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7级强烈地震。至今十年中已发表了不少关于通海地震的文章,对地震地质背景、震源过程、烈度分布、形变特征等都作了较深刻明晰的研究。本文拟就现有收集到的资料对通海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予以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通海地震序列、地震裂缝带、震源机制结果和前震等资料,首先分析了通海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详细地讨论了通海地震的孕育过程。由于地幔物质的移动,先使余震深度剖面的下界面发生位移,在一个有利于应力集中的部位,早在5年前出现“先驱破裂”,加速岩石应变,并导至沿着曲江裂断滑动,发生主震。余震活动的空间图象,可以用布雷斯等人的破裂和光弹模拟实验结果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通海地震的震源体过程、空间分布的时序特征及其对周边三角形构造块体内的地震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探讨了通海地震迄今30年来通海地震震源影响区内以该震开始而以武定地震结束的地震活动过程,指出未来几年内本区的地震活动可能会呈逐渐减弱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李树华  赵小艳 《地震研究》2011,34(3):262-265
对1986年以来的通海地磁相对观测Z分量月均值资料进行拟合及月距平分析发现,云南地区M≥6.0强震发生前,通海地磁Z分量速率变化显著,具有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的变化特征.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出现加速上升48.5 nT异常变化,持续时间达15个月,由震例统计及指标显示,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云南地区存在发生6级左右...  相似文献   

5.
通海地倾斜旬差分值的异常变化反映了地壳形变的加剧,显示出明显的震前短期及中期前净特征。  相似文献   

6.
1970年1月5日在我国云南省通海发生了一次7.7级强烈地震。在该震区地震前后做了一些大地测量的复测工作。地震前十年期间沿水准测线在曲溪盆地处产生了一个相对下沉区,跨曲江断裂处产生南盘相对于北盘下降的现象。地震时的地面垂直形变发展了地震前的特征,形成了更强烈的差异运动。地震时的地面水平形变表现为断裂两侧的水平顺扭的错动,相对错动量为2米。即通海地震的地形变是以水平错扭为主的。地震前后的地形变现象,表明了通海地震时曲江断裂的应力活动方式为:以顺时针水平错动为主兼有北盘相对南盘上逆的斜冲。  相似文献   

7.
一、震候特征简介我们把大震孕育及发生期间的气候异常和某些物候现象,统称为震候现象.震候特征按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或性质)可分孕震期的涝旱、中短期的冷热交错和临震时的升压降温等,这些特征前人已做过不少研究,现简介如下:1.涝旱震候特征查我国两千多年的史籍,有关涝旱震的记载颇多,我国地震工作者有的强调洪涝,有的强调干旱.但是,近十余年的观测资料表明,涝旱特征更为突出,这种震例很多,其中尤以邢台和通海地震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8.
为开展地震科学学术交流、探索地震前兆特征和规律、促进地震科学研究和观测工作,云南省地震局于1月5日至8日在昆明召开了通海地震学术讨论会。省内外地震局(队、所)、大专院校、有关部门等24个单位的一百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共收到科学论文77篇,其中有63篇在会上进行宣读。这些论文内容比较  相似文献   

9.
1970年通海7.7级地震人员伤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新民  毛玉平 《地震研究》1996,19(2):199-205
本详细阐述了通海地震中人员伤亡的空间分布,对人员伤亡率与房屋倒塌率及地震裂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影响人员伤亡的几种主要因素,给出了人员伤亡率与房屋倒塌率及地震裂的经验关系。认为地震主要伤亡区的分布受发震构造的控制,而建筑类型、地形地貌是影响人员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收集整理了2018年云南省通海县2次5.0级地震造成的31名受伤人员详细资料,对受伤人员空间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伤情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通海地震受伤人员具有震感较强区域和人口稠密区受伤人数多、女性和老年人受伤率较高、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居多等特征;同时,从致伤直接原因、地震强度、发震时间、人口密度、余震序列等方面对本次地震受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害叠加、震区人口密度高、发震时间在深夜、灾区群众对地震反应较为敏感等因素是造成此次地震人员受伤较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大同—阳高震群序列地热异常与异常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阶差分,最大熵值和带通滤方法,研究了1989年-1993年间在大同震群序列3次高潮前,北京白家疃井地热时间序列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上的变化特征,简析了大海坨,阳原,太原震例异常特征,对地热井孔映震能力较强的原因及异常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系统误差及传递误差对山东重力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汉鹏 《内陆地震》2015,(2):115-121
对2009年以来的重力资料采用新的8位点号平差程序,利用绝对重力控制的相对重力测量10期资料进行了经典平差计算和系统误差检验分析,揭示了经系统误差改正后的重力变化结果较小,基本符合山东正常重力变化幅度。另外,对测网的传递误差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讨论,从而基本去除无震异常值较大的弊端,为合理科学分析山东重力场变化特点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的热异常时空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前后浅层地温异常的时空结构及降水异常的水平结构。分析表明,震前数月浅层地温稳定维持正异常,发震前一个月激剧增温,发震当月达最大,震后降低;震前震中区为负地温距平区,随发震时刻临近,负距平区迅速演变为正距平区,而且强度和面积都不断增大,至发震时达最大,震后不断减小;热异常是从深层传向地表的;震中区震前为旱区,震后为涝区。本文还讨论了震源处热信息传到地表的条件和可能机制,认为在水热活动异常的断裂带上,至少对于浅源地震,对流传热是一种较为可能的传热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震转换波测深中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学钟  范会吉 《中国地震》1993,9(3):193-203
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对于进一步发展地震转换波测深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方法,分析研究了短周期远震三分量初始30秒记录中主要震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文中集中分析了PPP和PPS型二次波震相的振幅、波形和到时差等特征,及其与震中距、界面两侧波速差、界面结构和介质吸收等因素的关系。讨论了综合利用PS波和二次波震相的到时差资料测定介质速度参数的方法,并介绍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通海地震前后省内各地三个不同时期(第一时期1965年前,第二时期1966—1969年,第三时期1970—1979年)内的降水和地下径流平均值的增减率及其对应关系,还分析了对通海地震十分敏感的抚仙湖历年水平衡状况。从而认为:在震中周围约5万平方公里面积上,自一九六六年起就开始的地下径流显著增加现象,是一九七○年初通海地震在水文过程上的主要前兆反应;震后尚有三万余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径流一直大于一九六五年前的平均水平,这是地壳“伤痕”还未完全“愈合”所造成的震后反应。  相似文献   

16.
黄立人 《地震学报》1982,4(2):174-181
研究了直接用多期重复大地测量观测资料求剪切应变速率的相关平差方法,简单地讨论了判断计算结果中反映形变信息的可靠性的标准,并对相关平差法与一般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别进行了比较。通过几个地区的实际计算,认为在地震工作中,为探测大范围的地壳水平运动,迫切需要大幅度提高目前的大地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7.
这次四川炉霍地震宏观调查与历史地震记载和邢台、通海地震的调查一样,震前动物、地下水、温泉、地声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过去对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都进行过总结,但这些经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不够。如果群众在震前知道这些经验,及时采取防震抗震措施,是可以减少一些损失的。  相似文献   

18.
闻满华 《地震研究》1990,13(2):131-138
本文将地震系统作为开放系统进行研究,认为系统和外界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导致孕震区滑向不稳定的非平衡态,然后在各种涨落扰动下发生地震。本文研究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1976年龙陵、宁蒗地震、1974年昭通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孕震区,得到大震孕育调整模型,大震前地震开放系统熵值曲线变化特征,可作为大震预报指标应用于日常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天然地震震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了华北地区区域地震中6种常规震相(Pg、PmP、Pn、Sg、SmS、Sn)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华北地区东、西部分区清晰的震相特征。利用地壳分层构造特征以及理论走时计算等方法对人工震相读数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还重点讨论了在华北地区区域测震台网常规震相分析工作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深度震相sPn及其在震源深度准确测定中推广使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地震研究》2021,44(4)
利用2017年1月31日—2019年12月1日云南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连续波形资料,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提取了14个台站对当天经验格林函数与参考经验格林函数的直达瑞利波走时偏移来研究2018年通海5.0级、墨江5.9级地震震源区的波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通海5.0级和墨江5.9级地震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震源区地壳介质速度的变化。地震发生前后,穿过地震震中和震中附近的部分台站对的瑞利波走时偏移在地震发生前的20余天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特征,且短期内走时变化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但异常幅度大小和异常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异常台站对走时偏移变化形态为"V"或双"V"型结构,两次地震都发生在了第1个"V"型的前端。多台站对组合的平均走时偏移结果显示,两次地震造成的震源区波速的异常持续时间大概都为260 d(通海地震略长于墨江地震),但墨江地震造成的最初的走时偏移变化量和持续时间均高于通海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