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清坳陷某区块缺少岩心、薄片、录井及常规测井资料。为了研究其目的层山西组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指导非常规天然气的高效开发。通过利用较少的录井岩性统计资料,结合地震物探方法,分析地震剖面特征、优选地震均方根振幅及相对波阻抗属性,确定该区目的层沉积相。通过上述地震属性研究的物探方法,确定山西组储层为河控浅水三角洲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及局限台地沉积微相。其中三角洲相是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分流河道是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2.
沉积微相划分及有利沉积微相带筛选是油气田地质研究的基础工作,本文针对陕北斜坡东南部下寺湾油田研究区延9储层分流河道骨架砂体识别及有利沉积微相带分布研究,提出了基于地质历史时期沉积水动力能量分析的划相方法.该方法有效的避免了薄互层砂体累加厚度对沉积微相划分的干扰,可以在平面上快速准确的评价划分沉积能量等级,并筛选有利沉积相带.特别是在平面上井数较多,地质资料繁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沉积水动力定量参数快速确定不同沉积微相带边界.总体而言,该方法理论基础充分,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沉积微相划分及有利沉积微相带筛选是油气田地质研究的基础工作,本文针对陕北斜坡东南部下寺湾油田研究区延9储层分流河道骨架砂体识别及有利沉积微相带分布研究,提出了基于地质历史时期沉积水动力能量分析的划相方法.该方法有效的避免了薄互层砂体累加厚度对沉积微相划分的干扰,可以在平面上快速准确的评价划分沉积能量等级,并筛选有利沉积相带.特别是在平面上井数较多,地质资料繁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沉积水动力定量参数快速确定不同沉积微相带边界.总体而言,该方法理论基础充分,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C油田钻后揭示砂体横向变化快,需利用地震沉积学刻画储层平面展布,进一步落实储层.通过地震沉积学技术,识别了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平原三类沉积体,理清了花上段垂向沉积演化规律.垂向上由三角洲平原演变为三角洲前缘、辫状河,最后演变为曲流河.研究区发育薄层、厚层及互层三类储层,不同类型的储层需采用不同策略去刻画.对于薄层,要小时窗提取属性,同时多属性融合刻画;对于厚层,要大时窗提取属性刻画;对于互层,要抓重点层合并刻画,反演地震和常规地震相结合分析.在落实储层的基础上,对C油田进行潜力搜索.H4层在C-A1井西侧储层上倾尖灭,具备发育岩性圈闭的条件,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还不完善。河流相储层侧向突变快,非均质性强,在井距较大的条件下井间储层非均质性预测便成了关键性难题。通过测井和三维地震结合,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以测井相型为桥梁,将地震波形特征转化为储层叠置特征,提高了储层平面分布非均质性描述的精细程度。研究表明:河流相储层典型的4种测井相型,对应4种地震响应特征,分别代表河流相储层的不同叠合模式。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可以有效地预测不同叠合模式砂体的分布。通过在已开发油田的应用,为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定位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有效微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震级大小、地震矩、震源半径、应力降和b值等地震学参数进行综合研究,并结合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测井资料对水力压裂诱发的裂缝网络进行几何形态分析和应力解释.本文提出的微地震综合分析解释方法可对压裂后储层物性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对储层改造效果进行预测,对油田的水力压裂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储层为河流相沉积,单砂体规模小,砂体间接触关系复杂,受到地震分辨率限制,对叠置砂体储层地震响应规律认识不明确,导致基于地震信息的储层砂体解释错误.通过数值正演模拟,可以正确认识砂体储层的地震响应规律,提高砂体储层预测的准确率.所以,在进行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前,非常有必要对该区储层地球物理参数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区14口测井资料,建立了岩石物理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合流体性)与地球物理参数(速度、密度、波阻抗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对地球物理参数的控制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正确认识河流相储层砂体地震响应规律奠定了准确的地球物理参数基础.  相似文献   

8.
砂砾岩体是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广泛发育的岩性类型,亦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一种增储上产储层类型.地质上,该类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相带储层物性差异大,油气分布相控特征明显;地震上,砂砾岩体内幕反射杂乱、空白,成层性差,空间上识别可靠的等时地层界面困难,导致后期有利相带、储层描述精度低,失去了沉积学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本次研究创新在井震频谱分析、Fischer曲线和耦合系数三因子联合井震标定基础上,探索形成了EMD地震层序格架约束下的基于价值函数的等时地层模型建立方法,客观快速的建立了研究区三维相对地质年代模型,极大提高了砂砾岩体层序划分精度,并在该模型约束下通过门槛值约束敏感属性融合法对影响砂砾岩体非均质性的岩相进行了预测,实现了油气优势相带精细刻画,有效指导了砂砾岩体井位部署及后期开发方案编制.  相似文献   

9.
南堡凹陷4号构造晚期成岩作用强烈、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导致优质储层岩石物理特征不清及储层有效性评价难.针对这一难题,综合利用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全岩衍射、毛管实验及测录、试油等数据对储层的沉积特征、成岩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开展相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二、东三段沉积相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等;依据成岩作用及矿物类型将成岩相划分为弱溶蚀相、黏土矿物充填相、碳酸盐胶结相、压实致密相四类;根据储层物性及压汞等数据将孔隙结构相划分为Ⅰ类大孔粗喉型、Ⅱ类大孔中喉型、Ⅲ类中孔细喉型、Ⅳ类小孔微喉型.基于沉积、成岩、孔隙结构三种特征单元叠加聚类分析将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为PF1-PF4四类,其中PF1为油气及油水产能高的优势储层,PF2为产能一般的含油储层,PF3为需要储层改造才有产能的较差储层,PF4为无效储层,通过测井响应规律建立岩石物理相分类评价标准,为研究区储层有效性评价、优势储层预测以及后续的滚动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田的开发部署研究中,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辽河油田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油田规模应用水平井决定了只有应用地震这样密集的信息资料,才有可能较为准确地刻画地下地质体,落实微构造、小断层;在地震反演结果不能准确预测薄储层的横向变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薄储层预测,进行储层追踪,指导水平井钻井.利用地震解释技术进行薄储层预测和小断层识别的实例充分展现了精细地震解释技术的价值.随着地震解释技术,尤其是四维地震的不断发展,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将地震与地质、测井、开发等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研究技术才是油田开发所需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美西北部前陆盆地斜坡带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圈闭隐蔽性强、识别难度大、油藏边界难以准确描述等技术难点,开展了围绕油气藏特征及分布规律、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和解释的综合勘探方法研究.在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的研究成功指导了中方区块的勘探实践,并在开发区加密井的优选和部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南美前陆盆地斜坡带复合型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法和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研究该区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对于该层位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岩芯、铸体薄片、储层物性等资料,探讨了储集层的沉积微相特征、岩石类型、孔隙类型、毛管压力特征、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优质储集层的控制作用,表明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粘土质杂基等填隙物普遍发育,长2{的储集层物性最好,非均质性弱,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毛管排驱压力总体较低;沉积微相和后期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开展复杂低渗储层特征、测井响应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有助于储层评价与油水层识别.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长6期沉积具多物源供给、沉积相带频繁变化的特点,来自不同物源的沉积砂体岩石碎屑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长7、长6沉积期盆地周边的火山作用,致使一些地区的长6砂体具有相对高放射性特征.长6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孔隙结构特征复杂多变,再加上地层水系统的变化,致使一些油区长6低电阻率油层与常规油层、高电阻率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研究结果表明,成藏动力与阻力的对比关系决定了在同一砂体中除存在常规油水分布外,还可能存在油水倒置分布.因此,加强钴前预测、钻井过程监督与调整、钻后综合研究、生产实践检验、解释模型与参数调整、老井复查等,有利于识别油水层,整体把握油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长岭地区东北部拗陷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储层预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实际出发,以分析该区的油气地质条件、控砂主导因素及油气成藏规律为主线,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通过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方法对该区进行了储层预测,寻找有利的储层分布范围,研究砂体在空间展布特征,掌握砂体与断层的配置关系、砂体的尖灭情况,进而识别不同类型隐蔽型圈闭.指出该区隐蔽油气藏主要有三种成藏类型,即构造-岩性复合型、砂岩上倾尖灭型、砂岩透镜体型.远物源缓坡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该区砂体分布,使得油气富集成藏规律主要表现为多层位含油,各个砂组交互发育;单个油藏面积小,在平面上具有多套砂体形成迭合连片的特征.主要目的层,如青一、二段砂体,以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发育为主,河道走向北东向.研究区内的断层走向近南东—北西向,与砂体走向垂直.这种断层与砂体配置关系,易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相似文献   

15.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两期主要火山活动间歇期的产物,也是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主要气源.本文在徐家围子断陷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连片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整体剖析了沙河子组的分布规律和地层发育特征.在沉积相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沙河子组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沙河子组呈现以湖泊为中心、周边水系向湖盆汇聚的陆...  相似文献   

16.
地震沉积学由于受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往往不能定量刻画沉积体的特征,高精度的反演突破了地震传统分辨率的极限,将其引入到地震沉积学的研究领域,能够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隐蔽圈闭识别问题,从而拓展了地震沉积学的应用范围、改善应用效果。本文采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作为核心技术,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主体思路,应用于胜利油田车镇凹陷Es 3段砂砾岩体储层预测,编制了多期砂砾岩体的厚度分布图与沉积微相图,预测了多个隐蔽圈闭目标,经钻探后得到证实,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烃源岩的定量地震刻画对于勘探开发区块的优选、盆地油气资源量的估算都具有重要意义.陆相沉积环境下的浅湖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横向变化快,其空间展布需要依靠钻井约束下的反射地震进行刻画,但是其地震弹性特征与岩性和有机质含量的映射关系呈现高度非线性化,因而很难利用传统基于地震岩石物理模型驱动的烃源岩地震预测方法进行有效刻画.本文以低勘探区的东海盆地长江坳陷为例,提出了一种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框架下,综合利用地质约束、钻井录井、测井、地球化学和叠前地震数据进行烃源岩的定量地震刻画的工作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利用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算法对小样本数据表现优异的特征,以井位处的测井弹性数据(纵波速度和密度)、岩性、地球化学标定的总有机碳含量(TOC)为样本标签数据,在地质导向约束下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生成学习网络,并将该网络与叠前地震反演结果相结合,采取先预测泥岩再预测总有机碳含量的“两步走”策略,完成对烃源岩空间分布及其非均质性的定量地震刻画,并对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测试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相较于其他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更准确的识别陆相沉积地层的泥岩,并比传统的利用阻抗转化方法获得更可靠的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