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运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4年景谷M_S6.6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对序列中2.0≤ML≤5.0共730个事件重定位得到649个重定位结果。定位误差在EW向为18 m,NS向为19 m,深度方向为23 m。结果显示此次景谷地震序列主要沿2个优势方向展布:一个是主震发生后沿NW走向的无量山断裂西支(普文断裂)延长线呈长约20 km的带状分布,一个是12月6日MS5.8和MS5.9两个强余震发生后沿近NS向长度约10 km左右的展布,这可能与西侧的NNE走向的澜沧江断裂及东侧NW走向的无量山断裂西支(普文断裂)共同作用有关,也有可能是发震断层分段破裂或分段活动造成的结果。从深度上看,序列大部分地震集中分布在6~15 km深度范围内,而在12月6日强余震发生几天后,序列地震的深度有一个整体变深的趋势,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9~16 km,这与序列位置及走势发生变化有关,也提示了研究区域地质结构的复杂性。我们用全波形模拟法得到了序列中M_S≥3.5地震震源机制解,主震北侧发生的地震,震源机制与主震一致性较好;而主震南侧的地震,其震源机制解主破裂面走向有向NS向偏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是近30年来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在空间上填补了该块体北边界东段的发震空白.文章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震后8天的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玛多地震余震序列总长度约170km,主震位于余震区中间,呈双侧破裂特征.余震主要呈北西西向的狭长条带状分布,整体走向为285°.震源深度剖面显示发震断层近垂直,在不同段落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倾斜,表明发震断层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主震东南侧25km处存在余震稀疏段,长度约20km.在余震区东端出现马尾状分叉特征,展现了大型走滑断裂带的末梢效应.在西段北侧出现了NW向条带,可能是此次地震触发的分支断裂活动.本次余震序列的位置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东段距离最近,两者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定的重合度,推测其为本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云南测震台网的观测报告数据,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3 658个地震事件的震源参数。重定位后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显示,余震分布存在两个优势方向,分别为近EW向和SES向,呈共轭型分布,近EW向条带展布长度为30 km,SES 向条带展布长度为20 km;震源深度的分布显示,地震序列总体表现为主震附近震源较深,沿近EW向和SES向逐渐变浅,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4—20 km范围内。截至2017年2月28日,鲁甸MS6.5地震震源区共发生(同一天发生的一组地震算一次)MS≥4.5强余震4次。重定位后的鲁甸4次强余震序列震中分布存在差异:201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两次强余震序列的展布特征与主震相同,而2016年和2017年另外两次强余震的后续余震仅分布在强余震的周边,与主震序列明显不同。综合重定位后余震序列分布、震源区地质调查资料以及前人研究认为,鲁甸地震的4次强余震序列是区域应力场和主震引发的震源区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201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的两次强余震序列主要受主震引发的震源区应力场的影响;而2016年和2017年两次强余震序列则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使用Hypo2000+HypoDD联合定位方法,对2011年11月1日新疆尼勒克、巩留M_S6.0地震及142个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获得105个地震的震源位置参数。结果表明:主震震中为43.65°N、82.37°E,震源深度为12.6 km;余震序列主要呈NNW向沿阿吾拉勒山南缘断裂两侧分布,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5~17 km;垂直与地震序列的深度剖面显示,由北向南震源深度呈现逐渐变浅的分布特征,表明发震断层面倾向为N倾。结合震源机制及主震和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推断,阿吾拉勒山南缘断裂是此次尼勒克、巩留M_S6.0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5.
利用匹配定位方法对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_S5.0地震震后24h震源附近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进行遗漏地震扫描和定位,共识别出327个地震事件,约为台网目录的2.4倍,最小完整震级由最初的M_L1.9降至M_L1.1。随后,依据最新目录计算了震后震源区的b值,并结合余震展布形态,初步分析此次地震发震构造。研究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在平面上显示出NNW-SSE优势展布方向,长度约14km,震源优势深度集中在3~15km;深度剖面展示出主震的发震断层面较陡,并且具有向西倾的趋势。综合主震震源机制解、余震展布形态和周边地质构造背景,认为巧家M_S5.0地震发震断层可能为NNW-SSE向走滑性质的断裂,与2014年鲁甸MS6.5地震的发震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云南鲁甸MS6.5地震震后16天的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研究.重定位结果显示,主震位于27.11°N,103.35°E,震源深度约15 km;地震序列主要呈“L”形优势分布,分为SSE向和近EW向两支,并均呈现近垂直的震源分布特征,显示此次地震为走滑型,并存在两个不同方向的破裂面.虽然此次地震发生于NE向昭通断裂及其反冲断裂(龙树断裂、大岩洞断裂)附近,但这些断裂均为逆冲型断裂,被排除了作为发震断裂的可能性;鲁甸地震发生在呈放射性分布的多条断裂的交汇部位,SSE向破裂分支与包谷垴断裂的方向一致,近EW向破裂分支与小河断裂南端的走向一致. 鲁甸地震可能已将包谷垴断裂和小河断裂在深部贯通.  相似文献   

7.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发生M_S 5.5地震,震源区周边发生过数次的强震,且各震中位置相近,大致为10 km左右.由于地震观测报告给出的初始定位误差较大,余震分布较为离散,且震源区沉积层较厚,无断层出露,伽师地震的发震断层与前两次强震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清楚.本研究主要利用CAP方法对伽师地震M_S≥3.5的余震震源机制解进行解算,并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伽师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结果表明,伽师地震主震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226°,倾角90°,滑动角0°;节面Ⅱ走向:136°,倾角90°,滑动角-180°;本次地震为走滑型地震事件,主震震源深度为10 km,余震震源机制解与主震较为一致,P轴作用近似NS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相同.根据双差定位结果显示,余震的优势分布方向为北东向,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由余震分布特征和震源机制解,认为此次地震断层面应为节面Ⅰ,与1997年和2003年的伽师强震属于不同的发震构造.根据相关地质及地震资料分析,推测此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震源区下方的隐伏断裂,此断裂很可能即为与羊达曼断裂正交的北东向隐伏直立断层,伽师地震的发生与帕米尔、南天山以及塔里木盆地的相对形变速率和升降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云南鲁甸M_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整合了鲁甸震区周边的云南省地震台网、昭通市地震台网、巧家台阵,以及流动台站2个月的震相观测数据,对鲁甸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了1 750个地震的震源参数。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有2个优势分布方向,分别为SE向和SW向,具有不对称的共轭分布特征。2个余震条带的展布长度相当,约为16km,夹角约100°。余震分布显示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高倾角的走滑断层。主震位于2个余震条带中间略偏西南的位置,早期余震主要沿NW-SE向垂直于昭通-鲁甸断裂分布,主震西南侧的余震可能为后期触发的。根据余震分布与周边断层的关系、主震震源机制、烈度分布的长轴方位,以及滑坡分布等资料,认为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包谷垴-小河断裂南北两侧无论是在地震活动、深部速度结构,还是块体运动方向和速率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断裂北侧的高速异常可能是阻止余震向北继续扩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 8月3日至7日期间鲁甸MS6.5级主震及647个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1个重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主震的震源深度为13.3 km,与破裂过程显示的初始破裂深度较为接近,余震序列呈现出近东西向-北西向的不对称共轭状分布,近东西向长约17 km,而北西向长约22 km,小震优势分布深度为10 km以上,且由主震处沿共轭断层分别向东南向和近东西向逐渐往10 km深度以上的浅部迁移.小震分布还展示出发震断层高倾角分布,且与昭通-鲁甸断裂分支断裂包谷垴-小河断裂活动相关.由于主震破裂的质心深度可为深入认识本次地震灾害严重提供重要证据,为此我们采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包括主震在内共5个4.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震质心深度仅约5.0 km,与已有破裂过程显示的较大滑移量处于2~8 km之间的深度一致.本次主震错断了互为共轭的两条断裂,这种共轭破裂模式与矩心深度较浅,可能为本次地震致灾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破裂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主地震相对定位法,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序列中的8月3日—9月30日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借助于时空图像分析方法,对本次地震破裂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2014年鲁甸MS6.5地震主要沿NW向破裂,存在沿NE向破裂的成分,但是NE向破裂并不明显;(2)地震破裂时,主要从主震震中处往ES方向传播,破裂带长度大约为10km,破裂面近乎直立;(3)余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主震上方区域,震源深度大于主震的余震稀少.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当地的地震构造情况和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表明,本次地震的破裂面为NW向,其发震断层为包谷垴—小河断裂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1.
选取江西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2005年11月26日至2006年6月30日228次M_L≥1.0的地震,利用基于波形互相关技术的Hypodd定位方法进行了重新定位,最终获得224次地震的精确震源参数。统计定位误差(2倍标准偏差)在水平方向上为0.5km左右,垂直方向上2km。重定位后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4km,震中在NW和NE 2个方向展布,其中又以NW向条带地震居多。结合几个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展布方向和震区的构造背景,我们推断NW向断裂错动产生了M_S5.7主震,在右旋兼逆推过程中触发NE向断裂,产生了M_S4.8最大余震。NE向断裂的地震活动经过短时间应力调整后进入相对平静期,之后则是NW向断裂在长时间的应力释放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余震。M_S5.7主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NW向的洋鸡山-武山-通江岭隐伏断裂,而M_S4.8最大余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NE向的刘家-范家铺-城门山断裂。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6年运城4.4级地震序列资料,进行余震精定位、主震震源机制和发震构造等研究。地震震中分布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发生构造与以往该地区震群型地震发震构造不同,构造单元相对简单,发生在盐湖北岸断裂附近。余震双差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优势分布呈NNE向,NW向也有零星活动。精定位后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15-24 km,平均深度20.2 km,断层剖面深度集中分布在18-23 km,倾向NW,与盆地地形构造吻合。采用Snoke与CAP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基本一致,此次序列的主震错断方式为走滑兼逆冲,节面B参数与中条山山前断裂东段走向和倾向接近。综合认为,本次运城地震序列的余震呈NNE向优势分布,精定位结合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推断此次地震序列发震断裂为中条山山前断裂的NNE向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13.
九江-瑞昌地震的精确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联合采用双差法和主事件法,对2005年11月26日发生在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的5.7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5.7级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精定位后震源位置的估算误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31km,NS方向上平均为0.40km,竖直方向上平均为0.48km,故而得到了更加精细的空间分布图像。此次地震序列在NNW-NW向呈现优势分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4km,又以10~12km最具优势。主震的震源位置大致为北纬29.69°,东经115.74°,震源深度约10.8km。结合地震序列优势分布、主震震源机制解和震区NE向、NW向断裂发育的构造背景,初步推测本次地震序列的主震可能是由瑞昌盆地内的一条NW向隐伏断层活动引发的,发震断层的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金花  张鹏程  周斌 《内陆地震》2023,(2):121-127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22年3月17日新疆皮山MS5.2地震及254个余震序列重新定位,结果显示:(1)皮山MS5.2地震重定位结果为36.025°N,77.839°E,震源深度为17 km。(2)皮山地震的破裂沿断层向WS向迁移,破裂区能量释放较为充分,序列主要呈NE或SW向分布。(3)皮山MS5.2地震主震发生在天神达坂断裂的北侧,其余震大多数分布在主震南侧。由定位结果判断发震构造是近NE-SW向的隐伏断层,断层破裂不均匀且深部破裂尺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2021年5月21日 21 时,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先后发生MS5.6 和MS6.4 地震,两次地震震中位置相距约7 km,均位于滇西地区,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南北地震带南段,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序列跟踪结果显示漾濞MS6.4地震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MS5.6 地震为MS6.4地震的前震.本文基于云南地震台网的震相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漾濞MS6.4地震早期序列(2021年5月18日至 25日,ML0.0 以上)进行重定位,同时,利用 Cut-And-Paste(CAP)震源机制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序列中截止至 5月25日 31 次MS≥3.0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深度,对该序列的发震构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重定位后获得的 2159 个地震事件呈 NW-SE向展布,长约 25 km,宽约 5~10 km.MS 6.4主震的震源深度为 8.9 km,序列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 4~10 km,深度均值约7.5 km.(2)前震序列具有从中间开始破裂,然后向北西向破裂,继而向东南向破裂的特征,漾濞MS 6.4 主震位于余震区的北西端,最大余震MS 5.2 地震位于余震区的东南端.(3)CAP波形反演获得的 31 次MS≥3.0地震的震源矩心深度在4~11 km范围,深度均值约 6.5 km,与重定位结果接近,仅相差 1.0 km,说明重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是合理可靠的.(4)震源机制多为右旋走滑型,部分地震具有较为明显的正断分量,反演的区域应力场与目前已知的构造应力场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反映区域内构造活动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根据重定位后的序列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及震源区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此次漾濞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可能是维西—乔后—巍山断裂中段附近的次级断层.  相似文献   

16.
芦山7.0级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国家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HypoDD方法精确定位了四川芦山ML2.0级以上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采用CAP方法反演了36次ML4.0级以上地震的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并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了可能存在的发震断层面参数,从而综合分析了芦山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7.0级主震的震源位置为30.30°N、102.97°E,初始破裂深度为15 km左右,震源矩心深度为14 km左右,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的两组节面分别为走向209°/倾角46°/滑动角94°和走向23°/倾角44°/滑动角86°,可视为纯逆冲型地震破裂,绝大多数ML4.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也表现出与主震类似的逆冲破裂特征.ML2.0级以上余震序列发生在主震两侧,集中分布的长轴为30 km左右,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5~27 km,ML3.5级以上较大余震则集中分布在9~25 km的深度上,并揭示出发震断层倾向北西的特征.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拟合得到发震断层参数为走向207°/倾角50°/滑动角92°,绝大多数余震发生在断层面附近10 km左右的区域.综合地震序列分布特征、主震震源深度和已有破裂过程研究结果,可以推测主震破裂过程自初始点沿断层的两侧扩展破裂,南侧破裂比北侧稍长,滑动量主要集中在初始破裂点附近,可能没有破裂到地表.综合本文研究成果、地震烈度分布和现有的科学考察结果,初步推测发震构造为龙门山山前断裂,也不排除主震震中东侧还存在一条未知的基底断裂发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2016年1月21日1时13分,在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_S 6.4地震。利用喜马拉雅台阵二期部分台站和青海地震台网震后2个月的震相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门源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研究。重定位结果表明,余震序列呈北西向分布,大致平行于冷龙岭断裂走向,余震展布长度约12 km,90%的余震发生在5—13 km深度范围内。结合震源机制,认为此次地震为向西南倾的高倾角逆冲地震,发震断层为冷龙岭北东侧的次级断裂,断层面走向约131°。震源深度剖面显示,门源地震的余震分布与常见的逆冲型地震余震分布存在差异,可能与该区域深部地质构造和介质结构异常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18.
2013年2月19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发生MS4.7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基底断裂绵阳—三台—大足断裂与蒲江—三台—巴中断裂的交会区域。基于地震目录、震相报告和波形等资料,对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采用近远震联合波形反演求解主震震源机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该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分析。余震序列重定位的空间展布方向为NW-SE向,与节面Ⅰ走向吻合,认为此次地震发震断裂走向为NW?SE,倾向为NE,且破裂面近于直立,发震断层在近NS向的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作右旋走滑错动。实地调查中未见地表破裂及地表断层行迹,认为发震构造为一隐伏断裂。重定位及通过近远震联合反演所得震源深度分别为21.6和19 km,震源深度反映震源区位于上地壳底部的低速层内。此次地震可能是汶川地震造成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改变与调整过程中,四川盆地川中地块内隐伏于前震旦纪结晶基底中的高角度断裂重新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刘建明  李金  姚远  聂晓红  滕海涛 《地震》2020,40(1):52-61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观测报告,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9年新疆疏附MS5.1地震序列ML≥1.0地震进行重定位, 采用CAP波形反演方法, 获得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 进而综合分析了本次地震可能的发震构造。 结果表明, 疏附5.1级地震震源位置为39.59°N, 75.57°E, 初始破裂深度为18 km, 震源矩心深度为18 km。 重定位后的地震序列呈两个优势方向展布, 分别为NEE向和NE向分支, NEE向为主要的余震优势分布区域, 呈长约13 km窄带状分布在喀什断裂附近。 另一条优势分布为沿NE向长度约9 km, 这可能与喀什断裂阶区有关。 深度剖面显示, 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分布在8~20 km。 沿NEE走向深度剖面显示, 疏附5.1级地震破裂于深部, 余震沿优势分布的震源深度自SWW向NEE呈现逐渐加深的变化特征。 垂直于震中优势分布的深度剖面显示, 本次地震发震断层面倾向为N倾。 震源机制解显示本次地震断错类型为逆冲型, 结合震源深度剖面特征推断节面Ⅰ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 综合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 震源机制以及震源区地质资料, 推测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喀什断裂, 余震向浅部扩展。  相似文献   

20.
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北京时间),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MS7.4地震,震后余震不断.地质调查和卫星观测对地表断裂痕迹有较好的约束.然而,对于理解区域应力场、地震的产生、传播和终止具有重要意义的地下断层几何结构的约束精度略显不足.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连续波形记录,本研究首先基于双差定位法对玛多地震震后25天的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大致沿NWW向的江错断裂呈线性分布,位于主震震中两侧,延伸总长~170 km.主震东南侧存在一余震稀疏区,在断裂带东西两端余震分布转向且出现分叉现象,反映出发震断层的复杂几何形态,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采用波形反演方法和P波初动极性反演方法,获得了玛多震源区132个中小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与震源矩心深度,并基于此对该主余型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断裂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玛多MS7.4主震的发震断裂主要为左旋走滑性质,余震与主震性质整体相同,在断裂带东段存在部分逆冲型余震.震源机制解约束的区域主应力方向约N60°E,与区内整体走滑断裂作用相一致.余震震源深度略微起伏,主要集中在10~12 km,且浅部余震较少,表明浅部应力可能主要通过主震释放,余震深度分布可能限定了主震同震破裂的下边界.玛多主震破裂起始于断裂带走向和倾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表明断裂带的复杂几何结构可能是此次玛多MS7.4地震初始破裂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主震破裂结束的两端都有"马尾状"构造(或次级断层),表明这种分叉断层复杂的几何形态可能控制着主震破裂的最终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