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BP神经网络在新一代地震预报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炜  吴耿锋 《地震》1997,17(2):142-148
简介了新一代地震预报专家系统NGESEP,BP神经网络模型及其算法,同盱BP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怀映射功能,它可以很好地反映震前出现异常的种类和异常时间与未来地震震级之间的较强非线性关系,在NGESEP系统中可以从实例库中提取典型震例并通过BP网络进行学习,实际震例检验表明系统对未来地震震级的预测取得较好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神经网络方法在基于地震活动性指标的中短期地震预报和基于非测震学前兆异常从属函数的短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选用含一个或两个中间层的前向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BP算法。以华北地区多年的地震活动性资料和首都圈及其邻近地区的短水准、地电阻率、地磁总强度、水位、水氡含量等前兆观测手段的80余个台项的多年测资料为基础,对神经网络方法以上两方面的应用作出了实际计算、分析与检验。对一些大地震的发  相似文献   

3.
利用40个地震震例对新一代地震预报专家系统NGESEP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比较了使用信度分布图和信度等值线图两种方法未来发震地点的效能,分析了系统对地震三要素的预报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详述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文后对神经网络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冯德益  汪德馨 《地震》1994,(4):23-29
本文把神经网络方法引进地震预报研究当中。使用地震频次,最大震级,平均震级,等价地震次数等多项地震活动性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未来时段内的最大地震震级作为其输出,可以对某一固定地区的最大地震震级作出中近期预报。选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含两个中间层的前向模型,并采用BP算法。所得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使震级预报的内检符合率达到100%,在本文的例子中,外推预报准确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6.
前兆异常区地震危险性概率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根据前兆观测估计地震危险性概率的问题。给出了单学科观测异常区和多学科观测异常区地震的危险性概率的评估方法。利用个先验概率值,即地震背景概率-P(B)、孕震条件下某学科观测发生异常的概率-P(A/B)、非孕震条件下某学科观测发生异常的概率-P(A/B),就可计算,①异常区有震概率P(B/A)或P(B/∩Ai)和异常区无震概率(也称虚报概率(P(B/A)或P(B/∩Ai);(2)非异常区有震概率  相似文献   

7.
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985年以来的缺震异常与中强地震的对应关系,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缺震异常具有一定的地震预报效能,尤其是在祁连地块、柴达木地块及共和地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该区中期和短期地震预报的判据之一。多个地块同步出现缺震异常意味着某一地块6级以上地震孕育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施得旸  刘耀炜 《中国地震》2023,39(3):453-471
地下流体在地震孕育和前兆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地下流体对地震预报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对地震孕震环境和发震机制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导致无法根据地表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准确预测地震。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地下流体有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总结,介绍地下流体研究的几种经典模型,分析了地下流体在地震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并探究流体前兆形成机制。研究工作对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解释用BP神经网络解界面反问题时效果不佳的原因。文中首先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了BP神经网络训练本集容量的概念,给出了它的定义及组织训练样本集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如何用BP神经网络解界面反问题,给出了其基本步骤,并根据上述训练样本集容量的概念及界面反总理的特殊性,给出了组织界面反问题训练样本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炜  戴维乐 《中国地震》1997,13(4):394-401
介绍了神经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BP神经网络及其算法,使用地震强度因子Mf值,地震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危险度D值对华北地区1972 ̄1992年期间进行空间扫描的中期和短期异常资料,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并进行地震短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3类资料的多项因子进行短期预测的效果较为理想。文章还对使用BP神经网络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TLAB的BP预测模型在地震前兆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神经网络理论,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对陕西省地震前兆数据的预测分析来检验模型的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用于地震预测的可行性,操作简单灵活,直接面向用户。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震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滑坡的滑距与重力滑坡的滑距有着显著的不同,科学预测地震发生时黄土地区滑坡的滑动距离是合理评估黄土地区滑坡风险和减轻滑坡灾害的有效方式之一。基于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400组野外调查数据,通过引入BP神经网络算法,论证了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黄土地震滑坡滑距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滑距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67组数据进行了验证。BP神经网络算法和传统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非线性回归结果的对比显示,BP神经网络的预测更接近真实情况,具有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可以用于黄土地震滑坡滑距的预测,并为圈定较为可靠的致灾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方法的多层砖房震害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利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基于贝叶斯正则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地震区多层砖房震害调查数据为因子的震害预测方法.神经网络模型输入震害因子包括建筑的层数、施工质量、房屋整体性等,输出值为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对多层砖房的震害样本进行预测并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四川德阳地下水位动态,进而分析地震前兆动态,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下水位预测系统。采用SWY-Ⅱ数字式水位仪对德阳地下水位数据进行采集。根据采集的2015年水位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预测,以一年的采集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采用3个输入节点、1个输出节点设计了BP神经网络结构。为了进一步验证本预测系统,本文对2017年7月1日—10月26日地下水位情况进行了预测。实验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实现地下水位的预测,为地震前兆工作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5.
神经网络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张伟  李忠  刘海军  安建琴  宋奕瑶 《地震》2017,37(4):173-180
空间电场信号异常识别是研究地震引起电离层扰动的重要内容。 将空间超低频电场电位数据看作随机数字信号, 以均值、 均方差、 偏度和峰度等四个指标进行描述, 采用“5·12”汶川大地震前空间超低频电场电位数据作为原始数据, 训练改进型BP神经网络, 建立了空间电场信号异常分类识别模型, 并以SOM神经网络进行验证。 计算结果显示, 空间超低频电场电位异常信号主要集中在5°~25°N, 88°~120°E之间的区域, 汶川大地震影响范围内的电离层扰动, 可能是汶川地震发生前引起的, 这与前人研究一致, 说明采用改进型BP神经网络异常分类识别模型研究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扰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工具箱的地震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分析和预测对未来地震趋势有一定预见性。本文建立了基于MATLAB工具箱的地震预测模型,通过建模、局限性分析,认为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不适合地震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在地震预报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详细的建筑结构特征参数是得到合理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基础.本文给出了一种结合已有地震易损性分析成果,在具备有限特征参数的情况下,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单体或群体结构震害等级推演的方法.以陕西省渭南市607栋设防砌体易损性评估结果为样本构建了一个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北京市海淀区近2万栋设防砌体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可能破坏...  相似文献   

19.
陈啸  刘斌  汪婷婷  朱浮声 《内陆地震》2007,21(4):327-333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的特点,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潜在地震灾害预测系统。利用大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形成了有识别和记忆功能的非线性预测系统。通过对网络的测试和检验,论证了该系统在预测潜在地震灾害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从测试精度出发,探讨了这种预测网络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虽然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但其量化指标仍可为地震灾区政府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