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唐山等大地震前出现的形变空区现象,依据实验和理论对应变空区进行了探讨. 实验过程中采用焦散线法、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图像摄影记录,同时进行微破裂(声发射)记录.依据固体损伤理论,结合微破裂定位对应变空区进行研究,得出两点结论:①应变空区在线弹性情况下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且应变空区的位置相对稳定,与裂纹端部的应力集中相对应;②应变空区内几乎不发生微破裂.微破裂总是从高应力区产生,且几乎就发生在应力集中区与应变空区相联的条带内,最终表现为微破裂(声发射)的带状或成丛分布.主破裂总是从应变核(焦散阴影区)开始,然后向应变空区急剧发展,形成主大破裂,最终导致试样崩溃.   相似文献   

2.
组合坚固体应变扰动及波速异常的破裂前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昭永  王彬  杨润海  赵晋明  梅世蓉 《地震》1999,19(4):331-337
研究了高、低强度3段拼合岩石样品在单轴压缩和双轴单面直接剪切时的破裂特征及突发应变扰动与波速异常的破裂前兆。从分别置于高、低强度段上的应变变化看,在整个样品破裂前,低强度段(弱岩)先出现突发扰动,高强度段(强岩)后出现突发扰动。从分别穿过高、低强度段上的波速变化看,低强度段波速先出现下降,高强度段后出现下降。主破裂后明显的裂缝贯穿整个拼合岩样。进而讨论了坚固体孕震模式(主破裂前)的突发性应变前兆与波速异常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3.
远场和超远场前兆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岩石试件、传压块体(包括岩石和钢块)和压机架上布设应变观测点,观测研究它们在岩石试样破裂孕育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岩样临破坏前除岩样上各个测点都出现异常变化外,同时较远处的测力元件、传压块体和压机架上的应变也出现了突变或扰动前兆异常。岩石试样外部测点的应变特征变化在极临近主破裂时才有反映。而岩样上的测点除极临近主破裂时有突变和扰动外在离主破裂较早时已有反映。岩石试样外的测点距岩样约25-90cm,约为破裂尺度的3-10(多)倍。这表明在孕震区以外很远的地方都可能出现前兆异常。并初步探讨了形成远场前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梅世蓉 《地震学报》1996,18(1):1-10
分别研究构造块体内有多个震源体和单个震源体孕育时,应力集中过程、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活动、地震前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当区域应力场增强到相当水平时,破裂开始在某个或某些块体内发生,区域应力场将随着时间而变化,强震的成组性是这个动态应力场演变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多个高应力集中区的存在与发展,有可能导致震前异常与地震关系的多样性;② 孕震块体的应力变化过程一般显示出非线性,在经历了长期弹性变形后,从进入非弹性变形阶段到主破裂前,可能经历不止一次的非弹性变形与断层软化过程;与此相应,孕震块体中的应力、应变场要表现出复杂的时空演化图象;受应力、应变控制的地震前兆场必然表现出多方面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断层形变异常和重力场、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特征.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有3处断层形变呈,,相变化异常,外围区1993年以来先后有10余处场地断层形变出现台阶、突跳等异常.流动重力监测到震前出现的高值异常区、同震效应及震后恢复正常的演变过程等.资料反映了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重力场变化由孕育、发震过程的非均匀态走向震后的准均匀态的演化过程,较强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区域应力应变场的动态演化密切相关.还简要总结了作者对这次地震中短期预报试验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赵永安 《地震学报》1996,18(3):365-375
控制内陆浅源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应力场可视为基本应力场与变化应力场的叠加,后者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两类与地热有关的产生变化应力场的问题:一类是局部高温区问题,包括载热流体侵入竖直或水平裂隙的情况和存在静态局部高温区的情况;另一类是断层在稳态扩展中出现位移间断的同时也释放热能的情况.将它们理想化为热弹性理论的三维准静态问题,并给出各自的解.求得其在地表附近某平面上所产生的若干地震前兆附加场的近似表达式,如温度场、体应变及地下水位场、垂直形变及地倾斜矢量场.讨论它们在该平面上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就诸情况进行对比.为综合利用它们的前兆观测资料,探索阶段性的地震前兆信息提供某些可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倾斜扰动--一种可能的有效地震前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小地震时的倾斜记录和岩石破裂时的应变扰动记录提出,岩石破裂和微小地震可能引起倾斜扰动,这种扰动将可能是大地震的有效前兆。然而,如何区分干扰和前兆扰动还需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8.
微震分析水压致裂的破裂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应平 《地震学报》1996,18(3):292-300
水压致裂技术广泛用于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和开发地热资源.用水压致裂法在地下深部形成破裂带系以储存固液态废物是工业技术与环境保护科学相结合的最新进展.了解水压破裂的力学特性和破裂带的几何形状对于资源开发和贮存废物都十分重要.水压破裂常伴有大量极微震发生.分析伴生微震的时空强分布可得出水压破裂带的几何参数及破裂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利用波形相关分析和时空搜索定位法,我们高精度地确定了157个水压破裂伴生微震的震源位置.微震的空间分布图清晰地刻画出水压破裂带的空间尺度和取向.由微震的时空分布的变化推断出破裂带的扩展方向和速率.应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分析孪生地震对得到较大微震的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参数,如地震矩、破裂半径和应力降.震源时间函数的方向性变化表明破裂向西北方向传播,与破裂带扩展方向一致.微震应力降的较大变化反映出水压破裂带上力学性质的显著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岩石中应变波激发的电磁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小荷  邢国军 《地震学报》1998,20(1):96-100
应变波通过岩石时,由于压磁效应,会产生一个以声速传播的磁场扰动,后者在周围空间激发了电磁效应.本文用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藉以测出了岩石的综合压磁系数.这种效应可解释地震时发生的某些电磁现象.   相似文献   

10.
张之立  田华 《地震学报》1995,17(1):11-19
统一研究了1989-1993年期间发生的大同震群活动特点及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和破裂过程.为了模似大同震群的震源力学特征,从断裂扩展的角度提出了共轭形断裂系破裂的力学模式,并给出了位移场、应力场和应变能分布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此外,还着重讨论了三次大同地震高潮期前记录的地热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1.
郑斯华 《地震学报》1998,20(4):337-346
通过远震记录SH波位移脉冲的二阶矩的计算,得到了1988年澜沧地震(Ms=7.6)震源扩展参数.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反演了震源过程的持续时间T、断层长度L和方向性参数D,并得到T=11.77 s、D=15.05 kms、L=70.94 km.结果表明,1988年澜沧地震为对称双侧破裂.两侧破裂长度均为35 km.结合余震分布分析表明,在两个主震破裂区的连接部位存在着一个主震时未破裂的区域.由于主震时的位错,应变将重新凋整.连接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储存可以激发较大余震的应变能.   相似文献   

12.
陈祥熊 《地震学报》1996,18(4):460-469
提出一种二维地震断层破裂模式,这是在一维弹簧-滑块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利用这种断层的二维向量模型,研究了地震断层的动力学平面-应变的破裂问题.形象、直观地模拟了具有均匀或不均匀破裂强度分布的二维地震断层的破裂成核、扩展、传播直至停止的动力学全过程.阐明了在均匀预应力条件下,断层将获得足够的动量以克服破裂传播路径上的高强度障碍体.破裂锋面亦可绕过孤立的障碍体继续向前传播.整个模拟过程表明:断层破裂过程的停止条件对模拟地震破裂的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还研究了断层面上破裂强度分布不均匀条件下断层的动态破裂过程,模拟了具有分形结构强度分布的二维地震断层产生的地震序列.它具有类似自然界地震现象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取决于断层面上破裂强度的分布及初始应力降的大小.建立在实验和观测基础上的断层破裂过程模拟研究,为解释地震活动性统计规律的某些特征提供了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唐山地震发震断层运动学特征与大震重复周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洁  巫映祥 《地震学报》1997,19(6):566-573
根据断层深部不均匀滑动反演方法,利用6期大地形变资料,反演计算了唐山地震断层在震前、震时、震后共5个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况.其结果体现了地震断层由震前加速运动、震时突发错动到震后松弛、调整,趋于稳定的运动过程.进而利用地震断层的滑动与应变能的关系,估算了唐山地震的复发周期.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地区水循环的重力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民育  孙少安 《地震学报》1995,17(3):340-346
精密重力测量是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水循环是精密重力测量的主要干扰源.曾有一些学者对地表河湖水位变化、地下水活动对重力场的扰动进行了研究.本文将水循环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滇西山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实测重力资料,研究大气圈、地表、地下3个不同空间水循环的特点、相互联系及其对重力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大气圈水循环对重力场的直接扰动不大;地表湖水水位变化可引起(10——20)10-8 ms-2的重力效应;地下水种类多样、变化复杂、应逐点分析,一般来说对重力场的扰动小于平原地区,在1010-8 ms-2左右.   相似文献   

15.
岩石破裂孕育过程中的几种Q值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彬  胡毅力 《地震学报》1996,18(4):513-517
采用脉冲传播谱振幅比法、能量法和尾波法分别测定片麻岩破裂孕育过程中的Q值变化.结果表明:谱振幅比法所得Q值呈现相对平稳值——升高至甚高值(极大值)——回降——破裂的变化形式;能量法所得Q值变化形态与上述相反,即平稳值——低值——回升——破裂;而尾波法所得Q值,主频Q值呈现相对高值——下降至低值(极小)——回升——破裂,与能量法Q值变化大体一致.而对于高频(大于主频)Q值则呈现平稳值——升高至极大值——回降——破裂.同时尾波振幅谱还表明:应力达70%破裂应力后,首先是高频S波迅速减少(QC)变大),临近主破裂时主频S波则大幅度减少(QC回升),这可能是两种尾波QC变化形态不同的原因所致.而P,S波(初至波)振幅谱也表明,随着裂隙出现,S波频带变窄,高频成分迅速减少.即S波谱变化不同.这使采用不同方法所得的QS的变化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6.
含硬包体试样破裂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初步研究了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时试样的最终破裂形式及硬包体的变化状况.岩样破裂形式侧向以压剪裂为主,表面出现两类:一类为走滑伴以逆冲断裂;另一类为冲断裂.当岩样内的硬包体与试样为硬接触时,则硬包体有的破裂,有的未破;为软接触时,则主破裂绕过硬包体.最后,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岩样内的硬包体形成应力集中、屈服、软化直至破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陆阳泉  赵家骝 《地震学报》1998,20(2):194-200
用采自现场的500 mm500 mm1 000 mm的天然灰岩,在注水条件下模拟扩容-扩散(D-D)孕震模式,并以多种监测手段追踪受载岩石样品从变形、微裂到大破裂全过程有关的物理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视电阻率结果表明:① 受载岩石从微裂到大破裂全过程与电阻率前兆的时空演化进程基本吻合;② 电阻率前兆的时间进程具有阶段性,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③ 岩石大破裂前观测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期前兆,并发现部分似可被确认为临震异常的电阻率前兆.电阻率的变化和分布特征似乎显示了与岩石样品受载过程的膨胀现象有某种内在联系.但未找到岩石膨胀的直接证据.最后,从理论上探讨了受载岩石样品电阻率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组合模式为基础,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两个模型,主要研究结论是:①在大地震发生前,调整单元首先破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呈准"λ"型;②在调整单元破裂后,积累单元破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呈"λ"型;③在断层垂直方向上应变衰减很快,而沿断层走向方向衰减很慢;④场区各单元的情况很复杂,其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非"λ"型。并用数值分析方法证实了组合模式的正确性,还用结论(1)解释了几种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9.
应力-耗散热地温前兆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庆良  王文萍 《地震学报》1998,20(5):529-534
强震前在震区及其周围出现明显的浅层地温升高异常是一种普遍现象.目前已有的几种机理解释虽均可以各自找到某些方面的证据,但都存在一些矛盾.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测资料对比并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应力-耗散热地温前兆机理模式.其主要观点为: 地壳应力场对岩土介质非弹性变形做功所产生的耗散热,可能是震前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地震中期阶段的区域性、趋势性地温升高,主要与区域应力场强化因素密切相关;而地震短临阶段的突发性地温升高,则主要与震前震源区应力场剧烈变化调整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土层远较岩石层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耗散热,所以震前的地温异常应在土层覆盖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且主要集中在浅层土层内,形成所谓的热罩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震震源过程的体波反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扬 《地震学报》1998,20(2):113-117
利用IRIS的远震资料,经体波反演得到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震震源过程.震源由两个走向不同的正断层型剪切双力偶组成.这两个子事件在空间上相距15 km,破裂起始时间差为7 s.总地震矩为3.811018 Nm (MW=6.3).由余震资料估计得到的破裂总面积S约为 720 km2,平均位错为0.18 m.综合考虑反演结果和震源周围的构造环境,第1次破裂可能是沿NNW向的中甸——永胜断裂带上1966年中甸6.4级地震破裂方向上的扩展;之后,第2次破裂开始沿似乎更易破裂的NE向雪山东麓断裂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