对地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全世界大约有20个这类研究小组,他们活动在法国、西德、日本、加拿大和美国。海底地震  相似文献   

6.
法国国立天文和地球物理研究所(法文名称的缩写为 INAG)的地震学家们近来研制了一种能安装在海底的地震仪,并称之为“海底地震仪器”的进展。根据法国国立天文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功地制造了七台海底地震仪。这些地震仪可以通过自由下落的方式安装在深度为1,000米以上的海底,并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进行有始有终的记录。工作结束后,在操作装置上除掉压载,地震仪就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内外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回顾,针对陆地地震仪和海底地震仪进行分类和系统解剖,重点分析海底地震仪的技术要求、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当务之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设备回收率、改善信号质量、增强设备抗干扰能力、减少时钟偏移和降低功耗等等;强调了今后海底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不断地完善设备技术性能、提高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和拓展其应用领域,更好地服务地震科学研究、资源勘探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海底地震观测是观测地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近三十年来国际海洋地震观测的发展,阐述了海底地震观测系统的类型,沉浮式海底地震仪、海底井下地震仪、海底电缆式地震仪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其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海洋可控源电磁方法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海底以下介质电性结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已成为海底油气及水合物探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趋肤效应及可控源电磁方法的特点,海底电场信号具有幅值微弱且动态范围大的特征.低噪声记录海底电场信号是海洋可控源电磁方法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建立特定地电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收发距、发射频率等场源参数与电场分布的关系;然后通过电解法制备了低噪声海底电场传感器,研制了低噪声斩波放大器,开发了大动态范围ADC电路.通过室内及海洋试验验证了接收机电场通道的低噪声特性,海试结果表明系统本底噪声小于0.1nV/m/sqrt(Hz)@1 Hz,电场信号观测动态范围优于110dB@(fs=150Hz).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于海底地震监测的数字波形记录仪的设计、实施及其特征。该套系统能够同时采集4个高分辨率信号,并且能够登录闪存库。由于非常精细的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利用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两个相互冲突的主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通过使用转换器获得高能量,同时获得优于120dB的高动态范围和低至250mW的功耗,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将海底地震仪在海底监测时间提高到3个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平方向振动体的能量回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振动能量回收装置,装置主要包括振动台、电磁阻尼器和稳压电路.有别于传统的重力方向上的电磁振动体能量收集装置,水平方向运动的振动台更有利于模拟高层建筑的实际的振动环境;为了减小滑动摩擦带来的能量损耗,设计了基于滚动轴承的电磁阻尼器;针对传统能量回收装置中单个线圈收集...  相似文献   

12.
訾少刚  刘春云  常明 《内陆地震》2006,20(4):378-383
银川地震台数字地震仪系统由地震计、GPS授时系统、VSAT卫星通讯网、EDAS-C24型数据采集器等组成。其供电方式采用市电和发电机供电两种方式。避雷措施采用电源避雷和在观测室架设避雷网方式来实现避雷。总结了银川地震台数字地震仪系统在日常工作中数据传输、转发、存盘、波形质量等方面遇到的11种故障及排除方法,可供其他相关地震台站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电力实施平衡调度模型进行电力自动应急调度时,未考虑输电裕度和应急物资的分配问题,实施电力应急调度成本高、效率低,造成地震区域的经济财产损失增加,因此,设计地震区域的电力自动调度应急双层模型,采用上层模型—增强电网输送能力的自动应急调度模型,依据多断面静态安全协调模式的输电裕度和灵敏度与电力实时调度决策获取不同发电机调节量,对不同发电机调节量通过多断面综合协调模式实施多目标优化,获取发电机使用的最优解,增强电网输送能力;通过下层模型—电力应急资源调度模型,采用电力应急资源调度最小成本目标函数,依据各电力资源存储中心配送到故障现场的资源量小于存储量的原则,塑造电力应急资源数量约束条件,实现电力应急资源的调度成本最小化。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使电力系统获得较高的输电裕度,提高了电力自动调度应急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温高压高湿环境下,长距离数据传输抗干扰技术,设计有效的数据传输方式,组建稳定高效的传输系统是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研制项目的重要环节。长距离数据传输抗干扰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低功耗、小型化、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的数据采集核心模块,传输抗干扰技术,数据传输协议及高精度授时等。   相似文献   

15.
多层电磁波测井反演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轴对称二维非均匀介质地层,以两接收线圈的相位差和幅度比为附加条件,建立了反演地层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电磁波测井反演数学模型.针对反问题的不适定性,利用正则化方法建立了反演的选代法.为克服层位较多时整体反演在存贮量、计算量等方面的问题,考虑了一种每次反演一个目的层的多层反演方案,并针对6层和10层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以相位差和幅度比为测井响应来反演介质电性参数是可行的,并适合于薄层解释,但对多层模型不能采用整体反演.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非均介质中电场响应的数值模拟方法.传输线模型法是以惠更斯原理为基础,通过建立麦克斯韦方程中电场和磁场与传输线方程中电压和电流的等效关系,按时间步进的办法来模拟电磁场响应的一种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从一维介质中电场传播的物理过程出发,导出了点电流源情形下地质介质中电场响应迭代方程;编程计算了非均匀介质中的电场响应,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对非均匀介质中的电场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An analysis of the equivalence phenomenon, analogous to that encountered in resistivity sounding, has been made for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with the following systems: horizontal coplanar coils, perpendicular coils, vertical coplanar coils, and vertical coaxial coils. Cases analyzed are three-layer H and K type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s. The theoretical responses for the EM sounding systems have been computed by the digital linear filter method using short filters. An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f the resolution by the four EM systems considered f the equivalence effect. It is concluded that from the equivalence point of view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has relatively better resolution compared to resistivity sounding for the H type three-layer cases. For the K type three-layer cases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provides a serious problem in resolution similar to that encountered in resistivity sounding.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H and K type case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numerically quantify the equivalence involved in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相似文献   

18.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浅层瞬变电磁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新的探测地下纯二次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上下平行共轴的两个相同线圈通以反向电流作为发射源,且在该双线圈源合成的一次场零磁通平面上,测量对地中心耦合的纯二次场.理论计算和物理实验论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接收线圈本身的感应电动势,从而获得地下纯二次场的响应.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证明了该方法采用的双线圈源比传统瞬变电磁法采用的单线圈源对地中心耦合场能量更集中,因而有利于减少旁侧影响、提高探测的横向分辨率.实测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浅层探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problems of fast determination of the magnification curve and of the partial constants of an electromagnetic seismograph by means of responses to release and shock tests, using a computer.  相似文献   

20.
The data of borehole geoacoustic and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s in Kamchatka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on electromagnetic excitation of rocks. A noticeable similarity in the responses of the natural geological medium and rock specimens is observed. The field experiments with controlled electromagnetic sources show that the geophones placed in boreholes are capable of reliably detecting the responses of rocks in situ to electric impacts as low as 0.5 mV/m. The obtained results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 favor of the previously proposed hypothesis of modulation of geoacoustic emission in rocks in situ by the ULF atm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