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学百科知识(五)——地震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概念地震波在地球的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与质点偏振方向等特性随波的传播方向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地震各向异性。地震各向异性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波的传播速度随传播方向而变化;②波的传播速度随波动的质点偏振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例如,S波经过各向异性介质后会分  相似文献   

2.
菏泽地区是一个“重复地震区”。1937年8月1日发生7.0级地震和6(3/4)级地震,1948年5月发生了5.5级地震,1983年11月7日又发生了5.9级地震。这四次地震震中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均在10公里左右。对这样一个“重复地震区”的地壳厚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利用距菏泽震区100公里左右的梁山、嘉祥两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反射波震相和其它台站记录到的某些震相,得到本区地壳厚度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3.
引言地球内部介质发生微小形变时,介质会显示出弹性性质。当介质元偏离其固有位置时,介质元会发生围绕其原始位置的振动这种振动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称为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现象与声波、电磁波有相似之处,但地震波的传播是基于地球介质的弹性性质。地震波又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在介质内部传播,在固体内传播的地震体波分  相似文献   

4.
宽角反射地震波走时模拟的双重网格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地壳结构的人工源宽角反射地震资料解释中,常规宽角反射波走时和射线路径计算大都假定地壳模型为层状块状均匀介质.为了逼近实际地壳结构模型,要求模型尺度较大,为了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可靠性,须减小模型离散单元的尺寸,但同时计算量大大增加,使资料解释的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尝试同时提高宽角反射地震资料解释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即使用双重网格计算宽角反射地震波走时和射线路径的最小走时树方法.双重网格法在均匀介质内部仅计算大网格节点,在速度变化点、震源点和检波点区域,同时计算小网格节点;在界面边界点使用比介质内部节点更大的子波传播区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大尺度的层状块状均匀介质模型,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本文所提出的双重网格射线追踪方法的计算效率比单网格方法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井下槽波地震勘探——预防煤矿灾害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在煤层中激发地震波时,由于顶、底板围岩速度明显高于煤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当地震波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经过多次全反射混合叠加,在煤层中形成槽波.槽波是一种围限波,它最大的特点是频散现象,槽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还具有速度低、衰减弱等特点,因此可以用来探测煤层中的采空区、断层等地质构造.本文初步阐述了槽波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现状,槽波的形成,槽波的特点、槽波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并基于其特点对槽波地震勘探技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壳波导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传播特性,野外实践和室内实验,然后作者分析了籍地壳波导来预报地震的可能性后提出了用“地震电磁波法”、“人工源直达—反射波法”、“人工源回波法” 等来捕捉地震电磁信息的辐射异常与介质传播异常,并由此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7.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方法是计算地震波走时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惠更斯原理和费玛原理,具有稳健、适于复杂介质模型的优点.为处理方便,最短路径方法中的介质模型通常以规则网格进行剖分,界面节点(界面与网格的交点)以其邻近的模型单元节点(即边界单元节点)近似表示.界面近似将导致计算误差,对于反射波尤为严重.反射波的走时精度可通过减小网格的尺寸提高,但这样会大大增加计算时间,为高精度和高效率地计算地震反射波走时,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网格的走时校正技术.地震波传播至或起始于边界单元节点的走时校正为地震波传播至或起始于该边界单元节点所对应的界面节点的走时.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走时校正方法可使反射波的走时精度提高约1~2个数量级,而其计算时间则和常规算法基本上在相同量级.  相似文献   

8.
南阳盆地特殊震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内发生的地震在仪器记录图上与其他地震波形有所不同,在直达横波正常出现后立即开始衰减,紧接着二次出现大振幅、大周期波形。对此进行了分析,证明在南阳地区地壳中存在一个硬度较大的界面,地震波到达该界面时发生反射,反射波与直达波叠加,即出现了第二个较大振幅的波形。  相似文献   

9.
从势位函数角度研究了二维粘弹介质中地震波在水平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行为以及在自由界面上地震波的反射现象,并研究了界面上产生折射波的条件,获得了二维粘弹性介质中界面上地震纵、横波的反射与透射系数,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0.
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的观测与研究已成为当前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地震发生机制的多样性、地震波传播所经过地壳介质和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从近震源处观测、分析震源区的介质特征、震源的环境和地震的发展过程,从而研究地震的成因和对地震的发生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因为  相似文献   

11.
正搞清楚地震发生机理,详尽了解地壳上地幔,特别是发震位置的介质结构以及应力状态是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地震深部探测是了解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和性状最有效可靠的方法。但我们对地球内部的探测精度远远不能满足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需要,主要原因是:(1)人工源能量小,难以达到震源深度。天然地震发生随机,波源的可控性差。地球内部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几何扩散、能量转换等原因,使到达目的层的地震波信号弱;(2)地震波属于低频,波  相似文献   

12.
虑传播效应的多波保幅AVO正演(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AVO正演只考虑了单一界面的反射系数对地震波波场振幅的影响,忽略了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各种传播效应。通过引入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扩散、吸收衰减以及透射损失等传播效应,提出了基于射线理论的水平层状介质多波保幅AVO正演方法。推导了水平层状介质多波几何扩散校正公式,来描述多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扩散效应。通过直接引入复旅行时,而无需借助复速度,建立了复旅行时与品质因子的关系,来描述粘弹介质的吸收衰减。直接求解Zoeppritz方程计算多波的透射系数,用于描述多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透射损失。数值计算表明,几何扩散、吸收衰减以及透射损失对多波振幅的影响是随偏移距变化而变化的,多波保幅AVO正演需要考虑波传播效应对反射波振幅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一个较大浅源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内部长期的、较大范围内的应力增加或地壳介质强度降低,使得应力超过岩体极限强度的结果。如果把地震过程看成是地壳岩体的脆性破裂,反过来就可以根据弱小地震(即岩体的微破裂)活动来推断地  相似文献   

14.
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软件系统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高原  刘希强  梁维  郝平 《中国地震》2004,20(1):101-107
穿过地壳介质传播的剪切波发生分裂的特征对地壳应力场的变化极为敏感,因而可以利用剪切波分裂现象监测地震的活动(高原等,1996;Gao,et a1,1998)。剪切波分裂研究是国际地震学的一个前沿课题,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之中(Crampin,2001),但由于它在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15.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山东台网及邻省部分台站记录到的发生在本区的96个地震,得到以下结果: 1、由96个地震的直达波速度和震源深度分布得出山东地区地壳内具有多层构造的特征。直达波平均传播速度为:V_p=6.18公里/秒,V_s=3.6公里/秒。 2、根据反射波P_(11)、S_(Pn)引折射波P_n、S_(Sn)的资枓,取单层地壳模型得到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速度为:V_(p11)=6.43公里/秒,V_(S11)=3.72公里/秒,V_(pn)=8.02公里/秒。利用反射波和折射波资料,得到山东地区平均地壳厚度为36.0公里。通过对折射波进行单点计算,得出鲁西和鲁中部地区地壳厚度大,而沂沭带和沿海区地壳厚度相对较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10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生了大柴旦M_W6.3地震,为了研究该地震的区域地震波传播与地面运动特征,本文利用地质资料和地壳速度结构研究成果,构建了柴达木盆地及周边区域三维传播介质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大柴旦地震波场传播过程以及地面运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对波场传播有明显影响,表现为地震波传入盆地后在边界产生次生面波,盆地沉积物对地震波具有围陷作用,地震地面运动在盆地内振幅增大、持时延长.模拟结果给出的地震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分布以及理论地震图均和观测结果符合较好,反映数值模拟较好地给出了观测地面运动的主要特征以及传播介质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正地震前后地壳介质应力会发生改变,波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地震学家就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人工震源向地下发射地震波,研究地壳浅部介质的波速变化。数字地震仪的出现让波速变化研究的精度可以达到10~(–3)—10~(–4)量级,理论上可以监测到低至4—5级地震前后的波速变化。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和发现过地震前后确有10~(–3)左右量级的波速变化,表明监测地壳介质波速变化可以成为预测地震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Hilbert变换原理及三瞬剖面的制作方法(又称复数道分析法),并对理论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处理,得到三瞬剖面,分析了这些剖面的特征以及利用这些特征进行地震解释的可能性,对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进行处理,着重探讨了地震记录中来自中地壳低速层上下界面的反射波,P_3~0,P_4~0在剖面上的反映,结果发现;(1)P_3~0在相位剖面上出现相位反转,从波的动力学特征上证实了P_3~0是来自低速层预界面的反射波;(2)P_3~0的频率在频率剖面上相对稳定,大致在12—14HZ之间,而P_4~0的频率略小,一般在11—13HZ之间,这说明地震波经过低速层后,频率有所下降;(3)P_3~0的振幅在振幅剖面上表现出稳定的幅值,P_4~0则变化比较大,来自Moho面的反射波P_4~0包络明显。基于以上结论,作者认为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的数字处理中,应用三瞬剖面法,可从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上为判别地壳内低速层的存在提供有意义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震波场研究地球内部壳、幔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天然地震波场中的远地震观测法、近地震观测法和人工源地震深部探测法.其中,由于人工源地震探测的震源位于浅表层介质中,且其震源位置、爆炸时间、接收条件等均为精确已知,因此其所得结果的精度最高、且最为准确.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测分为深部地震宽角反射和折射剖面探测及深部近垂直反射波法探测.前者可求得壳、幔介质的分层结构和速度分布,后者可较详细了解地壳构造形态的细节.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却相辅相成.当今,将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和深反射法联合观测以取得较详细的速度结构和构造展布特征将必成地球内部研究的必然轨迹.  相似文献   

20.
天山地壳非均匀性与地震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颐 《内陆地震》1995,9(3):242-249
根据重力、航磁及地震波传播速度等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天山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发现天山两缘是地壳物质组成变化较大的场所,也是介质结构最不稳定的区域。地震的发生不仅涉及到地表断裂构造的分布和活动方式,而且与深部物质的非均匀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大部分中强地震都发生在地壳中部附近不同速度体之间的梯度带附近,那里是深部介质分布最不均匀的构造层位。它的存在与中强地震的孕育场所密切相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