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并用此方法预测了汶川8.0级地震6级余震平静2个月后的一组6级强余震.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震日期为异常出现后的第27天或第41天的前后4天,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此外,还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临震前,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是四川省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8级地震。汶川8.0级地震属于首发巨大地震,震前相当长时间发震构造及附近地区闭锁。震前较长时间震中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没有前震,仪器微观监测台和测项绝大多数没有监测到短临异常,尤其震中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上的监测仪器没有监测到临震异常,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宏观地下水以及动物异常集中分布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清理了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省地震局收到的每周、月度各单位或个人上报的各类异常资料.这些宏观异常现象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井水质变化、泉水变化,气象、动、植物异常现象等.2002~2003年宏观异常现象集中分布在凉山州,多数沿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带以及川滇交界西侧分布;2004~2008年5月宏观异常现象散布在龙门山、龙泉山、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构造带以及川滇交界地区.四川地区宏观异常项数在2002年4~6月,2003年6~8月间为最为集中出现的两个时段,之后零星出现.对震前龙门山构造带附近出现的宏观现象进行分析后,我们看不出与地震间的必然联系,难以作为预测未来大地震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川青块体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生的龙门山断裂本身历史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其周边的鲜水河断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等历史上强震多发;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3级以上中小地震活动增强或平静异常现象不明显,地震活动参数值均在正常变化区间内;4级以上地震异常平静,形成了地震空区;2007年底到2008年初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台站的0.1级以上小震月频度增强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后,西安基准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出现显著的异常变化。对引起此异常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一,在异常出现时,台站附近在建筑施工;其二,在其他时段也出现过两次与汶川地震前后相似的异常,是由仪器原因引起。但鉴于异常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在时问上的一致性,幅度上的显著性和形态上与一般震例的相似性,故认为,西安台体应变观测资料出现此异常可作为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疑似地震异常来处理。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与松潘地震前异常现象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异常现象。汶川8.0级地震为地震活跃期的首发大地震,震前区域性中小地震相对平静,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77;松潘7.2级地震是活跃期间发生的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密集,曾发生松潘黄龙6.5级地震,震前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62;汶川地震前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与错动类型总体上与8.0级地震给出的解大体一致,这与松潘7.2级地震前的情况有显著差异,震前地震与余震震型有差异。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异常判定结果认为,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观测异常没有一个台项是重复出现的,短临异常数前者显著多于后者。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差异极大,更未出现火球、地光临震异常现象。这说明,已有的短临前兆观测异常的出现仅有个案特征,而无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策勒县交界处发生了7.4级地震;2012年6月30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交界处发生了6.6级地震。通过统计计算对比分析两次震后获得的宏观异常数据,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强震发生前,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宏观异常现象;(2)震区烈度越高,出现的宏观异常现象越多;(3)在各类宏观异常现象中,动物类异常所占比例最大,接下来依次是地声、地光类异常、地下水异常和其他不常见异常现象;(4)在震前宏观异常现象中,地下水异常出现最早,地声、地光异常出现最晚,而动物类异常出现时间则居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8.
汶川8.0级地震前后宏观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前后(2008年2月1日至6月10日)出现的宏观异常现象进行了收集整理.较为可靠的异常做为地震宏观异常,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地震宏观异常的数量在临震前形成一次峰值,震后出现两次峰值;在空间分布上,大震前后宏观异常的空间展布方向趋于一致.文章还对宏观异常的映震机理以及对地震预测可能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汶川M_S8.0地震前地磁短临异常与强震预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并用此方法预测了汶川8.0级地震6级余震平静2个月后的一组6级强余震.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震日期为异常出现后的第27天或第41天的前后4天,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此外,还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临震前,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玛尼7.5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地磁台网与电离层台站资料,总结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7.5级地震前出现的地磁低点位移、地磁日变异常及电离层,f0F2(F2层临界频率)异常现象。对比研究了玛尼7.5级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异常分布及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次巨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短临时空异常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震中周围出现日变异常、拉萨台出现电离层,f0F2明显异常;震前约1个月出现低点位移,其突变分界线通过震中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玉树地震前后的热异常多参量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NCEP地面气温(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和地下水温。研究结果证实玉树地震前确实存在热异常现象。在多参量中,地下水温最早出现异常并且异常持续时间最长;其次出现热异常的是反映地表介质辐射属性的长波辐射;地表温度出现热异常的时间要晚于长波辐射;NCEP地面温度反映了一定垂直厚度的平均大气温度,因此最晚出现热异常现象。同时,玉树地震前的多参量热异常区域都位于震中南部或西南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24日,海原县西安乡上堡子村机井出现了强烈的喷、吸气现象和其它异常现象。经调查落实和分析研究,初步认为:由于此前该地进行了长期大量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裂隙和空洞,在地下水位恢复、气压变化等因素耦合作用下,造成机井出现了水位大幅度升高和喷、吸气等异常现象,排除了是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FeaturesoffractaldimensionanomalyofradoncontentinundergroundwaterinNorthChinabeforeandafterthe1976TangshanearthquakeChang-Chu...  相似文献   

14.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 (SLHF) and diagnostic air temperature at 2m before and after the Ms5.7 earthquake occurring on November 26, 2005 in the area between Ruichang City and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before the earthquake significant SLHF anomalies and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occurred in the epicentral area and its vicinity. Th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appeared from the 2nd to the 13th of November, 2005 and were concentrated at the epicentral area and in its southern part. Then two days later, that is, from the 4th to the 15th of November 2005, significant SLHF anomalies occurred in the epicentral area and to its northern area where many lak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active faults. During the anomalous period, the SLHF and air temperature at 2m exceeded the sum of average daily value over 26 years and 1.5 times of its mean square deviation. Both anomalies had maintained for 12 days with a peculiar distribution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active zone. It is considered that both of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and SLHF anomalies are correlated to the movement of thermal flux from underground prior to earthquake. SLHF anomalies occurred over wide regions covered with abundant water, whereas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occurred over land.  相似文献   

15.
缪阿丽  李锋  王俊  祝涛  叶碧文 《地震》2021,41(4):192-202
对2018年4月6日无为ML4.1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以及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无为地震前的异常分布在距震中64~233 km范围内, 这些异常在时间进程上, 可分为中期趋势背景异常和短临异常, 主要以中期趋势背景异常为主。 这些中期趋势背景异常均表现为水位的破年变变化。 从空间演化上看, 2018年安徽无为ML4.1地震前出现的中期趋势背景异常沿着长江破碎带有序分布。 这种比较明显的异常群体性特征为地震预测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 节面I的走向为NE向, 节面Ⅱ的走向NW向。 反演的震源机制的P轴(主压轴)方向为NE向(70°), 倾角近水平(7°)。 无为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得主压应力作用方向与无为地震前异常展布方向相同。 这说明地震孕育过程中区域应力加载作用和流体前兆响应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解滔  刘杰  卢军  李美  姚丽  王亚丽  于晨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5):1922-1937
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周围定点台站观测的电磁异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分析,以期加深对汶川地震孕震过程中电磁异常的解读.震中周围8个地电阻率台站震前出现不同形态的异常变化,结合震后地电阻率变化形态分析,仅近邻地震破裂带的成都和江油台异常变化符合已有的地电阻率孕震异常机理.在4月24日和5月9日大致沿南北地震带出现两条南北走向的低点位移线,成都台地磁转换函数、谐波振幅比、帕金森矢量和垂直极化强度等主要反映了地下介质电性在震前出现的异常变化;断裂带附近的地电场和电磁扰动在震前出现波形畸变和能量增强,距离较远的西昌台阵和天祝—松山台阵内地电场也出现功率谱能量增加和裂隙渗透方位角扰动等短期异常现象,甚至沿龙门山断裂带NE方向1300km外的河北电磁扰动台网震前数月也出现自观测以来最大幅度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杨明德  胡爱真 《内陆地震》1997,11(4):337-344
介绍了青海省兴海7.0级地震前水氡,地下水位,地表形变,地震活动性,气象及动物等出现的异常,并对震前的预报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动态趋势和短临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新来  薛经  王贺生  李玉春  李玉 《地震》2002,22(1):97-103
在无其他因素引起水量增、减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大于一年的趋势变化是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识别地下水动态异常变化的条件是调查观测井的水文地质环境、水动力条件及水量有无变化。在趋势异常发展背景下地下水动态趋势的转折与地震活动有关。列举了河间等三口井近年来的水位观测结果,表明短临异常在震前均有趋势变化背景,因此短临异常的判别困以趋势变化分析为基础。地下水动态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随时间的分布是有序的,用序列异常方法分析异常与地震活动形势,研究序列异常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有较好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扬州~铜陵地震带位于大华北强震活动区和华南地震相对平静区的交接部位,中强震比较活跃。由于中强震震源应力场作用范围有限,时间不长,每个中强震的前兆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很少受大华北强震与本区其他中强震的影响。这就为检验前兆的准确性提供了较好的环境。1979年7月9日溧阳六级地震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检验,我们将其较可靠的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