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北段深部电性结构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横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北段的查甘池—银川—五湖洞约200 km长的东西向剖面上,进行了67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探测.使用“远参考道”和Robust技术处理数据.分析了各测点视电阻率、阻抗相位、二维偏离度、电性主轴方位角、磁实感应矢量等参数,采用NLCG二维反演方法对TE和TM两种模式的数据进行了二维反演.得到的二维电性结构表明,沿剖面查汗断裂带、贺兰山东缘断裂带和黄河断裂带是明显较大型电性边界,为超壳断裂带,而三关口断裂带深部延深不大.沿剖面阿拉善地块、贺兰山褶皱带、银川断陷盆地和鄂尔多斯地块具有明显不同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阿拉善地块内部除浅表电阻率较低外,以下到深度约50 km都表现为高电阻特性.贺兰山褶皱带电性结构复杂,电阻率高低相间.银川盆地具有上宽下窄最深达约8 km低阻层,具有断陷盆地特征.鄂尔多斯地块具有低-高-低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成层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西昌-渡口-牟定地带二维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84年在攀西地区进行综合地球物理考察期间,所取得的西昌-渡口-牟定地带爆炸地震资料,进行了二维射线追踪处理,得到该地带的二维地壳结构和速度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平均速度为6.25km/s,地壳厚度为55km.但在永仁-渡口一带的地壳厚度为52km,地幔有上隆的趋势.浅层结构清楚地勾画出了该地带内的盆地和断裂的构造,结合该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产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日本海俯冲带的热结构及热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温度场计算所需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热源条件和介质热参数进行讨论和计算的基础上,利用二维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单元法,计算了日本海俯冲带热结构的演化.发现400℃等温线在板块俯冲7Ma后趋于稳定,最大深度约60km;800℃等温线在板块俯冲11Ma后趋于稳定,最大深度约280km;1200℃等温线在板块俯冲50Ma后趋于稳定,最大深度约530km.通过计算不同热源组合情况下日本海俯冲带的热结构,讨论了热源的因素对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生热和脱水热只对俯冲带浅部热结构有很大影响,绝热压缩生热对热结构的影响范围最大,而橄榄石→尖晶石相变生热是400km深度以下热结构的控制性热源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椿镛  楼海  王飞 《地震学报》1999,21(5):533-544
根据大别山深地震测深剖面的资料,取得了大别山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二维地壳结构显示了碰撞造山带的特征和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地球物理证据.地壳上部的三维速度结构表明:在2 km深度上速度分布与地表的地质构造明显相关,在5~10 km深度上超高压变质带显示相对高速.布格重力异常的观测资料显示大别山地区有较大范围的负异常.在由上部地壳引起的布格重力异常中,超高压变质带则为正异常区.由于在地震剖面的二维地壳模型中,造山带的山根仅有4~5 km厚,且上地幔顶部的速度横向变化不明显,因此可以认为,观测与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来自地壳,至少在中上地壳内应产生负布格重力异常.超高压变质带中地壳内的物质密度应比周围地区低.这一较低密度的物质与扬子地壳向北俯冲到100 km以下的深度,然后返回地壳的碰撞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成立了芦山地震科学考察指挥部,要求查明芦山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孕震背景.为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2013年9月至11月在芦山震源区布设了一条长约410km的人工地震高分辨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人工地震探测数据,采用地震射线走时正演拟合构建了该区的地壳及上地幔二维P波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扬子块体和松潘—甘孜块体显示出迥异的速度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加厚.沉积盖层在四川盆地厚达7.8km,而进入松潘—甘孜块体沉积层最薄处只有几百米厚,几乎出露地表;在中上地壳,扬子块体平均速度比松潘—甘孜块体高0.2km·s-1,在盆地与高原耦合部位(构造转换带)以北深度大约20km左右有一厚度为8.0km的软弱层(低速层),该层内的速度为5.80km·s-1,明显低于周围介质的平均速度6.00~6.10km·s-1;构造转换带内,震相显示紊乱、不清晰、不能连续对比,由地表至上地幔顶部壳内界面不连续、速度结构异常紊乱且呈现低速异常特征;在中下地壳,沿剖面速度呈现正梯度垂向增大变化;壳内界面在扬子块体内部起伏变化不大,但在构造转换带以北呈现急速加深的趋势,特别是Moho界面起伏变化较为明显,界面深度在距离50km范围内由扬子块体的36.2km迅速变化至松潘—甘孜块体下方的45.8km,形成一陡变带.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位置位于二维速度结构异常紊乱和界面起伏变化的地带,研究表明,壳内界面及速度结构差异、起伏变化的特征与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在安徽大别山(东大别)进行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获得6条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剖面. 结果显示,东大别造山带地壳为一高速穹隆构造,在其核部中、下地壳变质岩出露于地表,波速高达5.0km/s;在其翼部,上、中地壳发育速度约6.1km/s的壳内低速层(体). 莫霍面的起伏变化较大,中心部位深达41km左右,周边地区则抬升到32~34km. 在晓天—磨子潭断裂一线下方莫霍面垂向错断,断距约4km. 东大别造山带具有大陆深俯冲-碰撞造山带地壳结构的典型式样. 莫霍面错断与扬子陆块深俯冲有关,错断处表征扬子与华北陆块碰撞缝合的深部位置. 高速穹隆构造可能是两陆块碰撞挤压的产物,穹隆翼部上、中地壳发育的低速滑脱带(面)可能在碰撞期之后的地壳伸展、超高压变质岩从中地壳抬升出露于地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危自根  陈凌  杨小林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1):2799-2808
本文研究采用接收函数H-κ方法获得了辽东台隆、燕山带和兴蒙造山带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VP/VS).结果显示,研究区域三个构造区地壳平均厚度略有差别,分别为32、33 km和35 km,但横向变化特征各异.辽东台隆地壳中间厚两端薄,燕山带地壳厚度的变化相对平缓,而在兴蒙造山带内,以索伦缝合带为界地壳呈由东南向...  相似文献   

8.
上地幔俯冲板块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洋板块俯冲到地幔转换带,进而可形成不同的形态:板块可以停滞在660 km不连续面,抑或穿过地幔转换带进入下地幔.这些不同的俯冲模式可进一步影响到海沟的运动.为更好地理解上地幔中俯冲板片的变形行为以及俯冲过程与海沟运动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建立一系列高精度二维热-力学自由俯冲的数值模型,揭示了俯冲板块在上地幔中的变形方式及其与地幔转换带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在俯冲板块与地幔转换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其动力学过程可以分为以海沟后撤主导、海沟前进主导以及稳定型海沟等三种主要动力学类型.对于年龄较老,厚度较大的俯冲板块容易形成海沟后撤型俯冲,俯冲板块停滞在660 km不连续面.相反,年龄较小,塑性强度较小的板块容易形成海沟前进型俯冲,俯冲板块穿越660 km不连续面.  相似文献   

9.
利用诸城-宜川人工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的资料,得到了华北克拉通南部岩石圈二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太行山东西两侧岩石圈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侧较薄,为70~80km;西侧较厚,为85~120km.在太行山重力梯度带附近,岩石圈厚度出现了约30km的突变.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介质的P波速度值东侧较低,西侧较高.东侧的中下地壳内存在不同尺度的低速体,西侧则尚未发现.这些差异表明,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也是一条岩石圈厚度突变带和岩石成分分隔带.根据Pm波的波形特点,推测东部地区的莫霍面不再是一个尖锐的间断面,而是一个复杂的过渡带.初步分析认为,上地幔物质的热机械-化学侵蚀作用是引起太行山东侧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主要机制,太平洋板块俯冲是改变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性质的重要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西边界带深部构造:地电学证据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西、东边界的构造特征.在由广角地震波速分布所得到的认识基础上,本文利用松辽盆地西边界带附近新实施的大地电磁测深(MT)(约470 km 42个测点)剖面,经过数据处理的二维电性分布,更为详细地表达了西边界带深部构造特征.与满-绥断面研究相近的结果是西边界带的断裂构造表现为作为盆地...  相似文献   

11.
Magnetotelluric data are collected along a NW-SE trending and about 900km long profile within northeastern boundary area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This profile extends from the Hegenshan belt with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across the Baolidao arc, Solonker-Linxi suture zone, Ondor Sum accretion complex, Bainaimiao arc, Inner Mongolia paleo-uplift, Yanshan belt, and ends on the Liaohe depression of the NCC. Impedance tensor decomposition methods are used to study the dimensionality and geo-electric strike of MT data of the region. Two-dimension (2D) analysis is appropriate for this profile. The 2-D subsurfac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along profile is obtained using the 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 (NLCG) algorithm.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lateral segmentation, and divided into high resistive, low resistive, and high resistive areas; The lateral varia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is significant within the CAOB, but it is smooth in the NCC; The extensive high conductive body(HRB)is observed in the mid-low crust beneath the Solonker-Linxi suture zone and Inner Mongolia paleo-uplift, respectively; The low resistivity could be due to the partial melts and crustal flows. Based on our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and other geological,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we speculate that (1)the final suturing of the Siberian craton to the NCC could be along the areas between Xilinhot Fault and Xar Moron Fault; (2)the relatively thick high resistive body beneath the Yanshan belt may serve as a tectonic barrier separating the on-craton and off-craton regions into different upper mantle convection system, and lower the effect of tectonic evolution of CAOB on the destruction to NCC.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对内蒙古贺根山缝合带中的镁铁-超镁铁岩,有着"蛇绿岩"、"岩浆岩"、"幔源熔-流体"等不同认识.近年来在铬铁矿中发现了金刚石等深部地幔矿物,如何认识携带这些物质的幔源熔-流体的上涌?缝合带在镁铁-超镁铁岩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弄清镁铁-超镁铁岩的深部产状,这需要来自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的依据.本文基于航磁和重力数据的研究表明,贺根山地区的蛇绿岩块均呈现高磁异常特征,其中贺根山岩块埋深明显大于其他岩块,表现为高磁异常与低重力异常,与地表出露的蛇纹石化的镁铁-超镁铁岩带对应.对航磁化极异常与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做了向上延拓处理,进行了磁源形态及底界深度的估算,并利用基于相异度算子的边缘增强方法辅助识别断裂.结果表明,贺根山岩块贯穿地壳,且附近存在超壳断裂.地表至中地壳主要由蛇纹石化的镁铁-超镁铁岩组成,下地壳主要为超镁铁质岩组成,它们充填在一组宽约30km的NEE向断裂带中,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的壳-幔电性结构进一步证实控制缝合带的是岩石圈断裂,贺根山缝合带具有明显的根部.由此推测,在地幔底辟上涌的背景下,幔源熔-流体沿着岩石圈断裂持续上升到达浅表,暗示该区板块的拼合可能是通过深部幔源物质的侵入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柏各庄剖面连续介质大地电磁反演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华北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北京——柏各庄剖面上的大地电磁观测资料,使用连续介质反演方法进行反演解释,获得了电性结构的最新结果。对构制的可接受地电模型的评价表明,本剖面内地壳中部普遍存在高导电带,上地幔内高导电带的深度变化较大,电阻率为1m的等值线深度,在沧县隆起为70多km,其西侧和东侧分别在60km和50km左右。上地幔高导电带的电阻率值由西而东有减小的趋势。这些结果与表层构造的对应关系说明,上地幔软流圈及地热场的横向不均一性,对地壳内部发生的构造运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足-福建泉州深部地电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四川大足-福建泉州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划分了低阻的中新生界、高阻的三叠系-古生界以及相对低阻的浅变质的元古界板溪群等;了解了一些岩体的底界深度,推断沅麻盆地5 km以下出现岩脉群. 武陵山重力梯度带附近,中下地壳至上地幔岩石层有很高的电阻率,它和梯度带的形成有关.华南褶皱系普遍存在壳内高导层,它和爆破地震所反映的壳内低速层的位置相近. 深部电性证明,华蓥山断裂带、茶陵断裂带和福安-南靖断裂带等是深、大断裂带. 上地幔岩石层在横向上具有不同的电阻率.软流层深度自西向东由120-150kin变化到76km,衡阳以东最深可达240km. 由软流层变化及断裂分布,认为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分界位于茶陵-永兴断裂附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电性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立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130-140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调查结果,编制了中国大陆30,90,150km三个深度的电阻率图以及壳内低阻层和上地幔低阻层的顶面深度图。在90km深度的电阻率图上发现了一个自松辽盆地直到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北东-南西向巨大低阻异常带.150km深度的电阻率图上显示出在低阻的背景上镶嵌着一些高阻块体.中国大陆的壳内低阻层深度国基本上反映了地温场的特征,壳内低阻层上隆区基本上对应于高地温区.中国大陆的上地幔低阻层深度变化大.最浅处仅50-60km,大多位于构造活动地区;最深处达200km以上,大部分对应于稳定地区.中国大陆的上地幔低阻层平均深度为100-120km,东部浅,西部深。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河西走廊东部地区十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结果。我们发现,在横穿走廊的方向上,地壳、上地幔的电导率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横向变化,显示出某种带状特征。走廊盆地的下部地壳内存在一异常低阻层,其表面深度在45-50公里之间,电阻率为数个欧姆·米,厚度在5公里以内。讨论了横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上地幔第一个低阻层埋深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某些电性特征层的成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50余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讨论了该区的地壳-上地幔电性横向变化特征。按照上地幔第一低阻层顶面埋深,将测区划分为四类地区:浅埋深(55-90公里)、中浅埋深(90-110公里)、中深埋深(110-160公里)和深埋深(160-250公里)。讨论了本区六次大震例的深部电性背景。指出了上地幔顶部的梯度带地区、地壳内电性横向变化剧烈的地区和地壳内存在局部特殊增厚的低阻层地区将可以作为潜在震源区的深部电性判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造山带至阿拉善地块之间完成了一条372km的大地电磁剖面,通过二维反演计算,获得了沿剖面180km深的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开展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剖面自南向北所经过的祁连山造山带、走廊过渡带和阿拉善地块对应3种壳幔电性结构模型:东祁连壳幔高-低-高阻似层状电性结构、河西走廊壳幔低阻带状电性结构和阿拉善南缘壳幔高-低-高阻层状电性结构.(2)剖面所经过的主要断裂带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低阻异常带或电性梯度带,并且止于中上地壳或消失于下地壳低阻层中.除这些分布于中上地壳的断裂系统以外,在下地壳至上地幔顶部还存在两条切割莫霍面的壳幔韧性剪切带:西华山北缘壳幔韧性剪切带和阿拉善南缘壳幔韧性剪切带.其中,西华山北缘壳幔韧性剪切带可能是1920年海原8.6级地震发生的深部背景之一;而阿拉善南缘壳幔剪切带可能是卫宁北山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幔源岩浆上升到地壳浅部或喷出到地表的通道,为在该区域寻找晚中生代至新生代含矿隐伏岩体提供了深部电性结构依据.(3)由若干形状不规则、彼此不相连的"碎块状"极高阻块体组成的中上地壳与"似层状"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共同构成的地壳电性结构,是引起青藏高原东北缘强烈破坏性地震最佳的地壳电性结构组合之一.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楔入引起青藏高原块体向北东方向运移与阿拉善地块向南的俯冲碰撞楔入,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强震活动带产生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9.
对青藏高原过班公—怒江构造带的三条大地电磁剖面进行探测,获得班公—怒江构造带及其邻区的电性结构模型,研究了班公—怒江构造带的深部结构与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带及其两侧上地壳内广泛分布不连续高阻体,反映了岩浆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构造带南北两侧岩浆的活动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别.研究区内的冈底斯及羌塘地体的中、下地壳普遍发育高导层,反映了印度大陆碰撞、俯冲过程的效应与痕迹,而高导层之下的高阻块体则可能是向北俯冲、冷的、刚性的印度大陆地壳.羌塘地体的电性结构模型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段,南羌塘块体的壳内高导层与班公—怒江构造带对印度板块俯冲的阻挡作用有关;而北羌塘块体壳内高导层与亚洲大陆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阻挡”与向南“对冲”有关.印度板块向北的俯冲与挤入,受到班公—怒江构造带及亚洲板块的阻挡,可能没有越过班公—怒江构造带,并在班公—怒江构造带附近向下插入软流圈,导致幔源物质上涌,形成壳、幔热交换与物质交换的通道和规模巨大、延伸至上地幔的高导体.班公—怒江构造带的电性结构证明了该构造带是一组产状陡立、巨型的超壳深断裂带.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块体定边—大罗山段大地电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电性结构简单,成层性好,上地幔第一高导层顶面埋深基本在109km左右,相当平坦,块体内部不存在壳内高导层。而靠近大罗山处,上地幔第一高导层向上隆起,隆起最高处距地表92km,此处测点壳内有电性分层,但由于断裂带的切割使测点之间的壳内分层不易连接,形成不连续层。分析认为该处为深大断裂带,是鄂尔多斯块体的西部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