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改进能力谱法的地震损伤性能设计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本文基于国内外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阐述了最近由Chopra和Goel提供的改进能力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实施步骤;其次,结合文献「18」中提出的钢筋沸凝土结构地震损伤“三水准”性能目标和改进能力谱法,提出了基于能力谱法的结构地震损伤性能简化设计及验算方法;最后,通过设计例题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将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进行了比较,显示了此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   总被引:58,自引:14,他引:44  
本文结合我国地震设防水准,在国内外有关地震损在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的“三水准”性能目标;其次,对于剪切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出了结构层间柱-压弯构件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参数确定和地震损伤计算方法;第三,提出了地震损伤直接验算和将地震损伤验算归结为变形验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性能设计方法;最后,通过设计例题说明了本文方法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5.
6.
介绍了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概况。内容涉及大会报告和6个专题(工程地震、岩土地震工程、结构工程、生命线工程、综合减灾与社会经济问题以及近期地震的经验教训与地震工程实践)。作者还对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地震工程最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作以论述。最后,根据对本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认识,作者对如何办好由中国地震局主办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行的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谈了一些初步的看法。笔者愿以此文使国内同行对本届大会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为了精确地评估强地面运动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C)结构和抗震性能和震害,通常要建立复杂的分析模型,进行三维非线性分析。日本震害减轻研究中心的学者正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合作开发可靠的分析模型,以便研究建筑的抗震性能,一种三维非线性动力分析计算机程序正被用于分析结构的地震反应和震害机制。通过考察仪器、记录了建筑物的地震运动反应,验证了分析模型和电算程序的可靠性。本文讨论了电算程序的性能,并且展示了用以建立某个建筑物计算模型的电算模拟技术,对该建筑物计算的地震反应与一次强震中记录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强震持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累积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计算模型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低周疲劳性能,建立了一种以退化刚度比作为破坏参数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此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大变形破坏,而且也能反映累积损伤效应。在此基础上,文中还研究了强震持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累积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强长持时地震,低周疲劳效应十分明显地增大了结构的破坏程度,而且强震动持时对结构的累积破坏与结构的非线性变形的低周疲劳效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13.
以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针对震后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研究。基于Cornell理论框架结合汶川地质资料,拟合出考虑场地特点的地震危险性模型,同时定义损伤水平状态及限值指标,以概率解析易损性研究方法为基础,运用考虑地震动参数的解析易损性评估方法绘制汶川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地震动参数的概率解析易损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以PGA作为地震强度输入指标的结构反应,随自振周期的增大体系最大响应的相关性降低,结构各个损伤状态的失效概率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钢筋混凝土平面及空间高层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现状,指出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工程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工程结构地震坡坏概率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地震地面运动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并获得了结构随机分应的统计量,进而采用双参数的结构破坏模型,给出了教育处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的表达式,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一座按8度要求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型,给出了计算结构地震坡坏概率的表达式,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一座按8度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本文提出了方法可以在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和进行震害预测时采用。  相似文献   

19.
脉动的研究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脉动观测简单,方便,特别是对难于勘探其地层结构的大城市,更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故而在世界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脉动技术应用于地震工程的四种主要形式,并从弹性波理论的角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0.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39(1):I0001-I0001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1年正式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本刊主要登载国内外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方面的学术论文,综述性文章和问题讨论、学术动态等。其内容包括:强震观测与分析;工程结构抗震理论;结构、工程体系的震害调查总结和震害评定;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岩土地震工程和场地效应;建筑物与生命线系统的抗震性能和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