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地震带是我国大陆地区的一条强震活动带,广大地震工作者对山西地震带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简述了山西地震带的地震历史资料及先辈们的工作成果,并对近20年来山西地震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震资料的使用对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地震构造活动较弱的中强地震活动地区这种影响尤为显著。近年来沿长江各省的核电选址工作,凸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为此,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10月12—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重大工程地震安评工作中的历史地震资料使用问题专题研讨会”,安徽省地震局黄田庚局长、张鹏副局长、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3.
创刊词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地质》1979,1(1):3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研究地震的历史十分悠久,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地震记载和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解放后,特别是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在毛主席、周总理和华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工作有了飞跃发展。在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新长征中,我们决心战胜地震这个自然界的敌人。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工作,以便更有效地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4.
1605年武昌地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05年湖北武昌府发生破坏性地震,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未作确切的评定.本次工作主要是根据历史资料和武汉市地震地质背景对1605年地震的参数和构造作进一步评述.  相似文献   

5.
“全国历史地震科研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地质》1986,8(1):50
由国家地震局主持,于1985年11月19—24日在杭州举行了“全国历史地震科研工作会议”。来自全国36个单位的6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42篇,内容涉及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历史地震资料的地震学分析,历史地震参数的标度及其应用、历史地震工作回顾与展望以及国内外动态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枣庄市地震志》编写中存真求实、广征博采,在系统追溯历史地震对枣庄市影响的同时,全面记述枣庄市地震地质环境和全市地震事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就地震志篇目和人物章节的设置、资料收集、历史地震资料的完善以及矿震研究等方面,认为市级地震志的编修应突出地方地震工作特色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收集尘封多年的原始资料,对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现场应急情况进行了历史性回顾。震后当天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地震工作领导机构?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并首次统一指挥调度大震现场工作。渤海地震促进了山东地震工作的快速发展,是山东地震工作的标志性事件。1969年渤海地震留下5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发展历程的一个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8.
历史地震档案资料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历史档案资料在防震减灾中的意义和中国近50年来在整理历史地震资料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历史地震档案资料在工程地震及地震烈度区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图们江流域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东淳  崔天日 《中国地震》2002,18(3):289-296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灾害损失估计是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而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是分析和估计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必要依据之一。近年来,我们通过历史地震资料的发掘和现场考察,对图们江流域的地震活动特性有了新的认识,为延边地区城市工程建设提供了较可靠的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玮琼  吴宣 《中国地震》2002,18(4):377-381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历史地震资料是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关键。鉴于我国西部地震资料记载年限短,地震活动水平高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对中国西部地区如何使用有限资料,确定未来地震活动水平和合理估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是引入相对应变这一物理量,通过分析各地震带中强以上地震在时间上的相对应变释放速率,达到尽可能合理估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时期下的地震考古及在江淮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大规模工程开挖,以及一些遗址、古墓等的抢救性挖掘,为地震考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工作平台.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地震考古的研究历史、现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江淮地区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历史记录有较多的遗漏,应该充分利用地震考古学手段进行古地震事件的识别;总结了一些古地震事件识别的标志,为延长地震预测预报地震事件的时序资料提供参考,同时对考古手段在目前古地震、历史地震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与强震目录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瑞生  王彬 《中国地震》2005,21(2):280-284
上世纪50、80年代,我国曾两次广泛搜集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及各省区《地震资料汇编》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960年、1995年等4版强震目录,它们反映出我国历史强震活动及其灾害的基本状况,是地震预测、防震减灾等研究的基础资料。但因资料分析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致使一些地震参数判定有误,并丢失了大量的中强地震:①历史记述之真伪判定与取舍;②无破坏性文字记述的所谓“有感地震”的分析处理;③地震震中、强度及其精度判定。本文以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为据,对照1995年版《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5)(以下简称《95目录》),就以上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回顾,展望及对现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有关条文的理解,论述了历史地震研究在工程地震中的重要作用。历史地震研究,不仅在甄别历史地震参数、评定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分析地震资料的时空不均匀性和历史地震对场地的方面是主要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提供具有概率含义的抗震设防参数、编制综合性的设防区划图、确定背景地震强度等方面,也可能成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及周缘地震目录完整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目录资料是进行地震预测、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活动性研究等地震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地震目录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分析是地震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积累的大量的仪器地震记录,历史地震也在不断更新,为地震活动性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样本,因此有必要对新的地震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本文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对我国仪器记录地震目录和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进行了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仪器记录地震目录(M≥3.0)我国东部地区1975年后基本完整,西部地区1980年后基本完整.对于历史地震目录(M≥5.0),东部地区1500年后基本完整,西部地区1950年后基本完整.考虑到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M≥43/4)活动的时间非平稳性,我们采用突变点分析法研究了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的时间特征,得到了华北地震区地震活动周期性变化的突变点位置,并揭示了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完整起始时间约为公元15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海啸防灾减灾机制,对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的研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尚属空白。本文首次对我国的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借鉴我国成熟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在根据我国一些历史地震海啸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统计的方法对我国珠江三角洲的海啸危险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震史料的考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震历史记载十分丰富,是研究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基础资料。但“历史文献记载,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原因以及史料编纂学方面的原因,呈现出很大的复杂性”(谢毓寿等,1983—1987)。因此,用这些资料编辑地震目录或编纂地震志书,就需要鉴别。 1.史料中的问题 地震历史资料大多来源于正史、国史、野史、方志、杂记、档案、报刊、碑刻及地震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17.
1604年泉州大地震的资料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素娟 《华南地震》1994,14(4):47-51
合理使用历史地震资料是科学地评价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以1604年发生在泉州海外的大地震为例,阐述了如何分析与使用历史地震资料,以便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抗震设防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历史地震资料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地震资料现状及其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的差别;中源地震的破坏现象;震中位置的不确定性;震源深度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了在今后防震减灾工作中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历史地震资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活断层工作方法在中早期历史地震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丰富,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及世界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地震历史记载并不完备,如:历史地震资料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平衡;历史地震震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有史料记载,但无法编入“中国强震目录”等。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史料地震学需要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本文以两个应用实例说明把活断层工作方法及现代年代学方法引入早期疑难或缺失的历史地震研究中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历史地震资料重在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备、翔实、可靠的历史地震资料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基础.云南地区历史地震事件漏载数量巨大,深入挖掘史料并认真考证,对于历史地震编目和地震活动性研究尤为重要.以云南为例,阐述了历史地震资料考证的重要性、原则和例证,进而认为:历史地震资料的采择应当审慎;应使用最新出版的经过考证的资料;采用本文所述考证原则对解决疑难历史地震有效;历史上的某些点滴记载有时可能是大地震事件的线索,值得深入考证;加强历史地震基础性研究,对于地震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