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木生 《地震地质》1989,11(1):77-83
瞬变电磁测深法是一种人工源的电磁方法,适用于寻找火山岩覆盖区以及逆掩推覆体下部的含油气构造、圈定碳酸盐岩地区的低阻和中等电阻的沉积岩系构造。与其它电磁方法比较,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受横向不均匀性的影响小等优点。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物理原理、野外测量技术、数据处理及其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电导率是表示地球内部物质成份与物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电导率的横向变化,可以提供与地质构造有关的信息,它对研究地球内部的温度及其分布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电导率的测定和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地壳及上地幔的热性质。探测地球内部电导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经典四电极电阻率测深法、大地电磁测深法和地磁测深法。经典四电极电阻率测深法在研究大陆地质方面有特殊的意义;大地电磁测深法主要用于大陆上,近年来也用于海洋上;磁测深能够测定地壳上地幔电导率分布的横向不均匀性,也能估算导电体的深度和相应的电导率。地壳和上地幔电性结构横向不均匀性的研究程度,取决于磁力仪的疏密程度。  相似文献   

3.
第 1 期根据地震活动的天文周期预测2020~:前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趋势(中英对照)…………………杜品仁(1)大地震的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和重复时间…………………………………………………………傅征祥(15)山西霍山山前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和1303年洪洞8级地震…………………………徐锡伟、邓起东(21)宁夏及其邻区地震活动带与小区域构造应力场…………………………………………赵知军、刘秀景(31)表层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在电磁测深响应中的影响………………………………………………I王宝钧l(47)走滑断裂的枢纽运动是形成特征地震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4.
电导率分层连续变化的水平层的大地电磁正演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电导率分层连续变化水平层的大地电磁正演计算,与解析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非常符合.算例表明,地表浅部岩层电导率的不均匀性对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高频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部不均匀体对目标体电阻率异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浅部不均匀体能使电阻率测深曲线产生严重的畸变.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浅部不均匀体的干扰,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出浅部不均匀体异常和混合体(目标体+不均匀体)异常,通过一定的校正方法,把不均匀体影响从混合异常中校正掉,从而实现对浅部不均匀体影响的定量校正.  相似文献   

6.
西吉—中卫地震测深剖面及其解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通过对南北向的西吉—中卫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测深资料的二维处理、计算和解释,研究了中宁、中卫和同心一带弧形构造及其两侧的壳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壳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标志壳幔深部构造存在着差异,地壳厚度变化大,弧形构造带中部为一莫霍面隆起(深45.0km),弧形构造带南北两侧上地壳中存在不同的低速块体。  相似文献   

7.
地电阻率与地下水位,大气降水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刘允秀  陈华静 《中国地震》1999,15(2):184-189
用固定的地面对称四极装置进行的地电阻率观测,是测量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介质的电性变化。对于定点测量而言,横向不均匀性不是主要矛盾。因此,电测深资料的数值解释是以层状水平延伸介质为理论模型。在垂向不均匀的电性剖面中,任意一层真电阻率的改变,都会使视电...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泉汕爆破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再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东南沿海泉汕测深资料进行了分析解释。结果表明,本区地壳与地幔构造特征有三个特点:1.本区低速层位于中、下地壳中。2.地壳纵向、横向都不均匀,结晶基底被多条断裂切割,地壳底部形态受深大断裂控制。3.本区六级以上地震位于上地幔局部隆起区两侧的中层地壳上部。  相似文献   

9.
依据山西省临汾地震台地质资料、岩层电性资料和台站电测深曲线,将该台地下介质电性分布简化为二维电性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维非均匀层状介质有限元模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水平层状结构,假定浅层三层介质电阻率均匀。依据电测深曲线及水平层状模型,借助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获取测区地层电性结构。通过第一层介质电阻率变化模拟了2个测道的浅层介质电阻率变化,分别是测区NS向表层介质电阻率随季节性降雨的变化和EW向浅层介质电阻率随水渠水深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对地电阻率会造成升高影响,解释了临汾地电年变形态"夏高冬低"的原因;此外,降雨对地电阻率的影响还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还与介质均匀性、地质因素等有关。测区附近水渠内水位的加深对电阻率造成的变化很小,认为2010年以来的趋势下降异常跟水渠干扰关系很小。研究结果将会对地电阻率的干扰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前兆指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东部地区的潮汐测量结果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九安  常千军 《地震》1995,(3):252-259
文中介绍甘肃省东部地区1985年以来在重力、倾斜、水平应变和水位等固体潮方面的测量概况,给出了各台(项)全系列观测资料作整体调和分析计算的潮汐参数,分析了液态地核共振效应对重力、水平线应变和水位固体潮周日波潮汐因子的影响以及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对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重力仪、石英水平伸缩仪和甘06井等水位井的结果清楚地显示出液核共振效应对K_1波振幅的缩小作用和对ψ_1波振幅的放大作用,且重力和伸缩仪NS向结果所揭示的地球模型更接近莫洛金斯基的地球型Ⅱ;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实测结果明显地受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影响,其中水管倾斜仪受影响的程度又明显地大于水平摆倾斜仪,兰州和宕昌两地南北向的非均匀性明显大于东西向,而宕昌地区的非均匀性又明显大于兰州地区。  相似文献   

11.
The interface phenomena for low periods, i.e. the initial oscillations, and the cut-off periods are two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in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curves.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ansitional and homogeneous layered earth by means of these two features.  相似文献   

12.
MT时间序列的小波去噪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本质上说 ,MT时间序列中噪声的强度与类型是能否取得MT响应参数无偏估计的决定性因素。当MT时间序列中磁场和电场中都含有相关噪声时 ,传统的去噪方法已无能为力。结合小波分析与MT时间序列的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MT时间序列去噪方法 ,讨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噪声识别 ,分析了理论数据通过小波分解与重构实现的去噪处理 ,探讨了对实测时间序列的固定源和随机干扰的去噪处理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地震参数与速度结构的联合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参数测定能力,对北京地区(38°-41°N,114°-119°E)建立了一个新的地震波速度模型MDBJ81。这一模型有四个水平层置于均匀半空间之上,第一层分成三块,以反映该地区浅部结构的横向差异及地形起伏效应。在联合测定地震参数和速度结构过程中,其可调整速度模型参数包括:各层中的平均P波速度,各层层顶深度,第一层三块厚度以及平均P波S波速度比。通过分离参数,避免了求解大型方程组。 最后求解中使用了北京台网1979年记录的43个地震,共836个P波及S波震相到时。结果表明,北京周围地区的确存在速度结构的横向差异,第一层底深度自西北向东南逐块增加。得到的新震中位置一般比原台网测定位置更靠近表面断层线。  相似文献   

14.
A simple measure, the association parameter, is proposed for directl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wo electrical soundings. The use of this measure to classify field results and to gain some insight into geological structure before extensive depth interpretation is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when used with soundings conducted using the tripotential technique the combined use of association parameter arid lateral inhomogeneity index can allow structural patterns to be discerned where otherwise they might be obscured. Possible extension of the technique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5.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洁  徐常芳 《地震地质》1989,11(1):35-45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区上部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阻层;上地幔高导层明显存在两个隆起区,一个以剑川—鹤庆为中心呈北北西向展布的隆起区,另一个以腾冲—潞西为轴呈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区。 本文还讨论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滇西北裂陷区盆地的形成,以及该区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Magnetotelluric data are collected along a NW-SE trending and about 900km long profile within northeastern boundary area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 This profile extends from the Hegenshan belt withi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across the Baolidao arc, Solonker-Linxi suture zone, Ondor Sum accretion complex, Bainaimiao arc, Inner Mongolia paleo-uplift, Yanshan belt, and ends on the Liaohe depression of the NCC. Impedance tensor decomposition methods are used to study the dimensionality and geo-electric strike of MT data of the region. Two-dimension (2D) analysis is appropriate for this profile. The 2-D subsurfac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along profile is obtained using the 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 (NLCG) algorithm.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lateral segmentation, and divided into high resistive, low resistive, and high resistive areas; The lateral varia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is significant within the CAOB, but it is smooth in the NCC; The extensive high conductive body(HRB)is observed in the mid-low crust beneath the Solonker-Linxi suture zone and Inner Mongolia paleo-uplift, respectively; The low resistivity could be due to the partial melts and crustal flows. Based on our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and other geological,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we speculate that (1)the final suturing of the Siberian craton to the NCC could be along the areas between Xilinhot Fault and Xar Moron Fault; (2)the relatively thick high resistive body beneath the Yanshan belt may serve as a tectonic barrier separating the on-craton and off-craton regions into different upper mantle convection system, and lower the effect of tectonic evolution of CAOB on the destruction to NCC.  相似文献   

17.
新疆玛纳斯大震区地壳深部的电性结构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玛纳斯大震区新近观测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视电阻率曲线、阻抗相位曲线、二维偏离度、主轴方位角和地磁实感应矢量。然后对所有测点的资料进行了二维自动反演解释。结果表明,沿剖面的地壳浅部可划分为5个区段,沿剖面的深部可划分为3个区段,各区段的接触边界由断层或深断裂带组成。沿测线沉积盖层最大深度达12km左右;测线南段存在壳内低阻体。这些解释结果与地质及其它资料吻合较好。玛纳斯7.7级地震发生在地壳电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接触带附近  相似文献   

18.
华北东部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在华北地区开展以人工地震测深为主的深部探测成果,认为该地区地壳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纵向的分层特性。沿纵向可划分为上层地壳、中层地壳和下层地壳三部分。在很多地震剖面上,中层地壳为一低速层,出现了速度逆转现象。 (2)莫霍界面沿横向的波浪起伏性和不连续性。莫氏面多在其波浪起伏的“拐点”处被断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北东部地区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地热活动和深部物质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丽江7.0级地震震源环境及其破裂过程讨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通过对丽江Ms7.0地震发生环境和破裂过程的分析讨论,得到以下认识:丽江地震发生在滇西北裂陷区北部块体内,这是一个由三组深断裂切割包围的三角形断块,断块内发育有裂陷盆地(大具-丽江裂陷盆地);该区除了水平应力作用外,还有很强的来自地幔物质上隆引起的垂直应力作用;主余震分布在地壳一个由相对低速区包围的高速区内。地壳介质结构横向非均匀性-地壳高速块体的存在,可能是丽江地震震源成核的重要成因。丽江7  相似文献   

20.
湖北襄樊—福建罗源一千多公里的剖面上作了23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该剖面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 大地电磁测深的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剖面内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结构特征。例如构造单元的形态、边界、断层位置、地壳和上地幔的高导层发育情况等。结果对于了解该区的深部构造背景、探讨深浅构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