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2013年3月11日新疆阿图什MS5.2地震前震中附近前兆台站出现的部分短期变化进行了识别分析。喀什台栏杆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出现2次超阈值情况,栏杆钻孔倾斜和哈拉峻台钻孔倾斜倾斜速度加快,大幅度倾斜异常,伽师55井深层水温出现低值异常,巴楚土层应力出现波动性异常。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地倾斜震前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清理了处震前地倾斜异常实例,总结了吉林省地倾斜震前异常特征。并从观测仪器特性和区域构造特点两个方面对异常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形态分析法和速率分析法,研究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 S6.4地震前乌恰钻孔倾斜的异常特征,并利用潮汐分析和R值评分方法对其异常可靠性、预报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伽师地震前乌恰钻孔倾斜出现加速E倾变化,异常持续天数为196天,异常幅度达到4.54″,与之前异常变化相比,持续时间长,异常幅度大。综合现场异常核实和潮汐因子计算结果认为:伽师地震前乌恰钻孔倾斜的E倾加速异常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通过新疆及周边几次中强地震前克拉玛依钻孔倾斜表现出的异常特征分析发现,震前钻孔倾斜表现出的异常往往具有临震特征.根据对钻孔倾斜工作原理分析及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连续GPS最大剪应变的高值出现时间与钻孔倾斜异常出现时间具有部分重合现象,认为克拉玛依钻孔倾斜除了能反映地面倾斜意义之外,还具有反映剪应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乐都地倾斜EW向和NS向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分析了其异常特征,认为乐都地倾斜在震前具有一定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6.
列举陕西韩城地震台地倾斜资料对应汾渭地震带上的山西和陕西地区地震出现的震兆反应,表现在地倾斜矢量图有打折、打结和倾斜速率明显改变等异常。对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地倾斜在震前一、二年出现矢量图变化速率明显改变的特征,认为属于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7.
乌什台地倾斜资料的小波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乌什台地倾斜开始观测以来的震例,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对乌什台地倾斜的日均值观测序列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乌什台地倾斜多尺度分析结果的映震特征。乌什台地倾斜多尺度分析结果在绝大多数地震前存在超阈值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即一般都是在异常结束后几个月之内发生地震,个别情况下地震会发生在高值异常持续时段内。初步可以认定,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原理将地倾斜资料分解成若干频段后,能够较好地识别和提取地倾斜原始测值中不易分辨的中短期地震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搜集与整理了我国几十次大、中强地震,震前、震时的地倾斜异常图象,按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五类:Ⅰ.震前倾斜记录曲线渐变——回复——发震(多见于远震);Ⅱ.震前倾斜记录曲线突变(阶跃)——发震(多见于近震);Ⅲ.震前倾斜记录曲线扰动或单向脉冲——正常——发震;Ⅳ.震前倾斜潮汐记录曲线畸变——发震;Ⅴ.震前倾斜记录曲线脉动(曲线加粗)——发震,其特征为:1.异常形态呈多样性;2.异常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到几十小时;3.异常幅值一般在几毫秒至十分之几角秒(10-8——10-6rad),个别达几角秒(10-5rad);4.异常倾斜方向多半与震中方位有关;5.异常有由远及近、从外到内(震中)的迁移现象。文章作者还结合模拟实验和地震模式,讨论了地震前倾斜异常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河西堡台1980年以来出现的三次地倾斜趋势性异常及其南部发生的三次Ms≥5.0级地震。该台记录的5级以上地震的倾斜异常时间长、幅度大。认为,地倾斜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要归纳了M7.9地震前地倾斜记录的异常及其特征,认为M7.9地震前地倾斜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异常,趋势异常持续3年以上,中短期异常由近场向600km范围扩展,700-850km范围的多个台站记录到较明显的临震异常,富蕴台地倾斜的掉格图像是M7.9地震最突出的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1.
姚安6.5级地震前云南倾斜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仲全 《地震研究》2001,24(4):301-306
对姚安6.5级地震前云南地区的地倾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论述了震前前兆信息的异常特点,总结了震前倾斜场的异常变化特征:1、异常幅度大、异常面积广;2、趋势性异常地域相对集中;3、短临异常出现的时间相对集中;4、震前异常具有明显的阶段性;5、异常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性。最后对倾斜观测及地震预报作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MS6.1地震,震前距震中290km的湖州地倾斜台观测到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距震中240km的宁波地倾斜台也观测到短临异常.这里简单介绍了地倾斜异常的演化过程以及地震三要素的预测.震前我们进行了中短期预报,取得较好效果,但没有提交短临预报意见,这主要是由于短临异常出现较晚和台站资料报送不及时所致.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重庆地震台地倾斜观测资料,结合重庆辖区内10多年来的地震活动,提取地倾斜观测异常,为地震预测提供前兆参考。资料分析认为:对于发生在震中距为80~120km的5.0级以下地震,地倾斜观测地震异常少;5.0级以上的地震,地倾斜观测有异常记录,地震中期异常往往表现为震前几个月倾斜量的较大幅度变化,短期异常多数表现为震前差分值的低值变化(在均值附近变化,幅值较小,持续时间20d左右),部分表现为差分值震前突跳,临震异常主要是震前几天短周期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乐海域发生Ms6.1地震,震前距震中290km的湖州地倾斜台观测到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距震澡240km的宁波地倾斜台也观测到短临异常。这里简单介绍了地倾斜异常的演化过程以及地震三要素的预测。震前我们进行了中短期预报,取得较好效果,但没有提交短临预报意见,这主要是由于短临异常出现较晚和台站资料报送不及时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部分4级和5级以上地震前地倾斜资料所出现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统计了异常开始至发震时间、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异常量级及异常形态等,通过对典型震例的剖析得出了中强地震和远场强地震前的地倾斜短期异常特征。在地震前的短临阶段,异常的项数和异常量级急剧增加;震级不同,异常起始时间和发震的优势时段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门源2套倾斜仪在2016年门源6. 4级地震前后4~8个月的时间均出现倾斜的异常变化。围绕这2次异常变化进行分析,通过2次异常变化特征的对比和与地震的关系检验得出:2015年8月17日出现的异常属于门源6. 4级地震的前兆异常,而2016年10月25日出现的异常变化应为震后调整性异常。结合门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发震构造分析认为倾斜异常均有向东的指示意义,与区域应力挤压方向大体保持一致,表明门源倾斜对区域应力变化具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地面倾斜是地壳形变的一种反映.但是引起地面倾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地面倾斜矢量曲线的形态表现也不尽一致.通常将矢量曲线中的拐弯转向、打结、速率变化、连续跳跃等形态作异常处理.但如何识别异常,提取地震信息,是分析预报工作的关键.几年前,采用沈阳大队提出的“相关系数时间曲线法”对太原台地倾斜资料进行处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地倾斜短、临异常的前兆信息.对太原台的地倾斜资料,除采用上述方向外,还用其它数理方法(矢量合成,向量模等),进行了系统处理,以试图提出最大相关系数值倾斜异常的短临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朝阳地震台地倾斜长期可靠的资料,在多次中强地震前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为预报地震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研究讨论了距朝阳台600km范围内发生的10次地震(4.5≤M≤6.2)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台倾斜异常的时间、形态、方向与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异常形态与地震的空间位置有关,短期异常是判定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判断朝阳地倾斜目前所处的异常阶段,分析预测了未来地震发生的区域和强度。  相似文献   

19.
巨幅地倾斜异常既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也有可能是仪器问题或环境干扰所致的异常信号. 有效地厘清其性质,对地震前兆异常的及时识别与科学判定至关重要. 陕西韩城台金属水平摆EW分量自2010年以来连续两次出现巨幅东倾和西倾异常,幅度分别约达140″和180″,该巨幅地倾斜异常产生的根源至今尚未被厘清. 鉴于此,本研究依据韩城台所在区域的水文、构造和地震活动等特征,提出并分析了地下水动力变化、韩城断裂慢滑移和地壳应力场变动等3种可能的成因机制. 结果表明,第一种成因机制难以有效地解释巨幅地倾斜异常,第二和第三种成因机制则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证据还不够充分. 因此,更可靠的物理解释尚需更多的观测和更深入的研究. 尽管本文未能给出该巨幅异常的真正成因,但所采取的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巨幅地倾斜异常性质的判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牛安福 《地震学报》1999,21(1):106-112
利用倾斜观测、借助异常定量分析方法,讨论了张北地震前形变的线性与非线性异常特性,并以此归纳了地震的演化过程中倾斜形变的阶段性特征:① 燕山北部块体上的EW 向倾斜在震前1a时间尺度内保持相对静止,近震源区台站倾斜矢量在某点附近出现反复,临震前出现突跳;② 同一测点处两个方向倾斜的发散水平在震前2a内出现近似同步的运动特征,且有减弱趋势(减熵过程);③ 同一块体不同测点处的异常强度AF值在震前3a间至少均出现两次较显著的高值异常.利用岩石破裂模拟实验结果,对倾斜变形或其它前兆手段震前出现相对平静(减熵)、倾斜形变矢量打结、强震前两次形变异常强度AF高值,甚至地震成组现象等进行了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