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江苏数字地震台网地震速报软件功能及在江苏数字地震台网地震速报工作中的应用,该软件实现了实时数据的收集,对地震三要素快速准确地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地震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适用于遥测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的一套计算机处理系统,系统设计以《全国遥测台网观测技术规范》和《近震分析》理论为依据,实现了数据输入,震相选择,数据处理,地震定位,震级计算,结果输出及贮存等多项功能,达到了快速确定地震三要素,提高速报速度和精度之目的,是一个较完善的,实用的速报系统。  相似文献   

3.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试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并于2005年7月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试运行.本文对系统在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间处理的网内震和网缘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对90%以上网内ML≥2.0地震的处理结果达到中国地震局地震速报评比满分的要求;系统对网内线以外100 km区域范围内ML≥2.5的网缘地震也有一定监控能力.本文对系统处理其他网缘震、网外震与人工爆破的不足之处也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字地震台目前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存在下列不足:1)不能对含lg震相的地震定位;2)不能计算mB、mb震级;3)不能自动生成月报;4)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独立完成地震速报;5)近震参数计算误差较大;6)地震定位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基于VisualBasic软件平台,开发出智能化网络地震监控和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除克服了以上不足外,还实现了数字地震仪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地震参数计算、地震速报、各种地震单台定位、地震事件检索查询、地震编目、震相反推分析、数据传输等功能。该软件囊括了数字地震台全部日常工作,减轻了台站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地震监测质量,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该系统在洛阳台近1年的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宁夏数字地震台网地震速报质量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宁夏数字地震台网地震速报的工作模式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地震速报质量进行了评估。据2005—2008年的速报资料显示,速报处理工作中地震波传播的时间约占15%,台网的分析处理时间约占45%,数据集合时间约占25%,台网中心对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处理时间约占15%。对2005—2008年的地震速报信息报出质量分析可见,震相性质分析错误的占8%,初至震相读数误差小于0.2 s的占65%,后续震相读数误差小于0.5 s的占43%。同时,对地震台网在速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1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速报 2004年,根据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速报责任分工,山西省地震局及时出台了<山西省地震局地震速报及地震参数发布实施细则>,规定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大同台网)在本地区及其附近发生速报地震时所承担的地震初报、正式速报、有感地震及余震的速报任务.  相似文献   

7.
MSDP软件提高地震速报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取2008-2011年河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网内和网外(边线外100 km以内)的地震事件,运用MSDP软件对这些震例进行实际分析对比,再结合日常的工作经验,从而归纳出提高地震速报质量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华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在河北省台网开始试运行,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间自动定位结果和河北省地震目录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实时速报系统对于网内天然地震定位结果可靠,平均震中位置偏差2.12±1.46 km,平均震级偏差0.1,平均速报用时86 s.系统在线处理河北滦县M4.2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云南数字地震台网1998~2006年的地震记录资料,给出了该台网的深远地震震相记录特征,避免了常规分析方法中将深远地震误作浅源地震而带来的定位误差;利用1978年1月~2005年8月的深远地震记录资料,绘制了全球深远地震震中分布图,以作为地震速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昆明地震台数字资料探讨影区地震S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昆明台多年资料的分析,并对2002~2006年间昆明地震台速报过的震中位于"影区"内的地震与国家地震台网大震速报目录中发震时刻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与研究,掌握了一些分析方法和规律,总结了对影区地震S波到时的分析经验,这对今后单台大震速报及地震日常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评估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对网缘地震(网内边界至边界线外100公里)的自动处理能力,我们将福建台网在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编目的1074个网缘地震记录转换为模拟实时波形数据流,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系统基本具备福建台网网缘地震的自动速报能力,速报震级下限可达ML3.0级;2.系统对86.4%福建台网网缘地震自动定位的精度小于15公里,96.2%网缘地震自动定位的精度小于30公里;3.系统对99.6%福建台网网缘地震的震级自动测定偏差不大于0.3级。以上主要结论在2008年8月21日云南盈江M5.9级地震序列的实时速报实践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的震群活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和2003年夏季流动地震观测揭示,天池火山口附近存在大量的微震活动和一系列震群活动.地震定位结果表明地震主要发生在火山口附近,以震群形式发生的地震全部集中在天池火山口西南部,东北部地震密集区没有观测到震群活动.在夏季以外的其他季节,天池火山区只有一个固定地震台站(CBS)用于地震监测.利用CBS台不同时间的观测纪录,通过波形相关分析发现其他季节的主要震群活动仍然集中在天池西南部.震群的高精度相对定位揭示震源位置沿北西-南东向分布,倾向西南,倾角约80°. 2003年7月13日的震群发生期间,地震震源位置出现从深到浅的迁移现象,同时震源深度较大的地震在不同台站的地震波初动方向几乎全部向上,表明震源具有明显的膨胀分量.考虑到长白山天池火山2002年以来出现明显的地表形变、地球化学异常和谐频地震等现象,我们认为震群活动可能与5 km深度附近存在岩浆热液活动和岩浆增压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强震观测的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防灾减灾中心大楼是一栋高约40m,安装有强震观测系统的隔震大楼,目前该结构台阵已记录到30多次地震引起的大楼地震反应。本文利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功能的ETABS软件建立大楼结构模型,同时考虑隔震结构的楼梯和填充墙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台阵记录验证大楼结构模型线弹性地震反应的可靠性,说明隔震大楼结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大楼的地震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楼原型动力性能实验的实测参数,以大楼自由场地的三个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人,对大楼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楼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圣睦  董瑞英 《四川地震》2002,(3):15-20,26
作者在1996年底对中国大陆2005年前6级以上强震危险区(13处)作出了预测,其中对应1997年玛尼7.5级地震、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地震,取得了很好的预报效果。本文分时段:1996年底前、1997年11月前、2001年11月前,分别总结了预测依据及震情跟踪分析。加上对同期(1997-2001年)其他强震预测的实际对应,表明地震活动图像分析方法在分析预报研究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15.
冕宁大桥水库是目前国内唯一处于强震多发地区和地震高烈度区的大Ⅱ型水库。对该水库进行了有关地震安全性评价,建设了水库地震监测系统,完成了水库地震对策研究。2002年3月3日大桥水库诱发Ms4.6级水库地震,根据所获得的水库地震监测资料,在这次水库地震的半年以前,我们认为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在库区及其邻区有可能发生4级左右的地震。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喜马拉雅弧型地震构造带西反射弧地带(简称“西触角区”),大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及2005年10月巴基斯坦曼塞赫拉7.8级地震发生后,对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可能影响。西触角区(N30~45°,E61~80°)大震活动存在显著的时间上10年左右成组性及两次大震时间间隔小于1个月的爆发性,地点上的成丛性,兴都库什深震区的地震有一定先兆意义,与东触角区(N20~29°,E95~102°)大地震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沿欧亚大陆与印度洋、澳州板块碰撞带上印尼苏门答腊8.9级地震后,再次发生巴基斯坦7.8级大地震,显示出这一板缘地震带正处于活跃状态。研究认为未来1~2年应注意西触角区尤其是天山地震带的大震连发的危险性及东触角区(缅甸及川、滇为主)发生响应性大地震的可能性。对中国大陆内部其他地区大震形势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7.
孟真  宋晓东 《地震》2019,39(3):166-177
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时间跨度超过7年的连续波形资料, 设定至少三个台站记录的垂直分量波形互相关系数大于0.8的地震对为一组重复地震, 通过波形互相关分析, 识别出龙门山断裂带周缘波形相关意义上的“重复地震”2790次, 构成2907组重复地震。 沿用Schaff和Richards的研究结果, 假定“重复地震”间距很小(小于1 km), 地震目录记录的重复地震对位置之差主要为地震台网的定位误差所致, 基于此误差给出了龙门山断裂带周缘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 台网的水平定位精度较高, 水平定位误差约为2.8 km(2倍标准差), 且西南段台网的水平定位精度优于中北段; 垂直定位精度较差, 垂直定位误差约为10 km(2倍标准差), 现有地震定位方法对震源深度的测定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8.
宿君  王未来  张龙  陈明飞 《地震》2021,41(1):153-165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器学习算法显著提高了震相拾取的精度和效率。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的震相识别方法对银川台阵2019年6~7月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事件检测和P、 S震相拾取, 并通过快速震相关联和事件定位得到了银川地区较全的地震目录。 结果表明, 当震相数小于10时, 虽然可以检测出较多事件, 但分布呈弥散状, 与区域地震活动特征不符。 进一步对震相数≥10的事件进行了人工复核。 总体而言, 随着震相数量的增加, 事件的误检率逐步降低。 震相数16是该地区自动检测和定位结果准确性的拐点。 当震相数≥20时, 全部召回了地震目录中的13个地震事件, 二者平均定位差异4.27 km。 经过人工复核, 检测到的真实地震事件为区域内地震目录中事件数量的9倍。 本文使用的基于机器学习和快速震相关联和定位方法的流程可在确保准确率的基础上降低人工检测的难度, 提高地震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姚安、大姚中强震区地震构造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烈度考察和现场流动数字地震观测资料,以及自2000年以来在该地区发生的其它3次6级地震序列空间展布、震源机制、烈度分布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地区4次6级地震在震源深度、等震线长轴、序列优势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石油部门提供的地震勘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十分复杂,突出表现为多方向地震构造的交织,且可能存在不同深度层次断裂构造的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