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震分析是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基础,是研究震源性质和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利用喀什地震台基式和763型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单台地震分析报告、结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编制的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分析和总结了该台记录不同地区、不同震中距地震的震相特征及其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景泰6.2级地震前后地震波参数异常特征研究1前言在地震预报研究中,地震学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通过对景泰6.2级地震前,兰州地震台所观测的地震波参数异常的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单台地震波参数资料可以对地震作出较好的预报。2资料选取我们选取以兰州地震台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给出了金县台人工地震探测的最新结果。论述了跨断层短水准还可开发利用的前兆信息资源,并利用层次合成模型对金县短水准异常信息作了两个层次合成,使其地震预报效能较传统方法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其前兆信息水平约60%、预报地震成功率达54%、地震报准率达72%,说明前兆异常信息的层次合成是提高单台单项目地震预报效能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1999年 11月 1日 ,在山西大同—阳高一带发生了 Ms5 .6地震。山西离石地震台依据该台地倾斜观测出现的异常 ,震前对这次地震作了较好的短临地震预报 ,为了探讨单台地震预报的方法 ,在该次短临预报的基础上 ,进一步用差分法、滤波法、矢量法、形态分析法对观测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处理 ,发现该台地倾斜震前异常反映较好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指出 ,这对山西的地震监测预报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单台地震预报6年报准了12次5.2 ̄7.3级地震。总结了反映孕震过程的矢量凹形,应力凹形,地电凹形等3种凹形震兆,阐述了水汞,水氡突跳,形变相关系数和地磁最大相关系数等前兆图像及其预报作用。认为:按照以场求源的思路,追踪孕震过程,是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迎接新世纪推进地震社会学学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地震预报研究。随着地震预报研究的推进,地震预报的社会实践为人们所关注。地震预报之社会发布,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反应,甚而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为地震科学家所关注,也为社会科学家所关注。为研究其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社会应采取的对策,兴起了地震社会学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是日本地震学界为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预报的实用化目标而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实验研究项目。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日本地震学界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选定山崎断层作为地震预报实验场的条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做法,实验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山崎断层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特点及其与苏美等国的实验场的比较,十年来实验场在一些主要科研项目中所取得的进展;尤其是在综合观测与综合预报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最后,还介绍了日本地震学界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地震预报实验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室联合组织的《地震实验场与地震预报译文集》将于1987年年底前出版。该专集由《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编辑,组织选译了美、苏、日、希腊和土耳其等国的地震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我国地震预报的实践及当前地震预报的科学水平,提出了推进我国地震预报进步的几点建议:①继续坚持并强化现行地震预报管理体制,不断改进经验性和统计预报的方法,努力作好震情监测预报工作,为防震减灾再做出一些有减灾实效的预报。②制订中国地震监测预报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努力提高我国地震预报研究的科学水平。③探索地震动力(物理)预报的途径。④培养一流的地震预报科技人才,开展地震预报的国际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震》2001,(4)
《地震》是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地震》刊物以交流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和预报研究成果 ,推动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及其成果在预报实际中的应用为办刊宗旨。它以从事地震观测分析、地震前兆探索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地震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条理清晰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插图不超过 6幅为宜。“研究简报”类文章一般…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层砌体房屋震害预测专家系统,对山东潍坊地区182栋多层砖房逐栋进行了单体房屋的震害预测,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多层砖房的地震易损性特征,并进行了初步震害预测研究,给出了该类房屋的易损性矩阵,各破坏等级的损失参数矩阵和对应不同地震烈度的相对损失预测,为进一步开展震害预测和采取地对性的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富安  盛琰 《高原地震》2010,22(3):33-37
利用单台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地震波谱分析。首先选择研究区中2001年以来信噪比较高的68个地震(4.0≥Ms≥3.0),测定地震波谱特征量和应力降,然后讨论这些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强震的对应关系,以此作为监视研究区内应力状态变化的测震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南天山西段中小地震辐射能量的单台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燕萍  史勇军 《内陆地震》2006,20(3):252-258
考虑到新疆地震台网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尝试利用单台的宽频带波形资料进行辐射能量的测定。选用新疆喀什地震台记录的南天山西段中小地震宽频带波形资料,分析地震波形横向分量上的SH波及其后续震相,对每个地震进行辐射花样因子的校正。品质因子Q采用Brune的ω-2衰减模型,用补偿谱的方法试错得到,最后所得结果与新疆地震目录ML震级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近场地震动格林函数的解析法与数值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在均匀弹性介质中,分别用解析方法和三维波动有限元数值方法计算无限全空间近场地震动的格林函数的理论与方法。将震源处理分为:(1)计算单一位错点源单位脉冲引起的格林函数;(2)用有限断层模型将断面划分为若干子源并有时间延迟,叠加所有子源的格林函数。本以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为例,用解析法和数值方法分别计算了LV3、PCD、MCN三个场地的格林函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较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公元前1831年即有地震记述。自宋、元以来(约十二世纪),地方志逐渐盛行,特别是明代以后(公元1368年),地震记载较为普遍与详细,不仅记有强震破坏,而且对远震波及与当地的弱震情况都有所描述,甚至一些抗震经验也有所涉及。 解放后,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抗震设计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各方面人员查阅了各种文史书籍八千余种,以不到两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盛泽 《内陆地震》1994,8(4):315-322
根据哈萨克斯坦萨特地震台、中国新疆乌什地震台的地震资料分别作出单台小地震平均机制解,研究了1990年11月12日阿拉木图附近的巴依沙隆6.7级地震前后小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同时利用乌鲁木齐地震台的资料研究了该区在强震前后小地震平均机制解的变化.研究表明:天山地区强震前单台小地震平均机制解有P轴转向、初动符号矛盾比下降等征兆反应。对将单台小地震平均机制解用于地震预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A new technique is developed for generating a short seismic pulse from the bubble pulses which are radiated by an air-gun. The new technique, which is useful in well velocity surveys and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can be implemented by firing a single air-gun several times at the same depth but with different chamber pressures. A record obtained by this procedure from a well-geophone clamped at a depth of 2450 m gave a maximum peak-to-peak amplitude within the first 100 ms of the effective seismic pulse at least ten times any later peak-to-peak amplitude.  相似文献   

18.
张喜玲 《地震》1994,(4):37-43
本文应用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以滇西腾冲台,洱源台为例,研究了滇西地区1982-1990年近十次中强震在地震前的波速变化,对提取该地区孕震的前兆信息作了初步的探讨。文中给出并讨论了这些中强震前的单台波速比异常的共同特征,以及单台波速比变化的时间进程和波速比异常的平面图象,得出:1.单台波速比的异常幅度一般在0.04-0.11之间;2.异常时间与震级大小有关;3.中强地震多发生在波速比异常区的边缘。  相似文献   

19.
Proper stacking of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CDP-data generally requires the knowledge of normal moveout velocities in all source-receiver directions contributing to a CDP-gather. The azimuthal variation of the stacking velocities mainly depends on the dip of the seismic interfaces. For a single dipping plane a simple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dip and the azimuthal variation of NMO-velocity. Varying strike and dip of subsequent reflectors, however, result in a complex dependency of the seismic parameters.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normal moveout (NMO)-velocity can be derived from a wavefront curvature estimation using a 3-D ray-tracing technique. These procedures requir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reflection time gradients or depth maps to show interval velocities between leading interfaces. Moreover, their application to an extended 3-D data volume is restricted by high costs. The need for a routine 3-D procedure resulted in a special data selection to create pseudo 2-D profiles and to apply existing velocity estimation routines to these profiles. At least three estimat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re necessary to derive the full azimuthal velocity vari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large and the small main axi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velocity ellipse. Errors are estimated by means of computer models. Stacking velocities obtained by mathematical routines (least-squares fit) and by seismic standard routines (NMO-correction and correlation) are compared. Finally, a general 3-D velocity procedure using cross-correlation of preliminarily NMO-corrected trace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井间地震波衰减成像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井间走时成像的基础上,进行衰减成像,可以克服单一物性反演的局限性,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井间研究区的地质结构与物性分布,本文列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井间地震波衰减成像方法,并就各种方法的稳定性及其在井间成像中的适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