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现代无金属纤维混凝土结构和纤维砌块结构地磁观测室设计与建造技术,在天津徐庄子相对地磁观测室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这两种新型建筑结构的应用特点,及其关键技术要点,以及进一步发展复合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替代金属材料的若干观点和建议,对我国“十一五”小型地震监测台站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无金属地磁观测室研究的若干观点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现代无金属纤维混凝土结构和纤维砌块结构地磁观测室设计与建造研究,进行了回顾介绍和发展前景展望,介绍了这两种新型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要点,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复合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替代金属材料的若干观点和建议,对地震监测台站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南京,新沂地震台地电地磁同场观测对地磁干扰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地震台一系列地电地磁同场观测时对地磁干扰的研究试验结果,南京地震台在新地电场地建设和新沂地震台在地电外线路的改造中,都注意使供电线路的“单线段”远离地磁观测室,使地电对地磁的干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设想地磁观测室墙体和屋顶均采用没有任何磁性的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无任何金属构件,采用木工工艺和竹钉进行加固。按此思路进行地磁观测室的建设实践和研究,探索出一定技术对策用以解决施工难题,并以此指导建成无磁、结实、美观、抗震、符合地磁观测规范要求的地磁观测室,为地磁观测室建设开辟一条新途径,可在类似台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设想地磁观测室墙体和屋顶均采用没有任何磁性的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无任何金属构件,采用木工工艺和竹钉进行加固。按此思路进行地磁观测室的建设实践和研究,探索出一定技术对策用以解决施工难题,并以此指导建成无磁、结实、美观、抗震、符合地磁观测规范要求的地磁观测室,为地磁观测室建设开辟一条新途径,可在类似台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南极中山站于1991年3月建立临时地磁台,1992年2月建立正式地磁台,台上建有地磁观测室,记录室和各种探头室,它们均采用高架结构和用无磁性材料建成;能保温,防潮,防积雪和抗强风,1991 ̄1993年分别安装有数字化地磁仪,地磁脉动脉,哨声与VLF仪和地震仪,并不断获得极区地磁与高空物理资料1991年与1992年中山站地磁观测报告已整成册,资料分析表明,极区地磁扰动与中低纬区地磁扰动特征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南极中山站地磁台的建设与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中山站于1991年3月建立临时地磁台,1992年2月建立正式地磁台,台上建有地磁观测室、记录室和各种探头室.它们均采用高架结构和用无磁性材料建成;能保温、防潮、防积雪和抗强风.1991~1993年分别安装有数字化地磁仪,地磁脉动仪,哨声与VLF仪和地震仪,并不断获得极区地磁与高空物理资料.1991年与1992年中山站地磁观测报告(第一卷与第二卷)已整理成册,资料分析表明,极区地磁扰动与中低纬区地磁扰动特征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极区各种电流体系所造成.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代无金属结构设计理念,首次提出了平原地区玄筋混凝土沉井式结构立体地磁记录室设计研究方案,该方案较传统设计在地磁记录室温差控制能力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可以为记录仪器提供稳定的温度工作环境;真正实现了"地磁观测",地下深层空间观测可以有效的屏蔽地表及外空间的大量干扰因素,地磁台站占地面积可明显减小,该地磁观测室观测资料的质量将会产生飞跃。  相似文献   

9.
太原地震台地磁相对记录室建设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地震局在“十五”期间将太原地磁台列为地磁基本台,2007年3~8月进行相对记录室的重建工作,本文对地磁观测室建设中是如何做好质量控制的问题做了一些总结,为今后的地磁台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乌鲁木齐地磁台测量标志方位角的方案、测量方法、原理。利用已有的观测成果,采用几何转换的方法精密测量了新建成观测室内的6个观洲墩相对于2个方位标志的方位角,成功的将旧观测室原标准墩方位角数据迁移到新观测室内各观测墩上,观测精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使新观测设施能够及时投入到观测工作中。并对地磁观测环境改造完成后的全面测量工作作出规划,在知识、技术上都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数字错位散斑技术引入CFRP加固混凝土界面粘接质量的检测。对预制缺陷模型检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对CFRP加固粘接质量作出检测和评价,为混凝土结构加固界面粘接质量无损诊断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的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碳纤维布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碳纤维布用量、轴压比、剪跨比、矩形截面柱转角部位的形状等试验因素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的评估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位移延性比的理论计算方法和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应用上述方法,对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柱延性性能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布改善钢筋混凝土短柱延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横向包裹碳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验证了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短柱延性的改善作用。经碳纤维布包裹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其延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承载能力却变化不大。试验还发现,碳纤维布在使用中存在一个作用效率的问题,碳纤维布包裹层数愈多,其作用效率愈低。  相似文献   

14.
涉县地震台在2005年建成了符合《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电磁观测)》(中国地震局,2001)要求的地磁FHD相对记录室。本文描述了从观测场地清理,到选定磁房位置,从建材选择,到建成符合标准的地磁相对记录室的建设过程,总结了一些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和心得及经验,希望为其他台站的地磁记录室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培玄  李小军  周正华 《地震学报》2022,44(6):1083-1098
以强震动台站结构类型作为控制因素,基于集中质量显式时域动力有限元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下观测室结构(砌体观测房、半地下观测室、玻璃钢罩观测室)对地震动的影响。通过对北京地球观象台院内并址观测实验台站捕获的地脉动和两次地震事件数据的处理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不同类型观测室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观测室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观测室结构自振周期和体量不同,不同观测室对地震动的影响频带和影响程度亦存在差异,相较于其它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玻璃钢罩观测室的影响频带较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6.
选用德都台2011—2012年的地磁基线值数据,来分析绝对观测数据、相对记录数据和温度数据对基线值的影响。通常基线值的主要影响因素除温度外,还与人为观测误差、湿度和记录墩的稳定性有关。首先保证绝对观测固定为同一人员,确保人为观测误差忽略不计,再排除湿度与记录墩的不稳定性,最后利用回归分析计算方法,得到基线值数据与温度数据的回归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地磁基线值与温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再以此回归方程来判断我台地磁数据的好坏,为更好的改进我台地磁观测数据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