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帅向华  侯建盛  刘钦 《地震地质》2009,31(2):321-333
文中重点研究了基于地震现场能够获取的离散的地震灾情点信息进行灾情的总体分析和模拟。依靠灾情速报人员或相关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灾情点信息,运用泰森多边形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离散点进行面插值分析和边界修正处理,形成适合计算离散灾情采样点的模型和算法,并借助GIS技术和WebService技术实现该模型和算法,建立相应的试验系统。该模型和系统能够随着灾情收集点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分析模拟,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快速地反映并确定地震灾情的基本分布情况,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相对确切的灾情分布信息。文中以汶川地震部分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与实际灾情吻合。选取的数据为73条有效短信,这些短信是从截至5月12日24:00收到的600余条灾情上报数据短信中分析提取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地震现场灾情信息反馈途径和集成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破坏性地震作用下,可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及基础设施破坏、财产损失、社会与经济秩序的混乱及生产系统停止运行等,现场灾情信息是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迅速、全面对这些信息进行采集与集成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了当前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在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地震现场灾情信息分类,同时就其收集反馈途径和集成技术实现进行了研究,并以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软件系统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地震现场灾情调查效率,增强灾情调查点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地震现场灾情调查快速、高效开展.在充分考虑地震现场灾情调查任务的紧迫性和时效性的同时,结合地震现场调查区域大、灾情调查任务紧、人员有限等特点,通过采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前期预评估理论影响场以及灾害损失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制定基于 GIS的地震现场灾情调查点选取方案.结果表明:合理正确的地震现场灾情调查方法,可以帮助现场灾情调查人员快速、科学的开展灾情调查工作从而大大提高现场灾情调查的效率,为地震烈度图制作和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编写提供充裕的时间保障.  相似文献   

4.
基于PDA的四川灾情速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的地震灾情获取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借助"三网一员"体系,利用移动终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建成了基于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四川灾情速报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框架、技术路线和主要功能,并就其中涉及的灾情分类编码、离线地图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在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中,系统实现了震后2 h内的灾情的快速上报,有效缩短了"灾情黑箱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GPS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研究和设计一套地震救援便携式移动终端,完成救援行动中救援队员位置信息、生理信息和救援现场环境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设备的研制,实现对救援行动的跟踪与监控.  相似文献   

6.
地震现场救援要素众多,部署分散,为了统一管理救援要素,综合展示救援态势,设计一种基于B/S架构的地震应急救援态势标绘系统,采用Google Maps API v3实现前端Web GIS功能,加载谷歌地图,标绘震情灾情和救援要素信息,通过AJAX方式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保存要素信息或者获取服务器端数据,系统设计聊天室功能,登录用户可以在线实时交流。本系统对使用环境要求低,支持多种移动终端,适合地震现场人员使用,实现了分布式要素标绘功能,是地震现场救援行动的有效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介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地震应急救援协同联动系统架构与设计,阐述系统的实现技术和各模块功能,并以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灾情获取和多方协同联动为例,展示了地震灾区公众、现场指挥部和协同联动成员等多方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初步实现地震灾情信息获取和应急指挥的数字化和平台化。结果表明,作为当前新型应急管理模式下的技术支撑系统,地震应急救援协同联动平台能扩展灾情信息收集的渠道,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现行灾情信息获取和应急指挥的模式,在地震应急信息服务中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震灾害信息采集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获取地震现场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灾害信息采集系统。文中结合Android开源平台及云计算技术特点,探讨了基于Android平台地震现场灾害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设计思路,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与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数据存储与上传方式、现场信息获取等三个方面的技术难点。通过初步应用的情况来看,该系统的特点及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震现场搜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和空间决策技术的城市地震现场搜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在软件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数据库建设、模块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并以四川自贡市资料为例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试验,最后给出了试验结果.应用GIS技术构建城市地震现场搜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是提高地震现场搜救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庾露  单新建  刘云华 《地震》2014,(2):124-130
本文分析了目前地震应急现场调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WebGIS技术、JavaScript组件、OGC规范和XMPP协议的地震应急现场调查协同交互框架。该框架基于B/S架构,设计利用现有Android手持终端或PC终端与后台服务器交互,实现了参考地图获取、地震灾情点标记和应急现场调查信息、多媒体灾情数据在调查人员之间互操作等功能。通过搭建实验性系统对该框架予以了实现,在初步应用中表明,该框架为调查人员提供了快速获取地震相关参考地图和对调查信息进行有效协同交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GIS技术,以Arcgis为操作平台,对2013年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M5.8震群后砂土液化地震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此次地震事件砂土液化灾害的数据资料库。利用Arcgis中的ArcCatalog对图形信息、数据属性信息等进行综合管理,方便地震行业相关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管理和分析。运用Arcgis中的Arcmap对数据资料进行叠加和空间分析,使此次地震事件中的砂土液化灾害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出来,方便进行更深入的地震灾害研究,也便于决策部门更明确此次地震砂土液化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等情况,为今后的地震灾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可参考的空间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质统计方法与DEM的地震灾情空间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向向  帅向华 《地震学报》2013,35(4):573-583
历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和强震观测资料显示, 地形地貌对地震灾害有着显著的影响. 地震发生后, 为了能够及时、 准确地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灾情分布信息, 该文借鉴了地质统计学方法, 利用灾情速报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离散点灾情短信对灾区进行灾情空间模拟的同时, 将数学高程模型(DEM)中所包含的高程、 坡度等地形地貌信息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协克里金(Co-Kriging)插值; 并以汶川MS8.0地震灾情短信数据为例, 分别对确定性插值、 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与有无考虑坡度因素的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 结果表明, 考虑坡度影响因素的协克里金插值在合适的模型和参数下取得了最优的灾情模拟效果. 该方法为地震应急期间进行较高精度的灾情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3.
承灾体基础数据是地震灾害评估的核心数据,是制定防灾减灾政策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据获取主要靠野外调查,费时费力,研究承灾体数据的快速获取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主城区为例,对三维影像技术在承灾体基础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为基础,运用三维模型构建、遥感信息提取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房屋基础数据信息提取,获取了研究区真实房屋空间分布、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及层数等数据,为该地区地震预测预防、地震应急、震时救灾以及震后恢复等防震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手机短信的地震灾情速报平台,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和基层单位覆盖面齐全的特点快捷完成灾情收集。在全省范围内的每个乡镇培训出3~5名手机短信灾情速报员,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省局应急指挥中心迅速给这些人员发送灾情收集指令,灾区的速报员按照所收到短信的提示逐步展开排查确定灾害等级,然后将灾情等级代码反馈给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灾情速报平台自动处理收集的短信,最后按灾区的受灾轻重程度在地图上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将空间决策支持技术SDSS引入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领域,利用决策支持技术DSS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建构了城市地震应急指挥空间辅助决策支持软件系统。详细讨论了该系统的整体规划与功能实现,并对系统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及其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作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城市灾害与突发事件的防御与应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甘肃省文县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本文以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TM、ASTER、SPOT)作为信息源,基于地学知识,采用图像增强、人机交互的方式对甘肃省文县地区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进行解译.以ArcGIS软件为处理平台,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将解译结果与海拔高度、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地震烈度进行空间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其特点为:文县境内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分布在20°~60°的边坡;多发生在1 000~2 500m的海拔高程范围内;主要分布在地震烈度Ⅶ度及以上区域.  相似文献   

17.
黄健文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4):1060-1065
当前新型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分析中通常采用地质分区方法对勘测点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忽略了GIS空间的复杂性,且未对评价指标加权分析,导致抗震适宜性评价指标量化过程过于主观,存在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拟合度低的问题。据此,提出基于ANSYS的新型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模型分析。考虑到GIS的空间复杂性,采用ANSYS在GIS空间进行有限元结构场修正操作,结合Logistic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乡村土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中的二分类变量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为了防止计算数值过于主观,采用组合熵系数模型对Logistic方程计算得来的评价指标加权,由此完成基于ANSYS的新型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模型分析。经过实例分析证明,所提方法求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拟合度较高,能成功完成评价指标的量化,对乡村抗震防灾适宜性规划分析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GIS的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在新型GIS平台软件ArcGIS(包括ArcObjects和AwIMS)的基础上,利用COM/DCOM、ActiveX、ASP等网络开发技术及OO4O、ArcSDE等空间数据库开发技术,论述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的空间集成方案和可视化表达技术。同时。以软件工程为指导,提出了一种建立基于ArcGIS技术的地震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该方案阐述了城市地震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路线以及功能构建等。最后给出了试验系统的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