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25年,中国城镇化迅速发展,每隔十年经济社会发生一次大变化。第一个十年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以农村土地家庭承包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第二个十年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社会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重要的动力源,迅速地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贸易体。到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已达到4.1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典型的开放型经济大国。第三个十年,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热带气旋位居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之首,至今造成全球保险损失金额最高的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中有八起与热带气旋有关。西北太平洋(含南海)是全球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海区,中国是全世界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7~9个热带气旋登陆在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呈日趋加重的态势。我国各级政府及中国气象局始终高度重视防台减灾工作,自1970年代起便建立了全国台风监测预警联  相似文献   

3.
姜建军 《地球》2010,(6):68-75
十年是一个年代,也是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一个契机。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计划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迄今已逾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地质公园在推动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类型多样、分布而广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李秋香 《地球》2011,(12):84-85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中矿业公司的兼并重组,跨国矿业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张,对世界资源的控制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世界前三大铁矿石公司控制了全球36.4%的铁矿石产量,前十位的铜矿公司控制了全球59%的铜矿产量,  相似文献   

5.
话说地震     
<正>与主流的看法相反,大的地震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相互影响。这个令人激动的发现可能会极大提高科学家精准确定未来地震的能力。能预测地球下一个破坏性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地震专家们梦想了几十年。但到1990年代早期,发现地震高危断层的活动非常复杂,专家们只得推断这个星球上的极大地震是孤立、随机、完全不能预测的。目前大部分地震学家认为一旦主震及预计的余震以破坏性方式释放后,断层将保持平静直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东部地学大断面的编制和研究是中国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协调的中国地学大断面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际岩石圈计划八十年代后五年的重要课题——全球地学断面计划(Global Geoscience Transects简称GGT)的一个组成部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总结北美洲大陆——海洋断面计划执行十年后的经验为基础,拟定出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目的是以统一的格式来编制分布在全球各关键部位的200多条断面(最后落实为130余条断面),提供大洋到大陆过渡带、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形成和动力学演化模式,并进行对比。通过综合研究来了解全球不同地质单元的岩石圈结构、成因和动力学模式。中国岩石圈计划全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部 《地球》2012,(11):14-15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同时保护资源?我国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就此,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接受了媒体记者的专访。十年成绩记者:10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徐绍史: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面临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增大、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相似文献   

8.
段雯娟 《地球》2014,(8):46-49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经历过,像中国现在正在面临的固体废弃物数量如此之大或如此之快的增长。”世界银行2005年的一份报告曾如此开篇。在这之后的十年,中国的“垃圾围城”问题愈加逼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38  
林泽新 《湖泊科学》2002,14(2):111-116
太湖水环境质量在最近的十年中下降1-2个等级,1990年86.5%的水体为Ⅱ、Ⅲ类,到2000年太湖水体87%Ⅳ类;1990年太湖水体为中-富营养化,2000年太湖水体以富营养化为主,本文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变化,认为太湖流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吧及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使水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环保意识落后、治理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合理是太湖目前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赵铭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3):329-334
本文用窄带滤波器处理了1800年以来的日长变化(△LOD)的年均值序列,得到在十年尺度上的各频率分量的时变过程.结果表明,仅61年、43年和32年三个分量是较稳定的周期变化,比过去所报告的数量少得多.在此基础上,对未来50年中的△LOD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认为从70年代初开始的十年尺度上的自转加速过程,可能将持续到本世纪90年代前期,而后将进入一个减速期.  相似文献   

11.
沉积盆地中地震波速度与地层年代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层年代确定是地质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地质类定年方法具有各种不利因素.本文选择地球物理方法确定地层年代,以中国大陆沉积盆地为研究区,通过对盆地中实测速度、深度和年代三者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应用统计、拟合和扫描的方法,建立了中国大陆沉积盆地中速度、深度和年代之间的定量关系,此关系式为测定年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此关系式计算了沉积盆地基底的年代范围,并与同位素实测的年龄作了比较,表明该方法可以粗略确定稳定基底年代.计算基底年龄和实测数据之间存在误差,其原因主要是本文把中国大陆沉积盆地看作一个构造单元所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是显生宙第一纪,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地球从微生物为主导的前寒武纪生态系统转变为以动物为特征的显生宙生态系统.然而,全球寒武纪地层对比困难,高分辨率年代地层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严重制约寒武纪地球-生命系统演化历史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国际寒武系四统十阶年代地层系统的形成历史和已经建立的幸运阶、鼓山阶、古丈阶、排碧阶和江山阶的定义与"金钉子"(GSSP),概述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和第十阶底界厘定工作进展,重点阐述寒武系底界的全球对比问题,以及寒武纪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简要回顾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对以华南为基础的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进行了修订,新建肖滩阶作为中国寒武系第二阶.全面介绍中国华南、华北和塔里木三个主要构造地层分区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并对中国不同地层分区寒武系底部地层发育特征、底界识别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对三个主要地层分区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出版说明     
2008年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数十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造成的灾害损失之大震惊世界。从汶川地震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达到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这是目前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地球》2009,(1):111-112
2009年将有12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上天,2008’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揭晓,2008’中国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十大新闻,王忠诚、徐光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华泰特拉卡“无限征服”越野体验营完美结束,超过800台state—of—the—art仪器供货波兰学校,第18届全球青少年环境地图竞赛中国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5.
正在改革开放的激荡40年间,经济浪潮最迅猛的是2003年以来的十年,十年间资源能源的肆意开发利用为中国经济跟上先进国家的脚步加码提速,但也为今日生态欠账埋下了隐患。在那些开发激情与需求粗放共同燃烧的岁月,内蒙古的煤炭成为冶炼大钢铁、点亮京津冀、温暖全中国的主要能源,尤其在煤矿集中区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煤老大""煤黑子"也一度成为这些地区的代称和煤矿  相似文献   

16.
袁立明 《地球》2012,(12):56-58
绿色是世界上最纯粹的颜色,发展绿色旷业,不仅能够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而且能够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2012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分论  相似文献   

17.
段雯娟 《地球》2013,(10):34-36
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进入19世纪90年代以后,包括水污染、水贫困在内的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的因素之一。污从何来?水为何紧缺?原因不一而足。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不法排污成为一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追求经济利益的"捷径",糟蹋和浪费水成为恶习。企业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分形研究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科学分支。本文综述了近年中国地震分形研究的概况,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郝建国和中国石油大学张云福合著《地震静电预测学》一书 ,2 0 0 1年底由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近年来研究地震前兆现象、探索地震预报途径的少有佳作。地震预测是举世公认的科学难题。早在上个世纪 5 0年代 ,我国就把地震预测研究列入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经过近 5 0年努力 ,我国地震学家在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人们最为关注的短期和临震预报研究方面 ,对地震前兆现象的观测和认识不断加深。但是 ,至今集当代各国地震学家的共同努力 ,还未能找到一个满足充要条件的地震前兆。究…  相似文献   

20.
《地震》杂志由《地震战线》更名已经十年,作为一名地震工作者,我精读十年。 八十年代的十年,《地震》杂志共出了60期(其中包括1980年以刊名《地震战线》出的6期),在迎来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之际,我们通过对60期篇目的全扫描检索,得出一些系统的认识,现归纳阐述于后,值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我想把这篇拙作当成一朵小花奉献给《地震》杂志,以表达庆贺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