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5年太湖流域东南地区的洪涝灾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泽新  杨祖良 《湖泊科学》1996,8(2):107-112
太湖流域继1991、1993年大水后,1995年东南地区再次遭受大水。太湖最高水位达4.32m,为建国以来的第6位。流域东南地区的浙西、杭嘉湖、淀泖及上海浦东、浦西等地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水位超过大水的1991、1993年,杭嘉湖地区水位超过有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德清水位高达6.43m,超过记载最高水位6.40m;嘉兴水位达4.40m,超记载最高水位的4.38m;王江泾水位高达4.38m,超记载  相似文献   

2.
浅层地温强震前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指地表至地下3.2m深处的地温。通过数十年浅层地温变化与强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指出了强地震发生前一段时间0.8m地温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为历年同期最低值;0.8m、1.6m和3.2m地温连续6个月以上为正距平,且平均距平值分别大于0.8、0.7和0.5即认为地温有升温异常;在此时段内地温有历年同期最大值或次大值;做半年尺度或以月为简单的0.8m地温、地表温度平均距平等值线图,等值线的分布圈  相似文献   

3.
近40年来长江下游干流洪水位变化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兰心 《湖泊科学》1999,11(2):99-104
最近十年来,江苏境内长江下游干流汛期最高潮位连续偏高,持续时间亦明显偏长。造成防汛工作紧张,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水利部门将治理长江作为重点工作。本文利用长江下游干流大通水文站和以下各潮位站的实测水位流量资料对1998年和1954年的特大洪水水情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长江下游平均洪水量,平均最高水位和平均最高潮位,超过防洪警厌水位的平均天数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关于湖泊沉积物磷释放及其测定方法的雏议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水位下降是近期我国西北地区湖泊一种普遍现象,由于该地区湖泊多属闭合流域,湖泊水位下降往往导致湖水浓缩咸化,进而给湖体及湖周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近几十年来岱海的湖区气候,湖泊集水域的入湖径流特征分析,以及湖泊水量平衡计算,分辨出1955-1995年3.85m,的水位降幅中,人为影响的贡献为3.17m,占82%,自然因素的贡献为0.68m,占18%,说明岱海湖水位下降主要是集水域内人类  相似文献   

5.
洪泽湖历史洪水分析(1736─1992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736-1911年文献记载的洪泽湖年最高水位及1914-1992年湖区水文测站的水位、流量资料,进行了长、短序列的入湖洪峰流量及不同时段洪量的频率分析,进而推求出不同重视期的设计入湖洪量和洪水年份相当的重现期,并分析洪水的灾害特征,结果表明:1)洪泽湖历史上洪水发生频繁,1786、1851、1906年均发生过特大洪水,高堰志桩分别至163、23.4、16.1尺。2)1953年建库后,湖水位上升。年最高水位历年平均值较建库前升高了1.22m;多年平均水位升高了1.72m。3)1916-1992年淮河蚌埠站年入湖洪峰流量、最大3日洪量、最大30日洪量和年平均流量频率分析显示。1954年分别相当于20、20、45.5和30.3年一遇洪水。1991年分别相当于7.1、7.1、10和14.7年一遇洪水。1991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但灾情超过1954年.表明湖区受灾程度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抚仙湖水位波动显著,尤其是2009—2012年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使抚仙湖平均水位(1721.31 m)低于法定最低水位(1721.65 m),给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找到合适有效的湖泊水位模拟方法,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未来水位进行预测,并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对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至关重要.本文运用DYRESM水动力模型对抚仙湖1959—2050年水位进行了模拟.因抚仙湖流域尚无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水文观测数据,故利用模型和水量补偿法对抚仙湖入湖水量进行反推,构建了降水量-入湖水量的回归方程,并通过有效的实测入湖水量和水位数据,对回归方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利用全球气候模式BCC-CSM2-MR中SSP245和SSP585两种情景提供的未来气候预估数据,运用DYRESM预测了抚仙湖2021—2050年水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构建的DYRESM水动力模型和降水-入湖水量回归方程精度较高,模型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抚仙湖水位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且能有效捕捉到抚仙湖的水位峰值.(2)在SSP245和SSP585两种情景下,抚仙湖2021—2050年多年平均水位分别为1722.98和1723.93 m,较1959—2017年平均水位1721.77 m分别升高1.21和2.16 m.两种情景下抚仙湖未来水位均有部分时段超过法定最高蓄水位(1723.35 m),但均高于法定最低水位.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对抚仙湖水量的影响有限,并不会导致水位过低,当水位超过法定最高蓄水位时,可通过控制出流闸门将水位调节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条件下多刺裸腹溞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1996年在实验室对多刺探腹溞(Mbina macrocopa)种群的增长率及相关生态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温度梯度(24、28和32℃)和3个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密度(0.25、2 5和25 x 10_6cell.mL~(-1)下,以28℃时内禀增长力(r_m)最高;28℃时,面包酵母的投喂密度为25×10_6cell.mL_(-1)时,其r_m最大.温度28℃,面包酵母密度为25×10_6cell.mL~(-1)时,该溞的繁殖前期最短,繁殖期和寿命均最长,并且怀卵量(每窝产仔数)最大.该溞的种群密度和瞬时增长率分别在接种后第7d和第3-4d达高峰.该搔批量培养时采收时间以第5d为宜.  相似文献   

8.
9711号台风对太湖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997年8月出现的9711号台风,就其对太湖水位的影响作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次台风对太湖东西两岸水位影响显著东岸以减水为主,水位降幅达0.66-0.93m,西岸以增水为主,增幅达0.67-0.77m,水位振幅达-0.67-1.22m,同一时间内,东西两岸水位差达1.17-1.42m。分析还表明,太湖风场变化与水位变化关系较为紧密,表现为:当风向相对一致时,背风岸望亭,胥口的水位随风速的增加而  相似文献   

9.
近50年来内蒙古查干淖尔湖水量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美萍  哈斯  春喜 《湖泊科学》2015,27(1):141-149
内蒙古查干淖尔湖是位于季风边缘区干旱与半干旱过渡带的封闭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利用1958-2010年的查干淖尔湖21期遥感影像以及湖泊流域1955-2010年的3个气象站点和1个水文站点的气温、降水、蒸发和径流等数据,分析查干淖尔湖近50余年的湖泊水量、面积/水位波动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近50年来在区域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查干淖尔湖不断萎缩,流域生态环境退化.1958-2010年湖泊容积以2×106m3/a的速度锐减66.9%(从124.1×106m3降到41.1×106m3),湖泊面积缩小73.3%(从105.3 km2降到28.1 km2),平均缩减速度为1.8 km2/a;流域年均气温上升了2.5℃,年降水量下降了36.6 mm.湖泊水量与流域气温和蒸发量显著负相关.查干淖尔湖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由天然堤坝相连,东湖在水闸的人为控制下水位波动范围不超过1 m.西湖水位波动则相对剧烈,湖面下降7.6 m,于2002年彻底干涸,湖盆裸露,已成为盐尘暴、沙尘暴源地.  相似文献   

10.
富蕴地震断裂带的若干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富蕴地震断裂带9处不同地段的平板地质测量结果表明:北部引张段地震断裂 带宽约220m,断坎平均高0.4m;中部主体走滑段地震断层长达535m以上,断层水平位移为1.8 ̄7.8m断坎高0.4 ̄1.2m,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为5.7 ̄8.6;南部末端破裂段地震抛掷巨石距离达40m,地震断层水平位移为0.4 ̄9.9m,断坎平均高0.2m,末端及副断层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高达25 ̄28。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春末夏初,太湖流域发生了建国以来继1954年和1991年洪水后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中国科学院在定购和解译加拿大雷达卫星图像,派遣遥感飞机现场航拍的基础上,组织精干力量,投入洪水灾情调查,并得到太湖流域水利主管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获得了关于1999年太湖流域洪涝灾情的大量资料及洪灾成因的初步认识,并对太湖流域进一步整治问题提出若干建议.1雨情超历史、水情创记录,受淹范围缩小,经济损失增加,是1999年 太湖流域洪水的显著特征 1999年太…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及水利工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同生 《湖泊科学》1994,6(3):193-200
1993年汛期太湖最高水位高居建国以来的第3位,仅次于1991年和1954年,达到4.51m(平均水位,下同),局部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本文对1993年太湖流域汛期的雨情和水情做了论述,并对1993、1991、1954年三个典型大水年的降雨和洪水特征作了比较。同时,还对洪涝灾害和水利工程的作用进行分析。太湖流域的雨季一般为5—7月,但是1993年汛期的降雨在时间上的分布有些异常。降雨集中在8月,而河道最高水位则出现在8月下旬。降雨的空间分布有以下3个特征:(1)上游地区的降雨集中在浙西山区;(2)太湖湖区的降雨量很大;(3)下游地区的降雨集中在淀泖和杭嘉湖地区。淀泖和杭嘉湖地区一些水位站的实测河道水位,比发生大洪水的1991年还要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可归纳为,上游地区洪水来量大,当地的降雨强度高,以及下游河道排水不畅通。为了改进防汛调度和完善治理规划,需要对不同典型洪水年份的降雨和洪水模式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徐天奕 《湖泊科学》2022,34(4):1308-1318
太湖是太湖流域最大的调蓄水体,合理地推求太湖流域设计暴雨,对于太湖设计洪水位确定非常重要.针对近年来太湖流域变化环境造成的暴雨特性及产汇流机制的变异,采用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现状条件下太湖流域设计暴雨控制时段及时空分布对太湖洪水位影响.结果表明,以30、60、90日为控制时段的设计雨量与太湖最高洪水位关联密切,控制时段低于30日的暴雨时程分配对太湖最高洪水位基本没有影响.当设计暴雨中心位于太湖上游区域时,模拟的太湖洪水位具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表明太湖洪水位对上游暴雨更为敏感.分析了1999、2016、2020年暴雨为典型的设计暴雨场景,结果表明,暴雨时程分配对太湖洪水位影响显著,主雨峰位于暴雨后期的设计暴雨可以造成更高的太湖洪水位.从太湖防洪安全考虑,采用30、60、90日为控制时段,暴雨中心位于上游,且雨峰位于暴雨过程后期的设计暴雨推求太湖洪水位是合适的.建议将2016、2020年暴雨过程列入太湖设计暴雨计算的备选典型,并作进一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4.
吴浩云 《湖泊科学》1998,10(1):37-41
本文建立了一个大气,水耦合数值模型来研究琵琶湖的环流机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在湖面上存在一个正的风涡度场以及白天的正散度场,晚上的负散度场,在温度分层的季节里,这一特殊的琵琶湖流流域大气边界层可以产生并维持北湖一稳定,强度较弱的气旋式环流。2)当考虑大气边界层的不均匀风场的影响时,湖中形成的环流比均匀风场驱动形成的环流比均匀风场驱动形成的环流更加稳定且维持时间更长.3)局地风场可以在湖中驱动形  相似文献   

15.
太湖流域水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继昌 《湖泊科学》2005,17(4):289-293
系统回顾了太湖流域自古以来的治水历史和经验教训,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太湖治理进展和取得成就,分析 了当前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指出流域仍存在防洪减灾能力偏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和水环境 承载能力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成为今后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要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流域水资源调控体系、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流域现代化管理和调度体系 等四大体系的对策,实现太湖流域水资源“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目标,以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 和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锐 《湖泊科学》2000,12(1):12-18
太湖流域是周高低的碟形洼地,又受到海潮顶托导致排水困难,近年来本区经济高速发展,土地结构发生变化,对洪涝灾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太湖流域1954年、1991年和1999年三次大洪水中的雨情、淹没范围、太湖洪水位及调蓄能力等要素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提出今后综合治理洪涝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水质型缺水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威 《湖泊科学》2003,15(2):133-138
在对太湖流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因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在太湖流域十分严重,正常年份流域优质水资源缺水量在(20-35)×108m3之间. 如今后水质型缺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可能影响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针对流域水质型缺水的特点,提出在加强流域水污染治理同时,太湖流域宜选择以长江、太湖和山区水库为主要水源地的长期供水格局,当前要抓紧建设“引江清水通道”,调引长江优质水资源入太湖. 同时鉴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建议流域沿江、沿海、沿杭州湾城镇的生活污水在二级处理的前提下,应实施流域尾水截流外排管道工程.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第23号“菲特”台风期间太湖流域洪水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荷娟  甘月云  胡艳  武剑  吴娟 《湖泊科学》2015,27(3):548-552
2013年"菲特"台风影响期间,太湖流域普降暴雨,10月6-8日杭嘉湖区、浙西区和浦东浦西区过程降雨量均位列1951年以来第1位;在强风、暴雨、高潮、洪水"四碰头"的影响下,湖泊河网水位、沿江沿海潮位迅速上涨,多个站点水位(潮位)超历史记录,严重制约流域排洪和区域排涝.通过模型计算、统计分析等方法,计算"菲特"台风造峰期的径流量、调蓄量、外排水量,分析流域洪水运动规律,并与降雨特性较为相似的1999年大水相比较,提出流域防洪的蓄泄关系建议,可为水利工程调度以及今后防洪工程布局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吴浩云  刘敏  金科  陈红  甘升伟 《湖泊科学》2023,35(3):1009-1021
太湖是流域洪水集散地、水资源调配中心,也是长三角水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其水位高低影响防洪、供水、水生态、水环境等系统功能,使得太湖面临统筹调度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太湖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多年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河网水动力模型计算,分析流域降雨、进出湖水量和水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与太湖水位的互馈关系,综合考虑不同调度期流域防洪、供水、水生态、水环境目标及其承受风险的时空差异性,优化太湖调度水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太湖调度功能区划图。结果表明,在设计洪水和供水条件下,通过调度水位调整,统筹调控流域水工程,前期预降太湖水位,后期适抬太湖水位,实现太湖多目标调度,可有效保障流域防洪、供水和航运安全,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共绘美丽太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