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位于湘桂交界的苗儿山地区和湘南金鸡岭地区的震旦纪和寒武纪地层浅变质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结果显示这些浅变质岩的原岩为陆源碎屑沉积岩,具有中等风化程度,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表明金鸡岭地区震旦纪和寒武纪沉积岩的碎屑物组成具有相似性,都以含大量的Grenville期年龄的碎屑锆石为特征,表现出与华夏地块明显的亲缘性.苗儿山地区的寒武纪沉积岩显示出与金鸡岭地区沉积岩相似的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也具有华夏地块的亲缘性.而苗儿山地区的震旦纪沉积岩在地球化学上不同于苗儿山的寒武纪沉积岩以及金鸡岭地区的沉积岩,并且以含丰富840—700Ma以及少量的2.0Ga碎屑锆石为特征,具有明显的扬子地块的亲缘性.这些差异表明从震旦纪到寒武纪,金鸡岭地区沉积盆地一直稳定地接受来自华夏地块的碎屑物质,而苗儿山地区沉积盆地的物源区却从扬子地块转变为华夏地块.说明在中晚寒武纪之前发生了一次构造运动,使苗儿山盆地进一步沉陷或盆地中心发生了向西北的转移,从而使苗儿山地区接受了来自华夏地块的碎屑物.这一事实也表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这时已经聚合,它们之间在西南地区的分界线就在苗儿山与金鸡岭之间.  相似文献   

2.
绿岩带是主要形成于太古宙的表壳岩系,下部由大量超基性-基性火山岩构成,上部中-酸性火山-沉积岩逐渐增加.以绿岩带为代表的太古宙表壳岩系占克拉通总体的~30%,记录了早期地球岩浆活动和表生环境的丰富信息,是揭示地壳形成和演化规律的重要研究对象.鲁西是华北克拉通太古宙表壳岩保留较好的地区之一,其主体形成于~2.7和~2.5Ga两个时期,早期表壳岩由泰山岩群下部变科马提岩-玄武岩、少量变碎屑沉积岩和孟家屯岩组变基性岩和变碎屑沉积岩组成,原岩记录的火山岩浆作用与地幔柱有关,反映鲁西在新太古代早期地壳形成具有垂向增生的特点.晚期表壳岩由泰山岩群上部变长英质火山沉积岩、变碎屑沉积岩与少量BIF和济宁岩群变长英质火山岩、变碎屑沉积岩和大规模BIF组成,其中泰山岩群变火山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与现代岛弧环境产出的钙碱性岩系类似,指示鲁西的大陆地壳在新太古代晚期可能已发生一定规模的水平运动;鲁西七星台地区变碎屑沉积岩和周围混合岩浅色脉体记录区域高角闪岩相变质-深熔作用的时代可限定在2.53~2.50Ga,与大规模壳熔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致,标志鲁西在新太古代末已形成统一的陆壳基底.  相似文献   

3.
随州花山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地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证明 ,在秦岭造山带南缘襄 (樊 ) 广 (济 )断裂带的三里岗 三阳区段残存有花山蛇绿构造混杂岩 ,是以多条断裂和韧性剪切带为骨架 ,剪切包容花山蛇绿岩块、小阜岛弧火山岩、深海沉积岩、弧前沉积以及来自两侧陆块的基底和盖层沉积岩块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花山蛇绿岩的玄武质岩石类似于MORB的性质 ,形成于初始小洋盆构造环境 ;小阜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该混杂岩带因存在蛇绿岩及岛弧火山岩而成为具有重要大地构造意义的蛇绿构造混杂岩 ,指示曾存在古板块构造缝合带 ,标志着南秦岭与扬子板块之间确曾存在过古洋盆———花山小洋盆 .  相似文献   

4.
江西弋阳铁砂街中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产于中元古代晚期海相火山岩中,矿床在大地构造环境、含矿地层建造、矿体形态、喷流岩组合、喷流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都具有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的典型特征,是扬子板块、华夏板块边缘中元古代裂谷海底火山喷流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三岔子镁铁-超镁铁杂岩可划分为两个岩块: 三岔子古岩浆弧和庄科古洋壳残片(蛇绿岩). 三岔子古岩浆弧主要由岛弧型安山质熔岩、玄武及玄武安山质辉(闪)长岩、安山质岩墙、斜长花岗岩及部分超镁铁岩组成, 它们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如高场强元素(Nb, Ti)亏损和低Cr, Ni含量. 该类岩石的轻稀土富集和富钾的特征及斜长花岗岩中含有9亿年锆石捕掳晶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发育在南秦岭微陆块南缘的活动陆缘环境. 斜长花岗岩的岩浆锆石U-Pb年龄为(300±61) Ma, 它表明勉略古洋盆在石炭纪已开始向南秦岭微陆块下消减. 这一年龄和大别山浒湾构造带洋壳俯冲成因榴辉岩的形成时代(309 Ma)一致, 它说明勉略洋在石炭纪可东延至大别山. 三岔子古岩浆弧中类似高镁埃达克岩的存在表明这一俯冲洋壳是年轻(< 25 Ma)而且较热的大洋岩石圈.  相似文献   

6.
史学建 《地震地质》1998,20(4):112-404
西太平洋地震活动沿岛弧呈狭窄的带状分布,但在岛弧的延伸方向上及岛弧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岛弧两端或岛弧与海岭的交接地段震源密度较大,而岛弧中段密度较小;菲律宾海板块西侧(靠大陆)的岛弧地震活动性较强,其东侧(靠太平洋)的马里亚纳岛弧地震活动性较弱;马里亚纳弧的NNE和NE方向段地震活动比其它的方向段弱。震源密度与地貌格局及弧前构造应力有密切联系,表明导致地震活动的构造应力可能来源于大陆向海洋的运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南陆缘弧活动与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喜炜 《地震学报》1996,18(4):437-443
陆缘弧系是北西滨太平洋区岛弧系后面主陆边缘的弧形构造,其与岛弧在形态及运动学上有相似性,又有其本身特点.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弧的前弧及其两翼走滑带的活动控制了我国大陆东部的强震活动.前弧出现挤压逆冲型地震,两翼则呈现走滑型地震.陆缘弧地震具有空间上分段性与时间上脉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张村岩群所含之中基性变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主元素具低钾高钠;稀土元素具Eu亏损,Pr,Tb,Tm富集;微量元素具Rb,Zr,Ce微弱亏损,部分样品Ta富集,其总体特征类似于岛弧拉斑玄武岩,显示其形成于大洋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琉球海沟的构造和运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琉球海沟是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边界,海沟西坡是大陆性质的琉球岛弧,东坡是大洋性质的菲律宾海地壳.海底地震反射探测和地震震源定位表明,菲律宾海板块沿海沟向琉球岛弧下俯冲,俯冲角度与深度沿海沟走向变化.有证据显示,由于俯冲板前缘的横向移动,海沟和岛弧正朝大洋方向后退,弧后盆地-冲绳海槽发生拉张变形.最近一次的海沟后退与冲绳海槽扩张可能是从上新世末(2Ma前)开始的,岛弧的后退移动和弧后拉张在南部与海沟走向垂直,在中部和北部与海沟走向斜交,总体上向南的运动分量占优势、与海沟后退相关的弧后拉张集中在冲绳海槽,没有证据表明对其西侧的中国东海陆架盆地产生影响、海沟后退的原因可能与俯冲板的动力不平衡以及它与周围地幔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地学书签     
《地球》2012,(5):13+18+55
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联系,是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科学。海洋覆盖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它是全球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沉积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人类未来的重要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长8沉积期的物源主要来自西南方向,其次为东南方向.长6沉积期除来自和长8相同方向的物源外,还受到盆地东北与东部方向物源的影响,悦乐-玄马-固城-合水-宁县一带为混合物源区.长8和长6地层的稀土元素特征均显示出轻、重稀土分馏中等到强、弱~中等铕负异常的右倾模式,表明源区主要与分异较好的陆壳物质有关.地球化学特征与源区母岩性质及其构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长8沉积母岩主要来自盆地西南缘过渡型大陆和基底隆起陆块以及少量混合再旋回造山带源区的变质岩与沉积岩以及少量火成岩.长6段除来自盆地西南缘过渡型大陆和基底隆起陆块源区外,盆地东北缘基底隆起陆块的结晶基底及沉积盖层也有贡献.长6母岩区以含较多长英质岩性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天山南麓库车坳陷砂岩全岩主元素分析表明, 沉积记录在下三叠统-中三叠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下白垩统-古新统、中新统-上新统等4个界面发生较大变化或突变, 这与砂岩骨架、碎屑重矿物的成分(组合)变化基本一致. 中生代~新生代沉积过程呈5段式发展: (1) 碎屑组合主要表现为从褐红色粗碎屑沉积到灰色-深灰色细碎屑沉积、红色中-细碎屑沉积、红色-杂色碎屑夹膏盐沉积, 最后转变为褐灰色粗碎屑沉积, 岩屑成分成熟度相应呈不稳定-稳定-不稳定-较不稳定- 极不稳定组合产出, 后晚侏罗世以碳酸盐岩等沉积岩岩屑的增加为显著特征; (2) 砂岩全岩的CaO和Fe2O3*+MgO 含量呈较高值-低值-高值-较高值-最高值序列变化, 后晚侏罗世急剧增高; (3) Al2O3/(CaO+Na2O)和 ln(Q/(L+CE))等反映碎屑成分风化指数的综合指标也呈较低值-高值-低值-较低值-最低值变化, 在后晚侏罗世显著降低. 第1和第2阶段和后 3 个阶段样品在 A-CN-K 和A-CNK-FM图上明显可分. 研究表明, 早-中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研究区古构造-古气候重要的变革期或转折期, 而晚白垩世、中-上新世前后不同的沉积体系域和类似的砂岩风化指数说明主要与古构造变动即山盆差异升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总结分析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有关含油气盆地分析中某些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1)弧后及大陆裂谷盆地、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以及与走滑作用有关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形成机理分析;(2)利用砂岩岩石学和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演化;(3)层序地层学在分析沉积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历史、识别和预测储集砂体、预测源岩分布及有机质丰度中的应用;(4)盆地发育过程中主要地质作用的数值模拟;(5)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4.
李献华 《地球物理学报》1998,41(Z1):184-194
综合了前人和作者最新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华南晚元古代晋宁期造山运动的演化提供了化学地球动力学制约晚元古代早期(0.97-1.0Ga)的皖南、赣东北和桂北蛇绿岩在元素地球化学上具有相似的岛弧特征,但它们的Nd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新获得的高精度结石U-Ph年龄资料表明,桂北地区的本洞、三防和元宝山等三个主要花岗岩岩体均形成于820-825Ma,排除了本区有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的存在.扬子南缘中元古代到三叠纪各个时代地层中的泥质沉积岩的TDM在晚元古代早期从约1.8Ga急剧降低至约1.3Ga,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沉积物源区有大量新生馒源物质的加入.根据研究资料,提出了华南和扬子块体晋宁期陆-弧-陆碰撞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i)本区榴辉岩的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和少数可能为辉长岩,并且大多数可能属于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为扬子陆壳(下地壳)俯冲变质成因,少数可能属扬子与华北大陆板块之间的古洋壳残片;(ii)本区榴辉岩大多具有Nb正异常、K负异常等,排除了它们形成于岛弧环境下的可能性;(iii)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南含榴辉岩和变质橄榄岩的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可能代表扬子与华北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其中除含有扬子俯冲陆壳外,还混有古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武山E-MORB型蛇绿岩及相关火山岩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秦岭武山地区发育一套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组合,主要出露于鸳鸯镇、李家河、鲁班沟、高家河等地区,呈多个构造岩片逆冲侵位于武山-唐藏断裂带中,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变质橄榄岩具有高SiO2、高MgO,低ΣREE等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的REE配分型式类似于大洋中脊变质橄榄岩特征;鸳鸯镇、李家河、鲁班沟玄武岩主体以相对高TiO2、低Al2O3,Na2O>>K2O,REE平坦或LREE轻微富集,以及HFSE不分异为特征,总体具有E-MORB地球化学特征;而高家河玄武岩则具有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性状.综合区域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武山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组合主体属于构造肢解的E-MORB型蛇绿岩,形成于古洋盆初始裂解阶段的洋中脊构造环境.在区域构造地质对比、年代学研究基础上,认为武山的E-MORB型蛇绿岩代表了秦岭早古生代古洋盆岩石圈残片,其与以高家河玄武岩为代表的岛弧火山岩共同构成蛇绿混杂岩,标定了秦岭早古生代古洋盆闭合后的缝合线.  相似文献   

17.
西乡群的时代与构造背景: 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对西乡群下部白勉峡组和上部孙家河组进行了颗粒级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分别获得了(946±18)和(904±18) Ma的谐和年龄. 西乡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组合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且其形成环境具有由早期的前弧向晚期的弧后拉张盆地转变的演化趋势, 表明扬子西北缘于约0.95~0.90 Ga的晋宁期为活动性大陆边缘. 西乡群火山岩受到了后期(0.83~0.75 Ga)较大规模构造热事件的影响, 并使其Rb-Sr同位素体系发生了重置.  相似文献   

18.
东秦岭毛坪变质沉积岩系基本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源分析、碎屑岩成分特征和区域构造综合对比表明毛坪变质沉积岩系的主体属古生代秦岭古岛弧弧前沉积。该岩系位处秦岭商丹带东部,是南、北秦岭结合时首先发生点接触/碰撞的部位。南、北秦岭的结合由石炭纪早期的点接触/局部碰撞到中三叠世末最终全面碰撞造山的完成,其间经历了晚海西期的长期板缘构造演化。毛坪地区变形序列和构造发展反映出这一独特的演化进程,为研究南、北秦岭以及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时代和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Sm/Nd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闽北熊山岩墙群杂岩的生成;时代为(585.7±30)Ma;岩墙群杂岩的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弧后盆地构造背景,岩浆源于受俯冲带组分释放富含大离子不相容元素(LILE LREE)流体交代过的亏损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20.
大陆边缘热状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流与岩石圈热状态是大陆边缘构造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不仅能为探讨发生在大陆边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提供地热约束,而且还能为深水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对海底过程研究的深入和对能源资源问题的关注,大陆边缘热状态研究取得了新认识,特别是,主动大陆边缘弧后地区高热流的认识及成因机制以及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可能存在的高热流异常等这些重要发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大陆边缘热状态的认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陆边缘热流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主动大陆边缘岛弧弧后地区热状态和部分被动大陆边缘发现的高热流异常,前者一般被认为是与弧后地区岩石圈之下的浅地幔对流有关;而后者既包括来自浅层地壳生热贡献,也有深部地幔热流所致,一些学者将此归因于小尺度地幔对流或岩石圈厚度差异引发的边界效应,仍存争议.我们还分析了探针热流、钻孔热流和BSR热流等不同类型数据的优缺点,指出钻孔热流和BSR热流成为继传统探针热流之后研究大陆边缘热流的有效手段.在海底热流和近海底过程之间相互响应的基础上,强调热流探测对近海底过程研究的贡献.还对比了国内外热状态的研究,探讨了国内研究与国际的差距.最后,就未来大陆边缘热状态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