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九寨沟7.0级地震现场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甲蕃古城及其周边出现的崩塌和滑坡、玻璃固定窗的破损和局部倒塌、片石砌体结构房屋倒塌、房屋开裂破坏等典型震害特征,分析了鞭梢效应等,探讨了改善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和Ⅷ度区的烈度评定方法及依据等,以期为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减轻震害损失以及烈度评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机载SAR震害影像特征快速圈定极震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喆  任德凤 《地震地质》1999,21(4):452-458
利用3m 或6m 分辨率的机载SAR震害影像,获取高烈度区样本单元的房屋毁坏率,并以此为特征参量,根据3 种不同类型地震建立的房屋毁坏率与烈度响应模型,确定相应烈度房屋毁坏率的阈值,最终快速确定极震区并圈定其范围,这对地震抢险救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常想德  孙静  李帅 《中国地震》2017,33(4):771-780
通过对2017年8月9日精河6.6级地震灾区内共计355个调查点的实地调查,确定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灾区最高烈度为Ⅷ度(8度),灾区面积15623km2,灾区总人口487696人,其中,受灾人口133695人,地震共造成36人受伤;对各烈度区内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现象进行了整理,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抗震能力与震害原因,结果显示,土木结构房屋倒塌及屋檐塌落是导致人员受伤的主要原因;砖木结构房屋缺乏抗震设施,破坏形式多样;砖混结构房屋在高烈度区破坏较重;框架结构房屋主体完好但填充墙普遍出现破坏。安居富民房屋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罗福忠  张云峰 《内陆地震》1997,11(4):399-404
1997年4月6日,11日,16日新疆伽师继1月21日和3月1日3次6级以上地震之后又连续发生了4次6级以上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极震区内的英里乡所有I类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江巴孜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和巴仁镇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在地下水位高,土质松散地区出现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地裂缝,根据震害评估与宏观考察资料,介绍了各烈度区的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从工程抗震角度分析了震区房屋倒塌的原因,指出地震时房屋倒塌与否与诸多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害严重的四个主要因素:震级大,烈度高,断层破裂长;震区人口稠密,房屋、路桥等人工工程多;抗震设防水平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严重.最后,将汶川地震震害与1976年唐山地震震害作了对比.所得结论可供理解汶川地震震害、改进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7年4月6日、11日、16日新疆伽师继1月21日和3月1日3次6级以上地震之后又连续发生了4次6级以上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极震区内的英买里乡所有Ⅰ类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江巴孜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和巴仁镇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在地下水位高、土质松散地区出现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地裂缝。根据震害评估与宏观考察资料,介绍了各烈度区的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现场调查是研究结构破坏机理的科学可靠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中木构架房屋震害现象调查与分析,结合芦山地震中穿斗木结构的震害特征对比研究,给出了木构架房屋的抗震能力介于穿斗木结构与土木结构之间的初步结论,同时指出建造时间是木构架房屋抗震能力评估时需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漾濞县苍山西镇花椒园村背阴坡小组某夯土墙-木构架房屋倒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房屋存在结构层间刚度不均匀、榫槽处柱截面削弱以及榫卯节点整体性差等抗震薄弱环节,导致在强地面运动的作用下发生了柱榫槽处折断和部分榫头脱落的整体倒塌震害现象。本文基于对倒塌木构架房屋的震害机理研究和抗震薄弱环节识别,可为木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和震后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烈度区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震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通常没有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导致该类房屋抗震性能较差。文中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在不同烈度区选择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类型房屋不同烈度区的震害特征。通过使用数量化术语的震害描述,对在不同烈度区的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的墙体、楼板屋盖、附属结构的破坏进行了震害分析,得到了地震作用下仅考虑结构振动破坏时该类型房屋的破坏特征。最后也给出了降低农村自建砖砌体房屋震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强震作用下砌体结构倒塌过程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汶川地震中大量砌体房屋倒塌,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为研究和预防砌体结构震害,本文概述了多层砌体房屋的主要震害特点,研究了砌体结构地震倒塌分析方法、失效单元与结构倒塌等关键技术问题。利用动力有限元程序LS-DYNA模拟了砌体结构的倒塌过程。仿真计算的结果与真实倒塌过程吻合较好,说明通过合理选取计算参数和计算模型,可以对这种特殊的复杂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仿真。通过再现倒塌过程,发现了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建立结构防倒塌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唐山市新区地震地质资料、历史地震资料并结合唐山大地震与强余震的分布规律等,综合确定唐山新区预测震害烈度,为房屋震害预测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及其破裂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灵  晁洪太 《地震地质》1994,16(3):229-237
根据近年来野外考察所获新资料,总结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对地震断层的破裂机制提出了新见解。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北起莒县土岭南至郯城窑上,全长130km,由5条运动性质不同的断层段组成。中部以走滑运动为主,两端部以逆冲性质为主。断裂首先在强走滑的中部产生破裂点,并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造成了主震及强余震序列的发生。全新世以来多次主地震事件有着相同的破裂机制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东方地区1992年小震群剪切波分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1月海南省东方县发生小震群活动,本文利用在震中附近设立的5台DCS-302数字磁带加速度地震仪记录的近场资料,进行了剪切波分裂的研究采用相关函数方法,通过对18个做了精确定位的地震事件共42条有效记录的分析,计算出了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为113°±18O°,慢剪切波的时间延迟为(3.1±1.1)ms/km,裂隙密度的平均值为0.0097±0.0033.结合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了区域应力变化对时间延迟的影响,并根据EDA理论讨论了分裂剪切波的时间延迟的变化特征,发现快、慢剪切波的到时差(时间延迟)随地震活动性及应力积累而变化,并推断出该区的主压应力场为北西西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横波分裂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年7月-1992年6月,中、美两国合作在青藏高原架设了11个宽频带数字记录的PASSCAL临时地震台站,它们分布在青藏公路沿线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利用这些台站记录到的高质量数据,对远震的SKS波进行分析和计算,在多数台站观测到了SKS波分裂的现象.用SC方法计算了青藏高原所记录到的SKS波分裂的参量,即快波偏振方向φ和快、慢波的到时差δt,探求台站下地幔介质的各向异性.φ从南(拉萨)往北(至格尔木)有一趋势变化,从南边的北东方向渐变至北边的近东西方向.快、慢波的到时差在高原上向北渐渐变大,在不冻泉达到最大;再往北至格尔木又迅速减小.认为在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下,雅鲁藏布江以北青藏高原下面的上地幔物质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沿东西方向发生形变以至流动,它使上地幔中橄榄岩的晶格排列方向平行于物质形变或流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倾斜断层深部不均匀滑动的反演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倾斜断层走滑、倾滑及拉张运动产生的地表位移计算公式,利用Harris和Segall的反演方法,建立了倾斜断层具多个滑动分量的反演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利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计算不同产状断层深部不同运动方向的滑动速率或滑动量。并以北京地区两条主要活动断层为例进行了计算,获得结果与北京地区区域应力场及断层应力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郯庐活断层的分段及其大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灵  晁洪太 《地震地质》1994,16(2):121-126
郯庐活断层长360km,通过系统的填图可将其分为3个独立的活断层破裂段。对每段的几何形态、最新活动时代、大震复发间隔、现今活动状态以及分段障碍体等作了介绍,并对各段未来的大震危险性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期(21~14kaB.P,)滨海相沉积垂相分布多在海拔38~-50.8m的范围内,以正向分布(海平面附近及以上)、正负向混合分布及负向(海平面以下)分布在断块交界区或其附近,是强震的主要发生地。在滨海相沉积垂向分布愈离散的区段,其地震活动性也愈强,本研究地区不存在末次盛冰期-100m以下的最低海平面,那些局部在外陆架海底发现的-100m以下的滨海相沉积,可能与地壳呈长趋势下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蒙脱石的脱水作用对断层摩擦本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高温双轴摩擦装置,研究了含蒙脱石的断层带在不同温度下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以期了解脱水作用对摩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带摩擦强度随温度而升高,而速度依赖性较为复杂,以1.4u/s为界,室温和100℃时,低滑动速率下表现为微弱的速度弱化,高滑动速率下则表现为速度强化;200℃时均为速度强化;300℃时高滑动速率下仍为速度强化,但低滑动速率下转变为速度弱化;400℃以上,均为明显的速度弱化。摩擦行为的变化与脱水过程及相应的断层物质变形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河北宣化盆地南缘断裂的古地震遗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开挖,在宣化盆地南缘断裂上揭露出3次古地震事件,发生的年代分别距今约8.54、7.08和5.31ka,平均重复间隔1615±360a。事件位移量分别为0.55~0.74m、0.52~0.7m和1.63~2.2m。但距今5.31ka以来断裂未发生过断错地表的运动,意味着其古地震重复不是简单的准周期型  相似文献   

19.
曾正文  马瑾 《地震地质》1994,16(1):71-77
对含石膏夹层的单节理岩体模型单轴下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全波形能量分析表明,声发射事件能量与变形过程密切相关,其分布反映破裂扩展尺度的分布,事件能量越大,对应破裂尺度越大,反之越小;破裂方式受节理角θ和夹层物质泊松比ν控制,θ小于arctg(0。707·(1一ν)/ν)时,Ⅱ型破裂为主,声发射能量集中在少数事件上,θ大于arctg(0.707·(1-ν)/ν)时,以Ⅰ型破裂为主,声发射能量分布相对分散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异常的阶段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马瑾  马胜利 《地震地质》1995,17(4):363-371
将岩石变形曲线到达强度点以前比拟为地震前异常的中长期阶段,强度点至失稳点之间定义为短临阶段。在中长期阶段异常是由驱动力的增强或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引起,前者引起的应力扰动场与原来的方向一致,强烈扰动区与原来的应力集中区一致,后者引起的应力扰动场应力方向可以发生变化,应力扰动对平均应力影响较大,强烈扰动区位于断层错列部位。二者的强烈扰动场均与未来的震源区无必然联系。在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