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资料,对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针对多波资料的静校正、叠加成像、转换波资料的共转换点的求取方法等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综合利用多波资料进行地震属性和各向异性研究的方法,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技术系列.经过在胜利油田罗家地区的初步应用,表明了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地表物质非均质极强、各向异性明显及地形复杂等特点,系统阐述和讨论了近地表折射和反射法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进展,认为:1综合利用纵、横波的优势,开展多波多分量联合勘探对提高浅层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具有重要作用;2现在的浅层地震勘探主要是对地震剖面进行解释,容易忽略一些隐含的地质异常现象,属性提取技术是充分提取地震信息,进行全面综合解释的有效手段;3开展多层折射介质的观测系统和解释方法研究,尤其是折射层析成像研究,是提高多层折射介质成像精度的途径;4开展黏弹性、双相和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反射与折射波法研究是提高近地表地震勘探成像和物性参数提取精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多波多分量地震探测技术   总被引:25,自引:14,他引:11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本文主要论述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应用时的效应,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并给出实例说明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应用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方法探测隐伏活动断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程和活动断裂探测中过去还没有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上开展的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纵波震源或横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接收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获得较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别是水平分量采集的横波和转换波可提供很有意义的地下结构和构造信息.综合利用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征进行的地质分层和断层解释结果取得了与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结果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多分量地震勘探弥补了用常规单分量地震勘探进行岩性识别、地层构造解释时造成的多解性的不足.极化分析方法在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根据各种类型的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极化矢量,对地震资料进行震相识别、波场分离和去噪等,为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和解释打下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极化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多道瞬变电磁法(Multi-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MTEM)最早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学者提出,该方法不仅融合了地震勘探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解释方法,而且把电磁法勘探中的几何测量和感应测量结合在一起,它是目前石油和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电磁勘探方法.本文首先对MTEM方法的提出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然后分析了其采用大功率接地源形式、伪随机码发射源、多道观测、类地震资料处理等特点等.最后介绍了采用MTEM在陆地、海洋等勘探环境下进行的探测和监测实际勘探例子.该方法成功的应用,为推进我国多道瞬变电磁深部探测系统研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3年度美国SEG年会上刊出的地震各向异性理论与多分量地震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为依据,通过各论文的技术剖析和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届年会所展示的多分量地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综合分析发现,多分量地震技术的发展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油服企业成为多分量地震技术的主要推动者;2)成功应用的实例不断增长;3)海洋多波依然是多分量地震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其中OBC、OBS、OBN与拖缆纵波的综合运用是其独有的特色;4)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与多波联合反演的一体化成为越来越明确的发展方向;5)纵横波速度及各向异性参数建模是制约多分量地震偏移成像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的研发热点;6)在纵波成像与反演困难的成熟勘探与开发区域,是多波地震发挥效用的理想场所,而不仅限于致密气等非常规裂缝型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8.
川西坳陷孝泉地区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典型非常规裂缝性气藏,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含气性识别是气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转换波3D3C勘探可同时获得反映岩石骨架和各向异性特性的C波资料及反映骨架及流体特性的P波资料,因而适用于川西孝泉深层超致密裂缝性气藏.在3D3C地震勘探中,三维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是采集到高质量多分量原始资料的技术保障,本文重点研究这种采集方法.首先根据地球物理参数,结合地质任务要求,分析了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设计的方法及观测系统参数,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和勘探目的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同时适合纵波勘探和转换波勘探的面元尺寸、最大和最小炮检距、接收线距、束间滚动距等参数并确定了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在孝泉地区资料采集中,获得的三分量资料波组特征清楚,同相轴连续,反射信息丰富;Z分量剖面和R分量剖面反射层次清楚,目的层反射特征明显,具有非常好的构造形态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全波场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全波场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全新的勘探理念,它包括全波场采集和全波场处理等各方面.本文首先描述了全波场地震勘探的特点,然后从观测系统设计、对采集设备要求及布置方式、矢量滤波、各向异性速度分析以及各向异性成像等方面介绍了其与常规3D地震勘探的差异,说明了全波场勘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有关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方面的信息问题,将引起地震勘探技术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的数字三分量反射地震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简要介绍在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进行数字三分量地震勘探试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鉴于结晶岩地区波场的复杂性,在剖面调查之前要先进行波场特征调查,才能确定三分量地震调查观测系统采集参数.数据处理中与水平分量处理有关的三个困难环节包括静校正、速度分析与动校叠加,必须有所创新.在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三分量数字地震调查之所以放在终孔后才进行,主要是因为三分量地震解释要以钻孔资料和VSP成果为基础.如果没有岩芯物性测定资料或VSP纵横波速度计算曲线,横波速度剖面模式就难以建立,水平分量数据处理和解释就难以进行.与单分量地震调查相比,水平分量采集处理提供了转换波信息,可反映独特的很有意义的地质信息.在三分量数字地震调查X分量深度叠加剖面左半边深度2600~3400 m区段出现密集的水平反射层,与Z分量反射剖面和变质岩片倾向不一致.对比主孔气体异常曲线可知,这些水平反射是地层中流体含量升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Due to the complicated geophysical character of tight gas sands in the Sulige gasfield of China, conventional surface seismic has faced great challenges in reservoir deline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a large‐scale 3D‐3C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VSP) survey (more than 15 000 shots) wa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with 3D‐3C surfac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in this area in 2005.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the delineation of tight gas sands by use of multi‐component 3D VSP technology. Two imaging volumes (PP compressional wave; PSv converted wave) were generated with 3D‐3C VSP data processing. By comparison, the dominant frequencies of the 3D VSP images were 10–15 Hz higher than that of surface seismic images. Delineation of the tight gas sands is achieved by using the multi‐component information in the VSP data leading to reduce uncertainties in data interpretation. We performed a routine data interpretation on these images and developed a new attribute titled ‘Centroid Frequency Ratio of PSv and PP Waves’ for indication of the tight gas sand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ew attribute was sensitive to this type of reservoir. By combining geologic, drilling and log data,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3D VSP data was conducted and a new well location for drilling was proposed. The major results in this paper tell us that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3D‐3C VSP technologies are only accomplished through a synthesis of many disciplines. We need detailed analysis to evaluate each step in planning,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to achieve our objectives. High resolution, successful processing of multi‐component information, combination of PP and PSv volumes to extract useful attributes, receiver depth information and offset/ azimuth‐dependent anisotropy in the 3D VSP data are the major accomplishments derived from our attention to detail in the above steps.  相似文献   

12.
VTI介质P波非双曲时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模型(VTI)是目前各向异性理论研究和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叠前成像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VTI介质中反射 P波时距曲线一般不再是双曲线.基于不同的相速度近似公式会得到不同的时距关系式.文中对几种典型的非双曲时距曲线与射线追踪得到的准确时距曲线在不同各向异性强度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Muir等和Stovas等提出的非双曲时距公式由于过高地考虑了横波垂直速度的影响与精确的时距曲线有很大偏差;Tsvankin等提出的弱各向异性非双曲时距公式在ε-δ<0时误差增大;Alkhalifah等提出的非双曲时距公式在大炮检距任意各向异性强度下都具有较高的精度,适于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是勘探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但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一个主要障碍,其中,如何有效地消除产生与地层间的多次反射波又是地震资料叠前去噪的核心问题。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以更好地消除多次波。本文着重概述现今实生常中常用的几种比较有效的消除多次波方法,包括拉冬变换,F-K方法和聚束滤波方法;同时也概述了预测反积消除水层混响和用K-L变换方法消除随机噪音提高信噪比等方法;最后,还讨论了近年发展的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震属性各向异性的火山机构识别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分方位处理,分别提取各方位的地震属性,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地震属性,通过属性方位椭圆拟合,求取该属性椭圆的"扁率",用椭圆"扁率"来表征储层的各向异性,并在此基础上识别火山机构.本文提出了基于地震属性各向异性的火山机构识别方法,利用叠前地震资料分方位提取地震属性,并对方位地震属性值进行椭圆拟合,利用椭...  相似文献   

15.
甘肃地区波速测试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的弹性波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力学参数,可用于场地类别划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以及判别砂土、粉土、黄土液化、黄土震陷等。准确测得场地波速资料是进行土工设计和预测岩土地震灾害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收集了甘肃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小区化实测原位波速资料,分类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反面案例的形式给出了波速数据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main problems in seismic attribute technology are the redundancy of data and the uncertainty of attributes, and these problems become much more serious in multi-wave seismic exploration. Data redundancy will increase the burden on interpreters, occupy large computer memory, take much more computing time, conceal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especially cause the "curse of dimension". Uncertainty of attributes will reduce the accuracy of re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ribute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tudy method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for attribute optimization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for reservoir prediction. We propose a flow chart of multi-wave seismic attribute process and further apply it to multi-wave seismic reservoir prediction.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real seismic data demonstrate that reservoir prediction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PP- and PS-wave attributes, compared with that based on traditional PP-wave attributes, can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相似文献   

17.
几种反射波时距方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速度分析和成像技术极为重要.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是利用双曲线方程来描述反射波时距曲线规律,此方程随着地层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排列长度的增加,其误差变大.目前发展的反射波非双曲时距方程,主要有基于层状各向同性模型的非双曲时距方程、基于均匀弱各向异性模型的时距方程、基于速度随炮检距变化模型的时距方程、基于线性连续速度模型的时距方程.本文针对三个典型的模型:层状均匀各向同性模型、层状弱各向异性模型和层状非均匀模型,对这几种时距方程进行了精度比较与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最后,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应用这几种方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中海油在南海油气勘探中成功试验了二维多分量地震技术.其后十多年,中海油进一步在不同近海油气盆地采集了三维多分量OBC地震资料.但由于针对三维转换波的处理未能形成有效的关键技术,除双检叠加利用了水压分量和陆检垂直分量外,大量水平分量数据未被使用.鉴于此,中海油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三维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攻关:针对弹性波场的矢量特征、转换波射线路径不对称以及双程旅行时多时间尺度等问题,成功研发了矢量化的信号处理技术、弹性波速度建模以及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等技术;集成了相对完善的三维弹性波成像EWI软件系统;完成了多个试验区的三维四分量OBC地震转换波的处理,取得了好于以往技术的效果;建立了海上多分量OBC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但相对于成熟的纵波处理技术,海洋多分量地震处理技术仍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维地震资料处理及其关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四维地震利用时延三维地震资料的差异来解释地下储层流体的变化,时延地震资料的差异除了受地下储层流体因素的影响外,还受采集和处理因素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或消除由非储层因素所引起的差异,四维地震资料处理总的要求是相对振幅保持处理,高信噪比处理和一致性处理,一致性处理是四维地震资料特有的处理,其一般处理原则是:(1)调查影响四维地震资料非穗生的原因;(2)保持处理流程的一致性;(3)尽量保持相同的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