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连及邻区在1981-1991年间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本文作者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对大连台1981-1991年地磁资料进行处理。在研究大连台P(Z)值的异常变化与该周围中强地震关系的基础上,给出映震异常的定量指标及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
受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由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和十室联合举办的地磁专业数据库系统培训班于1991年6月13—19日在河北省地震局北戴河技术培训中心举行。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Ⅰ、Ⅱ类地磁基本台、地磁区域台、省局监测预报部门和地震技术专科学校等单位,共59名,其中83.1%的学员来自地磁台站等一线。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沈建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7年和1991年两届 IUGG 大会中 IAGA 分会的学术报告文摘,对国际上地磁台站观测和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近况作一简短评介,并在适当地方指出这些发展对地学研究的重要性。希望国内同行们对感兴趣的内容再进一步的了解,以促进我国地磁台站观测与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期以高精度的地磁实时绝对值资料服务于空间物理和固体地球物理,特别是地震预测的研究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4.
利用山东地区1991—2007年的野外地磁流动监测资料,通过分区计算地磁场总强度均值,并绘制均值时序图,分析了地磁场异常,为地震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广东省数字化地磁观测以来的地磁资料和一定震中距的显著地震事件,计算地震前1~2年的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结果显示,显著地震前1个月至1年不等,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值有明显超经验阈值2.8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磁低点位移、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和地磁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3种地磁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的地磁前兆异常现象。研究发现,运用上述3种方法,汶川地震前出现多次异常,地震发生在异常预测线集中交汇区域。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地磁多方法综合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地震预测的精确性。文章还讨论了地磁日变化畸变异常机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和1982年4月14日海原5.5级地震前的地磁变化。指出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减小的变化可能是高电导带附近的地震地磁前兆的一种特征。同时认为,这种地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幔物质对流导致居里等温面的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南极中山站地磁台的建设与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中山站于1991年3月建立临时地磁台,1992年2月建立正式地磁台,台上建有地磁观测室、记录室和各种探头室.它们均采用高架结构和用无磁性材料建成;能保温、防潮、防积雪和抗强风.1991~1993年分别安装有数字化地磁仪,地磁脉动仪,哨声与VLF仪和地震仪,并不断获得极区地磁与高空物理资料.1991年与1992年中山站地磁观测报告(第一卷与第二卷)已整理成册,资料分析表明,极区地磁扰动与中低纬区地磁扰动特征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极区各种电流体系所造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转换函数的方法对乾陵、泾阳、周至台1991—2002年地磁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对关中各台地磁转换函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A、B以及总方差σz和△αρ在震前有明显变化;转换函数异常幅度不仅与周期有关,也和地震的震中距和震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计算2018年5月28日松原M5.7地震前6个月的东北地区地磁分钟值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得到松原地震孕震区的地磁异常主要为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和地磁加卸载响应比超阈值异常。  相似文献   

11.
利用COSMIC掩星2009年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筛选数据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内数据统计平均,基于球谐函数计算模型值,分析电离层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电子密度的地磁季节变化、昼夜测分布相对变化,及地磁活动对电子密度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电子密度昼测值明显高于夜测值,在中纬度部分区域增大明显.电子密度昼测值在地磁活动期间高度150-550 km中低纬度范围为正相扰动,随纬度变化存在区域差异,随高度增加,扰动加强.  相似文献   

12.
张毅  顾左文  袁媛  张明  顾春雷  王雷  徐如刚 《地震》2009,29(2):133-140
通过在苏、 鲁、 豫、 皖交界及南黄海地区开展地磁基本场矢量测量、 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了该区域地磁基本场和地磁异常场总强度和水平强度的曲面样条模型, 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 探索研究局部地磁基本场的变化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区域地磁基本场矢量测量, 能相对精细地反应区域地磁基本场空间分布, 分辨存在的地磁基本场异常, 为地震中长期预报提供科学数据和相关地球物理场变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丽江7.0级地震电,磁异常的跟踪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冕宁台视电阻率趋势异常的落实和跟踪,结合地磁Z分量低点位移和日变形态短临异常出现,应用电、磁前兆异常判定地震“三要素”的标志,较好地预报了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  相似文献   

14.
张北地震前地磁空间相关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地磁空间相关方法对华北地区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地磁核旋定点(北京时21h)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和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MS6.4地震前存在地磁空间相关低值异常。  相似文献   

15.
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及其在野外震磁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G 8 5 6质子旋进磁力仪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化磁力仪 .适合于震磁前兆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 .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性能及性能试验结果 .最佳的震磁观测应当是以质子磁力仪观测地磁总强度为主 ,配合地磁 3分量与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 .  相似文献   

16.
对 1999年 11月 1日山西大同—阳高 5 .7级地震前的流动地磁、日变形态出现的异常及其间不断增强的磁暴进行了分析 ,叙述了用这些异常进行预测预报的过程 ,得出以磁报震可用于短期预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福建地区流动地磁观测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福建省流动地磁野外观测及资料的处理情况。利用1990年以来的流磁资料,采用常规差值法和差值滑动滤波方法,分析了90年代发生在我省及邻近海域的地震与地磁异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震前存在着地磁异常的变化信息,反映出地磁宾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0年以来福建沿海地区流动地磁观测资料,以|δfij|≥3nT为异常指标,对同一期|δfij|≥3nT的测点数作统计,分析研究1990年以来发生在福建地区及其近海域的地震与地磁异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流动地磁变化与福建省东南沿海及其近海域〉ML4.0级的地震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对福建省中西部地区映震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
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场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炜  晏锐  邵辉成  张国强 《地震地质》2012,34(1):138-144
2009年12月,甘肃天水、陕西乾陵等地磁台Z分量观测差值出现台阶式异常变化,同期陕西关中地区宝鸡、乾陵、周至等台站地电场观测也出现同步异常变化.经调查落实,确认此变化是由宝鸡—德阳±500kV直流输电工程试运行引起的.高压直流输电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地磁观测中的一类干扰异常.根据对宝鸡—德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邻近区域各地磁台站实际观测资料的分析,并结合安培定理和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了理想状态下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相符,从而从机理上解释了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影响的原因.由于计算时没有考虑不同地磁观测系统的差异和地下电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及定性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新疆喀什台地磁谐波振幅比在几个6级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结合上海佘山和崇明台的研究结果,发现当震中距较大时,地磁谐波振幅比的异常变化过程具有由长周期向短周期迁移的现象,而当震中距较小时,其异常变化过程则具有由短周期向长周期迁移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