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腾冲地震台数字化水温记录多次出现数据突跳,影响观测资料质量。引入1套相同型号的水温仪进行对比观测,对可能引起原水温仪数据突跳的因素(静电干扰、供电电压、仪器探头故障等)进行一一排查,结果表明,水温仪主机数据转换模块工作不正常是引起水温数据突跳、阶变的主要原因,仪器供电电压不稳、雷电因素对数据突跳的产生有促进作用。消除水温数据突跳干扰的有效解决办法是更换1套水温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2.
对乾陵地震台2019年7—12月VP型垂直摆倾斜仪和DSQ型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比研究2套仪器在固体潮记录、数据连续性、观测精度、日均值变化趋势相关性和映震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乾陵地震台地质构造、台基岩性和仪器自身差异等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并分析2套仪器在不同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对赤城地震台同一观测深度上两套数字式温度计的观测资料运用曲线拟合、离散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两套仪器产出的观测数据真实可靠,温度变化趋势特征一致,能反映井下温度的变化;两套水温观测仪进行同层温度的对比观测,可实现数据异常时影响因素的排查,有益于震前异常的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4.
德令哈地震台水温对比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令哈地震台水温仪自2007年5月运行以来,出现很多呈"急升"型的变化形态,为了判别水温变化是否为前兆异常,2013年4月20日在德令哈地震台水温井同一观测深度上安装了另外一套相同型号的水温仪进行对比观测。通过对产出的连续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套仪器产出的观测数据真实可靠,温度变化趋势特征一致,是井下温度变化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5.
通河地震台SZW-1A数字式水温仪自2007年8月运行以来,工作一直比较稳定,变化幅度较小,但2015年2月28日到2015年10月15日期间,通河地震台井水温观测中多次出现突升、突降现象。变化幅度较大,历时时间较长,而且每次变化幅度不同、变化周期不同。为了判别水温变化是否为前兆异常,2015年8月19日在通河地震台水温井同一观测深度上安装了另外一套不同型号的水温仪进行对比观测。通过对两套产出的连续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应的变化特点,认为两套仪器产出的观测数据真实可靠,温度变化趋势特征一致,是井下温度变化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6.
对于大同中心地震台18套地震前兆观测设备和3套测震仪器,计算信号防雷器安装前后2个月内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各地震观测设备指标均符合学科规范要求,信号防雷器对观测数据无影响,防雷改造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选取2022年5月和7月乌加河地震台测震和重力观测数据,应用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PDF)方法,对比分析疫情防控政策背景下该台背景噪声变化,探究人类活动对观测数据的影响。结果发现:(1)测震数据记录:与2022年5月相比,7月噪声RMS值明显减小,分析认为,该月受乌加河地区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人类活动减弱,表明人类活动对测震观测数据具有显著影响;(2)重力观测数据:在2个观测时段,置于同一观测山洞的重力仪背景噪声记录几乎无差别,表明人类活动对重力观测数据的影响较小,重力仪基本不受台站背景噪声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测震数据的准确、可靠。综合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对乌加河地震台背景噪声有一定影响,但重力仪由于其特性,观测数据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4年以来,琼中基准地震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出现较为显著的零漂转折加速和数据放大异常。经仪器观测系统检查、台站观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等核实操作,分析认为:(1)零漂转折加速异常系观测环境影响所致;(2)数据放大异常系网络数据采集器故障所致。因此,2次异常均非地震地球物理异常。此类异常干扰判别可为其他重力台站观测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都兰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的基本情况,选取2014-2017年的观测数据,对地电场观测中遇到的干扰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在日常观测中,都兰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可以真实的反映地下介质变化,干扰源也可以通过数据不同变化形态、幅度快速进行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地震预报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使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记录的近10年地震观测垂直分量波形数据,采用长、短时间平均数比值方法(STA/LTA)叠加出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观测走时曲线.结果表明,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独特的地理位置,基本上能够记录到不同震中距(0—180°)和不同方位的地震事件;使用不同频率滤波处理之后的地震数据记录叠加出相应的观测走时曲线,从观测走时曲线中可以识别出不同体波震相(P,PKIKP,PKP,PP,PPP,PcP,ScP,S,SS等)的到时及其观测走时曲线特征.这对识别地震各种震相,认识和研究地球内部精细结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据挖掘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概念,详细地阐述了岩石物理数据、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数据的特征,并根据其数据特征,确定了岩石物理和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数据的三种挖掘思路.用不同的挖掘思路对相应的数据分别展开挖掘,并从挖掘功能的角度分别描述挖掘的成果,即岩石物理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对储层的预测;测井数据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模糊储层的评价,及有效储层的识别;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挖掘成果;地质数据的图表和文本挖掘成果.数据挖掘技术将数据分析方法和对应的数学模型引入勘探领域,从海量的勘探数据中获取潜在信息,用于指导油气的勘探,实现了由数据指导勘探的目的,提出了数据勘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湖泊数据库数据结构详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  严晓蓉 《湖泊科学》1996,8(4):373-377
湖泊数据库为湖泊科学定量化研究、宏观决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对于如何提取数据库信息,为应用目的服务,必须了解湖泊数据库数据结构。本文概略地描述了湖泊数据信息种类,分析了湖泊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尤其对关系数据库数据文件作了详细剖析,给出了调用数据文件的C语言源程序。  相似文献   

13.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NDC)是我国与CTBTO/IDC进行数据交换的唯一节点,完成汇集、保存和处理我境内各IMS台站的监测数据,同时向国内用户提供境内IMS台站监测数据。NDC目前主要接入、处理、转发CD数据,但国内履约技术支持单位和协作单位多采用miniSEED数据,并使用JOPENS系统的流服务来交换数据,为了与其进行数据交换或向其分发监测数据,NDC需要具备分发miniSEED数据流的能力。文中设计的软件,是NDC自主开发的应用工具软件之一,可作为JOPENS系统流服务器的本地或远程仪器适配器,将CD数据流准实时转换为miniSEED流或将历史CD数据转换为miniSEED数据流,并通过JOPENS流服务器分发境内IMS台站数据,扩展了NDC的实时数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IRIS等于1996年提出的网络化数据中心NetDC为用户访问各地震数据中心数据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入口和界面,给用户访问数据带来极大的便利。NetDC是用C语言编写,建立在各地震数据中心的数据管理系统之上的软件系统,它很好地实现了与各数据中心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的集成,使得每个数据中心都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化数据中心NetDC的概念、数据请求方法和格式,以及数据请求的处理过程等,并探讨了在我国地震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向阳  孙小龙  王博 《地震》2018,38(3):103-114
通过三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新04泉氢气原始数据、 新10泉水氡趋势提取数据、 新43泉气氡差分数据)检验实例, 介绍了如何用Molchan图表法进行检验和分析。 基于Molchan图表法对新疆地区地下流体预报效能评估等级较高的测项进行检验, 不仅可以直观地反应预报效能, 对观测资料进行评估, 又能对异常进行定量分析, 得到最佳阈值所对应的异常识别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 提取相对应的地震预测预报指标。 结果显示, 新疆地区地下流体各测项对于不同构造带上的地震预报效能各不相同, 分布在乌鲁木齐附近及天山以北地区的测项, 对北天山发生的地震预报效能较好, 多数测项优势对应时间段为短期, 说明短期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Within the field of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with active sources, the technique of acquiring simultaneous data, also known as blended data, offers operational advantages. The preferred processing of blended data starts with a step of deblending, that is separation of the data acquired by the different sources, to produce data that mimic data from a conventional seismic acquisition and can be effectively processed by standard methods. Recently, deep lear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deep neural network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deblending task with promising results, in particular using an iterative approach. We propose an enhancement to deblending with an iterative deep neural network, whereby we modify the training stage of the deep neural net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iterations. We refer to the method that only uses the blended data as the input data as the general training method. Our new multi-data training method allows the deep neural network to be trained by the data set with the input patches composed of blended data, noisy data with low amplitude crosstalk noise, and unblended data, which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deep neural network to remove crosstalk noise and protect weak signal. Based on such an extended training data set, the multi-data training method embedded in the iterative separation framework can result in different outputs at different iterations and converge to the best result in a shorter iteration number. Transfer learning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generalization and separation efficacy of our proposed method to deblend the simultaneous-source data. Our proposed method is tested on two synthetic data and two field data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in the deblending of the simultaneous-source data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training method, generic noise attenuation network and low-rank matrix factoriz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月球影像数据是研究月球的地貌、地表形态,绘制全月地形图以及进行各种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早期的Lunar orbiter,Apollo,Surveyor基本是以模拟影像格式传回地球,经过扫描后以照片形式发布.Clementine 的数据是通过PDS中心,以PDS的形式发布的.影像数据的保存与发布格式应遵循以下原则:数据格式要便于经常更新和补充;能够在各种平台和各不同目的使用人群中方便地使用;要符合国际标准,方便处理,能够与以前多次探测计划得到的数据结合使用.为中国嫦娥工程的影像数据格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估计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对于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具有重要作用.以往估计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方法都需要分离数据中的有效信号和噪声,然后再估计相应的信噪比.这些估计方法的精度严重依赖信号估计方法或噪声压制方法的有效性,往往存在偏差.本文提出一种估计地震数据局部信噪比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迭代训练优化参数,构建从含噪地震数据到其信噪比的特征映射.然后使用该神经网络完成信噪比的推理预测,不需要分离地震数据中的有效信号和噪声.模拟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都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准确而高效地估计局部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为地震数据质量的定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分析陆地实测空间重力异常数据、海洋船载测量空间重力异常数据、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数据、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数据等多种来源数据的性质和精度,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了编制1:500万中国海陆空间重力异常图的数据使用方案和技术方法.在地形较为平坦、实测数据分布均匀的陆区,使用实测数据,在地形复杂,实测数据稀少以及没有实测数据的陆区或岛屿,利用布格重力异常反推空间异常的方法合成平均空间重力数据,西藏地区的数据对比实验证明合成平均空间重力异常数据是一种有效的数据补充.利用三观测列方差分解法在南海地区对船载测量空间重力数据和美国SS系列及丹麦DNSC08GRA卫星重力数据进行了方差分解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卫星测高重力数据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数据精度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海区空间重力数据使用原则是在船载重力测量数据校准下,全面使用卫星测高重力数据进行编图.海陆过渡区的异常处理应以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重力场为基准参考场,实现海陆异常平缓过渡,无缝连接.对中国海陆空间重力异常场进行了小波变换处理,对空间重力异常场进行了解读,勾画出三横四竖的一级重力梯级带及其所围限的8个一级重力异常区,并划分了二级重力异常区和梯级带,为块体构造学体系中大地构造格架的建立提供了地球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