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引大地君的地球科学的魅力之一就是来到野外工作。在活火山前,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实际知识与课本所学的东西差距之大。地震之国日本也是火山之国,地震与火山有什么关系吗?谜底就在地球内部。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陆地震的特征及其预报的许多问题、在前几天的报告中已作了广泛的讨论,在此我们仅就我国大陆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我国地震预报研究,自1966年大力开展以来,通过十六年的观测、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取得了数十次有价值的、重现性较好的震前异常资料;积累了不少地震预报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及其前兆异常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复杂的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走向现场     
刘正荣 《地震研究》1989,12(1):74-74
地震学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都将地震预报的研究提上了日程。显然,地震预报的研究不经过多次的实践是不可能成功的。对于地震预报研究来讲,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到现场去。到现场去可以搜集第一手资料,研究地震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可以检验我们预报地震的理论和方法;到现场去才是我们研究与工作的最后归宿,因为我们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20世纪地球科学经历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的发展过程 ,通过研究的深化和认识的更新 ,使得许多孤立的地质现象进一步得到规律性的认识 .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活动论 ,查清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张北--尚义Ms6.2级地震,唐山钱营MS5.0级地震的回顾,从震前存在的短临地异常着手,充分分析和深入研究了异常的演变和认识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些没有被认识和重新认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国际地球物理年(IGY)50周年.这段经历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然而,它与新中国的艰苦创业史是那样的紧紧相连,与地球学科发展的新历程如此相依,而记忆犹新.它是上个世纪最辉煌的科学活动而为人们所庆贺.它搭建的认识地球--探索宇宙的科学平台和合作经验,更是光照千秋!  相似文献   

7.
在“十五”测震项目中,上海地震台网共建立了11个台站。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数采异常、通讯设备堵包死机和通信链路异常等问题。我们在反复调试中,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地震强地面运动的特征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现行观点和发展趋势。过去十几年中,有赖于强地面运动观测数据的积累,得到一些改进的地面运动经验模型。然而,这些模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震级-距离-土类型“”的参数化相对实际过于简单。其他一些对强地面运动有重要影响的参数,例如:近断层地区的破裂方向性、地壳波导效应、盆地响应等,没有在这些模型中得到反应。建立在地震学理论基础上,并包含了这些附加条件的地面运动数值模型已经得到开发,它们被记录到的地面运动验证是有效的,并且被用来评估过去地震的地面运动,以及对未来地震的地面运动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土地电观测手段在群测工作中广泛采用,近几年来布满全国各群测点,利用土地电手段在预报地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对土地电机制的认识和利用它予测地震活动,各地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自一九七七年建点以来,一直坚持土地电观测工作,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粗浅地谈一下我们对土地电机制的认识以及土地电突跳与临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流变介质中亚临界扩展前地震孕育过程的能量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流变断裂力学研究了地震孕育过程.与弹性力学不同,它是一个不可逆的时空过程.由于介质的粘性,外力功的一部分花在粘性耗散上,只有弹性应变能是地震发生及震后过程可利用的能量.我们将弹性应变能从总能量中分离出来,并就标准线性体给出了简洁公式.以海城地震为例,计算了两个共线不等长断层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其周围区域的应力场和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图象及应变能积累曲线.结果表明,应变能分布复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不均匀,能量积累在孕震初期较快而在后期渐趋平缓.由此讨论了某些地震前兆,认为当能量增加速率较大时某些早期前兆可能出现,比如唐山地震10年前出现的某些异常可能就是这种早期前兆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流变断裂力学研究了地震孕育过程.与弹性力学不同,它是一个不可逆的时空过程.由于介质的粘性,外力功的一部分花在粘性耗散上,只有弹性应变能是地震发生及震后过程可利用的能量.我们将弹性应变能从总能量中分离出来,并就标准线性体给出了简洁公式.以海城地震为例,计算了两个共线不等长断层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其周围区域的应力场和能量场的时空变化图象及应变能积累曲线.结果表明,应变能分布复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不均匀,能量积累在孕震初期较快而在后期渐趋平缓.由此讨论了某些地震前兆,认为当能量增加速率较大时某些早期前兆可能出现,比如唐山地震10年前出现的某些异常可能就是这种早期前兆表现.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磁学预报方法攻关及理论研究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的认识而言,把地磁作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有希望手段的依据是: 地磁学的研究成果为以磁报震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一则地磁观测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再则已积累了分析震磁效应的正常背景规律。 观测的物理量意义明确,干扰因素比较清楚,而且已经有了一些排除干扰、提取震磁信息的方法,积累了一些较为可信的震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石炭纪末古地理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发表的石炭纪古地理重建图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对亚洲各板块位置的认识上。例如,过去的重建图中华北和华南在石炭纪末都处于北半球40°—50°纬度带,但是,地层古生物资料清楚地表明,它们当时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环境。这是因为在编制上述古地理图时(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华南和华北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块还没有可靠的古地磁数据,因而这一地区的地块的位置是由距它们最近的西伯利亚地台的地极位置推算出来的。但是,由于这些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台自石炭纪以来曾发生过相对运动,因此,上述作法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1,(10):6-9
关键句一:不要被人造卫星砸中 什么东西都有个寿命,铁打的东西也不例外。比如人造卫星,最近这段时间,报废的卫星相继完成使命“回归”地球,但人们并不希望它们回家,甚至恐慌它们的到来。而实际上,随着太阳活动不断加强,将会有更多卫星给人类制造恐慌。  相似文献   

15.
中外烈度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震害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不断修改烈度标准,使烈度评定更加客观与科学是地震工程界一直所追求的.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都是评定一次地震时相应烈度的宏观标志,是烈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历代地震烈度表(《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中国地震烈度表( 1999...  相似文献   

16.
住在美国加州就意味着与地震共存。仅在过去的10年中,加州就经历了好几次灾害性地震,其中还有一些地震曾令我们惊叹不已。从规模来说,令我们吃惊的是,一些地震本可在地表出现断层但却没有出现,相反,地震动不强的地震却出现了断层。最近的北岭地震中,在多为向北倾斜的断层地区出现了向南倾斜的断层,也令人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对这些感到意外呢?就是因为人类对地震的经验要比地震发生的周期短,我们的知识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这里仅就洛杉矾地区的问题谈一些看法。最近,由于地球物理、地质、地震学研究的进展,加州活动构造的轮廓已…  相似文献   

17.
成小平  彭涛 《四川地震》1989,(4):117-120
在地震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数据是属于时间序列类型的。分析处理这类数据时,常常需要将它们绘制成各种曲线图,制图操作包括比例变换、缩放剪裁等。例如,图1是由一组时间序列数据绘出的曲线图,其整个形态是按一定规律(如潮汐影响)变化的,不过,曲线上有一段出现了不正常的高频脉动,由于其幅度较小,因而不易看清;按照图1中小方框规定的窗口,将这部分曲线段进行放大(如图2所示),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辨认出脉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陈晓云 《地球》2009,(1):41-42
气候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对人类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了解过去的气候使我们对人类历史演变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现在我们能够直接测量的气候历史才几百年,只是气候变化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历史的从前的气候变化呢?在科学技术充分发达的今天,科学家是通过各种“岩石”的记录来了解地球气候系统过去的变化。这些“岩石”包括海洋沉积物、冰堆积物、风尘堆积物、珊瑚、……。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10年证实了所发现的不寻常的地震族,可称其为地震频谱的红外线部分。它们以在高频处有(如果有的话)微弱的地震波激发为特征,因为它们比平常的快速地震发生得慢。我们期望能通过这些慢地震更好地了解普通地震,但我们对慢地震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深部物理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创新性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我国大陆陆缘和邻近海域壳、幔结构的分区特征和不均匀性展布,特别是在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破碎镶嵌的块体组合.因为资源、能源、灾害的形成和动力机制均为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所致.为此表明:地球内部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与探索在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在该领域中,不论是理论、方法和探测技术诸多方面已有着较丰富的积累,并首先提出了16大论点与论据,它们是重要的科学导向.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在20世纪百年里地球科学的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待研究和探索的科学问题.在21世纪的进程中,地球物理学必须牢牢地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方能有所发现和突破.为此我们必须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