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地震会商技术系统是基于Datist软件为平台,致力于解决不同种类的地震会商综合服务系统,满足地震会商中多场景使用、多源数据处理、多软件融合的需求,包含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管理、日常震情会商和显著震情分析三大模块.目前,辽宁省地震会商技术系统V1.0版已通过业务试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形变、流体、电磁学科等宏、微观资料为基础的会商业务流程,利用Datist数据专家与Oracle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及MATLAB等语言,开展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实现了在云环境下前兆数据自动化处理与产品信息推送,有效服务了日常震情跟踪和会商。  相似文献   

3.
韩渭宾 《四川地震》2004,(4):1-3,16
本文阐述了震情会商的意义,强调凡责任重大的经验性预报都得会商.并根据经验,分析了会商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与主持会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1 研究背景 震情会商是我国地震预报探索实践形成的工作机制,是前兆异常认定、动态跟踪、地震预报意见产出的关键环节.2000年后陆续引入很多单机版分析预报软件,但落后的数据服务方法和各种非规范化的临时性计算程序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简单低水平重复劳动,现有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震情监视跟踪和日常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地震会商技术平台应运而生(陈石等,2021),目前运转的数据专家地震科学版( Datist for ISPEC,简称小G)针对各级震情会商研判需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常规产品的全自动化产出.  相似文献   

5.
邢如英  盛家伦 《地震》1992,(4):62-66
随着地震预报工作数据和图表的大量增加,人工处理数据的方法越来越多地牵扯预报人员的精力,数据、图表的管理、调用、展示也越来越困难;继续用原方法,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当前建立具有一定分析、处理、显象、演示、输入和输出等功能的现代化会商室,是非常必要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现代化会商室,是一个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VAX机系统为后盾,具有多通道信息输入输出能力的现代化震情分析会商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对邢台地震区的地震活动分析中,都将其作为“震情窗口”来观察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变化,预测这一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本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邢台地震活动的异常进行了分析判断,提出了“震情窗口”除了能反映华北大范围的应力场变化或邻近邢台局部地点的应力变化外,还能反映邢台震区自身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是以往分析“震情窗口”时所忽视的。这对于发生过强烈地震并作为“震情窗口”的某些老震区的中强余震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震预报意见以大量资料为基础,依靠专家经验和多学科知识并通过会商讨论形成。显著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有效地研判震情可为后期应急指挥和地震现场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以Datist软件为平台,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基础资料,设计研发符合四川震情的震后会商资料快速产出系统,当四川及邻区发生中强地震时,通过该系统可在收到地震短信5分钟内以请求触发的方式快速产出应急会商资料,并以微信、PowerPoint和Word的形式将基础资料发送给分析预报人员,为后期趋势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每年地震应急5—7次,人工编辑震情简报的传统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地震应急工作的时效性要求。以Delphi XE为平台,开发新疆震情简报自动生成软件,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震情简报从人工编辑转为自动生成,对提高新疆地震应急工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震活动图象判断现场震情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蒲雄 《地震》1992,(3):1-10
本文根据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近年地震现场工作的某些经验,提出了在地震现场震情分析中,如何利用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的分析来判断已经发生事件的性质和估计未来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泽皋  郭妍 《地震学报》1991,13(2):161-170
本文在过去对震情窗口、震情地带作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一震有多窗、多带反应的观测事实,进一步提出并讨论了建立起结合窗、带而综合利用的震情网络的问题。为了方便,把它分成了一级和二级两个层次的网络,以便适用于长时间、大范围的大形势的趋势预报和短时间、小范围的短期预报。文中在简单讨论了震情网络的物理意义后认为,应用这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来观察和提取大地震前面上的震兆信息,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为震情趋势的分析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无疑具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