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杂地区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构造成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复杂构造地区,用传统的Dix公式变速成图方法得到的叠加速度不准确,不适合于高陡倾角地层的速度转换,构造图的精度也较低.本文对复杂地区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构造成图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介绍了基于Dix公式转换法(改进后)、叠加速度反演法和CMP道集相干反演法三种速度场建立与构造成图方法的原理和思路,总结出了适合于复杂构造区的速度场建立与变速成图方法.通过在塔里木盆地的实际应用,这三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复杂地区速度场和构造图的精度, 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明水绥化地区构造复杂,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使得地震速度横向变化较大.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时深转换绘制的大面积连片构造图误差较大,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为了适应勘探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层控垂向多参数拟合,分段建立时深关系:通过选择地震参考层,将地震反射层与钻井资料相结合,利用伪速度及各反射层特征分别建立深浅层三维空间地震速度场,确定速度横向变化规律,最终实现研究区的变速成图,误差分析表明大面积连片构造图的精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涠西南凹陷具有复杂的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圈闭以复杂断块为主,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精度低,深度误差大.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传统时深转换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提出三种新的时深转换方法.通过与实钻深度对比,误差小,成图精度高.最后对适用于复杂断块构造的六种时深转换方法进行对比归纳,为复杂断块区的时深转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中原探区速度场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自行编程设计的速度场算法,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中原探区的速度场模型,并应用于油气勘探生产之中.在塔中地区,影响平均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埋深和火成岩的岩性.在巴楚地区,影响平均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大的构造运动形成的多角度不整合界面和断距较大的断层.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地质复杂地区速度场建立的方法;利用该速度场进行变速成图,能够提高成图精度、排除假构造、发现新的圈闭、减小勘探风险,落实发现了一批圈闭,提供探井多口,实现了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 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 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 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 盐下断裂带破碎、小断块发育, 形成异常复杂的地震成像问题. 本文重点研究三个关键环节:(1)精细的叠前地震预处理研究: 根据该区地震地质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特征, 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和技术组合从振幅与时移的大、中、小尺度变化三个层次来解决资料信噪比问题, 重建深部反射信号; (2)三级偏移速度分析研究:利用库车坳陷盐刺穿逆冲推覆构造建模理论及变速成图配套技术解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时深转换问题,利用井约束低频速度地震迭代反演技术解决连井层速度场与偏移速度场的融合问题,实现从DMO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机衔接,建立拓扑结构相对保持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3)基于退化Fourier偏移算子的半解析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研究, 极大地改善了地震偏移过程中高波数波的成像问题. 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北、博孜、却勒、西秋4和西秋10等复杂高陡构造的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大芦家地区为例详细论述了复杂断块精细构造解释的方法和流程.对地震资料的选取、层位标定、断裂系统识别与组合、层位立体解释及构造成图每个步骤的方法给以具体论述,重点分析了三维精细构造解释使用的关键技术如时变子波标定技术、相干体技术、变速成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勘探速度预测过程中存在的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然气勘探中速度预测一直是地球物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尤其是对于海上勘探新区或是探井较少探区而言,准确的速度预测难度较大,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这种误差的产生既有探井比较少的原因,也有速度预测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时深转换时直接应用处理得到的成像速度和速度体的建立可以提高时深转换的精度)的原因,本文首先以莺—琼盆地三个典...  相似文献   

8.
渤海M油田区浅层多发育低幅构造,低幅构造区的地震数据对常规层析成像不够敏感,导致常规速度反演方法很难保证低幅构造速度建模的准确性,从而给时深转换工作带来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小尺度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低幅构造的薄层信息,在有薄层信息的地层加密网格分布,从而实现根据地质条件划分网格的策略,进而通过解析矩阵方程实现速度模型的迭代更新.通过实际数据应用证明,对于渤海M油田利用本文提出的高精度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低幅构造区速度建模的精度,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速度模型能够大幅提高时深转换的精度,从而指导构造解释及成图工作.  相似文献   

9.
珠三坳陷文昌9、10区处于区域应力转换带,主要发育珠三南断裂及六号断裂,断裂系统复杂;本区近物源区,沉积体系复杂;复杂的构造运动及沉积作用导致本区地层速度纵横向变化大,速度规律复杂;目前常用速度研究方法在本区时深转换和深度预测误差均较大.本文以导致速度规律复杂的地质条件为切入点,分析速度研究面临的困难,以及常用速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在地质模式约束下建立全地质构造格架模型,并以该模型作为速度建模的约束,得到与地下真实地层速度展布规律相符的速度模型.将该方法应用到文昌10-X区、阳江S区复杂断裂带的实际勘探中,与实钻井对比,该方法深度预测误差小,变速成图精度高.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断裂系统和沉积体系复杂地区的速度研究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设计水平井的轨迹,用人工合成记录标定层位和岩性并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储层横向预测,对测区速度场进行研究,利用Geoquest 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编绘层拉平图、转弯测线剖面图,不整合面构造图,各套油层顶面构造图,沿地层倾向设计水平井的轨迹.经两口井钻探,钻遇不整合面的误差0.19%—0.39%,一口井平均钻遇油层204m,相当9口直井的效益.用地震资料设计巷道水平井的关键是油层标定、深度标定和确定油层走向,用人机联作系统绘制水平切片图、反射波振幅图、油层顶构造图,设计了在油层内钻探的巷道井.经钻探,钻遇不整合面的误差0.07%,在真厚度8.23m 的油层内钻进563m.  相似文献   

11.
因测震、科研等工作需要,国家地震局于81年7月发出了“关于组织华北地区测震仪器统一检测的通知”。对华北八省地震台站之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状况进行一次普查,以了解、掌握仪器记录精度、使用价值等。为搞好此次统一检测,八省均采用同一精度较高的标定方法,使用同一型号的标定设备进行统一检测。茲介绍如下: 一、方案的选择、考虑欲取得能较如实反映目前华北地区台站短周期仪器记录状况的结果,必须采用标定精度较目前台站为高的标定方法。一般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振动台标定的方法。(图一)。  相似文献   

12.
阿尔及利亚X区决主要发育大深度低幅度构造,低幅度圈闭识别与落实制约着区块的油气勘探发现.根据区块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点,在认真深入对比分析现有时深转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运用多种时深转换方法进行区域目标援索及单个目标“量体裁衣”的多尺度时深转换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本区油气勘探中面临的低幅构造识别与落实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发现低幅度圈闭并提高低幅度构造成图的精度,落实局部构造,降低勘探风险,对于类似地区的低幅度构造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速度控制点法在川东高陡构造时深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深转换是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信号转变为深度域信号的一个必要处理步骤,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油气构造解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时深转换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建立的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及合理性.在研究分析了川东高陡构造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速度控制点法进行建模,即利用地震反射层作为速度模型控制层,用大断层两端的断点做控制点的方法进行层速度模型的建立,有效地克服了以往时深转换带来的地震成像的畸变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气勘探向海外进军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趋势,深水区更是当今油气勘探的热点,然而海外深水区块经常会遇到井少,水深变化大,海底水道发育,重力滑塌,盐底辟活动等问题,采用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精度低且容易出现“假构造”现象,给时深转换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海底水道填平解释模式及引入“虚拟井”方法,有效提高了时深转换的精度,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扰动理论的混合域波动方程波场外推算子,具有一定介质横向速度变化适应能力,是反射地震学中研究较多的成像方法。此类波场外推算子沿深度层进行波场外推,都存在参考速度选择问题。单参考速度波场外推算子,适应地下介质弱横向变速,而多参考速度波场外推算子可以提高横向变速的适应能力和成像精度,但要以大量计算为代价。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多参考速度选择策略,根据外推层地质构造的复杂度和给定的速度门槛值自动选择参考速度个数,利用该策略构造混合域SSF、FFD、WXFD和GSP等多参考速度波场外推成像算法。盐丘模型理论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自适应多参考速度波场外推算法具有强横向变速适应能力和较高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16.
南堡凹陷C油田沙河街组发育一套披覆在潜山之上的生屑云岩储层,为该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生屑云岩分布不稳定,横向变化较大,先期钻探的5口探井有2口落空。基于周边油田分析,古地貌是生屑云岩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受上覆火成岩的影响,该油藏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古地貌恢复困难,使预测储层分布范围困难较大。考虑到速度横向变化的影响,利用传统的时深转换方法难以准确地计算构造深度进而恢复古地貌。本文从多口已钻井的时深关系精细对比分析出发,明确了该区的速度影响因素主要有压实效应和火成岩厚度,同时基于对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回归的时深转换新方法。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的构造深度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能够有效恢复古地貌和预测生屑云岩的分布,该时深转换方法对于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地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的三维有限差分层析成像   总被引:34,自引:12,他引:22  
采用正方形网格对华北地区速度模型进行参数化、网格维数为649×90×16,网格间距为1km. 通过对华北地区30条深地震测深剖面的Pg波三维有限差分速度层析成像反演,获得了该地区上部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 反演结果显示,低速的"棱形"华北盆地被高速的隆起所包围;而华北盆地又由两个大的断陷带中间夹一个隆起所组成.两个大的断陷带又被分割为多个小的断陷盆地.研究区内的断层多为铲式正断层,结晶基底深度变化较大. 所有这些表明华北地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发生强震的深部背景.  相似文献   

18.
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在川东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都是将数据延拓到最终面,然后从固定面偏移.在川东复杂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表切割剧烈,表层结构复杂,地腹构造褶皱剧烈,逆冲断层发育,地震波传播纵横向变化大,如果把数据校正到固定面来偏移,势必带来很大误差,严重影响射线追踪的准确性.另外由于该地区勘探程度较低,钻井资料很少,失去了建立偏移速度场的重要约束条件.为此针对该地区,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域资料约束的多模式速度-深度模型建立及分析技术,并应用基于浮动地表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川东某工区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在该工区的应用表明,这两种技术很好解决了起伏地表的问题,对复杂地质体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在有限钻井资料情况下,也能快速高效建立精确偏移速度场.最终偏移后的结果跟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的结果相比归位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断层断点更为清楚,而且过井深度偏移剖面与钻井深度对比吻合也比较好,在井深度对比中各层误差均小于50 m,各层深度误差小于1%,为后续的地质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深部地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近50个台站下方800 km深度内的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发现华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之间速度结构差异很大,稳定地块速度随深度稳定增加,构造带内速度结构复杂,而且即使在同一构造单元内,不同区段之间速度结构也明显不同,如太行山构造带,反映了不同构造单元或各区段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环渤海地区及相关区域多个台站的速度结构显示,华北东部地区地幔软流层埋深浅、厚度大、速度低,反映了地幔上涌的特点;而在软流层或更深层次的地幔中没有发现埋深或厚度比较统一的高速或低速体,因此可能没有岩石圈或下地壳介质曾经拆沉进入地幔,这为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深部地球物理约束.  相似文献   

20.
密度与纵横波速度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庆地区48口井的全波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资料进行了大庆地区密度与纵波速度、密度与横波速度经验公式,经5套文献数据和大庆,南阳,江陵等地实际测井资料检验证明,密度与纵波速度经验公式精度高于Gardner公式,并可看出误差的地区性差异;密度与横波速度经验公式无前人公式比较,但可看出其精度低于密度与纵波速度经验公式,建议在建立上述经验公式时,各地区最好根据本区资料确定经验公式中参数。如无本区公式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