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和考证,认为1911年2月1日福建德化县城关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Ⅵ度,震级344。同时分析了《时报》宣统三年正月二十九日第3页刊载的地震事件可能是指福建省德化县城关地震,而不是江西省九江发生的地震事件,因此对同年2月6日江西九江5级地震存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和考证,认为1911年2月1日福建德化县城关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Ⅵ度,震级44/3.同时分析了《时报》宣统三年正月二十九日第3页刊载的地震事件可能是指福建省德化县城关地震,而不是江西省九江发生的地震事件,因此对同年2月6日江西九江5级地震存疑.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威胁很大,尤其是大地震,如我国1976年唐山地震一夜之间使24万人丧生,1976年2月危地马拉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这个国家年国民生产总值。因此有史以来地震一直强烈地吸引着人类的注意。从纯科学的角度来看,地震又是一个信息源,由地震发出的地震波我们可以得到震源发生过程和波的传播规律及地球内部构造的信息,地震科学的这两个分支(震源研究分支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分支)是同时产生的。但是直到现在震源的研究远不如地球  相似文献   

4.
2016年7月24~2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吉林省地震局在长春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6年学术交流研讨会。会前征集了78篇专题论文摘要,编辑论文摘要集一册;邀请了14个大会报告(Keynote Lecture),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大学的系统外特邀报告3个。研讨会期间,除大会邀请报告以外,以宣读(Oral)方式交流专题报告16份(其中包括行业青年研究专项课题优秀结题报告8份),以张贴(Poster)方式交流报告24份,其中评选出7份优秀张贴报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82年度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及其他“重要”(significant)地震主要以文字叙述方式按月统计其发生的数字和发震地点,报道一些破坏性地震的灾情和造成的破坏或伤亡以及救灾情况,同时将这些破坏性地震的震源参数列出一览表附后。最后对全年的地震情况作一总的概述。此外,表中的“测定机构”栏内的英文缩写字母所代表的有关单位另列出英、中文对照表附在一览表之后,以供查阅。  相似文献   

6.
赵平顺 《华南地震》2002,22(4):89-93
通过对1987年寻乌5.5级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回顾和总结。针对在此次地震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在破坏性地震事件处理中改进有关工作的初步设想。以便提高各级政府及地震部门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德都县龙镇附近于1986年2月9日、3月1日、8月16日相继发生5.3、5.0和5.8级4次中强地震.尽管这里是地广人稀的边陲,但地震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有数千万之巨,使近百人受伤.一向少震的黑龙江出现的震情引起一些地震专家的注意.黑龙江省地震机构建立15年来,省内很少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时间长了在我们头脑中震情观念有所淡薄,就形成“管台(地震台)、守机、报数据”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3日,甘肃省金塔县、内蒙古额济纳旗交界发生MS5.4地震,这是继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5.9级地震10年后,在河西走廊西部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极震区烈度约为Ⅶ度,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震害较轻,但有一定的房屋破坏及经济损失。文章对该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序列、地震背景及地震构造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云南省地震局和云南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龙陵地震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昆明举行,提交会议论文六十三篇,报告交流四十五篇,编辑“摘要汇编”一册。论文内容涉及地震预报、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地震波与地震机制、工程地震与地震地质、震害及大震对策等。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1 2月 1 4日 2 1时 2 7分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西盆地南缘 ,玉门市西旱峡煤矿 -妖魔山一带发生了MS5 9破坏性地震 ,它是继 2 0 0 0年景泰 5 9级地震、2 0 0 1年 7月1 1日肃南祁青乡 5 3级地震后 ,在祁连山北缘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是中国大陆 2 0 0 2年度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 ,也是甘肃省遭遇的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城市地震。整个玉门市震感强烈 ,部分建、构筑物 ,工业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损坏。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讨论本次地震的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特征。1 主要震害及其特征1 1 震害及其类型本次地震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51-1980年期间中国气温资料研究了1966-1976年间华北断块区地震幕活动与1960年2月-1977年1月气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断块及其邻近地区1960年2月天气异常增温到1977年1月天气异常降温过程与地震幕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相关联;1967年5月、1973年1月、1975年9月和1976年2月的气温异常与该地震幕中1969年7月18日渤海7.4、1975年2月4日海城7.3和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三次地震密切相关。2.气温异常时问和异常范围之间以及它们与地震能量之间都有较高的可信度,表明气温异常与地震幕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3.从1960年2月气温异常开始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发生时的16.5年可按0.618~N划分为18个时段,4次7.0级以上地震和5次气温异常发生的时间恰好位于某几个时间段上。  相似文献   

12.
近一时期,社会上关于上海地区要发生地震的谣传颇多.上海市地震局曾通过报纸、电台多次说明: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没有迹象表明上海在近期内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但是,谣传并未止息,特别是7月11日南汇等地发生了30年来最大的龙卷风后,上海地区要发生地震的传闻又多了起来,不少人流露出“恐震”心理.这是没有必要的.当然,“恐震”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群众对地震的前兆知识和地震造成的破坏有所了解,每当出现闷热、暴雨天气,或者某些异常现象时,就把它们与地震联系起来.其实,地震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要通过对各种地震前兆现象和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才能作出.  相似文献   

13.
2017年8月28—30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甘肃省地震局在嘉峪关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7年学术交流研讨会。会前征集了110篇专题论文摘要,编辑的论文摘要集在《国际地震动态》第8期正式出版;邀请了13份大会报告(Keynote Lecture),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重点大学的系统外特邀报告10份,系统内老专家讲述历史成功地震预报过程的报告3份。研讨会期间,除大会邀请报告以外,以宣读(Oral)方式交流专题报告21份(其中包括行业青年研究专项课题优秀结题报告5份),以张贴(Poster)方式交流报告28份,评选出6份优秀张贴报告。大会还就"数值地震预报距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为主题进行了圆桌讨论(Panel Discussion),就数值地震预报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碰撞。此次学术交流提议有必要系统地对历次成功的地震预报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14.
作者参加了新西兰皇家学会与现代地壳运动国际委员会和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于1984年2月9~14日在新西兰惠灵顿联合组织召开的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对这次会议的概况作了介绍。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会上共宣读了108篇论文,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就大地测量、地震、地震和断层的关系、地震和发生模型、地震活动性等方面论文的有关内容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5.
1854年12月24日(清咸丰四年十一月五日)在南川县陈家场(今南坪镇)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1971年《中国地震目录》和1975年《四川地震目录》根据有关资料,对这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定为七度,震级5 1/2级。重庆市博物馆胡人朝同志在1980年第4期《考古与文物》上撰文,提出“1854年陈家场地震的震中烈度应低于  相似文献   

16.
傅征祥 《地震学报》1981,3(2):118-125
1978年5月18日海城地震(Ms=6.0)发生在1975年2月4日海城破坏性地震(Ms=7.3)余震区的空区内.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强震发生之后,其余震(Ms2.0)的月频度衰减异常缓慢(P=0.73),而6级地震发生之后 P 值明显增大,即6级地震发生在月频度衰减曲线的拐点上.这次6级地震之前不同于7.3级强震前,在震源区没有丰富的前震活动.6级地震是7.3级强震的最大余震,作者认为它是区域应力在未曾充分破裂的空区内再次集中积累而发生的余震.   相似文献   

17.
1978年10月7日在朝鲜南部忠清南道的洪城郡一带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地震,极震区烈度达七度表的4—5度(据我国部分台站资料,震级约为 Ms 4.2)。由于较长时期以来,朝鲜半岛处于一个地震的平静时期,发生地震较少,其中破坏性地震更少,因此,这次地震引起多方面重视。南朝鲜报纸曾于1978年10月9日就洪城地震作了较长篇幅的报道,涉及此次地震的灾情、成因和对朝鲜半岛地震发展趋势的估计等方面。现摘要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是甘东南地区近77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事件,2011年2月和11月在本次地震震中附近区域分别发生了4.0和4.5级两次中等地震,之后出现了长达21个月的4级地震平静,因此确定这两次中等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研究该区域地质构造的活动特征,分析区域的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2月召开了政府间地震危险的评定及减缓会议。会后出版了《正式报告》等资料汇编,1978年又出版了《地震危险的评定与减缓》论文集,内容分四个部分(详见本刊本期对此书的介绍),其中《正式报告》中的“一般讨论”等章节,已在本刊第8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1~1978年地震计划和活动概况》一文中摘用,现再将“地震危险的评定”一节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便于查考上一年国内外地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进展及对地震界影响较大的事件,本刊试行编辑了这一期“《国际地震动态》1980年大事综述专辑”。我们邀请了地震学界有关方面的地震学家和地震科技工作者为本刊撰稿,选取了其中约30篇。虽然我们事先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但仍难免漏掉某些重要事件或有些内容选得不够恰当。为了今后进一步编好这种专辑,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本期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地震研究的方向任务,其中包括《中国地震预报科学战略》一文,提出一边研究、一边预报,围绕地震预报选择研究课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物理方法和原理为基础,逐步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