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长久以来因科普宣传和地震信息来源纷杂、发布渠道分散、形式内容多样而造成的信息不统一、不规范的现实问题,结合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基于DMB的地震信息综合发布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整体构架、技术特点、模块功能及部署运行后出现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对该系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音信息发布平台基于语信通业务系统,实现地震告警信息的语音化发布,确保关键信息传递的准确可达性和交互性。介绍了发布平台的系统框架,组成模块以及主要实现技术,探讨了系统功能拓展性及应用前景,解决了地震业务系统中对告警信息的急迫性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开发的软件由于缺乏自主框架技术导致的问题和危害,强调自主设计和开发软件框架的重要性。在结合国际上流行的通用软件框架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先进的地震系统的软件框架结构,开发了一套自主设计的软件框架,实现了Message+MVC+CACHE+SSO+DAO设计模式。对框架进行了深层次的优化,运行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庆市测震台网地震速报与震情信息发布现状,基于VB.net技术设计了重庆市震情信息自动发布软件。该软件实现了与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的连接,从EQIM系统的Mysql数据库中获取地震数据,根据相应的发布规则,并依托电信运营商短信代理服务器,实现震情信息自动、快速、准确的发布。   相似文献   

5.
分析地震电磁信息仪器对信号处理和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ARM9的地震电磁信息数据服务器的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对地震电磁信息的高速采集、海量存储和网络传输。文中介绍地震电磁信息数据服务器设计思路及基本构架,对各个模块给出硬件设计,并介绍系统的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对灾情信息的需求,提出了“地震应急灾情”的概念,设计了基于12322平台的江苏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应用效果。系统主要包括短信和微信两大模块,短信模块主要面向非地震系统人员,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向社会灾情速报员发送灾情邀请短信,灾情速报员只需简单回复灾情代码“1”—“4”即可。微信模块主要面向地震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微信企业号“苏震12322”自动推送地震信息并完成灾情收集工作。经过近1年的试运行,系统能够在震后迅速完成灾情信息的收发与数据处理工作,并以“天地图”为地理底图实时直观地展示已上报的灾情信息。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地震信息公共服务接口,采用经典的MVC模型设计,集成新浪API开发接口、百度推送技术和基于Web Service的MAS短信接口,建立一套面向公众的地震信息服务平台,通过Web网站、官方微博平台、手机短信以及移动终端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地震速报信息,从而提升河北省地震信息发布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发布时效,扩大信息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8.
做好地震信息服务需要深入研究服务的公众触达和反馈。随着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的推进,地震预警系统即将大范围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因此公众的地震预警需求、地震预警误报接受程度等问题亟需研究。本文设计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公众接触率及公众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用以量化测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公众触达现状和反馈评价,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国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80.7%,56.2%,29.5%和26.7%的受访者接触过地震速报信息服务、防震减灾知识科普、自建房抗震咨询服务和各级地震部门门户平台,各项服务的公众接触有明显的区域和人群特征。公众反馈评价总体较好,但是地震速报信息服务及时性的满意度评价得分相对较低,显示公众对地震速报信息发布时效性在近年来取得的进步缺乏直观感受。地震预警公众需求研究结果显示,88.3%的公众认为地震预警有必要,56.8%的公众对地震预警信息有强烈需求,公众对地震预警误报的接受程度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大城市和地震多发区公众对地震预警的需求和对地震预警误报接受程度均显著高于全国公众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震灾害信息采集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获取地震现场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灾害信息采集系统。文中结合Android开源平台及云计算技术特点,探讨了基于Android平台地震现场灾害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设计思路,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与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数据存储与上传方式、现场信息获取等三个方面的技术难点。通过初步应用的情况来看,该系统的特点及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结合平时与震时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为解决地震信息发布过程中存在的多信息来源、多发布途径、多内容形式的问题,设计实现流程驱动的多维度地震信息自动化发布系统。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地震信息处理过程及信息发布模式,利用流程驱动和适配器扩展技术提升地震信息发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该系统已在湖南省地震局得到应用,且已成为湖南省地震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地震应急对策决策支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空间决策支持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地震应急对策软件,在软件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数据库建设、地震应急对策模型及接口设计与模块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在“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和检验。实践证明,该软件能够实现城市地震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智能制定各种地震应急对策和生动的可视化,从而有效提高地震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建成的“青岛市地震应急对策系统”对全国大中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天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实际情况为数据基础,开发了基于Google地图API技术的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展示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查询、地图量测、避难场所最优路径和应急避险科普宣传等公共服务功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有利于城市居民及时方便准确地获取居住地周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信息和应急避险等知识,同时在城市突发灾害后的抢险救灾、疏散及安置居民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增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对于减少地震灾害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对山东省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和需求进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公众对于地震科普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偏低,对于地震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有限,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不足,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有待加强,应急救护技能掌握水平和震时避险原则认知水平不高;(2)山东省公众对于地震应急避险与技能、地震预报与预警、地震谣言识别及建筑抗震等方面的科普内容需求度较高;(3)山东省公众最期望获取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线上的新媒体APP或网站,对于参加地震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科普馆参观等线下活动的意愿较强。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文对地震科普工作给出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JSP、Java和JavaScript方法,将Oracle数据库中存储已发生的地震相关信息和实时地震信息,与Google地图结合,进行信息发布技术研究.通过对Google地图API接口的调用,快速、有效的将地图、影像及地震信息发布在网站上,减少数据更新费用,避免软件安装问题,只需IE浏览器就可以为领导和公众提供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共享模式的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及其产生的灾情信息的分析总结,针对地震应急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地震灾情信息的需求、不同工作场景中可用的信息传播途径和灾情信息用户的双重身份特点,利用内容管理技术、信息集成发布技术、RIA技术、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等,设计实现了基于共享模式的分级分层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实现了通过网页、手机APP、手机微信、短彩信等方式实时快速地发布地震应急过程产生的各类灾情信息,可为指挥人员、应急专业人员、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便捷快速的灾情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采矿、水库蓄水等人类活动可能伴随地震的发生,其突发性和破坏性会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威胁。本文围绕国内外矿震、水库地震等非天然地震事件的公共服务需求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公共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归纳得到以下针对地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对策建议:震前,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提升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等级,规范相关企业行为;震时,判别地震类型并核准地震信息,多部门联动开展应急响应,完善灾情收集渠道;震后,注重科普宣传和舆论疏导。平震结合,多方协调,可有效应对非天然地震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周浩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S1):114-118
使用ASP和jQuery等语言设计完成后台数据库几百条数据快速推送前台页面的编程,且鼠标掠过前端显示页面内任意坐标点图片时会显示该避难场信息和图片。本文着重阐述其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依托前沿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模块化的软件开发方法,采取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ava EE)架构,按照MVC(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的特点,设计了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三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层)地震记录处理软件框架,并运用Cewolf图形引擎、Struts框架、Java Bean技术、Hibernate框架实现了这一框架,以地震记录图形绘制和地震记录FFT变换及图形绘制两个实例,讲述了在此框架下地震记录处理方法的实现,展示了B/S模式地震记录处理软件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接口技术和第三方代码托管技术,设计湖北省震情速报微信公众平台。该系统对EQIM数据库时时监听,产出权威地震信息;实现地震查询、科普宣传等功能,为地震工作者和普通大众提供交互平台;地震自救、灾情上报等功能可为防震减灾工作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