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汶川地震破裂带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布在汶川地震破裂带上三个固定台站两年的远震接收函数,结合该区域已有面波频散结果,首先确定了各台站下方不同方位地壳的厚度、波速比和纵波平均速度,进而构建初始模型,对各台站下方不同方位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线性反演.结果表明:位于汶川地震破裂带两端单台下方地壳结构的横向非均匀性较强,各方位接收函数差异较大,而破裂带中部台...  相似文献   

2.
根据安徽台网25个台站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运用频率域反褶积的方法提取接收函数,并采用H-Kappa扫描法反演得到安徽地区各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与纵横波速度比。结果显示,安徽地区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皖西南大别山地区、皖南山区和淮河以北的皖北平原地区,其中大别山地区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位于35—39 km范围内,相对较厚;皖南地区位于33—36 km范围内;皖北以平原为主,地壳厚度位于30—33 km范围内。这一研究结果与安徽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H-K扫描结果显示,安徽地区台站下方波速比基本处于1.70—1.80范围内,变化不大。在界面倾斜角度不大的前提下,利用横向均匀分层模型的波形反演实现接收函数的波形拟合,得到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安徽地震监测台站下莫霍面上表面S波速度一般为3.6—3.9 km/s,而界面底部大约为4.3—4.6 km/s,莫霍面处的速度起伏变化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提取宁夏银川台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了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波速比,得出银川台下方地壳厚度为48.0km,体波波速比为1.72。分析认为银川台下方地壳分层结构明显,地壳厚度起伏剧烈,具有较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大别造山带壳幔界面的断错结构和壳内低速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1年4月~2002年3月, 北起河南兰考附近的崔林(34°40′N, 114°49′E), 南到江西大冶附近的大箕铺(30°20′N, 115°03′E), 横跨大别造山带, 布设了总长度约500 km, 由34台宽频带流动地震仪组成的二维地震台阵观测剖面. 台站采用不等间距布设. 在大别造山带范围内, 台站间距为3~8 km, 其他地区为15~20 km. 利用台阵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接收函数方法, 获得了横穿大别造山带的接收函数剖面和各台站下方100 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大别造山带地壳在垂直山体走向的方向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分块结构; 地壳最大厚度为42 km; 壳幔界面具有与地壳分块结构相应的断错结构, 最大断距达到8 km; 在造山带核部, 存在壳内横波低速体; 壳内低速体分为两部分, 分别对应南大别和北大别; 在垂向上两者可能曾有差异运动; 其下方地壳速度具有随深度增加的梯度结构, 上地幔顶部直到70 km深度范围内速度异常偏低, 而其下方70~100 km的深度上有高速异常体.  相似文献   

5.
P波接收函数通过分离间断面上产生的P-to-S转换波来测量间断面的深度,由于地壳多次相的干扰,导致这一方法用于测岩石圈—软流圈界面(LAB)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过,S波接收函数可以克服这一问题,因为它分离S-to-P转换相,而这一转换相比入射S波提前到达台站,于是避开了迟到的地壳S波振荡相.然而,由于S波的频率比P波低,这将导致S波接收函数的分辨率较P波接收函数的低.为了作对比分析,本文利用云南地区13个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资料,分离出台站下方的P、S波接收函数,而且这些接收函数被校正到67°的参考震中距处,以便进行叠加增强信噪比.最后将时间域的叠加信号转换到深度域,分别获取台站下方的地壳和岩石圈的厚度.结果表明:P波接收函数得到的地壳厚度在32~56 km之间,S波接收函数得到的地壳厚度在41~54 km之间,S波接收函数得到地壳厚度系统地偏大8~9 km;P波接收函数得到的LAB深度在65~110 km之间,S波接收函数得到的LAB深度在66~135 km之间,S波接收函数得到的LAB深度偏大15~20 km,最大偏差达到了25 km.  相似文献   

6.
收集福建省“九五”数字地震遥测台网中8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波形资料,应用接收函数的研究方法计算各个台站下方的接收函数。采用非线性的反演方法获得这些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确定这些台站下方莫霍界面深度的分布情况。分析得到的反演结果,福建地区莫霍面的起伏不大.平均的地壳厚度约为32km。在0~2km之间均存在一层低速层,这与地表覆盖着一层松散的沉积层是相对应的。内陆地区台站附近莫霍界面深度较沿海地区略高,沿海台站的莫霍界面深度北部略高于南部。  相似文献   

7.
利用襄樊台2015—2018年记录的震中距30°—90°,震级5.5级以上(含5.5级)的高信噪比远震波形事件,通过时间域反褶积方法提取台站接收函数,并用H-k扫描叠加方法得到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表明,襄樊台下方地壳厚度为35 km,略高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 km,处于西部山区厚地壳与中东部薄地壳的过渡地带。泊松比偏低,存在因区域内地壳应力积累发生微小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收集了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57个远震事件,并从宽频带数字化三分量地震记录中计算出了马尔康(MEK)、都江堰(YZP)、中江(JJS)、江油(ZJG)、广元(YTS)、康定(GDS)、汉源(XJP)、雅安(MDS)、峨眉山(EMS)、沐川(WMP)、仁寿(YGD)、荣县(HMS)等12个台站下方的远震P波径向接收函数.另外,引入地震勘探中的动校正技术,将各台的接收函数校正到67°的参考震中距处,然后对接收函数进行叠加以增强信号,并把叠加接收函数作为台站下方的平均接收函数.最后,利用台站下的平均接收函数反演得到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以锦屏山—龙门山断裂为界,其西侧地壳厚达70 km,而东侧仅为50 km左右,Moho面在断裂下方形成了一个陡坎;川西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与川中地区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川西地区的中地壳存在厚度为8~22 km的低速层.在都江堰、雅安一带,低速层的厚度最大,其厚度在20~22 km之间,其上地壳为一个坚硬固体,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孕育大地震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整理收集2017年1月—2018年9月八五三地震台记录到的远震地震事件,采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P波径向接收函数,运用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及壳内物质泊松比.结果表明:八五三地震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34.6km,泊松比值较低,为0.226;反映了台站下方地壳物质岩性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熔融度低的长英质岩;推断为上地壳的沉降作用引起的地壳增厚.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三江盆地周缘地壳厚度为"东西边厚,南边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选取重庆地震台2010年至2012年记录的60个远震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频率域反褶积法获得台站的接收函数,采用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作为台站下方波速反演的约束条件,以减少反演的非唯一性.计算结果显示,重庆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为42 km,与中国大陆中西部地区Moho面深度在38-45 km保持一致.该研究对增强该区的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孕震机制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MS8.0地震.历史上,同类地震在大陆内部极为罕见.该地震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川西地区布设的大规模密集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了沿北纬31°线的19个台站下方12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及台站下方地壳的平均泊松比.该观测剖面穿越了主震区,总长度约为420 km. 我们的结果揭示了川滇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盆地三个不同地块构造差异.上述三个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1)四川盆地前陆壳幔界面向西侧倾斜并有较为明显的横向变形,地壳厚度存在46~52 km的横向变化,中下地壳S波速度存在横向变化,地壳平均泊松比值较高(0.28~0.31),但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显示了坚硬地壳的特征,地壳平均泊松比仅为0.2;(2)松潘-甘孜地块地壳厚度由西侧靠近鲜水河断裂的60 km,向东减薄为52 km,在14~5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S波速度2.75~3.15 km/s的楔状低速区,其厚度由西侧的~30 km向东逐渐减薄为~15 km,相应区域的地壳平均泊松比高达0.29~0.31; (3)鲜水河断裂西侧,川滇地块地壳结构相对简单,地壳厚度为58 km,并在26 km深度存在约10 km厚度的高速层,地壳内平均泊松比约为0.25;(4)汶川大震区在12~23 km深度上具有近乎4.0 km/s的S波高速结构,而其下方的地壳为低速结构,地壳平均泊松比0.31~0.32,汶川大震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高速介质区域内. 本文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相对软弱;而且并不存在四川盆地向西侧的俯冲.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东向挤压的长期作用下,四川盆地强硬地壳的阻挡作用可导致松潘-甘孜地块内部蓄积很大的应变能量以及上、下地壳在壳内低速层顶部边界的解耦,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形成上地壳的铲形逆冲推覆.汶川大地震及其邻近区域所具有的坚硬上地壳和四川盆地的阻挡作用为低应变率下的高强度应力积累创造了必要条件,而松潘-甘孜地块长期变形积累的高应变能构成了孕育汶川大地震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地震台站记录的瑞利波观测资料,通过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获得了穿越我国东南及陆缘地区的瑞利波频散.使用随机反演理论取得了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4°×4°网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在网格反演的基础上使用Harkrider的面波反演程序求得了该区剪切波的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华南大陆Moho界面埋深为30-40km,并由西向东逐渐减薄,在陆缘与浅海地域为25-28km,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2.上地幔低速层埋深为60-0km,变化幅度较大,这与深部断裂分布及深层过程有关,但NS向剖面上各界面的起伏变化均比EW向剖面平缓.3.东南陆缘是东亚大陆的海陆过渡带,在深部表现为Moho界面埋深和地壳平均速度降低的地带,地幔深部界面的起伏形态充分表明,深浅介质结构和物质耦合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使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2009—2016)走时数据开展青藏高原地壳地震波速度三维层析成像研究,获得分辨率达到1°×1°×20 km的青藏高原地壳S波三维速度结构和泊松比分布.结果表明,分布在可可西里和羌塘北部的高钾质和钾质火山岩带,其上地壳到下地壳都存在S波波速扰动负异常和高泊松比.说明第三纪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由于大陆碰撞使三叠纪的东昆仑缝合带重新破裂,造成大量壳幔混合熔融物质上涌和火山喷发,进而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的存在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密切相关;青藏高原新生代裂谷位于中下地壳S波速度扰动负异常带的两侧,裂谷带之下的中下地壳泊松比减小到0.22以下.裂谷带之下中下地壳的S波速异常分布和泊松比值可以推断青藏高原新生代裂谷深达中地壳底部,这个推论与密度扰动三维成像的相关结论一致.青藏高原S波速度和泊松比在下地壳至壳幔边界随深度产生急剧变化,说明地壳内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层间拆离和水平剪切;青藏高原东构造结之下泊松比高达0.29~0.33,S波速度扰动为负异常,推断东构造结下方地壳主要由坚硬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组成;青藏高原中下地壳S波速负异常区范围大面积扩大,地壳底部几乎被S波速低值区全部覆盖.下地壳S波异常分布特点可能反映下地壳管道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划分大陆活动地块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它们在地壳结构间的差异。大陆不同地块具有不同的地壳结构特征。这些结构和构造上的不同反映了它们在地壳内部的变形特征和动力过程的差异。文中利用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剖面的结果 ,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东昆仑巴颜喀拉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华北地块唐山震区地壳结构的差异。它们分别是变形强烈的活动地块、内部变形小相对稳定的地块和现代发生过强震的活动地块。在地壳结构上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这些差异表现在地壳的分层性质、上地壳和下地壳的结构、地壳结构的不均匀尺度、壳 /幔分界的性质、壳内低速层的分布、地壳界面、特别是莫霍面的构造形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0年布设在西藏南迦巴瓦构造结的郎嘎、崩嘎、直白和拉格四个宽频地震台所观测到的近5个月的地震记录,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技术处理得到接收函数,通过筛选多条相近震中距和反方位角的高质量接收函数求取其叠加平均.对大地电磁数据做Rhoplus分析处理得到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利用单台接收函数和相同位置的大地电磁视电阻率和相位联合反演地下一维壳幔结构.联合反演采用遗传算法,并通过权衡图分析大地电磁和地震数据的兼容性.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对比显示两种数据能同时得到较好拟合.联合反演结果表明:(1)中上地壳为9 km至14 km厚的高阻高速层覆盖于低阻低速层之上的结构,中地壳低阻低速层可能与深部流体和局部熔融共同作用有关.(2)下地壳存在最厚达20 km的高导的壳幔过渡层,波速在4 km/s左右;上地幔约130 km至150 km以下存在软流圈.(3)上地壳的高阻高速层解释为多雄拉组混合岩化角闪岩相变质岩,而直白台所显示的低阻低速层与高压麻粒岩的少量部分熔融有关,可能源于壳幔过渡带镁铁质岩石的相变或更深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在沙城以东的延庆盆地及其邻近区域内布设了由GDS-1000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利用台阵记录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非线性接收函数反演方法获得了延怀盆地内0-80km深度范围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利用计算机三维彩色剖分显示技术研究了台阵下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横向非均匀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地壳厚度为40km左右,壳幔界面有4km左右的上下起伏.地表沉积盖层在延庆盆地中心附近厚度约1km,而在向盆地外围延伸的方向上相对变薄.研究区域内上地壳S波速度结构较复杂,而下地壳与上地幔则相对比较均匀.其上地壳最突出的特点是在10km深度附近有明显的S波低速层.在延庆盆地下方,它延伸到6-20km的深度范围.在延庆盆地南侧,该低速层有从西往东逐渐减弱的趋势.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基本上都发生在延庆盆地下方上地壳低速体外围.据此推断,延庆盆地及其临近区域内的地震活动与该区域地壳内的热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A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of 7 stations was set up in the western Dabie Mountains (31°20′-31°50′N, 114°30′-115°E). Teleseismic events from May 2001 to November 2001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radial receiver function to determine the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The crustal thickness is 32-38 km beneath the array.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appears as a gently north-dipping velocity discontinuity, but turns to be a velocity gradient beneath a station near the Qiliping shea...  相似文献   

18.
巴颜喀拉块体地壳结构多样性探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内部地壳岩性的改造、岩性随深度变化及形变构造是探索研究地壳增厚、物质运动问题的关键.巴颜喀拉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域广袤,通过对块体内中、东部不同区域的深地震广角反射/折射震相的综合分析,利用反射率理论地震图方法对不同性质震相走时及振幅特征进行细致的模拟计算,进一步研究巴颜喀拉块体内部不同区域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巴颜喀拉块体地壳厚度50~60 km、整体向西逐渐增厚,结晶地壳平均速度6.07~6.18 km·s~(-1)、岩层速度大幅降低,壳内多强反射界面结构、但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若尔盖盆地地壳介质速度整体低速、壳幔边界较为清晰;中部玉树一玛多段下部地壳发现约6.8 km·s~(-1)的"高速度"介质结构,壳幔边界不清、被改造为2~4 km厚的高速度梯度层,显示了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地壳增厚、介质岩性结构被改造的差异性.地壳内部多组强反射、低视速度走时震相揭示了介质岩性的低速破碎、弱化蠕变以及可能的壳内解耦构造.局部地区下地壳的高视速度震相特征显示了青藏高原地壳改造增厚大背景下可能存在稳定的"原始地壳"结构残留或是与上地幔物质的浸入交流.巴颜喀拉块体内不同区域地壳增厚、岩性结构、结晶基底及壳幔边界性质被改造的多样性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地壳形变及动力学过程带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The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in the Vogtland/West Bohemian region have been a target of several seismic measurements for the last 25 years, beginning with the steep-angle reflection seismic studies (DEKORP-4/KTB, MVE-90, 9HR), the refraction and wide-angle experiments (GRANU’95, CELEBRATION 2000, SUDETES 2003), and followed by passive seismic studies (receiver functions, teleseismic tomography). The steep-angle reflection studies imaged a highly reflective lower crust (4 to 6 km thick) with the Moho interpreted in a depth between 30 and 32 km and a thinner crust beneath the Eger Rift. The refraction and wide-angle reflection seismic studies (CELEBRATION 2000) revealed strong wide-angle reflections in a depth of 26–28 km interpreted as the top of the lower crust. Long coda of these reflections indicates strong reflectivity in the lower crustal layer, a phenomenon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Caledonian and Variscan areas. The receiver function studies detected one strong conversion from the base of the crust interpreted as the Moho discontinuity at a depth between 27 and 37 km (average at about 31 km). The discrepancies in the Moho depth determination could be partly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the methods and their resolution, but could not fully explain them. So that new receivers function modelling was provided. It revealed that, instead of a first-order Moho discontinuity, the observations can be explained with a lower crustal layer or a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with a maximum thickness of 5 km. The consequent synthetic ray-tracing modelling resulted in the model with the top of the lower crust at 28 km, where highly reflective lower crustal layer can obscure the Moho reflection at a depth of 32–33 km.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共转换点叠加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地壳结构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岩  丁志峰  朱露培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0):2528-2537
利用华北地震台阵L测线的35个台站记录的895个远震数据进行了接收函数的计算,并利用H-κ叠加方法得到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东侧和中部陆块内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利用得到的基岩台站下方的地壳结构和通过波形模拟方法得到的渤海湾盆地的沉积层结构作为背景模型对测线进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在渤海湾盆地,通过增大CCP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