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川地区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地区自1800年以来7级以上地球地震发生时间间隔以及1900年以来四川地区7级以上地震与中国大陆地区巨大地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自1800年以来四川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平均约为16年,最长为34年,最短为3年,时间间隔在23年以下的占83%。自1900年以来,四川地区7级以上地震平均时间间隔为11年,最长为19年,最短为3年。自1900年以来四川地区发生的7次7级以上地震之前1-3年中国大陆地区都发生过7.7级以上的巨大地震。从1976年以来四川地区已经26年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远远超出平均时间间隔。在这种背景下,2001年11月14日在青海-新疆交界发生了8.1级巨大地震,很可能指示在未来1-2年内,四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从2003年起就应该警惕四川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5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正式目录,对正式目录的中强以上地震进行了余震删除.利用已删除余震的正式目录,研究滇中地区4级调制地震与中强地震的三要素关系,总结历史震例得到:滇中地区发生4级调制地震,其后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75%,平均间隔时间为4.7月;而且中强震发震地点与4级调制地震发震地点相关性较好,平均相隔距离为76 km;发生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无余震发生),其后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概率为67%;曲江断裂带上发生的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对未来中强震的地点指示意义明确,震级大小与孕震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3.
滇西实验场及邻区4级调制地震与中强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的地震正式目录,对正式目录中的中强以上地震进行了余震删除。利用已删除余震的正式目录,分析实验场及邻区4.0~4.5级调制地震与中强地震的关系,总结历史震例得到:实验场及邻区发生4.0~4.5级调制地震,其后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81%,平均间隔时间为9.6月,而且中强震发震地点与4.0~4.5级调制地震发震地点相关性较好,平均相隔距离为85 km。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大熵原理,得到地震时间间隔和地震震级的概率分布函数。根据时间间隔分布,得到地震发震概率,当概率上升达到警界值时,可对云南5级以上中强地震做出预测。6个月以内中短期预测对应率为91%;3个月以内,短临期预测对应率为73%。根据震级分布,得到用最大熵原理求出的地震理论发生次数,理论发震次数与实际较为接近。用最大熵原理求出了云南不同地区不同震级档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复发周期。分析认为,云南7级以上大震危险性在逐步逼近,西部危险性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利用统计显著性检验方法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与7级以上地震发生关系的判定指标,他们是:①当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N5<10时,其后第6年我国大陆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②当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N5>31时,其后第6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为6次,预示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可能会发生7级以上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再次使前一个判定指标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6级以上地震平静与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χ2检验方法对我国大陆6级以上地震平静与7级以上地震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6级以上地震平静与我国大陆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关系不显著。6级以上地震平静460天与其后1年2月内我国大陆及边境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1970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北地区东部51次5级以上地震序列进行统计研究,其中走滑型占58.8%,逆断和逆冲型占19.6%,正断型占11.8%。在相同破裂类型和序列类型下,主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关系线性较好,主震与最大余震时间间隔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差。走滑型和逆断型地震的60%以上主震后1天内发生最大余震,正断型地震中16.7%主震后1天内发生最大余震。若序列不属双震多震类型,分析最大余震时,可利用经验公式ΔM=1.54×M-6.53。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西部中等地震平静作为6.5级以上强震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国大陆西部地区1970年以来的6 5级以上强震,对其震前周边地区中等地震活动的分析研究表明,88%的6 5级以上强震前震源区及附近区域ML4 0~5 0级中等地震呈现出大面积平静现象。研究认为平静-发震为该区强震的主要发震模式。平静时段以6~15个月为主,平均为10个月左右。强震发生部位在平静区内部者居多,其余位于平静区边缘地带。该异常特征可以作为未来强震时间、地点预测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3,23(3):137-138
应广大读者要求 ,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 :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 ,以供查阅时参考 ;震源深度 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 ;震级MS 为面波震级、ML 为近震震级、MW 为矩震级 (取自美国PDE报告 )。表 1 世界地震目录 (2 0 0 3年 1~ 3月 ,M ≥ 7.0 )编号 发震时间 月 日 时 :分 :秒 震中位置 φ/ (°)    λ/ (°) 深度/km震 级 M…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21年度地震活动性异常,系统梳理门源6.9级地震前祁连山地震带5级地震平静打破和祁连山中东段ML3.6地震平静打破的时空异常特征,认为祁连山地震带5级地震平静对平静区及周边发生6级以上地震具有指示意义,祁连山中东段ML3.6地震平静对祁连山中东段5级以上地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平静区的打破使中强地震发震的时间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一般在平静打破后一年发震。文章详细总结了两项指标的预测意义,并对其做了系统的预测效能评估,为后续强震危险性研判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1.
对永胜6级地震的预报及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10月27日在云南永胜发生6.0级地震,震前四川省地震局有较准确的中期和短临预报,加强了川滇交界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并且向四川省政府作了汇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验性地震预报重视川滇菱形地块西界断裂带动态活动图像的分析,尤其对历史强震破裂空段附近出现的中小震活动带或新活跃区段的研究;同时,重视4级前震群、川滇交界地区地下水位、水温、形变观测异常的跟踪分析和震情预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3年1月至11月四川长宁地区M≥4.0地震震相的分析得出,在震中距大于260 km时,四川数字地震台网部分台站可记录到较为清晰的sPn震相。本文采用sPn和Pn震相确定震源深度的方法,分别对长宁地区2个M≥4.0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重新计算,2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均小于3 km,是较为精确的震源深度值。  相似文献   

13.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研究》2005,28(4):403-407
给出了2005年8月5日云南会泽M5.3和8月13日文山M5.3地震序列的基本参数和两个主震的震源参数;讨论了两个地震序列的差异性;还介绍了在这两次地震发生前,采用改进型破裂时间法对这两次地震的发震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的情况。最后,分析了云南近期地震活动趋势,认为云南新一轮强震活动从西部转移到东部的迹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宜宾北4.7级地震震中及附近地区地震地质、地震活动背景、区域地震活动性、水位资料的分析,表明宜宾北4.7级地震震前经历了区域地震活跃至平静、再发震的过程,其部分地震学参数存在异常,川12井水位也出现较大异常,并对宜宾北所处的华蓥山断裂带上的中强震与川滇交界附近地区南北地震带上的强震存在较高的对应关系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蓥山断裂带上中强地震活动对川滇交界地区南北地震带上强震的发生存在中短期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大陆2001年以来发生的数次5级以上地震前,山西侯马数字化形变台的波形记录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强震前的预滑移可能产生这种长周期的形变波,它们对大震预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宁蒗5.3、5.2、6.2级地震的短临预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998年10月2日宁蒗、盐源交界地带发生了5.3级地震。接着在原震区附近又相继发生了10月27日5.2级,11月19日5.0级和6.2级、1999年1月3日5.0级系列地震,组成了一次震群事件。四川省地震局的专、群地震队伍对前4次地震作了很好的短临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的表彰。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A great earthquake occurred on Sept. 25 of 1303 (Seventh of Dade, Yuan Dynasty) around Zhaocheng and Hongtong in Shanxi Province. The great earthquake is a very famous one, which is affirmed as the first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8 in Chinese history. The catastrophes took place; meanwhile, huge archives of the disaster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se disaster recordings, the first isoseismal map in China was delineated, which provide us with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intensi…  相似文献   

18.
雅江6级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万正 《地震》2002,22(2):47-52
概述了2001年2月在四川省雅江县与康定县间发生的Ms5.0和6.0地震的基本参数和需求原机制,分析了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中短期预测异常现象,并对雅江6级地震的短临预测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The Oct.1,2014 M5.0 Yuexi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Daliang Shan fault zone where only several historical moderate earthquakes were recorded.Based on the waveform data from Sichuan regional seismic network,we calculated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and centroid depth of the M5.0 Yuexi earthquake by CAP (Cut and Paste) waveform inversion method,and preliminarily analyzed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We also calculated the apparent stress values of the M5.0 earthquake and other 14 ML≥4.0 events along the Shimian-Qiaojia fault segment of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Sichuan-Yunnan block.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arameters of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are with a strike of 256°,dip of 62°,and slip of 167° for the nodal plane Ⅰ,and strike of 352°,dip of 79°,and slip of 29° for the nodal plane Ⅱ.The azimuth of the P axis is 121° with dip angle of 11°,the azimuth of T axis is 217° with dip angle of 28°,and the centroid depth is about 11km,and moment magnitude is MW5.1.According to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and the fault geometry near the epicenter,we infer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is a branch fault,i.e.,the Puxiong Fault,along the central segment of the Daliang Shan fault zone.Thus,the nodal plane Ⅱ was interpreted as the coseismic rupture plane.The M5.0 Yuexi earthquake is a strike-slip faulting event with an oblique component.The above findings reveal the M5.0 Yuexi earthquake resulted from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ing of the NNW Dalang Shan fault zone under the nearly horizontal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regime in an NWW-SEE direction.The apparent stress value of the Yuexi earthquake is 0.99MPa,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ML ≥ 4.0 earthquakes along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since 2008 Wenchuan M8.0 earthquake,implying a relatively high stress level on the seismogenic area and greater potential for the moderate and strong earthquake occurrence.It may also reflect the current increasing stress level of the entire area along the eastern boundary,and therefore,posing the risk of strong earthquakes t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