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水利水电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库地震的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已有典型水库诱发震例百余例,可为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素材,但震例资料的分散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有必要建立水库震例基础数据库,为水库大坝工程的危险性预测和库区的防灾减灾服务。从系统需求出发,基于Access为开发平台构建水库震例基础数据库,数据库数据类型包括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实现其数据的管理、查询、统计、输出等功能,为水库地震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全数据"作为设计理念,提出建立地震废墟救援数据库群组,并基于Web搭建地震废墟救援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地震废墟救援数据的收集、遴选、整理及共享。基于此数据库群组,积累地震现场数据,作为地震废墟救援领域研究的科学依据,并且通过数据库管理平台为地震救援队员的日常学习与训练提供专业性救援知识、技术服务和科学指导,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文中对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系统实现省级测震台网与国家测震台网之间的地震速报信息的快速通报、汇集与共享服务,进而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得到更为精确、合理的结果,为防震减灾特别是大震应急服务。其主要功能有地震速报数据的采集输入,发送手机短信,IP数据传输,数据接收存储,数据库查询管理,系统配置管理,WEB服务,地震报警,地震定位和地震分布的图形化展示等。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数字地震台网产出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研制了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MASS系统),MASS系统客户端工程MASS软件实现了对数据库的编辑管理功能,本文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数据库建设使用的数据库模板、入库软件等,简述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转换入库、检测汇交的过程,并以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例进行成果展示,讨论数据库建设中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等关键点的技术处理。该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可为其他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国宏  马照松  单新建 《地震》2006,26(1):123-130
为了实现地震地磁数据的社会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目的,利用网络、WebGIS及数据库技术,开发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地震地磁数据共享系统;系统实现了信息服务、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改善了地震地磁数据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层次。从系统原理及功能设计、WebGIS系统、地震地磁数据库系统、Web发布及数据共享子系统等几个方面阐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山东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效应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效应研究在地震区划、地震预警及震害快速评估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收集整理了2004—2012年山东地区2630个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的相关资料,包括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钻孔剪切波速、自由基岩和土层表面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计算结果。利用上述资料计算得到了每个工程场地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和场地指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场地效应放大因子与基岩峰值加速度、场地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定量统计表达式,实现了场地效应放大因子的连续取值。结果表明,场地效应放大因子与基岩峰值加速度之间为线性负相关,与场地指数之间为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依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等现行国家规范,对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中钻探相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给出了土样深度、土层分层深度、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等钻孔相关深度数据的测量方法。归纳了地震工程地质单元层的划分原则,并介绍了应用该原则编制钻孔柱状图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场地地震稳定性一直是岩土工程和工程抗震领域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一套基于ArcGIS评价场地地震稳定性的技术方法,即将Arc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分析处理主要影响场地地震稳定性的因素,最终得出场地地震稳定性区划图。该方法中ArcGIS可将众因素分散的基础数据处理成系统的数字化与可视化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运算和等级自动划分;而层次分析法是数据运算的基础,该方法分别对各个因素内部不同区域的特性和各要素之间对场地地震稳定性影响的权重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在ArcGIS中进行叠加运算。以唐山地区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专题论证,得出该地区的场地地震稳定性的等级区划图,划分的区域与地震灾害专家对唐山大地震发生三天后拍摄的航拍片的解译进行对比,结果基本吻合。这验证了本文所用技术方法在分析场地地震稳定性方面的适用性,为我国的防灾减灾计划和国土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震目录数据动态可视化处理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圣强  李闽峰  王斌 《地震》2004,24(3):95-100
为数据共享项目研制和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动态地震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服务的系统,并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网络编程模式选取,且选择ISAPI模式作为实现服务平台的编程模式。详细分析了Internet动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实现,包括服务平台编程语言的选取、系统的运行环境、后台的数据库支撑及技术流程等。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存放和管理用于动态可视化服务的地震目录数据和地震序列目录数据。在数据库中共存放中国强震目录4227条和中国小震目录188033条以及7个地震序列目录共计50072条。最后,着重介绍了该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地震目录服务功能和地震序列分析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余震震源机制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震以后,跟随着一系列的余震,其震源机制有的和主震一致,有的则大不一样,这表现在P波初动的反向,反应了震源应力场的变化。 余震震源机制变化的原因,既不是岩块的错动过头,也不是液体流出的下陷,而是发生大震的滑动岩块对其前后邻接岩块产生的转换应力场所引起的剪切破裂。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工程地震研究院是青海省地震局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科技开发企业,是地震工程、岩土工程和环境地质领域从事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的经济实体,具有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桩基检测甲级资质,岩土工程勘察、咨询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丙级资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作业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基础隔震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建筑物基础隔震技术的原理。基础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的隔震消能装置,来增加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滞变阻尼。目前结构基础隔震体系按隔震机理不同划分类型,主要有橡胶垫隔震体系、滑动摩擦隔震体系、复合基础隔震体系等类型。总结了基础隔震技术应用和理论研究的发展,指出隔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蒙脱石的脱水作用对断层摩擦本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高温双轴摩擦装置,研究了含蒙脱石的断层带在不同温度下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以期了解脱水作用对摩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带摩擦强度随温度而升高,而速度依赖性较为复杂,以1.4u/s为界,室温和100℃时,低滑动速率下表现为微弱的速度弱化,高滑动速率下则表现为速度强化;200℃时均为速度强化;300℃时高滑动速率下仍为速度强化,但低滑动速率下转变为速度弱化;400℃以上,均为明显的速度弱化。摩擦行为的变化与脱水过程及相应的断层物质变形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选择合适的人造地震动时程是高层建筑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作用的基础。介绍了徕远广场结构设计地震波的确定方法及过程。鉴于各条地震波输入进行时程分析的结果的离散性,提出可以采用场地土层反应分析得到的地表加速度时程及按照《高层技术规程》设计规准谱拟合人造波作为结构设计地震波。  相似文献   

16.
柯坪塔格前缘断裂东段是柯坪推覆构造系前缘的一条活动断裂,野外调查获得了其晚第四纪错断洪积扇、冲沟阶地面的证据,实测了变形地貌面上的断层陡坎,分析了断层的形变量,通过采样测年估算了断层的缩短速率。由7个观测点的断层陡坎剖面测量,计算了观测点处断层的水平缩短速率,结果表明,断裂弧顶部位的五道班、三间房以西及其大山口道班附近,断层错断了Ⅰ级和Ⅱ级洪积扇(阶地)。断层在这些地点最新活动强烈,水平缩短平均速率全新世以来为0·35~0·44mm/a,更新世晚期末以来为0·16~0·30mm/a,而在非弧顶部位的巴楚磷矿、三岔口以北及大山口北断层只错断了更新世晚期Ⅲ级洪积扇,且水平缩短速率较小,断层水平缩短平均速率更新世晚期以来为0·05~0·07mm/a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许多地震工作者对地震波速的大量研究工作,已证实了在大地震发生之前,孕震区内及其周围地区,可能会出现地震波速度或波速比的下降异常。例如海域、松潘、新丰江、宁蒗等地震,震前都出现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水市建筑场地地面脉动的观测与分析,说明地面脉动幅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並随地形地貌的改变而变化。水平向脉动明显地有一个卓越方向,水平振动的卓越方向在整体上受场地周围的地形所约束,局部场地条件只具有次要的影响。地面脉动频谱特性一般是在大区域范围内才能反应出变化来,且受区域地质和新构造运动的情况所控制,地面脉动的特征是局部地形地貌对谱型的影响迭加在区域背景上的结果。地面脉动与强震时地面运动特征的对比及二者的相关性是今后研究场地地面运动的重要问题。按场地地面脉动的卓越周期和谱型将测区场地作了区段划分。  相似文献   

19.
The term “structure”, as used here, includes synclinal and anticlinal folds and folding in general, faults, cross fractures and various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intrusions. Structure, both regional and local,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mplacement of mineralization.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which occur fairly commonly, structural conditions are reflect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nds and intensities apparent on aeromagnetic maps. A number of documented illustrations based on Canadian Shield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Illustrations are drawn from areas of known geology and from proven mining camps, as well as from loci of recent discoveries. Canadian examples are chosen because of existence and availability of extensive aeromagnetic cover, although it is logical to extend the argument to other shields and indeed to regions of other geological, but similar magnetic character. The importance of aeromagnetics in structural approach to exploration and the correctness of such approach seem to be fully substantiated by result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渤海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渤海是我国东部陆缘海湾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地区。研究渤海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探讨我国沿海地震的成因、沿海现代地质构造活动性质以及海洋石油开发都有一定意义。本文研究了渤海的历史地震资料,除中国大地震目录已发表的地震外,本文新增补了2次6—61/2级地震和3次5级左右地震。讨论了1969年渤海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大地震目录给出的深度为35公里(位于地壳以下)。根据其他作者的最新测定的结果和作者等人重新测定的微震震源深度,认为1969年渤海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5公里较合适,渤海地震都位于地壳以内。渤海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与华北地震区完全一致,渤海地震是华北地震区的一部分。渤海内部的现代构造运动是以水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走滑运动为主要特征。渤海地震活动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以及与其共轭的北西西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