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雯 《地球》2009,(6):8-10
当地时间12月7日10时40分许(北京时间7日17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安排。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1,(4):135-135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 又称《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在2008年至2012年间,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6,(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今天,我们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借此机会,我愿向法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同时对奥朗德总统和法国政府为这次大会召开所作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1)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12月24日上午举行"巴黎归来谈气变"中外媒体见面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介绍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情况,并介绍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巴黎协定》:动员全球各方应对气候变化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巴黎协定》,以及对今后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时,解振华说,《巴黎协定》是一个全面、均衡、有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各个国家和所有缔约方都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
正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隆重举行,184个国家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涵盖全球碳排放量的97.9%。超过15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本次气候大会的开幕式。此次大会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  相似文献   

6.
资讯     
《地球》2015,(7)
<正>中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国家发改委透露,6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根据文件,中国确定的2020年行动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6,(1)
正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晚间,被称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性一步"的《巴黎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获得通过。为了这一结果,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延长了一天会期。作为全球最大排放国,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会后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专家表示,这既是中国作为联合国气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1)
正2015年6月30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以下简称自主贡献),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等2020年后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1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5日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这是继2014年11月12日中美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后,时隔317天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达成的又一项历史性成果。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美两国凝聚最大共识,主动担责,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信号,一扫之前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笼罩的阴霾,照亮了全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段雯娟 《地球》2019,(6):37-39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改为5月22日。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5,(8)
<正>我国政府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阐明了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与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不仅将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促进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建立,也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国情出发,我国尤其需要低碳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空气的PM2.5构成中,源于  相似文献   

12.
佟树海 《高原地震》2007,19(2):76-77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1998年3月1日施行以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四个条例。中国地震局先后颁布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地震行政执法规定》等七个规章,内蒙古自治区相应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等相关政府规章。  相似文献   

13.
王俊锋  高建华 《地球》2010,(6):80-83
11月1日,世界各地150名多商界领袖聚首香港,出席“气候变化商界首脑峰会”,探讨新兴低碳经济发展。一天之前的10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京大学发表演讲,肯定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共同保护地球所做出的贡献。他指出,他球应对气候变化有赖于中国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1)
正经过长达两周的紧张谈判,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在2015年12月12日晚迎来收获硕果的时刻。当晚,负责主持会议的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对与会国代表宣布:"我环顾四周,看到各方反应积极,没有反对意见……我宣布《巴黎协定》正式通过。"他举起一把小木槌,打趣似地说:"槌子虽小,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随着木槌落定,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难以抑制激动情绪的与会代表欢呼、拥抱,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热烈的场面持续了长达数分钟。联合国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观点     
《地球》2010,(6):8-8
世行专家:旧发展模式若不改本世纪气温将升5℃ 10月17日在重庆举办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王晓东发布了《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城市与气候变化》。《报告》称,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现实,各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通过政策、金融以及减排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岳尚华 《地球》2013,(12):64-67
11月5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袁立明 《地球》2014,(5):70-73
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新环保法对污染企业罚款上不封顶,明年起施行。这次修改是《环保法》在1989年颁布后,25年来首次大修。  相似文献   

18.
会讯     
《国际地震动态》2007,(10):45-45
2007年7月30日下午,《地震学报》召开了主编副主编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主编陈运泰院士,副主编许忠淮、王椿镛、陈晓非、郑斯华研究员以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管期刊的所长杨建思研究员,副主编吴忠良、石耀霖以及张以勤研究员因事未能出席。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地震学报》  相似文献   

19.
1996年9月,经过近40年期间遭遇许多次失败的协商谈判之后,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文本最终达成了一致并在联合国开放供各国签署,随即由5个声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俄、中、英、法)进行了签署。在签字仪式上,克林顿总统称该条约为“最长久的追求、最艰苦的战斗、核武器控制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正5月30日,由来自政府智库、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环保组织的专家组成的"中国煤控项目"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1.5度温控下的能源情景分析及可行性》(以下简称《情景报告》)及《气候变化风险及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评估》(以下简称《成本评估报告》)。这两份报告分别由中国煤控项目1.5度能源情景课题组专家姜克隽的团队和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的团队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