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宝柱  唐明帅  陈勇 《内陆地震》2002,16(4):382-384
1 台网概况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项目是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之一 ,由中国地震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是在原模拟记录台网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其经济地位非常重要。乌鲁木齐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我国国内孔径最大、直线传输距离最远的全无  相似文献   

2.
缑兰兰  陈勇  苏健  赵庆 《内陆地震》2003,17(2):145-149
选取乌鲁木齐地震台和克拉玛依地震台震级资料为标准样本,分析对比了遥测数字台网与模拟遥测地震台的震级相关性,求出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各子台震级与标准样本震级的回归方程,给出了标准样本震级与子台震级的换算值。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承担新疆地区大震速报和乌鲁木齐地区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乌鲁木齐模拟遥测台网;“九五”期间改造乌鲁木齐台网为数字化台网;“十五”期间,乌鲁木齐遥测台网将新建、改建、扩建为新疆数字化遥测台网。台网建成后,台网布局较为合理,将为新疆的抗震救灾,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可靠、方便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广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广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共同投资建设,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国产数字地震观测专用设备建成的24位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达到了国际同类地震台网的先进水平。介绍了该台网的建设过程、台网性能、布局、技术系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新疆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模拟记录时的监控能力在台站数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实现数字化记录后是否还适用的问题,利用乌鲁木齐数字地震台网2000年10月至2002年3月的台网交切定位资料对台网监控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Mt<2.0地震的控制圈内,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控能力明显比模拟台网的监控能力范围大。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和新疆地震台网的地震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和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在乌鲁木齐地区100km范围内1993年6月至1993年12月10日各自定位的地震资料,以新疆地震台网为参考基准,将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的资料与其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遥测地震台网比新疆地震台网在地震数量上多32.9%,在定位精度上也相对要高一些。另外,根据地震定位的三种交切结果,分析了遥测台网地震定位现状。  相似文献   

7.
1 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设概况“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设项目”是辽宁省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即“95-0 1 -0 1课题的一个专题 ,由辽宁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共同投资建设 ,在中国地震局、辽宁省计委、辽宁省财政厅及省市电信部门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辽宁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建设是在原沈阳遥测地震台网 (下称沈阳台网 )模拟观测技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沈阳台网是全国 6大区域遥测地震台网之一 ,始建于 1 976年 ,1 984年通过验收 ,曾…  相似文献   

8.
胥颐  徐戈 《内陆地震》1995,9(1):54-6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是目前国内同类台网中孔经最大、直传距离最远的全无线传输网络。对于控制乌鲁木齐及北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起到重作用。除了传统的模拟信号记录外,实时事件数字采集和相应数据处理系统成为该台网的特色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信道及参数选择、运行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最后使用1993年9 ̄11月发生在相应区域内的地震对采集效果和定位能力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遥测台网传输信道选定陈阵阳(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主题词:遥测台网,地震数据,传输信道1前言遥测地震台网就是把不同空间分布的地震台网检测到的地震信号用遥测的方式实时或准实时地传送到台网中心进行集中记录和统一授时并用计算机处理地震数据的一种地震台网。遥...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承担新疆地区大震速报和乌鲁木齐地区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乌鲁木齐模拟遥测台网;“九五”期间乌鲁木齐台网改造为数字化台网;“十五”期间,乌鲁木齐遥测台网将新建、改建、扩建为新疆数字化遥测台网。台网建成后,台网布局较为合理,将为新疆的抗震救灾,为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可靠、方便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