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4年8月3日鲁甸MS 6.5地震前,昆明地震台形变观测4个分量出现短临异常,排除降雨干扰,结合发震断裂性质及相关研究,分析定点形变异常与该地震前地壳活动的内在联系。分析认为,鲁甸6.5级地震前1—2个月,昆明地震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异常较为显著,洞体应变NS分量异常突出,是定点形变投入观测以来的显著异常;形变观测资料异常特征与鲁甸地震发震断裂性质吻合较好;NS分量和EW向分量较好记录了此次鲁甸地震NNW—SSE向包谷垴—小河左旋走滑断裂和NEE—SWW向破裂断层的震前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M_S8.0地震,之后,发生了诸多震级大小不同的余震,昆明地震台记录余震震级一般为4.2级以上,如:汶川、北川、青川乃至甘肃的武都区、陕西的宁强县等余震,至昆明地震台的距离从5.5°—8.7°左右。汶川地震主震难分,震相特点不突出,各种震相不易分辨。经过几个余震分析之后发现,主震之后的余震波形特征则较为明显,利用这些特征,在之后大震速报的分析中算出的发震时刻和中国地震台网大震速报公布的发震时刻非常接近。这些特征与往常分析地震图时分过的在相同距离范围内,近震波形出现的规律有些不同。此外,若发生近震时,在初动不清的情况下,这样的震中距范围内,需区分它是汶川余震还是其他地方的地震。  相似文献   

3.
以九江—瑞昌5.7级地震的大量现场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从烈度等震线、发震构造调查与分析和地震地质灾害特征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调查,分析和研究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先通过断层活动性、地震震级与发震构造长度关系等地质分析得出可能的发震构造;再通过对烈度等震线、各种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根据极震区长轴和地震地质灾害优势分布走向得到可能的发震构造;最后综合分析地质和地震地质灾害研究结果。结果的一致性表明瑞昌—武宁断裂为九江—瑞昌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4.
澜沧—耿马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澜沧—耿马地震形变带、极震区及余震序列分布特征,分析了7.6和7.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认为北北西向旱母坝断层是7.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7.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一条单一的断层,北西向木嘎断裂和北北西向澜沧—勐海断裂均有明显破裂表现,这一特点与震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4.20芦山地震后,有学者在芦山县龙门乡发现一系列的线性裂缝和砖块的旋转变形等"地震地表破裂迹象",由此推测芦山—龙门一线存在隐伏逆断裂,并认为该断裂有可能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因此,进一步探讨芦山—龙门一线是否存在潜在的发震断裂,无论是对研究芦山7.0级地震的发震断裂,还是对灾区的重建指导都十分重要。在龙门乡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跨谷地的地质剖面实测,槽探和人工地震勘探等工作。结果显示:至少在800m深度范围内,不存在芦山-龙门隐伏断裂。此带上的地裂缝等现象不是由断层位错引起,而更可能是地震动在阶地陡坎附近造成的地基或边坡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6.
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构造法,要求鉴定发震构造和划分地震构造区,在以往实践中,发震构造鉴定往往基于地表活动断裂构造,且表征为线状震源.当存在较强非随机分布的地震活动且难以找到清晰的地表活动断裂构造形迹时,地震构造法就难以合理地表现这些地震的危险性.本文以云南滇中大姚—姚安发震构造鉴定为例,探讨了在地表活动构造形迹不清,中强地震活动性较强的滇中大姚—姚安地区,采用面状发震构造来表征地震危险性的方法,讨论了在地震构造法中采用面状发震构造的必要性、鉴定思路和方法,并建议在今后的核工程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构造法中应充分考虑面状发震构造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点及地震构造带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震的构造成因角度出发,探讨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点、发震构造特征及地震构造带的划分。认为本区自公元1059年以来地震活动明显地存在三个活动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三活动周期的地震活动高潮阶段中。本区发震构造以走滑、走滑一正倾滑、走滑一逆倾滑运动为主,发震构造的展布方向主要为NNE、NNW—NW,不同方向发震构造具不同运动特征。文中还具体讨论了本区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划分。  相似文献   

8.
山西地震带历史地震序列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美煊 《地震》1993,(5):40-46
在工程地震工作中需要知道某地震带或某地区未来100年内的地震活动水平,以便适当选择历史地震的统计时段,从而得到和地震活动水平相适应的不同潜在震源区的各级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 本文利用极值理论、最大熵原理、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莫尔纳方法和伯努里模型方法计算了山西地震带未来100年内中强震的年平均发生率、平均重现期大于等于某级地震的个数和发震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山西地震带未来百年内将发生≥6.0级地震3次,发震概率为0.94左右;将发生≥6.5级地震1—2次,发震概率为0.84左右;有可能发生≥7.0级地震,发震概率为0.53左右;发生≥7.5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发震概率为0.32左右;发生≥8.0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发震概率为0.15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研究了山西洪洞地震前后P波初动符号、初动半周期、振幅比、S波衰减率、尾波持续时间比等地震波参数的异常特征,得出了地震前,小震P波初动符号一致性增强,初动半周期存在低值—波动—发震或低值—发震的时序演化过程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我国历史与现今中强以上地震的发震时刻与倾斜固体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发震时刻位于震中区当天倾斜固体潮的峰值时段上。孤立型地震的发震时刻往往与震中区倾斜固体潮极大值对应;原地重复发生的地震,其发震时刻所处的倾斜固体潮背景相同;逼近地震与主震发震时刻的倾斜固体潮背景相同的占70%;大震后有60%的强余震与主震发震时刻的倾斜固体潮背景相同。据此,成功地预报了门源6.4级地震后的较大余震。  相似文献   

11.
澜沧—耿马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俞维贤  侯学英 《地震研究》1991,14(3):203-214
本文通过对澜沦—耿马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形变带中地震断层和构造地裂缝的追索、调查和实测,分析了澜沧—耿马地震地面破坏的组合类型及其与构造线的展有关系,对形成澜沧—耿马地震的应力场及控震、发震构造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三江口水库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对该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构造类比法分析表明:蓄水后发生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岩溶塌陷型水库诱发地震。概率预测法分析表明:库首段(新滩子—狮狸弯)发震概率较小,仅为0.02;库中段(狮狸弯—牛鼻子)岩溶不太发育,诱震可能性较小,不发震的概率为0.96;库尾段(牛鼻子—峡马口)有可能诱发微震,发震(M3.0)概率为0.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位滑动变差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滑动变差方法是突出地下水位前兆场时空演化特征的良好方法。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像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据此给出了地震中短期预报新标志。  相似文献   

14.
张珂  张帆  张晖  王鑫  郝美仙  翟浩 《地震学报》2022,44(4):594-607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在2018—2019年间曾发生多次小震丛集活动,不同地震事件的波形记录易相互交叠,导致地震目录缺失。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匹配定位(Match & Locate)方法,对台网遗漏地震进行识别、检测与定位,并通过CAP方法反演敖汉旗震群最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匹配定位后的小震分布定量地拟合发震断层面参数,从而综合判定敖汉旗震群的发震断层面几何形态和发震构造。结果显示:通过匹配定位方法共识别、定位405个小震事件,是原有地震目录事件的5.4倍,震群主体沿NW?SE向展布于红山—八里罕断裂与赤峰—开源断裂相交区域的东侧,震源深度集中于8—10 km。断层拟合结果和最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表明敖汉旗震群的发震构造应是一条左旋走滑型隐伏正断层,断层面走向为157°,倾角为84°。综合分析红山—八里罕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的断层性质和活动特征,认为敖汉旗震群的发震断层可能是这两条深大断裂在不断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5.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图象与发震构造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及迁移图象,发现其地震序列中主震及余震明显地沿北北西向分布。7.2级地震所形成的形变带沿北北西向旱母坝断层分布,表明该断层即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7.6级地震时,沿北西向木嘎断裂和北北西向澜沧—勐海断裂均形成明显的地震形变带,表明其发震构造较复杂。主震后的强余震活动与北东向断裂有密切关系。本文认为澜沧、耿马地震序列具有复杂的发震构造和破裂图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用地震活动度 S 对苏、鲁、皖、豫地区几次中等强度地震前 S 值进行时、空扫描。结果表明,该区大多数中等强度地震前近震中区 S 值等值线分布范围有扩展—收缩现象;主震前2~3年内,在震中区一定范围 S 值时序曲线出现升高—降低或升高—降低—回升发震的过程。上述 S 值的时、空变化反映了中等强度地震前近震中区地震活动的活化—寂静或活化—寂静—二次活化的发震过程。初步认为,适当选择 S 值的权系数进行其时间和空间扫描可给出中等强度地震前近震中区地震活动的异常信息,对本区地震的中期预报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间8级地震(包括前震和余震)形成的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对地震形变带通过不同岩性时所产生的形变类型的主要特征、力学性质等进行较详细描述,对形成该期地震的应力场特点及控震、发震构造进行初步探讨。 西藏地区地处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东段,是一个地震频度高、强度大的地震区。该区在1950年以前,历史地震记录不完整,准确性差实地考察资料也不多见。1950年以后才开始有较系统和详细的地震记录资料 1980和1981年,笔者对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间,西藏发生最强地震之一(8级)所产生的地震形变带进行了初步考察,虽然从地震发生至考察时,已隔近30年之久,但地震形变仍保存十分完好。通过对它的研究,对于探讨该期地震控震和发震构造的特点,地震破裂的性质与过程,分析地质构造及其应力场的演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8.
选取1970年至1999年晋冀蒙三省交界4次中强地震事件,进行地震视应变演化分析。得出,地震视应变异常与晋冀蒙三省交界区中强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震前,晋冀蒙三省交界区地震视应变演化模式有:增强-减弱-发震、增强-减弱-迁移-发震、增强-减弱-消失-增强-发震、增强-减弱-维持-发震。"大同窗"必是异常区,其震前地震视应变演化模式有:增强-维持-消失-发震、增强-减弱-发震、增强-维持-减弱-发震。异常区多形成于震前3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扩散或向特定方向(震源方向)迁移的特征。中强地震多发生在视应变高值异常区、视应变高值异常迁移区、视应变高值异常区迁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利用发震区域的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变化模型, 研究了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MS5.7地震发震构造与天体潮汐引力的关系, 并利用该模型结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多源综合温度数据资料, 分析了九江地震前后发震区域热异常在时空上的动态变化特征. 结果显示, 一方面, 在时间序列变化上, 孕震区热异常表现出的起始—消亡演变过程与岩石在应力加载下的形变—破裂过程相吻合. 无论近地表大气还是上附多层大气, 热异常主要集中在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区域, 与构造断裂带分布相一致; 同时, 热异常从近地表到高空消失的垂向分布, 符合地面对大气加热导致大气升温→抬升→扩散→消亡的大气动力学基本特性, 表明构造运动是本次温度异常变化的主控原因. 另一方面, 热异常变化遵循引潮力(低值—高值—低值)的变化过程, 显示出天体引力对发震断层温度异常识别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以及引潮力可能对构造应力处于临界状态的发震断层具有诱震作用, 预示利用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与热异常变化相结合研究短临地震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借用彭美煊“利用最大熵原理估算山西地震带中强震的重现期和未来100年内中强震的发震概率”文中的最大熵原理方法估算了华北地区(北纬30°00′~42°00′,东经105°00′—124°00′)中强震的重现期和未来100年内的中强震的发震概率。经计算,五级地震的重现期为7.35年,发震概率是0.99;六级地震的重现期为38.35年,发震概率是0.92;七级地震的重现期为171.89年,发震概率是0.44。计算结果与历史地震比较相接近,计算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