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图象处理方法在确定地震空间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锦标  沈萍 《地震学报》1994,16(4):504-510
本文提出了用数字图象处理方法确定地震空间分布图象的实用方法及其计算结果。该方法能克服通常在确定地震空间分布时难免的人为随意性。还讨论了地震空区的表现形式和识别孕震空区的方法。必须指出, 本方法是个创新。但确定地震空区还不唯一, 要识别真正的孕震空区还需要综合分析其它有关参量(例如b值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被低地震活动区包围起来的高地震活动区现象──地震丛集图象, 是地震空间分布的普遍形式;而被高地震活动区围起来的地震活动弱区──地震空区图象, 只是地震空间分布的一种重要形式。地震往往发生在某一地震丛集区内或其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2.
山西近十几年来,发生M_L≥2.0级地震达1837次,其中属中强震的只有一次5.1(MS)的介休地震,绝大多数是弱震活动.根据山西历史地震活动分布特点,并结合山西地质构造轮廊,将山西划分为四个活动区,从地震活动的月频度和地震活动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全省和各个地震活动区的弱震活动月频度的正常频数范围,及各区的弱震活动度特点,为监视山西震情,研究山西弱震活动的成因,对弱震活动异常判别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研究区内(31°~37°N,110°~117°E)1970年至今的37年中全部16次ML5.0左右地震前弱震活动图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出现的异常图像有地震窗口效应、弱震空区、地震丛集、小震群活动、弱震条带和地震空段等六种。地震窗口效应和弱震空区重现率最高(均为0.75);小震群活动和地震丛集重现率居中(分别为0.56和0.53);地震空段和弱震条带重现率最低(分别为0.38和0.33)。另根据这些异常的时间进程分析,它们对研究区内未来ML5.0左右地震的预测可进行跟踪。弱震空区或地震丛集可作为年度异常指标使用;出现小震群活动,可作为进入短期预测阶段的标志;如地震窗口出现异常,则可进一步确认进入短期预测阶段。由此可见,弱震活动异常图像对预测研究区内ML5.0左右地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中在总结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迁移循环特征和机理的基础上,重点对青藏地块区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迁移特征、机理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区域性强震、大地震活动存在时间上的丛集性和空间上的分区、分带性,并在时、空上表现出迁移和循环的特征。在过去的100多年,存在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循环的4个大地震丛集区域,每个区域的丛集时间约20a,1个完整轮回时间约80a,其机理与中国大陆最新构造活动主要受印度板块向N对亚欧板块的持续挤压、青藏高原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作用以及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造成的附加应力场的影响有关。自1900AD以来,青藏地块区经历了3个地震活动的丛集高潮期(也称为地震系列),即1920—1937年的海原-古浪地震系列、1947—1976年的察隅-当雄地震系列和1995年至今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主体活动区为巴颜喀拉地块)。这3个地震系列主体活动区的迁移图像反映了青藏地块区构造活动从块体周缘边界构造带逐渐向内会聚、高原内部发生挤压隆升和向SE挤出等现今构造变形过程。分析表明,已经持续20余年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可能趋于结束,未来20a中国大陆7级大地震的主体活动区可能迁移到青藏地块区周缘的边界构造带上,重点是东部边界构造带(即广义的南北地震带),同时应关注北部柴达木地块边界带等区域的主干活动断裂中大地震空区、空段等孕震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原盆地近10a来,遥测台网记录到的地震做震中分布,地震活动频度及能量释放等分析,得出太原盆地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上人有“丛集性”,盆地小震活动频繁,应变能释放常以小震群形式释放的结论。指出今后2a,太原盆地将出现地震活动频度高,应变能释放逐渐回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利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北京地区(39.2°N~41.2°N,115.2°E~117.6°E)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6463个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76个高质量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分布。定位结果均方根走时残差显著降低,震源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明显提高,地震活动的成丛性与活动断层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根据重定位结果探讨了小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及深浅构造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夏垫断裂小震活动强烈,重定位后震中分布明显向断裂靠拢,呈现沿断裂走向延伸的NE向线状分布。结合人工剖面探测结果推测,该区域深度剖面上小震集中带10km深度附近较宽的丛集区主要是浅部铲形断裂活动所致,14~22km深度附近相对较窄近直立的小震丛集为深部断裂活动产生。怀—涿次级盆地北缘断裂现今小震活动活跃,该区域小震深度剖面揭示该断裂为倾向南东、上陡下缓的铲形断层。结合人工剖面探测结果,分析认为该区域深浅断裂共存和非均匀的地壳结构为中强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平原区内部小震分布与第四纪断陷盆地和地层厚度分布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研究区域内部昌平—海淀小震集中区、顺义小震集中区、夏垫小震丛集区和廊坊小震丛集区分别位于马池口—沙河断陷盆地、顺义断陷盆地、大厂断陷盆地和固安—廊坊—永清断陷盆地。根据小震空间密集成带分布特征来推测未知断裂,推测怀柔南部山区小震集中区下方存在隐伏断层,宝坻至夏垫断裂段之间NW向的小震集中分布区下方存在一条走向NW或者NWW的隐伏断层。  相似文献   

7.
大渡河流域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大渡河流域强震和弱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发现,大渡河流域的强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对梯级水电站的影响显著。大渡河流域内的强震大部分以丛集的方式发生,其地震丛集的强度、频度和时间间隔都比较高,而且强震丛集密集发生的地方与大渡河梯级水电站的距离较近,因此,在大渡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地震安全综合防御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强震丛集的发生特征。  相似文献   

8.
2005年九江地震是“相对弱地震活动区”的一次中强破坏性地震.对该地震发生的新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震区处于两大构造单元的边界带,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野外观察并结合地震现场考察的结果显示,地震可能与瑞昌盆地西北边界发育的一条NE向断裂带有关.从丁家山-郎君山断裂对地貌和第四纪地层的控制、地质剖面、ESR年龄等方面对这一盆地边界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该断裂在地表露头上表现为一条中更新世活动断裂.根据断裂活动特征和地震产生的地裂缝、等震线形态、震源机制解节面等的走向和位置,推断丁家山-郎君山断裂是九江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而该断裂与较新活动的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则可能是该地震的发震部位.分析表明,此次地震并非一次意外事件,其发震断裂活动特征和隐蔽性在中国东部地区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9.
苏怡之  张家声 《地震》1993,(6):42-47
本文分析了临汾盆地现代地震在时序分布上的阶段性,平面分布上的丛集性,及其震源三维分布与分布地深部构造的关系,指出盆地北部的临汾-洪洞凹陷为该区未来若干年内的主要发震区,而20-30km深度则是主要发震层次。  相似文献   

10.
正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高原内记录到多达18次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100余次7~7.9级地震,它们均发生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板内地块区及其次级地块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上。已有历史地震资料统计显示,青藏高原内活动地块边界构造带上大地震具有明显的空间丛集特征,有仪器记录以来的每次地震活动丛集期都形成以8级地震为核心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系列。这可能暗含着活动地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讨论共和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活动构造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盆地内发生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多种地震参数,进而探讨其发震构造。认为:盆地内的F1、F2北西向隐伏断层是共和盆地的两条主要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地震活动形势   总被引:53,自引:27,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高原内记录到多达18次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100余次7~7.9级地震,它们均发生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板内断块区及其次级断块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上.自1900年有地震仪器记录以来,青藏高原曾经历了3次地震活动丛集高潮,即1920-1937年,1947-1976年和1995-现在.在每次地震活动丛集期都形成以8级地震为核心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系列,它们分别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海原-古浪地震系列、50-70年代察隅-当雄地震系列和20世纪末期以来昆仑-汶川地震系列.每一个地震系列都有自己的主体活动区,最新的昆仑-汶川地震系列的主体活动区为巴颜喀喇断块.青藏高原地震活动高潮与全球Mw≥8.0巨大地震活动高潮紧密相关,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自2001年至今的全球最新地震活动高潮相对应,它们反映了两者的动力学联系.经过详细对比研究认为,它们至今均仍在延续之中,全球板块边界构造带8~9级地震和板内大陆断块区的7~8级地震都仍在连续发生.研究了全球和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关系及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了该区当前地震活动的总体形势,评价了其近期地震危险性,提出了加强地震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断层破裂面倾角变化对断陷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事件中,断层破裂面的倾角大小直接影响到地表强地震动的分布状态,尤其在断陷盆地中,强地面运动特征还可能受到盆地结构及盆地内多条围限断层的影响.本文模拟了银川断陷盆地内的活动断层--银川隐伏断层南段发生Mw6.5特征地震时,断层破裂面倾角在30°~85°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强地面运动,探讨了断层破裂面倾角变化对盆地内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破裂面倾角较缓时,银川盆地内的强地面运动分布区域不仅仅决定于发震断层的产状,同时还受到断层上盘距离最近的芦花台断层的影响,致使强地面运动集中于两条断层所围限的区域;随着发震断层破裂面的倾角逐渐增大,强地面运动以发震断层产状的影响为主,强震集中区向发震断层靠近并分布于发震断层上盘,且沿断层走向方向出现了强度不同的地震动反射区;尤其是发震断层破裂面倾角接近垂直时,受银川盆地"西陡东缓"结构和盆地西边界贺兰山东麓断裂反射作用的影响,竖向地震动反射区强度在远离发震断层的西北方向明显增大,致使芦花台断层附近区域与银川断层南段上盘区域成为地震发生时可能遭受震害最严重的地区.本文探讨结果提醒我们在类似区域的活动断层附近进行建(构)筑规划和地震工程设计时,有必要考虑发震断层破裂面倾角大小和盆地内其它断层构造的共同影响,综合评价潜在地震对盆地内近断层地表及各类建(构)筑物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构造背景、断裂构造、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北部湾双震的发震构造条件,认为北东东向的乌石凹陷边界断裂为主要发震构造,而北西向断裂仅起到应力集中和调节作用。同时本文还认为,北部湾盆地内的地震活动主要与晚新生代沉降中心相关,且次级凹陷——北东-北东东向边界断裂是重要的发震构造,而其较大弧度的转折部位或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是重要的发震部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新西兰的地震活动广义应变释放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结果表明,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与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关系密切. 强震活动时间分布在板间地区具有比板内地区更明显的丛集性, 对中小地震这种丛集性差异较小;强震活动空间分布在板内地区具有比板间地区更强的丛集性,但对中小地震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一个大陆内部活动盆地广泛分布的国家,一系列强震均发生在陆内盆地之中。研究地震与盆地的关系,研究陆内盆地中大地震的活动特征、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和震害分布与盆地的关系等,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球地震活动进入了活跃期,我国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MS8.0大地震、2010年玉树MS7.1强震以及2013年芦山MS7.0强震,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因此,目前地  相似文献   

17.
闽东南沿海是我国东南沿海强震活动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强震,现今弱震活动频繁。区域地质构造控制地貌格局,新构造运动在老构造的基础上,为继承性的断裂差异活动,与地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古地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酒西盆地位于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西端,是一个被活动断裂围限的新生代压陷性盆地,盆地周缘及内部发育多条活动断裂。通过对前人古地震资料的总结分析和野外补充调查,发现酒西盆地断裂古地震大多符合特征地震模式,复发周期约为3~5 ka,根据经验公式推断,每次地震的震级约为6.8~7.2级。从区域古地震角度看,酒西盆地地震的发生具有丛集的特征。全新世以来存在3个丛集期,分别为10~8 ka、5.5~3.5 ka、2 ka以来,每个丛集期的长度约为2 ka。从复发特征和离逝时间上看,盆地内部的阴洼山断裂和白杨河断裂接近复发周期,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山西地震带小震群多发生于断陷盆地中,个别在两侧山区。尤以太原盆地分布最多,如太原、平遥、和顺、太谷、北格、介休等震群。临汾盆地一带都无震群发生,大同盆地、运城盆地也几乎无震群发生,这除了与地震条件有关外,作者认为从裂隙扩张的观点来看还与太原盆地内部的裂隙分布有关,小震群的活动反映了太原盆地内部裂隙分布较密、裂隙间隔距离较小,因而在应力增强的条件下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式的弱震活动以形成间歇的小震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山西地震台网近年来记录到的太原地区小震活动的分布情况、地震频度及能量释放强度的分析,得出该盆地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丛集性的结论。统计分析认为该区发震概率最大时间段为每年的1月、2月、6月、11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