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当前信号远程传输方法,没有实现传输通道能量与传输通道信号并行,导致信号远程传输失真性较高。为提高地震信号远程传输的效率,提出新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中信号远程传输技术。采用信号传输通道中地震信号能量的并行方法,通过信号传输通道中信号并行传输结构,实现信号在传输通道中双向传输;利用高频阻波电路阻断信号的高频载波通过谐振补偿电容,确保传输通道能量传输不受干扰;根据通道能量传输结构与信号传输过程,实现传输通道能量、信号并行,完成高速铁路地震信号远程传输中的失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丢包率较低,均值约为3%,远程传输时延仅为0.9 s,是一种低误差、高效率的高速铁路地震信号远程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2.
广州数字地震台IP传输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广州数字地震台数据传输的现状和IP传输技术的应用。详细介绍了IP Data Terminal地震数据传输终端的功能和特点。分析了167天来广州台DDN传输与IP传输对比观测的结果,结果表明,DDN传输受天气影响较大,而IP传输波形误码率低,并受益于“断点续传”,使波形连续率逐步提高。对IP数据传输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将来用IP传输代替DDN传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矩阵算法开发了适用于精确计算海洋-大气耦合矢量辐射传输方程的数值计算模型- PCOART. PCOART首先将矢量辐射传输方程进行傅里叶展开, 得到与方位角独立的矢量辐射传输方程. 进一步离散天顶角, 得到矢量辐射传输矩阵方程, 并利用加倍法进行数值求解. 根据辐射在海洋-大气界面的反射和折射性质, 将海洋和大气矢量辐射传输过程进行耦合, 得到海洋-大气耦合介质系统的矢量辐射传输数值计算模型. 通过与MODIS精确瑞利散射查找表的比较, 说明PCOART计算瑞利散射辐射的Stokes矢量是精确的, 其对多次散射和偏振的处理是正确的. 同时, 通过Mobley水体辐射传输标准问题的验证, 说明PCOART适合于计算水体辐射传输问题. PCOART是精确计算海洋-大气耦合介质系统矢量辐射传输的得力工具, 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海洋-大气耦合介质系统辐射传输的偏振特性及遥感信息反演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是为地震科学研究,及地震预报获取高质量的地震观测资料和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而建立的。将台网中各子台的信号传输汇集到记录、分析、处理中心,都是采用有大(?)载波话路传输、无线传输、无线→微波接力传输、无线→有线接力传输信道而进行的。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遥测信道,在传输有用信号的同时都会有各种干扰信号混入。这些干扰  相似文献   

5.
针对震后废墟中无法精确检测出电磁波的传输特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的检测方法。首先是对Wi-Fi信号场强在组成震后废墟主要介质中的传输特性进行检测推导。然后通过测量在废墟不同距离下场强的大小,即可推导出废墟下电磁波的场强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最后得出场强在震后废墟中的传输模型。实验表明,该传输模型的计算结果准确度高,对震后废墟中电磁波传输特性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IP传输方案。该方案通过地震数据IP传输及存储单元(ITU)、IP流多串口服务器完成,能实现单个台站与多个台网中心的Internet传输、单个台站与多个台网中心的专线传输、地震台网中心之间的Internet连接、远程数据下载及参数设置等多种传输方式,该传输方案具备实时性、可压缩性、多路服务、安全性、数据在线保存、传输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遥测地震台网通讯方式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各种数据传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地震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地震监测台网中得到实际应用的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技术特点和组网方式。同时,将超短波传输、CDMA传输、DDN传输在成都市遥测地震台网中的实际运行情况及传输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简要对比DDN、SDH光纤、卫星和无线CDMA等几种通讯方式的优缺点,介绍重庆区域测震台网所使用的传输方案,即以SDH光纤传输为主、无线CDMA为辅的双链路备份传输方案。重点介绍该传输方案的原理和实施方法,详细讲述台站及台网中心的路由配置和相关说明。通过在重庆市区域测震台网的运行,结果发现,传输效果较理想,测震台网台站运行率均达到98%以上,证明了该方案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FTP方式报送数据及下载文件的方法,研制开发了数据文件传输软件,可自动搜索指定日期应传输的所有文件,自动检索并下载通知及地震目录等,实现了数据文件传输的智能化管理,确保数据传输完整、准确、及时。  相似文献   

10.
768工程组织研制的无线地震遥测设备在地震台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768单路无线地震遥测仪,先后已有十余个省市利用它组建了区域性的无线传输地震台网。如何增加这些设备的传输距离,提高传输质量是每一个从事传输地震台网的人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对待传输路径中的障碍问题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导线覆冰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洪刚  韩晓林  费庆国 《地震学刊》2010,(2):185-189,195
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对导线覆冰等环境荷载反应敏感,容易发生动态倒塌破坏。目前对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振动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线路覆冰下输电塔的动力特性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线覆冰对输电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导线划分精度对输电塔振动影响较大;导线覆冰不仅影响输电塔振动频率,而且对输电塔振型也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输电塔横担的振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测井资料远程传输是服务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测井数据远程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测井数据的传输问题,同时与CifNet多井数据管理系统有机结合,使测井数据传输、入库、管理及查询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测井资料周转时间。该技术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实现了数据传输的断点续传和错误恢复功能,保证了测井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输电塔-线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根据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选取不同场地类型下的12条天然地震波,研究了不同地震波激励下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通过与考虑刚性基础的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对比,得到了输电塔的薄弱位置,并提出了基于刚性基础的输电塔抗震放大系数,可为输电塔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温高压高湿环境下,长距离数据传输抗干扰技术,设计有效的数据传输方式,组建稳定高效的传输系统是井下甚宽频带地震仪研制项目的重要环节。长距离数据传输抗干扰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低功耗、小型化、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的数据采集核心模块,传输抗干扰技术,数据传输协议及高精度授时等。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输电塔抗震分析中,通常假设输电塔固定在地面上,而不考虑土G结构相互作用(SoilG Structure Interaction,SSI)对结构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输电塔抗震性能评估不准确.依托某 1000kV输电铁塔实际工程,对地震动激励下考虑SSI的输电塔进行综合的地震响应、倒塌破坏和倒塌易损性分析.在 ABAQUS中,通过沿桩体设置依据 API规范确定的零长度弹簧模拟土体与桩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考虑SSI的输电塔有限元模型.基于数值模型,开展输电塔动力特性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研究SSI对输电塔倒塌机理和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和未考虑SSI的输电塔振型相似,但自振频率相差较大;忽略SSI会低估输电塔的地震响应,同时高估输电塔的抗倒塌能力.因此考虑SSI可以提高输电塔抗震能力,进而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Miniseed格式以及Steim算法的相关原理出发,分析单台1 s理论最大和最小数据量。根据福建台网数据,对各种仪器取样,然后取平均,得出实际每个包数据量的一般值和最大值。根据现有数据传输方式,除去传输中的理论损耗,计算相关带宽对应的最大数据传输量。在得出地震数据单台1 s数据临界值和带宽最大传输量的情况下,总结计算结果,得出测震传输网络传输带宽临界值。  相似文献   

17.
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信道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信道测试是台网传输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台网的运行率和地震信号的可用率,甚至整个台网建设的成败。信道测试有3方面的内容:中继站背景场强测试、子台信道储备测试和信道误码测试。经测试后得到各种参数柱状图,以此判断每个台站的信道质量情况,及时调整台网信道传输的设计方案,确保成功建成无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矿震台网的运行率,保障地震数据的连续率、完整率,对阜新矿震台网的信道进行了测试,主要包括制作传播路径地形剖面图以了解信道传输的视通条件、对信道传播损耗的理论计算及功率储备的测量、进行接收场强及背景干扰的测试以确定传输频点。结果显示,阜新矿震台网无线传输信道的场强在50~73 dB之间,能够保证无线信号传输质量,符合遥测台网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地震时数据传输系统存在时延高、安全性较差及数据传输拥堵等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Python的地震时大数据拥堵实时传输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视频转码模块、Python交互平台、数据流传输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几部分组成。利用解协议、解封装、解码、视频数据存储、编码、封装等实现视频转码;利用Python交互平台实现测点与地震数据监测中心之间的交互;结合CDMA传输方式与VPDN组网方式作为无线传输模块;由区域中心运维管理和通知下发等单元组成系统维护模块。系统软件分为收包与发包两种数据传输模式,以收包为主完成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延迟低,且安全性较为优越,解决了地震数据拥堵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