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培兰 《高原地震》2006,18(1):28-35
通过对广西及邻区(以下简称研究区)地震活动的背景,包括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断裂带的分布、主压应力轴方向与强震发生的主体地区、地震活动时空扫描异常特点、强震发生的时间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该地区存在发生中强震的可能。并对2004年广东阳江4.9级2、005年云南文山5.3级、2005年广西平果4.4级地震前的异常进行了分析,说明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显著。同时获得了区域中强以上地震前的主要异常指标,对今后地震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震活跃期,主体地区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同时讨论了孟连73级地震前相关区地震活动,滇西北、滇西南有关b值、小震频度、调制比异常等8种地震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进程等特征。特别指出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滇西南地区M≥47级地震形成的时空密集现象,及其在短临阶段对震级及地点方面判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美洲及北京地区不同时段、不同尺度区域的地震活动特征,试图揭示地震空间活动的层次特征。结果表明,不管所研究区域的范围和总体地震活动水平如何,总可以把它分为几个地震活动水平分别为高、中、低的小区域;在把一个区域粗略划分成4个区域的情况下,地震活动性最高与最低小区域的地震数目比值约为4-5;对于更小的区域,地震活动也都具有这种规律,表现出很好的层次性,并且这种层次性不依赖于时间和震级,地质构造的空间层次性是产生地震空间分布层次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1970年以来甘东南甘青川交界地区Ms≥5.0级地震前中小地震时空演化过程。结果指出,该区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在时、空、强等方面存在较为广泛的共性特征,对区域震情判定、分析预报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云南地区地震精确定位及其构造意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彦  杨晶琼  苏有锦  刘杰 《地震研究》2005,28(4):340-344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云南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1999—2003年云南地区ML≥1.0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000多个地震的精确定位结果。重定位结果显示,在东经100。和103。线附近存在两个震源深度较深的区域,最深达50km,刚好对应金沙江一红河断裂带的北段和小江断裂带。这一结果一方面揭示出这两条深大断裂与地震活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重定位结果在震源深度和空间分布上都较以前有明显改善。同时,姚安、大姚地震序列的重定位结果也说明双差定位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地震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震监测台网进展与强震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历程。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运行,极大地提升了地震活动的监测能力,小震活动信息量成倍增加。近年来全球及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运行,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地震事件,为现代地震学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是地震学家和相关领域的地球科学家深入开展地震物理过程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重点分析了20世纪以来云南M≥5.0地震活动性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分析研究云南地震活动以及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4年云南鲁甸M_S6.5地震异常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前震情跟踪过程中的显著异常,认为云南境内M≥6.5地震的长时间平静、M≥6地震的丛集活动以及M≥3地震月频次高值是震前云南地区地震活动异常的显著特征;滇东北地区M≥5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2008年后3、4级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及2014年以来滇东北地区的高水位异常是判定滇东北地区存在M≥6地震的主要依据。在多个地震同时孕育的过程中,对判定哪个危险区先发震是困难的,但每次地震都有新的前兆异常出现,为成组地震连发过程中,新地震的识别提供了依据。云南地区3级地震月频次异常和前兆突变异常增多是鲁甸MS6.5地震短期阶段最显著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067~2002年广东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6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沿海近海区域,7级以上地震全部位于海中,陆地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带或其交汇部位,本区陆地不具备孕育7级地震的地质条件。中强地震存在明显的活动周期,当前已进入平静时段。计算了本区各地的地应力,并分析GPS有关观测结果,再结合地震活动参数和有关数理统计结果,认为2005年前本区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存在发生ML5级地震可能。  相似文献   

9.
“已知地点信息”指根据华南地区历史地震活动分布特征,将华南地震活动区划分为老震区、水库区和小震活动区。本文分析了华南地区以上3种区域1980年以来22次已知地点信息的ML≥5.0地震事件前的地震活动现象,总结探讨了各区中强地震前的异常特征:水库区表现为震中的地震平静—增强,老震区和小震活动区则为区域的地震增强—活跃—平静。综合以上分析研究,提出了华南已知地点信息的地震预测对策。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地震带地震短期综合预报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立明  刘小凤 《地震工程学报》2006,28(3):193-203,209
在多年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祁连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短期阶段具有共性特征的地震活动增强、群体前兆异常演化、重点前兆和重点地震活动现象等,总结、提炼出了区域短期综合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印尼8.7、8.5级巨震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远震触发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纲  刘杰  郭铁栓 《地震》2005,25(4):49-57
在收集整理印尼8.7、8.5级巨震活动特点基础上,分析了这两次巨震对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远震触发特征。依据腾冲、昆明两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对这两次巨震的触发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云南地区2004年12月26日后地震活动的显著增强,是由印尼8.7级巨震的长周期面波触发引起的。8.5级地震后,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没有引起触发,主要原因是8.7级地震已引起相关地震活动,短期内断层不足以积累使其破裂的能量所致。远震触发的地区与高热流地区一致。  相似文献   

12.
1995~1996年云南三次强震前地震活动的年度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地震活动年度预报指标的研究,发现1994年云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异常突出。不仅频度,能量,b值,小震调制比,响应比等常规的地震学参量有异常,而且地震波速比,尾波持续时间比,振幅比和高剪切应力值等均出现异常,异常项目多且幅度大,已具备了强震发生的条件,异常在空间分布上尤以滇西南地区集中,次为滇西北。这些异常为判定1995~1996年云南三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2004,(4):4-11
对比分析了川滇地区近30年强震活跃段地震活动因子A值和空间集中度C值的全时空扫描结果.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大地震孕育进入短期阶段时,震中周围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在A值和C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选取地震活动因子A值可更好地表征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在时、空、强方面短期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巨震后中国大陆、云南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绍先  曹刻 《地震研究》2002,25(3):220-226
分析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8.1级巨震对中国大陆云南未来几年地震趋势的影响,指出巨震后6年大陆可能仍然处于地震活跃期,其间大陆西部发生7.0级以上大震可能性较大;受2000-2001年欧亚带东南段大震活动过程及巨震调整影响,未来1-3年云南省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期,6.5级以上强震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杨文  刘杰 《地震》2013,33(4):248-256
利用2012年1~6月川滇地区(21°~34°N, 97°~108°E)99个测震数字地震台的连续波形资料, 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8.6级地震前后川滇地区的波速变化, 同时研究了该地震前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川滇地区波速结构呈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至元谋—绿汁江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波速降低而两侧波速升高的特点。 同时, 波速变化与地震活动性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在宁蒗—木里和乐山—雅安一带波速增高显著, 地震活动速率也增加; 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至安宁河断裂带上则表现为明显的波速降低, 而安宁河断裂带也是地震活动速率降低区域。 这表明本研究得到的波速变化的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 也为背景噪声方法应用到地震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区大震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地区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的东缘,地壳运动剧烈,活动块体特征明显,中强以上地震频发,是研究大震活动规律的理想场所。通过过去一个世纪的6.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地震动力分析认为,云南地区存在的4个具东西交替活动特征的地震活跃期,可能是东、西部各自地震活跃与平静过程叠加的结果,100a左右可能出现1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云南地区地震活动与外围地区存在较好的呼应关系,安达曼-缅甸弧形带的巨震活动对云南地区地震活跃期的启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而云南东部强震也与四川西部大震密切相关,四川大震活动往往滞后于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可能是云南以东部为活动主体的地震活跃期的启动模式。这些认识对云南地区大震预测、地震机理以及板缘动力学研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在1994年底对中国大一年左右尺度的地震趋势预测,总体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1995年还发展了基于高响应比区向未来震中延迁移、全聚的规律对地震的时空强参数进行预测的方法。并据此对云南孟连地震作了中期预测,该次地震的时空强参数都在预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大震地震波对云南地震活动的远场动态应力触发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计算了印尼大震、昆仑山口西大震和古吉拉特邦大震的地震波在云南地区产生的远场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了大震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云南地震活动的远场动态应力触发作用及其特征。结果显示,印尼大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对云南地震活动有明显的触发作用,昆仑山口西大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对云南地震活动有触发作用,但不显著,古吉拉特邦大震在云南地区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没有触发作用。最后分析和探讨了这3次大震触发作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樊耀新 《地震研究》1998,21(1):65-70
红河断裂是云南主要的区域大断裂,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强烈,但其南段长期无中强地震发生,而离它仅100km的滇西南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却异常强烈,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滇西南地区地壳构造和地震活动特点,用人工地震测探等方面的实际资料进一步证实了思普地区存在地较大规模的北东向断层,并提出北东向断层的思普地区地震活动中起重要控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乌恰5.7级地震前喀什-乌恰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和地震学参数异常过程。研究认为,5.7级地震发生在1996年9月以来形成的喀什西南4.0级以上地震空区的边缘,此次地震的活动间隔时间为1980年以来之最;震前有6项地震学参数空间扫描和5项地震学参数时间进程存在中短期异常;震前3级地震活动强度有多次起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