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在地震观测中已积累了相当数量模拟磁带记录的地震信号,由于没有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影响了这些资料的有效使用和处理。最近,我们在紫竹饭店工地动力参数测量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研制成适于处理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信号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适用于目前最普及的TRS-80型微计算机。目前市面上卖到的数据采集系统,普遍没有去假滤波器和采样保持电路,这在应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在我们设计的系统中,没有采样保持电路,从而减小了孔径效应引起的误差,并消除了路间的采样时差;系统中设有去假滤波器可消除频谱分析中的假频干扰。该系统方框图如下:  相似文献   

2.
爆炸地震模拟磁带记录的采样与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在IBM-PC-XT微机上实现爆炸地震模拟磁带记录的A/D转换及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具备多种功能:采样、存盘、回放、CRT显示原始记录、CRT上直接读取波至、打印机上输出记录、解译二进制偏移码、数据予处理、绘制记录截面图、滤波处理和频谱分析等。该处理系统对MCP-1型和MCD-3型的解调器均适用,不仅在室内.而且也适合野外工作,这为野外爆炸地震模拟磁带记录的现场采样、处理、解释提供了简便、省时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该系统采样频率的可控性,故也适合于其他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前言 迄今,地声观测记录系统基本上都是采用可见记录。虽模拟带记录和数字磁带记录仪的种类很多,但由于采用普通模拟磁带记录仪因速度快对观测人员来说工作量大,处理费时。若采用数字磁带记录仪,因对地声频段的信息采样要求更高,一盘磁带记录的时间就更短,因此不能进行磁带连续记录。为此我们试制出一种带有时间服务系统的四路慢速磁带记录仪,采用直接记录方式,记录速度为2.35毫米/秒,用快速回放,回放速度4.75厘米/秒,比记录速度提高二十倍。可以延长记录时间,节省磁带,便于连续记录、可减少处理资料的时间。同时也能  相似文献   

4.
地震测深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从野外观测到剖面解释的自动化处理。本研究中,模拟磁带记录通过相应的解调系统,使时间讯号与地震讯号分别送入计算机进行模数转换,其数字化的PS格式磁带又经过解编与拼装形成标准化的CGG格式磁带,各记录道的参数和观测数据分别被记入带头与数据块中。这种标准化的磁带格式便于进行国内外资料交流和调用产业部门的应用软件。该系统采用相关迭加技术使正点时刻的确定精度提高到5—10ms。利用Robbins公式高精度地测定了方位角和炮检距。绘制时间剖面图的程序具有简便通用和功能较全的特点。本研究结果已经用于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CDSN台站磁带,是重要的CDSN数据存贮介质。本文叙述了编制程序解折其数据记录格式方法和实验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讨论分析,揭示了该磁带的数据记录格式。  相似文献   

6.
前言无人值守地震台站的地震信号,经放大调制以后,转换成适于遥测通路所要求的形式,通过有线或无线遥测系统传至台网中心,解调以后集中记录于模拟磁带,并用统一的绝对时间授时,经模数转换以后进入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实时自动处理。这样的信息记录及处理系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与精度,节约了大批台站管理人员。本文主要介绍国家地震局768工程中地震数据处理用的原理方法和程序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着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仪,如何应用于工程地震领域中,进行基底勘查这个问题,从地震仪的改制原理、模拟磁带记录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磁带记录在地震观测上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模拟和数字磁带记录和相应的时间服务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个对磁带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浏览和处理的图形用户界面工具软件.它可以对磁带介质进行多种操作,并对抽取的连续波形文件进行各种处理.该工具提供图形化的菜单、按钮等操作方式,使用方便、灵活、有效.  相似文献   

10.
地球内部物质的运移,以及它们弹性性质、密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固体潮观测值改变。反之,由固体潮观测值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物质的上述变化,从而取得地震预报的依据。可靠的地震预报是建立在多台站的实时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的。如果总是用手工处理,则难以及时取得区域性的地球内部的信息。由于数字磁带可直接提交计算机处理,在地震固体潮研究中应用磁带记录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撇开地震预报,就固体潮研究本身,采用磁带记录也有省工、省时、精确等优点。因此,在一些先进的固体潮观测仪器上,磁带记录与可见的曲线记录构成两套并行的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由于磁带记录的地震波内涵极为丰富,而如何揭露和识别其内涵信息,则有赖于随机信息的处理方法。为此,作者采用了动态谱及能量谱对磁带信息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成功地将一条地震曲线分解为两个三维曲面,即动态谱曲面及能量谱曲面。 该曲面立体地展现了地震信息的规律,这是传统的记录方式和分析方法无能为力的。做为实例,作者对广东大亚湾一带远震磁带记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30公里长的地壳深度剖面图。 结果表明,动态谱分析的方法能够排除杂波干抗,析出强的界面反射波;而能量谱则能直观地反映出深大断裂的存在及其特征。这种方法用于研究深部构造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文中还指出了将这一方法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CTM-302型三分量磁通门磁力仪配接的智能数据采集记录系统,于1987年开始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地磁台投入使用。取得了全年完整、准确的数字记录。该系统以高速采集、高密度磁带记录数据、定时打印每分钟均值曲线,具有在恶劣条件下长期连续工作的能力。在动态范围、稳定度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模拟记录系统,明显地改善了数据的质量。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性能,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固体潮磁带记录的引用,在格式变换、取样、标定等方面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对1分钟间隔的固体潮磁带记录的取样和预处理已有讨论。由于固体潮观测装置又可以作为长周期的地震仪,5秒钟间隔的固体潮磁带记录,一方面有益于提高观测精度,另一方面又可用来研究地球的自由振荡,因此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记录方式。本文讨论这种记录的再取样及预处理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台湾遥测地震台网(TTSN)1972年架设用以监测北纬21°—26°,东经119°—123°地区发生的地震。台站数目由1972年6个增加到1987年的24个。台站装备有固有频率为1Hz的速度型地震仪,1983年以来在几个台站增加了水平分向传感器。由野外记录到的信号通过电话线或无线电传送到台北记录中心,记录在调频(FM)磁带上、纸上及通过A/D转换器记录在九轨磁带上。地震震中日常由HYPOC2计算机程序测定。地震的大小由信号的持续时间估计。再有,为了测定近震震级,台北还运转着一个仿伍德—安德森地震仪的台站。为了自动收集数据和资料处理设立了一个地震工作系统(SWS)。避免信号振幅限幅,将“最佳遥测系统”与TTSN连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行西藏高原地区的爆炸地震研究,研制了一套模拟磁带记录系统。每台仪器包括三个两周的拾震器(LS-1型)、三个相应的低噪声线性放大器(DDF-5型)、三个调制器、一台低频磁带记录器(DCJ-1型)、石英钟、对时器和收音机。仪器频率范围是2周-20周(对速度),时间误差小于0.1秒。采用抖动补偿和频率滤波的办法,使系统的信噪比提高到50分贝。系统的幅度误差小于10%。经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资料整理分析,证明其性能和指标能够满足地壳与上地幔爆炸地震研究的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磁带转录成数字磁带,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数字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数字地震记录时,一个重要问题是使存贮于磁带、硬盘、软盘等介质上的地震波数据形象化,同时也需要在数据记录中提取某一部分数据形成为专门计算目的服务的数据文件。本文介绍了在VAX11/780机上为屏幕显示并剪裁地震波形数据所开发的软件。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现代地震观测系统,已发展为数字观测系统。数字记录仪器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地震观测.近年来,我国陆续引进了 PDR-1、PDR-2、DP-200、DP-260/250等数字磁带记录仪及回放设备。我国的观测系统也出现了新的飞跃,由模拟观测系统发展为数字观测系统,使系统的记录动态范围由50dB 提高到100dB 以上。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资料高精度、高质量、高速度的数字处理方面都大大优于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8.
国际部署加速度仪台网(IDA)是全球性的数字化高增益长周期地震加速度观测系统,在北京和昆明设有观测台站。通过国际交换,我国可得到全球的 IDA 资料,这些资料急待我国学者开发与利用。在 IDA 的磁带数据文件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记录。一种是用 EBCDIC 码写成的说明,有台站名和起始时间等信息;另一种是二进制补码的整型数据记录。前者占1个记录,后者占18个记录.正确的使用 IDA 数据必须充分利用这两种记录所提供的信息。在 VAX11机上所研制的 IDA 解析软件为开发与利用 IDA 数据资源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9.
人工爆炸地震野外数据处理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底在华南地区连县-港口近400km的测线上,首次使用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人工爆炸地震野外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由AT型微机及必要的接口板和外围装置组成,能在野外条件下把模拟或数字记录仪记录结果以数字数据形式输入计算机,并进行显示、打印、存储等操作.由于成功地解决了诸如磁带信号直接屏幕扫描搜寻,时间信号自动识别、解码,钟差和零时信号屏幕光点比测,采样率随磁带速度自动调节,多通道长时间信号连续存储,数字滤波和再采样,用普通打印机快速打印高分辨率图形等技术问题,我们在野外记录后2-3天内即能绘出全测线120道记录的剖面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  相似文献   

20.
地震数据交换标准(SEED)是国际地震数据交换的一种标准格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台站磁带的SEED格式,详细分析了带有可变头段节的数据记录的结构,并给出了从带有可变头段节的数据记录中提取地震数据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