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破坏和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革平  陈棋福 《地震学报》1998,20(6):640-646
首先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有关内容;接着对近年来GIS在地震损失评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基于GIS进行区域地震破坏和损失分析的各种步骤;最后对近期编制完成的全球地震危险和损失评估的GIS应用软件——WorldRisk做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EES—GIS应急数据库系统的技术思路、组成及其功能,介绍了该系统在九江地震应急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EES—GIS系统在地震应急辅助决策中能有效地提高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3.
生命线系统工程震害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回顾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研究内容、进展及意义.介绍了3S(RS、GIS、GPS)等新技术在震害研究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生命线系统震害预测的含义、内容、方法及其步骤,基于GIS震害预测系统的组成及实现.  相似文献   

4.
GIS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适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主要介绍了GIS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利用GIS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对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了从输入、编辑、处理、分析到输出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可视化分析与管理,为抗震救灾指挥部震后尽快做出决策提供了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5.
GIS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波  周斌 《高原地震》2004,16(3):28-33
GIS是处理空间信息的强大工具,GIS应用于油气勘探中,能够有效的分析潜在资源,发现新资源或扩展现有资源。今后,网络GIS、三维甚至高维GIS是GIS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View的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帅向华  成小平  姜立新 《地震》2001,21(4):94-99
介绍了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架及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该系统以ESRI公司的ArcView为GIS开发平台,是基于中国大陆尺度的以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服务的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回顾了GIS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指出GIS逐渐地向WebGIS、ComGIS、OpenGIS、三维GIS系统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进展,着重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者系统分析、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学领域的应用和成果以及国内GIS在地质制图、数据库建立、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和成果,对GIS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系统性阐述,总结提出了具体发展方向,包括互联网上商业服务、提高数字地质图数据的普及应用、三维可视化研究、WebGIS环境下异地异构地学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WebGIS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叶洪  刘治 《地震地质》2001,23(3):447-454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是建立在Internet上、具有浏览器 /服务器体系结构 (B/S)的网络GIS ,它改变了传统GIS的运行模式 ,使用户可以远程使用GIS ,共享地学空间信息资源。首先对WebGIS的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技术、存在问题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然后对WebGIS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认为WebGIS已成为地学研究中新的用户需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必将促进地学研究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中国灾害性地震震例与灾情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香  王晓青 《中国地震》2003,19(4):334-339
基于GIS的中国灾害性地震震例与灾情信息系统(MapECDIS 2002 for window)是为政府和公众查询与了解中国破坏性地震的灾情信息和中国历年积累的地震震例研究成果的GIS应用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组件式GIS的太湖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源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系统是太湖流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准、及时地预测预报和评估太湖流域洪涝灾情,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GIS应用开发的角度,系统介绍了GIS软件的技术体系,系统的技术框架,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GIS在地震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金志林 《地震研究》1999,22(3):285-289
在以往的研究中, 地震学家对地震灾害的分布规律做过大量工作, 然而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图表描述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的分析方法在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 G I S 所具有的功能和地震灾害的特点,实现地震灾害空间信息的存贮、管理、检索、统计分析、自动制图和建立灾害的评估模型等, 使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向深层次发展。本文阐述了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的作用、功能、主要内容、创新、特点, 以及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震地质灾害数据特点和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提出了建立基于GIS的地震地质灾害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对该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系统设计思路、系统框架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该系统建立的主要环节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地震研究》2000,23(3):356-360
以云南《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方法,即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解决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问题。发挥知识经济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作用,使地震灾害评估工作智能化或并智能化。把地震后的高强度野外考察工作分散在平时的资料收信和数据库的建立上,从而逐步达到在室内就能完成快速评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预测震后泥石流灾害损的方法所用时间较长,且预测结果误差较大,存在预测效率低和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基于GIS技术的震后泥石流灾害损失耦合预测方法,采用GIS技术获取震后泥石流灾害的相关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建立流域水量计算模型、固体物质量计算模型、泥石流起动模型,对泥石流的起动过程进行分析,在财产损失预测模型和人员损失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震后泥石流灾害损失耦合预测模型,实现震后泥石流灾害损失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预测效率高、预测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经验统计方法的桥梁震害预测辅助决策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选择场地、结构、地震动和抗震设防4大类18个因素作为考虑因素,以国内外桥梁震害预测经验统计方法为主体构成了知识库,开发了与GIS结合的桥梁震害预测辅助决策系统BSVAS。该系统可初步用于大中城市防震减灾桥梁震害预测工作,并为基于GIS的防震减灾管理系统的更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目前进行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时,在数据收集和计算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震害计算方法——单元破坏度指数法。同时将该计算模型嵌入到ArcView 9.0的GIS平台中,并以Oracle数据库为支撑,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数据,对城市群体建筑物的震害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单元破坏度指数法不仅大大简化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工作量,而且计算结果的精度同样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与GIS相结合可以客观快速地模拟出城市群体建筑物的震害程度及其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李晓璇  马海建 《地震》2013,33(2):63-70
地震次生崩滑是震后较长时间内严重危害人们生活的地质灾害之一, 对其展开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2008年汶川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为研究区, 基于遥感数据, 利用GIS技术手段, 结合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进行地震次生崩滑危险性评价。 选取逻辑回归模型, 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危险、 轻微危险、 较危险、 危险和极危险5个等级, 实现了基于Logistic模型的区域内地震次生崩滑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地震地质灾害对广州市部分城区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震害预测研究,探明地震地质灾害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地震地质灾害源空问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建设与改造。针对广州市部分城区的地震地质灾害源、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分布情况,应用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该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破坏对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中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