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关于井炮激发参数优化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演模拟的手段进行分析,对影响井炮激发的不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合对炸药特征阻抗与围岩的阻抗匹配系数、炸药几何耦合系数、激发药量、井深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井炮激发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寻求有效提高地震子波品质的方法.结合实际的地震地质条件和地震勘探目标,设计最佳的井炮激发参数,提高地震勘探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勘探进程的不断深入,胜利探区勘探目标开始转向岩性隐蔽油气藏以及微幅构造等复杂地质目标.为寻找中小型、隐蔽性油气藏,对地震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炸药震源施工区域,近地表速度、虚反射界面、激发岩性是影响激发频率的三种关键因素.本文针对黄河三角洲近地表复杂结构与多种岩性交互沉积等因素引起单炮品质差异明显的特点,通过综合应用地质学、岩土工程、测井工程等理论和方法,对近地表多种因素及其频率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因素激发井深约束设计方法,在胜利探区多个区块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勘探中,近地表的不均匀性给激发、接收和静校正等带来很大的困难.WX地区浅表层分布有多期火成岩,对地震勘探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实际工作从发分析了各种地震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并对小折射、井中激发地表接收微测井和地表激发井中接收的微测井等常用方法,进行了同点对比试验.选择了最合适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辅以钻井岩性描述,建立了工区的详细准确的表层岩性变化模型,指导地震野外采集方法设计,并求取模型静校正量.取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表层虚反射界面对地震波的激发效果影响较大,但也是确定炸药震源激发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讨论了确定炸药震源距虚反射界面距离的有效方法,分析了复杂地表条件下虚反射界面对地震激发的影响,阐述了如何用之选择最佳激发井深,尽可能地减小由震源产生的各类次生干扰,获得频率响应较好的地震激发子波,以便采集到理想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5.
地震勘探中的炸药震源药量理论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炸药由于具有良好的脉冲特性及高能量的特点而作为地震勘探中的主要震源,就炸药本身来说,在地震勘探中药量、井深等参数的选取对激发能量和激发频率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炸药爆炸理论,从炸药作功角度来加以论述,并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出选取一个最佳的药量和井深激发,既能提高炸药作功能力,又能增强激发能量,从而激发强能量的高频震源子波,达到指导野外地震采集和节约经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强穿透力的宽高频地震子波激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前提下,获取主频高、频带宽的地震记录是高分辨率资料采集追求的主要目标,尤其是薄互层油气勘探更需要很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激发出强穿透力的宽高频地震子波.以往用加大井深和药量的方法提高地震波穿透能力,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从分析影响地震子波特性的因素入手,介绍了宽高频地震子波的激发方法以及增强地震波穿透能力的激发方式,给出了大庆探区的试验效果,期望对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工程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杂山区煤田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的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受地形和地表、地质条件的限制,使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成为关健。文中结合在新安煤田三维地震勘探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条件(地形极其复杂,相对高差大、潜水面变化不定、地表岩性横向变化大等),通过野外的试验对比,选择良好的地震激发和接收条件,应用非线性观测系统理论等多项技术措施,以保证野外地震记录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下一步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本勘探区内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得当,效果明显,而且对具有相似地表、地质条件的地区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构造条件下碳酸盐岩裸露地区油气地震勘探是世界性难题.本文针对中国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特点,用岩石力学、岩石物理学理论分析了该条件下进行地震勘探涉及的难题,提出了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1)合理选择激发井深,采用单深井/组合井激发(必须打穿风化层5~7m,药包应尽可能在均匀介质中激发);2)采用饱和激发;采用泥浆闷井,提高激发的弹性性质与纵波的激发效果;3)在激发上选用炸热高、爆容大、做功力大的炸药;饱和激发满足最大能量准则,最佳药量激发满足最大信噪比准则.地质任务实现要求符合最大信噪比准则;4)采用高覆盖次数、中间放炮;5)应用面向目标的动态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小道距施工技术,因地制宜选择炮点;6)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检波器的耦合效果(贴泥饼、水泥/石膏固结、挖坑埋置等).文中给出各种实例,并结合实例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复杂山区近地表调查技术是制约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地质雷达可以高效准确得到表层结构,为地震静校正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地质雷达在四川南江山区进行了近地表调查,所用天线为50MHz的拖缆式天线.通过微测井数据进行标定,精确得到了测线近表层结构.结果表明配置拖缆式天线的地质雷达较适合复杂山区施工,是建立地表浅层结构调查的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震反演方法广泛应用于储层预测,并已取得重要进展.常规反演技术以测井数据为约束,有效结合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优势频段信息,根据反演结果波阻抗的差异区分储层.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薄储层砂泥岩波阻抗信息较为接近,反演结果难以满足储层精细刻画要求,为此在已有波阻抗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神经网络岩性反演,将波阻抗等地震属性转化为与岩性更密切的伽玛数据体,使地震反演的地质属性与测井标定的地质属性达到最大程度的相关,从而提高对簿储层的识别能力.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较为准确地实现了对簿储层的精细刻画,为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罗桂纯  胡平  王治国  王飞 《中国地震》2012,28(2):214-221
选定一块场地,针对相同井深、不同药量的情况,进行炸药震源的地震安全性野外实验,用Etna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记录每次爆破时房屋振动的加速度.在选定房屋结构的地基、窗台、屋顶等3个位置分别布设了仪器,记录结构响应的加速度波形.为了与《爆破安全规程》的参考标准对应,将加速度值转换成速度值,并对位于屋顶的结构响应速度峰值进行分析.通过对结构响应、安全距离、频率的研究,分析建筑物结构对每次爆破的响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MSH法直接将地球勘探测线转化为深度,密度剖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运动学中的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利用反射能量、透射能量与人射能量的计算公式和检波器转化的电信号与地下密度界面反射地震波波动能量的等效原理,推导出直接求层速度和层密度公式。利用某一反射界面直接测得的波速或依据钻孔资料求得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机上就可直接计算出各地震测线物性层的埋深和密度(速度、波阻抗),由此地质工作人员依据已知地质柱状剖面(钻孔资料)可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用近垂直地震反射方法研究莫霍面的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垂直地震反射方法研究了在中国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内泰康-哈尔滨约130km范围内地壳结构和莫霍面特征.通过数据采集,定量处理和综合分析,得到以下认识:在野外观测中激发井深和震源能量是主要参数;在资料处理中速度分析与共反射点分布的处理是主要技术.分析莫霍震相可以得到它的层状与似层状内部结构以及起伏、断裂等外形特征.利用傅立叶谱、时频分析与瞬时信息可更细致地研究莫霍特征.影响莫霍特征与成因的因素主要为分异作用、地幔对流、相变、地球转动和板块运动;其中地幔对流和相变是形成莫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核电工程选址中的能动断层地质调查工作需要,提出了利用共偏移距浅层地震反射时间剖面来拓展地质剖面解释深度的技术方法,通过物性和岩性的综合解释来提高对能动断层鉴别及其产状确定的可靠性.探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地质剖面上描述的断裂破碎带在共偏移距时间剖面上反应明显,二者可以相互印证,优势互补.该技术方法可用于类似工程地质调查和第四系覆盖较薄地区的隐伏断层探测.  相似文献   

15.
The topography, occurrence mechanism and lithology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landslide movement. The lithology, seismic intensity,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topography in the travel path of 215 incomplete obstruction landslides with volumes more than 104m3 induc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actors established, we studi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ovement distance of incomplete obstruction landslid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drawn. I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opography in the travel path, the distance is largest in the straight valley topography, followed by the concave, ladder, turning valley, slope toe-type and slope-type landslides, in turn. The topography not only has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distance of large-scale landslides, but also on the medium and small-scale landslides as well,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distanc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controlled by lithology, seismic intensity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mobility of medium-and small-scale landslides. For the large-scale landslides with volume more than 106m3, the distance of landslide with medium hard rock is larger than landslides with hard and soft rock. In the seismic intensity Ⅸ to Ⅺ areas, the landslide distance decreases with intensity increasing, contrary to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point density and landslide-area density.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has influence on the slide aspect of landslides and occurrence mechanism, but the influence is not remarkable to the landslide movement distance.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坝址及邻区中上地壳S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峡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Sg波到时资料,采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重建了三峡水库坝址及邻区中上地壳的三维速度图象,研究了地壳深部构造,主要结论是:①黄陵背斜的岩性具有固结程度高、岩体均匀完整、埋藏深度至少达14 km的特征;②秭归盆地与边缘构造由于岩层一致,而速度结构相同;构造变形的强度决定了秭归盆地及周缘区域沉积层的厚...  相似文献   

17.
In seismic studies being carried out to elucidate the structure at depth of the Midland Valley rift and the Tertiary igneous province in the West of Scotland, a lack of deep boreholes makes the collection of velocity data imperative for identification of seismic events and for determinations of depth. Three method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seismic velocities and geological formations. The results show as strong a dependence of velocity on method of measurement as on lithology and the wide spread of values within a given formation makes the attribution of discrete velocity ranges to specific formations impossible. Changes of velocity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absolute values. The variations in bot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烃源岩的定量地震刻画对于勘探开发区块的优选、盆地油气资源量的估算都具有重要意义.陆相沉积环境下的浅湖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横向变化快,其空间展布需要依靠钻井约束下的反射地震进行刻画,但是其地震弹性特征与岩性和有机质含量的映射关系呈现高度非线性化,因而很难利用传统基于地震岩石物理模型驱动的烃源岩地震预测方法进行有效刻画.本文以低勘探区的东海盆地长江坳陷为例,提出了一种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框架下,综合利用地质约束、钻井录井、测井、地球化学和叠前地震数据进行烃源岩的定量地震刻画的工作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利用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算法对小样本数据表现优异的特征,以井位处的测井弹性数据(纵波速度和密度)、岩性、地球化学标定的总有机碳含量(TOC)为样本标签数据,在地质导向约束下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生成学习网络,并将该网络与叠前地震反演结果相结合,采取先预测泥岩再预测总有机碳含量的“两步走”策略,完成对烃源岩空间分布及其非均质性的定量地震刻画,并对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测试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相较于其他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更准确的识别陆相沉积地层的泥岩,并比传统的利用阻抗转化方法获得更可靠的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震源激发是影响地震勘探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油气勘探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震源参数以获取较好的地震记录。本文以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通过使用ANSYS/LS-DYNA软件,对单井条件下不同岩土介质中柱状炸药震源激发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得到相应的地震子波。通过对比分析各组参数对应的地震子波振幅和频谱,选择合适的激发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纵波速度较低的介质中,中低爆速、细长药柱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子波频率高、能量大,而在纵波速度较高的介质中,高爆速、短粗药柱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子波频率高、能量大。该研究结果与实际勘探结果比较符合,可为实际勘探中激发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腰英台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气藏为火山机构内幕型气藏,其储层分布受火山机构控制.本文以旋回作为时间格架进行火山机构的精细划分.首先通过钻井火山岩岩性、岩相、测井资料识别出的旋回间风化壳和沉积岩夹层等地质界面,地震剖面上全区发育的连续强反射同相轴等划分火山岩的旋回.然后,在旋回内部根据不同钻井岩性、岩相的变化以及火山机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