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高精度三通道强震动记录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发展的需要,设计出了高精度三通道数字强震记录器,本文对该记录器作了简要介绍。高精度三通道数字强震记录器采用了高精度的Δ-∑类型的24位AD转换器,其有效转换位数达到17.5位。记录器支持本地串口通信、Modem远程拨号通信、TCP/IP网络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仪器面板上有液晶屏、小键盘,直接支持自启动、参数设置等,并且实现了便携式低功耗设计方式,完全满足数字强震动监测网络建设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继数字磁带记录器之后,美国泰奈达因-吉奥泰克公司又研制出 A-700型固态加速度强震记录器(A-700 ACCELOCORDER,StrongMotion Recorder),这是信息记录方式的又一进步。特点这种加速度强震记录器的主要特点为:①采用固态记录方式,不运动的部件;②采用力平衡型加速度计;③事件存储判别、触发记录;④内附编码数字钟;⑤内附标定和自校装置;⑥记录数据可快速转录到数字磁带机上。A-700型加速度计是全部固态和数字化的强震记录器,它把36分钟记录的地震数据输入  相似文献   

3.
数字记录器由于具有高精度、大动态范围,“智能”化及数字形式存储等特点,在国外已广泛用于各种地震观测场合。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引进了PDR—1,PDR—2,MCR—600及DCS—302等类型的数字记录器,但是由于数字记录器使用的是规格各异的盒式数字带,无法直接用在各种通用的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处理。为此,必须首先将它转储到标准的九轨计算机磁带上。本文介绍了将PDR—2数字记录器通过通讯接口与PDP—11/04小型计算机构成联机回放系统的原理,方法及试用情况。其结果具有普遍性,可以推广应用到各种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GZSD—1606型数字强震记录仪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震观测是地震工程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为地震动特性研究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数字强震记录仪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特点,技术指标,同时给出了测试数据和实验曲线。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数字技术在未来强震观测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回顾了强震观测五十年来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指出了八十年代强震观测工作的新趋势,它预示着密布台阵的建设和运行以及数字强震仪的发展与应用,将给强震观测工作的发展及地震工程和近场地震学的研究以重要影响,最后在阐述了世界各种数字强震仪所通常具有的特点的基础上,强调以数字技术等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阶段正在降临,强震观测的数字纪元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6.
新疆强震台站数字强震仪大多采用串口通讯,已经不能满足复杂震情的数据传输需求。对于不同强震仪,采用不同的串口通讯处理方法,实现网络通讯,提高地震台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洋结构物的建设快速发展,为了解海底地震动相关特性,目前在建与已建成的海底强震台网逐年增加,得到的强震数据为海底地震动特性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首先,统计了世界范围内现有海底强震台网的分布,并对强震台站信息及记录特点简要总结;其次,综述了基于海底强震记录以及数值计算等方法分析海底地震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并且,阐述了海底地震动在海洋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海底地震动特性研究的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专门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来实现数字强震仪的低功耗设计,给出了系统的结构框图,并且就数字强震仪在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的节能技术进行了描述。该强震仪完全能够满足自由场的强震观测和建筑物的结构观测。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以前的4年时间里,四川省相继建立了若干数字强震子台,以前的8个布局不合理的老旧模拟式强震台全部退役,取而代之的是22个分布于四川省内各主要地震多发地带的数字强震台,从而结束了连续十几年无数字强震观测成果的历史。现在获取记录的数量和质量正在逐年成倍增长,与仪器相关的软件分析系统得到进一步改进,在数据常规处理后,还将四川省现今所有的数字强震仪都转变成了“烈度仪”,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最直接服务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强震仪(GDQJ-2型数字强震仪),该强震仪以其独特的结构原理和技术性能, 在强震观测、大坝安全监测等地震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意义以及安全监测设备中地震监测设备的进展,介绍了GDQJ-2型数字强震仪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以及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为大坝安全规范设计提出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Etna固态存储数字强震仪记录的2001年7月7日天祝ML4.4地震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对仪器响应和基线进行了校正,计算了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种谱值,并对记录特点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提出以Compact RIO作为硬件平台,用Lab VIEW FPGA技术实现48通道强震动数据采集器底层数据采集功能。详细阐述了设计要点及从技术上实现了时钟同步、数据采集、标定信号输出、量程设置、状态显示、外触发信号接入等功能。结果表明,数据采集器的噪声、动态范围、幅频响应等主要技术指标满足国内地震行业标准DB/T 10-2001的要求,数据采集器的线性度误差满足DB/T 22-2007的要求。实现的阶段成果能为人们利用NI产品进行强震动数据采集器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辽宁海城M 4.3地震,辽宁省强震动台网12个强震台站记录到地面运动,是辽宁省自开展强震动观测以来同时获取强震记录最多的一次,记录的最大加速度为167.5 cm·s-2,初步展现了辽宁省强震动台网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乌恰6.8地震中新疆强震台网记录的加速度数据进行了常规处理分析,介绍了如何使用近场强震观测资料研究地面运动特征,并简介了强震观测资料在抗震工程设计和抗震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分析了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图象、震源破裂图象及震源断层力学性质等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该地区强震活动与区域活动断裂、活动地块现今运动状态、深部介质构造环境等的关系,对该区强震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自贡西山公园山脊场地地形和土层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自贡地形影响强震动观测台阵在汶川地震中获得的强震动记录,以位于山脚下基岩上的台站为参考点,采用传统谱比法对场地放大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用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自贡西山公园山脊场地地形和土层的地震动效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强震动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覆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相对于地形变化的放大作用更为明显;地形对地震动水平分量的放大效应要明显于对竖直分量的放大效应;采用二维模型对上覆土层的模拟与观测结果较吻合,对于基岩介质部分的模拟在低频范围内也能反映山脊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跨断层桥梁抗震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断层时间尺度、活动性、场地效应等方面阐述跨断层桥梁的定义与内涵;从"功能性"、"制约性"、"地表破裂变异性"、"设计缺陷"4方面分析跨断层桥梁"不得不"面临较大的地震破坏风险的原因;最后以1979年Imperial Valley地震中El Centro台阵收集到的强震记录为基础,对断层破裂强震记录特征及地震动传播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断层两侧地面运动分布规律,建议跨走滑断层桥梁的地震动输入方向。本文研究结果对促进跨断层桥梁抗震设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强震记录的积累,利用强震记录进行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研究成为必然。使用滇西南地区2007—2011年间强震台网记录到的强震动记录数据,研究使用水平/垂直谱比法(H/V)处理强震数据时的几个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使用H/V谱比法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研究时,强震记录和地脉动记录存在较大的不同;使用强震记录可以获得更多的震源和台站场地参数信息,但这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强震数据使用时的难度。比较国内外学者使用强震数据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的研究成果,分析在使用强震数据时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使用强震记录研究场地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强震动观测仪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强震仪、力平衡加速度计、烈度计、MEMS加速度仪等强震动观测仪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了强震动记录中典型异常波形产生的原因和力平衡加速度计的仪器响应误差及校正,建议了解决强震仪器缺陷的措施,分析了强震仪在强震动观测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结果如下:① 进行强震动记录异常波形的研究是有针对性改进现有强震仪存在问题的很好途径;② 早期数字强震仪(力平衡加速度计频带范围0至30Hz)获取的强震动记录应进行仪器校正;③ 应跟踪强震动观测新方法和相关领域新技术,发展MEMS加速度仪和光纤加速度仪等新型仪器。  相似文献   

20.
Strong motion data recorded by the Turkish national strong motion network has been compiled and processed systematically for the first time, together with detailed geo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site measurements for all of its stations. The catalog information of 18 seismological agencies and other sources were examined to obtain reliable source, geometry, and distance parameters for each event. The high quality digital and analog strong motion data was processed by a uniform methodology to remove the high- and low-frequency noise. Currently, the seismological and spectral information of 4,607 strong motion records are available for use by earth scientist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this database and explain our methodology in their calculation. We present several comparisons of our database with other related studies to verify our approach during the computational stage of the seismologica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reliability of our calculations. The database has also enabled us to derive empirical magnitude conversion relationships to estimate moment magnitude in terms of different magnitude scales. The article end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likely improvements in the European accelerometric data through contributions from this strong motion database applicable for seismically active shallow-crust reg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emphasize the necessity of global strong motion databases in Europe for better estimation of seismic hazard in regions of similar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