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台湾地震的仪器观测始于1898年,到1997年地震目录中已累积列出的地震约17万个。在世纪之末回顾这100年地震活动性情况是件有趣的事情。本文将分别用不同的绘图技巧来阐述这些地震的分布情况,进而分门别类地揭示它们发生的实质。分析中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震分布图象得以揭示。无庸质疑,台湾的地震是由该岛周围的构造运动所激发的。我们试图通过地震分布图找到地震活动性与构造的关系。采用由不同构造的相互作用所驱动的4个地震体系来描述它们特定的地震活动图象。通过对地震活动分布的仔细分析,许多有趣的构造运动特征得到了解释。另外,我们也希望这些已经得到充分论证的地震图能有其他用途或被用于大众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一给定地震目录中建立空间连续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概率分布),提出了核估计法。对于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地震震源分布,具有全局(空间恒定)带宽的核估计处理不好。例如,一个典型的地震目录具有几个高活动性(成丛)区及几个低地震活动背景区。另一可采用的方法是自适应核估计,该方法使用一种在空间上变化的带宽参量。把它与空间恒定带宽的核估计法进行比较时,情况表明,(离散的)地震分布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局部光滑处理,以得到有用的空间地震活动性模型。通过使用自适应核估计法,可对任何地震概率分布的(局部)时间离散指数进行评估,并将其用于模拟主震的空间概率分布。这些方法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地震目录上的应用表明,主震发生处的空间特征(震群)在整个观测期间一直呈现一种合理的稳定状态。纵观整个观测期间,活动较高的地区一直持续高活动性,无一处降至背景活动状态。这表明,在接下来的几年或几十年中,这些地区将会继续呈现出发生中到大地震事件的更高危险性。此外还观测到,浅源地震多半都是时间序列的组成部分(例如余震或群震),而在观测期间,在新西兰消减带之内的地震却只表现出小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3.
地震活动的随机标度和非线性标度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地震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研究了地震活动的随机性质.当不考虑震级范围时,全球地震活动、人震的余震和区域震群均有以幂次律为特征的长尾现象.地震的强度由震级确定,具有一特定震级的地震可形成一个地震活动系列,很多这样的地震活动系列就形成具有各种震级的地震的集合.不同地震系列间的统计特征由随机标度来表征,随机标度表明了由地震震级分类的不同地震系列间统计时刻的标度关系.为了统一地方、区域和全球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特性,引入了非线性标度率.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北部浅层地温异常特征及中短期地震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浅层地温时空演化特征与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980年以来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前浅层地温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分布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地温测站在地震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强地震发生的中短期异常指标在空间上表现为地热涡的出现、活动和迁移,在时间上多数地震以高值异常为主,持续时间随震级大小而变化,中强地震一般持续1-6个月,强震持续时间可达1-2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山西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的资料,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该带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似,综合分析了该带地震地质、地震活动和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初步估计了该带未来强震活动的趋势。主要的估计结果如下: 从1993年到2015年间,在山西地震带将可能发生一个M_s=6.2±0.4地震,其可能地点有三个,若依发震可能性大小的顺序排列将是:(1)霍县~洪洞一带;(2)大同~怀仁~应县~浑源所围地区;(3)灵丘以东至涞源断裂两端所围地区。  相似文献   

6.
龚平 《地震研究》2002,25(3):267-274
在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中,对同一地区具有相同地震资料和相同的统计方法情况,关于活动性参数会出现因人而异的估计结果。如何这些参数的不同估计做出评价?对此,从统计角度将似然比检验引入到地震活动参数的不同估计的选优排序决策中,分析了似然比检验的基本特征,并以华北地区为例示范性地分析似然比检验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决策性检验。  相似文献   

7.
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断层带的地震活动特性.断层系由多个耦合非线性单元模拟,每个基本单元由Maxwell体和刚性滑块组成.滑块的运动满足静、动摩擦强度本构关系.理论模拟的地震活动在短时间内是随机的,但当时间尺度足够大时,断层带的总体活动表现出某种规律性.多数实际观测到的地震活动现象均在这些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出现. 本文提出转换概率的观点来度量断层间和孕震区间的地震转移.模拟中发现活动地震带中存在条件安全区,这可能对地震预报的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西大同-阳高地震活动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仇转  刘巍 《山西地震》2005,(2):1-7,10
通过对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及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强震活动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山西大同-阳高1989年6.1级地震活动是这一地区历史地震的延续,是华北北部中强地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义前震的重要意义,其后对应发生的河北张北6.2级地震。标志着华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期已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9.
柯龙生 《华南地震》1989,9(1):17-22
本文通过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台湾东带、台湾西带和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结果表明,这三条地震带均隐含了2—3种周种;三条地震带的卓越周期分别为17、30和335年。即由板块冲撞部位向大陆内部,地震活动周期由十几年增加到几百年。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板块活动及其对大陆内部作用的某种规律。深入研究这三条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规律,有可能揭示板缘与板内地震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地震与日月引潮力的关系.通过仔细分析西北地区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把引潮力的水平分量分解为平行及垂直于活动断裂带走向的两个分量,研究其与地震发震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水平分量与地震的发震时间密切相关,其中平行于断裂带走向的水平分量与地震发生时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不同的活动断裂带,相关关系又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断裂带的构造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
论发震构造特性在潜在震源区参数确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本刚 《地震地质》2004,26(4):750-760
发震构造特性是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其地震年发生率确定的重要依据。潜在震源区除了反映“未来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的内涵外,还应反映高震级档地震具有相似复发特征的涵义。由于在地震活动性参数统计单元内,有一些具有不同本底地震的活动构造块体,为更好地反映地震活动的空间不均匀性,考虑潜在震源区的三级划分是有必要的。通过分析潜在震源区内高震级档地震的复发特征,计算预测时段内潜在震源区的高震级档地震的发震概率,采用预测时段内概率等效转换获得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方法,有助于在中国地震危险性分析框架内考虑潜在震源区的强震复发特性。另外,文中还对潜在震源区内特征地震次级震级档频度不足的特性和发震构造上强震非均匀性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ProbabilityforecastofearthquakemagnitudeinChinesemainlandbeforeA.D.2005XIAO-QINGWANG(王晓青),ZHENG-XIANGFU(傅征祥)andMINGJIANG(蒋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晋冀蒙交界地区1500年以来记录较完整的MS5.0及以上历史地震烈度资料和20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资料,分别进行地震灾害危险性和地震活动性分析。首先,利用ArcGIS将历史地震烈度资料数字化,没有等震线记录的地震用烈度衰减关系计算烈度圈半径。将研究区划分成0.1°×0.1°的网格,将烈度资料分配到与之相交的每个网格,并用烈度-频度关系计算每个网格的烈度a、b值。基于地震发生遵从泊松分布的假定,估算未来50年内晋冀蒙交界区遭受某一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同时,计算50年超越概率10%对应的地震烈度,计算结果表明张家口蔚县、阳原和山西广灵县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较高。最后,采用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计算方法,对2000年以来的现今地震活动进行定量分析,与历史地震烈度资料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中小地震活动圈定的危险区与历史地震烈度资料评估计算的概率高值区相对应,因此,这两种方法可为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最大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PGA)和有效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EPA)为参数,对金沙江流域上12个工程场点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场点在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下的基岩PGA和EPA值。通过对PGA、EPA值比较分析认为:PGA与EPA值的大小比例关系主要受年超越概率大小的影响,当年超越概率较大时,表现为PGA>EPA;当年超越概率较小时,PGA与EPA的比例关系还与场点周围的潜源分布形式及潜源的震级上限的大小有关,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不同的潜源分布形式和震级上限,可使PGA>EPA,也可使PGA相似文献   

15.
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收集了1990-2006年间,我国华中、华南中强地震地区25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再配合1918-1989年间,9次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图,重新拟合了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震级下限从5级扩展到3.5级,地震烈度主要增加了Ⅳ度-Ⅵ度之间的样本量。与以往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相比,在小地震时计算烈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充分反映出我国华中、华南地区地震震级小,而烈度相对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庞亚瑾  程惠红  董培育  石耀霖 《地震》2019,39(3):127-137
天山地区为典型地震活跃区, 为定量分析该构造活跃区强震对周边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影响, 本文基于地震位错理论和岩石圈分层模型计算了天山北部近期发生的2012年伊犁和2017年精河两次M6.6地震对周围地壳形变和应力的影响。 计算结果显示伊犁地震和精河M6.6地震引起震中附近地表同震位移达数厘米, 地表同震应变量级约为10-7; 对比天山北部地区年平均构造形变特征, M6.6强震释放了震中附近近十年的构造主压应变积累; 地震引起震中附近(80 km内)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大于1 kPa, 而距震中较远区域活动断层上库仑应力变化微弱。 结合天山北部现今地壳变形特征及区域地震分布, 初步推测两次M6.6地震的发生对震后余震有显著的触发作用, 而对区域后续微震活动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截断的G-R模型计算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级上限是指一个地区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其概率意义为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几乎为0.在有些地区,由于对其内部的地震构造研究和认识存有局限性,很难根据构造或者地质学的原则来确定震级上限.因此,根据数学模型,采用统计手段,使用地震活动性资料来计算震级上限的估计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根据截断的G-R关系模型,采用最大似然计算方法,使用东北地震区的地震目录,计算了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结果表明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应为Mu=7.5左右.计算中我们考虑了不同震级的转换、震级误差的修正以及计算方法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方案进行计算,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均始终保持在7.5左右,这说明我们采用本文中方法计算得到的东北地震区的震级上限值是合理可信的,同时也说明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的估计大都是偏小的.  相似文献   

18.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研究是进行地震预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基础。以中国海域统一地震目录为基础资料,以指数分布模型、伽马分布模型、威布尔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以及布朗过程时间分布(BPT)模型为目标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以及K-S检验结果确定能够描述海域地震时间分布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对于震级相对较小( M <6)的地震,指数分布、伽马分布以及威布尔分布均能较好地描述其时间分布特征;在大的区域范围内(如整个海域),震级相对较大( M >6)的地震可完全采用指数分布描述其时间分布特征;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如地震带),大地震时间间隔可能更加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BPT分布。此外,文中还采用扩散熵分析法研究地震之间的丛集性和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震活动存在长期记忆性,震级相对较小( M <6)的地震受更大地震的影响,从而在时间上表现出丛集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地震预测、地震危险性计算中地震时间分布模型选择和地震活动性参数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理解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China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challenge of severe earthquake disaster.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disaster and save lives, emergency response and rescue work after an earthquake are deployed and l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 the effectiveness of which has been proved. In such work, how to quickly evaluate the seismic intensity in meizoseismal area is a crucial issue at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earthquake. It is the foundation to estimate the disaster losses and decide the scale of rescue teams and materials. However, at the early period only a few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earthquake can be acquired and some of them may even be inaccurate. An evaluation model of seismic intensity in meizoseismal area is investigated and presented by statistic method in this study. After an earthquake there are four authoritative parameters officially released b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generally within ten minutes:earthquake magnitude (MS), focal depth, latitude and longitude position, and the occurrence time. They are good candidate input parameter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We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215 historical earthquake occurring in China from 1966 to 2013, including:The four parameters and the seismic intensity in meizoseismal area.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find the seismic intensity in meizoseismal area has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MS) and the focal depth and then select them as the formal input parameters. After further investigation a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is built to f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ismic intensity in meizoseismal area, earthquake magnitude (MS) and the focal dept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validated by the Sig value and F value from theoretic perspective. The validation also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n real earthquakes occurring from 2014 to 2017. After the earthquakes, the seismic intensities in meizoseismal area have been quickly estimated and used in the command of national earthquake disaster emergency relief. The applications in real earthquakes get good results. Finally, the robustness of the model is analyzed. We respectively verify the influences of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MS) and the focal depth and find the seismic intensity in meizoseismal area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focal depth, when the change of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is up to 0.5, the change of the seismic intensity will reach to 1. However, in order to cause same change of the seismic intensity, the difference of the focal depth will be 10 kilometers. Basically, these changes derived from the model meet the situation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medium- and short-term prediction (submitted in special cards) of the Artux earthquake (MS=6.9) and the Usurian earthquake (MS=5.8) in Xinjiang area, is introduced. The imminent seismic risk regions are judged based on long- and medium-term seismic risk regions and annual seismic risk regions determined by national seismolog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large seismic situation analysis. We trace and analyze the seismic situation in large areas, and judge principal risk regions or belts of seismic activity in a year, by integrating the large area's seismicity with geodetic deformation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much as possible using information, we study synthetically observational information for long-medium- and short-term (time domain) and large-medium -small dimensions (space domain), and approach the forecast region of forthcoming earthquakes from the large to small magnitude. A better effect has been obtained. Some questions about earthquake predi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