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上无破坏记载但影响面积较大的地震史料是历史地震学中的宝贵资料。本文通过对甘宁陕地区明代无破坏记载的历史中强震的史料考证、实地调查及对有感范围的统计计算,采用综合分析及类比的原则和方法,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新确定补充了10次中强地震,并给出其基本参数。为研究区内完整的地震活动规律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震史料的考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震历史记载十分丰富,是研究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基础资料。但“历史文献记载,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原因以及史料编纂学方面的原因,呈现出很大的复杂性”(谢毓寿等,1983—1987)。因此,用这些资料编辑地震目录或编纂地震志书,就需要鉴别。 1.史料中的问题 地震历史资料大多来源于正史、国史、野史、方志、杂记、档案、报刊、碑刻及地震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3.
查阅山西历史地震研究的相关史料和文献,简述研究现状,提出修订地震参数的建议。指出,在目前传统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要深入挖掘历史文献资料,补充完善史料记载,解决地震参数校正问题;同时,要将传统的史实考证、现场调查与GIS系统方法有机结合,建立山西省历史地震GIS系统,充分利用山西省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进一步推进山西省历史地震研究。  相似文献   

4.
林国良  王健 《地震学报》2012,34(1):118-124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对地震的文字记载较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地震史料.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地震史料收集整理和多次的地震目录编制.我国的历史地震资料有其固有的特质,历史地震研究工作也有自身的特色.例如,历史地震文献中有关地震破坏的记载其详细程度因地因时而存在较大差异,往往年代久远的记载极为简要、高度概括.传统的历史地震研究方法特别重视归纳和概括,通常是根据各场点的烈度资料,勾画出地震等震线,然后再据此确定地震的震级、震中等参数.在勾画等震线的过程中,总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删繁就简",最终给出的等震线一般都较为规整.在此过程中,专家的个人经验往往起到主导作用.另一个真实的情况,也是非常遗憾的是,除少数历史强震外,大部分的等震线绘制完成后,作为更加基础的烈度点数据并没有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中地震史料更为世人所瞩目。挖掘和研究我国地震史料是地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推动和深入我国地震史料的研究工作,发挥地震史料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于1987年11月3—5日在昆明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得到史  相似文献   

6.
辽宁是历史地震资料比较缺乏的地区,深入研究历史疑难地震,尤其是确认一些破坏性地震,对补充已有的地震目录和开展地震预测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重要作用。在历史地震研究中认真考查,论证已有的地震史料是最主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若能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地震资料,按"地震重复"发生理论反推一些历史上可能存在的破坏性地震,也可以认为是对历史地震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按照这一思路,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地震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地震活动图像和大地震震害现象的对比,确认辽宁地区1509年4月21日的地震是一次破坏性地震,并对1552年10月27日的地震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吴清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13,29(4):411-423
以1995 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 世纪~ 公元1911 年)》为基础,首先统计了中国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对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历史强震的烈度点资料普遍偏少。在时间和强度上,公元1500 年以前,受条件所限很多历史大震没有记载或者有些记载没能流传至今,而流传下来的历史地震也仅有少数烈度点;公元元年以前,史料记载过于简单且有缺漏,导致估定的最大震级记录不超过7 级;公元1500 年以后才开始出现8 级以上大震记录。在空间上,中国东部地区地震记载点明显较西部地区更为翔实。本文对单烈度记载点历史强震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既有仪器记录又有宏观考察的现代地震按照历史地震参数获取方法进行处理,以讨论烈度点稀缺对确定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与强震目录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瑞生  王彬 《中国地震》2005,21(2):280-284
上世纪50、80年代,我国曾两次广泛搜集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及各省区《地震资料汇编》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960年、1995年等4版强震目录,它们反映出我国历史强震活动及其灾害的基本状况,是地震预测、防震减灾等研究的基础资料。但因资料分析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致使一些地震参数判定有误,并丢失了大量的中强地震:①历史记述之真伪判定与取舍;②无破坏性文字记述的所谓“有感地震”的分析处理;③地震震中、强度及其精度判定。本文以云南历史地震记载为据,对照1995年版《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5)(以下简称《95目录》),就以上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阿坝州丰富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目前国内历史地震研究的新动向,在阿坝州历史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阿坝州历史地震烈度评定表,提出历史地震烈度评定的标志,Ⅲ-V度,主要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程度评定;Ⅵ-X度,主要根据房屋、结构物的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地表破坏程度等评定,并按阿坝州历史地震史料记载内容,结合《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和目前多数人所采用的烈度评定标志,对州内历史地震记载中对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和数量词的运用等进行定量划分等作了统一规定。在此基础上编制出《阿坝州历史地震烈度评定表》,作为对阿坝州历史地震烈度评定时的参考。在历史地震震级的估算中,利用阿坝州历史地震无破坏记载的多,有感点记载详细(到现在的乡、村)等优势。选用现代有仪器记录的州内4-5级地震资料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震级与震感距离的关系式(1),M=1.52logR+1.9;震级与震感距离和烈度的关系式(2),M=0.8logR+0.45I_0+0.71,其中(1)式的相关系数r为0.97,标准误差S为0.28;(2)式的相关系数为0.96,标准误差S为0.21。并规定了在对历史地震震级计算时应基本满足下列条件时方能进行计算。(1)  相似文献   

10.
黄玮琼  李文香 《地震学报》1994,16(3):273-280
从地震史料记载最丰富、记载年限最长的华北地区入手, 根据地震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 运用一些分析与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结果得到, 史料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区域Ms6地震从1291年起基本不漏, 整个华北地区(除海域、内蒙等边远区外)自1484年以来Ms4(3/4)地震基本完整。   相似文献   

11.
12.
The principle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for tackling problems related with the verification of historic earthquake records so as to enable proper utilization of the rich historic data of China.Case studies furnished in this paper show that those principles could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to solve the puzzling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studying the historic earthquake data.The principles listed in this paper might also be used to tackl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historic records of other branches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是经过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和衰减关系的确定,以及基岩地震动参数的计算而作为基础资料的历史强震目录,同时也是通过历史地震记载的分析得到的。然而,在其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而现有的不确定校正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本文设想仅仅利用历史地震的史料记载,依据最大似然法,计算场地的各不同年份不同超越概率的地震危险性。以怀来、河间、唐山、承德、宁晋、石家庄为例,并仅仅以这些场地的历史记载为依据,不考虑推测的影响烈度,计算这些场地的危险性分析结果,并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结果进行比较,由此来说明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4.
对豫西南两次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震调查是核电厂和大型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来,本文作者在参与完成河南核电项目选址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曾对豫西南地区的历史地震进行过调查。兹将其中两次较为重要的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结果介绍如下,希望对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今后修编地震目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The Qian-Gorlos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in the Songliao basin in Jilin Province in 1119 AD, was the largest earthquake to occur in NE China before the 1975 Haicheng earthquake.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and surface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t has been suggested previously that the earthquake epicenter was in the Longkeng area. However, other workers have considered the epicenter to be in the Halamaodu area based on the landslides and faults found in this region. No seismogenic structure has yet been found in either of these two regions. We tried to detect active faults in the urban areas of Songyuan City, where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 was probably located. One of the aims of this work was to clarify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so that the seismic risk in the city could be more accurately evaluated. The area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using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and topographic surveys, seismic data from petroleum exploration, shallow seismic profiles, exploratory geological trenches on fault outcrops, and borehole data. The geophysical data did not reveal any evidence of faults cutting through Cretaceous or later strata under the Longkeng scarp, which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structural evidence of the Qian-Gorlos earthquake. The continuous fault surfaces on the back edge of terraces in the Halamaodu area stretch for >3.5 km and were probably formed by tectonic activity. However, results from shallow seismic profiles showed that the faults did not extend downwar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eep structure being identified as a gentle kink band. A new reverse fault was found to the west of the two suggested epicenters, which presented as a curvilinear fault extending to the west, and was formed by two groups of NE- and NW-trending faults intersecting the Gudian fault.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and shallow seismic data from petroleum exploration revealed its distinct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howed that the fault may cut through Late Quaternary strata. Exploration boreholes and later geomorphological studies provided further proof of thi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nd analysis, the Gudian fault was confirmed as having been an active fault since the Late Quaternary,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7 in the future. The Qian-Gorlos earthquake was most probably the result of breakage on one or two sections of this 66-km-long fault.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目录中固原1306年和1622年两次地震的地震参数进行对比和查阅历史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发现了朝那湫和马刚堡两处地震遗址.综合历史资料记载和对遗址的考察研究认为:1306年固原地震的震中应为35.9°N,106.3°E;1622年固原地震的震中应该在36.5°N以南.  相似文献   

17.
肖和平 《华南地震》1991,11(1):62-64
本文根据湖南省城步、邵东三次民间流传的历史地震现场调查和地震地质条件等资资,研究了这些地震参数和发震成因,认为这些地震是构造地震。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主震和余震属于同一发震构造形成的震源区之原则,提出了历史地震余震参数的复核方法:首先在核实资料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属于余震;考虑主震震源区范围,综合确定余震震中位置,当资料不够充分时,也可直接以主震震中代替;按有感半径和区域烈度衰减关系来估算震级值.进而运用以上方法以1604年福建泉州海外7(1/2)级地震、1605年海南琼山7(1/2)级地震和1668年山东郯城-莒县8(1/2)级地震的13次余震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普适性.结果表明13次余震中有12次地震震中位置和6次地震的震级值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余震参数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变,判定了主震和余震是属于同一发震构造.这些结果为在相关地区合理识别发震构造创造了条件,也可为今后修编历史地震目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了1614年平遥6?级地震的各版本地震目录的参数、记录此次地震的历史史料、关于该地震的研究文献,对比了山西断陷盆地的12次5.2级至6?级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的破坏情况及有感范围,得出了此次地震的震级偏大,定为5?级更为合适的结论。同时,在前人对该地震震中参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震参数校订的新方法,重点定量分析了平遥一带仪器记录的小震空间分布、震群分布和地震密集值分布特征,并结合平遥一带断裂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讨论了平遥地震的震中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