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东海及邻域的两条剖面地球物理反演与综合解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东海及邻域的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在东海海域选择了中国大陆东部—东海陆架—冲绳海槽—琉球岛弧—琉球海沟的两条剖面。利用广义逆方法对两条剖面进行重力和磁力反演,结合其它地震等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对剖面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地质解释.在此基础上,对东海陆架盆地、冲绳海槽盆地的成因与性质,以及应力作用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冲绳海槽地壳的纵向结构是一种“二元结构”;沟—弧—盆受的主应力方向为NW向;该区平面上地质地球物理现象的分块分带与纵向上的二元构成根本原因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聚敛俯冲方向有关,还与两板块接触部位形状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本文以中国边缘海——东海与南海为研究对象,在体波与面波数据层析成像结果基础上,结合重磁及莫霍深度反演结果,对中国边缘海的地壳分布特点、岩石层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东海从陆区一直到琉球岛弧的地壳变化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提交了层析成像与位场反演的结果.认为中国东海地区的重力场具有“东西分带”的特点源于深部结构,而冲绳海槽盆地的形成应与大洋板块的俯冲后撤作用有密切关系.同时认为,菲律宾岛弧具有较特殊的结构,莫霍面下凹,上地幔顶部有较低速度的片状体存在,根据判断,南海与太平洋板块沿菲律宾岛弧在这里呈现出对冲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东海及其邻域壳-幔结构与展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霍面是地壳和上地幔的分界面,是个重要的密度界面,东海莫霍面的展布特征,对于研究东海深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最新重力异常数据反演莫霍面深度,结合前人的莫霍面深度结果,分析东海及其邻域的壳-幔结构与展布特征.从莫霍面深度图可见东海及其邻域莫霍面起伏变化很大,深度在12~34 km之间变化,东海及其邻域地壳厚度为6~34km,东海陆架地区地壳厚度变化与大陆地区相比并不明显,显著减薄开始于冲绳海槽地区,琉球岛弧处地壳厚度明显再度增加,莫霍面呈现两凹两凸形态,认为东海及其邻域地壳自西而东从陆壳-过渡壳-洋壳逐渐过渡的.  相似文献   

4.
冲绳海槽南部基底构造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最新的重磁数据对冲绳海槽南部的基底构造进行了推断解释,研究表明,在冲绳海槽南部,莫霍面构造为一南北两端高,中间低的鞍状构造,地壳厚度在15.5~21 km之间变化.基底深度一般在4~6 km之间变化,表现为南段深度大,北段深度小,在北西向断裂系的作用下,基底局部构造大都成北西向展布,说明冲绳海槽早期的北东向带状构造受到了后期的北西向构造活动的强烈改造作用.在冲绳海槽南部发育有两条沿北北东向展布的火成岩带,一条分布在冲绳海槽扩张轴以东及琉球岛弧西侧下坡;另一条分布在冲绳海槽与琉球岛弧隆褶带的结合部位,火成岩主要是由北东向构造活动产生的,而与北西向断裂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5.
冲绳海槽火山岩Sr-Nd同位素特征及U系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冲绳海槽北段和中段的火山岩进行了U系年代及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 其中, 海槽北段火山岩(特别是关于黑色浮岩)年龄与Sr-Nd同位素数据以前未见报道. 根据测得年龄数据结合相关同位素组成, 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冲绳海槽岩浆演化过程认为: 海槽晚更新世以来有一期广泛的酸性火山喷发活动; 酸性岩石可进一步分成三类; 冲绳海槽岩浆物质来源于PREMA地幔源区, 海槽北、中段岩浆演化过程相似, 但与海槽南段岩浆作用差异明显; 吕宋岛弧与琉球岛弧的碰撞终止了冲绳海槽南段张裂, 直到早更新世.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和东海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研究了南黄海和东海地区18口石油勘探钻井的井孔崩落特征,结合对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地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确认了南黄海地区与我国华北地区有类似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并得出东海地区的最大水平压应力方向为NEE-SWW,最小水平压应力方向为NNW-SSE,它们分别与冲绳海槽地区的最大和最小主压应力方向接近;东海地区地壳上层的水平差应力可能不强,这与该地区没什么地震活动的特点是一致的.根据应力场特征推断,我国东部地区并未受到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推挤作用,而是可能受到垂直于冲绳海槽走向的拉伸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力场。除北东端外,该顺弧向扩张在整个琉球岛弧区域都可以观测到。该应力场通过火山链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应力场明显分开。由于它存在于正俯冲区域以及弱耦合俯冲区域中,倾斜俯冲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平行弧向扩张的形成。因而,我们认为弧后张开过程应该在这个平行弧向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沿冲绳海槽,在琉球岛弧东南部和中部观测到垂直岛弧方向的扩张应力场,而在冲绳海槽东北部,扩张轴的方向既与岛弧的法向斜交又与板块运动方向斜交。考虑了俯冲板块与弧前和弧后相互作用的二维力学模型是不充分的,因为整个琉球岛弧都观测到平行弧向扩张应力场,而且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扩张轴与海槽走向斜交。倾斜的弧后应力可能发源于弧后下部或者弧后大陆一侧。解释该现象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活动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重力资料估算东海冲绳海槽地壳厚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东海地区的重力资料,并参考在该地区进行的地震测深结果,应用线性公式估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析了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根据与中国东部地球物理场、地壳结构的对比,指出东海大陆架地区应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对冲绳海槽的地壳性质进行了探讨,指出冲绳海槽应该为东海大陆架的自然终结.  相似文献   

9.
应用重力资源估算东海冲绳海槽地壳厚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东海地区的重力资源,并参考在该地区进行的地震测深结果,应用线性公式估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析了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根据与中国东部地球物理场、地壳结构的对比,指出东海大陆架地区应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对冲绳海槽的地壳性质进行了探讨,指出冲绳海槽应该为东海大陆架的自然终结。  相似文献   

10.
琉球海沟的构造和运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琉球海沟是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边界,海沟西坡是大陆性质的琉球岛弧,东坡是大洋性质的菲律宾海地壳.海底地震反射探测和地震震源定位表明,菲律宾海板块沿海沟向琉球岛弧下俯冲,俯冲角度与深度沿海沟走向变化.有证据显示,由于俯冲板前缘的横向移动,海沟和岛弧正朝大洋方向后退,弧后盆地-冲绳海槽发生拉张变形.最近一次的海沟后退与冲绳海槽扩张可能是从上新世末(2Ma前)开始的,岛弧的后退移动和弧后拉张在南部与海沟走向垂直,在中部和北部与海沟走向斜交,总体上向南的运动分量占优势、与海沟后退相关的弧后拉张集中在冲绳海槽,没有证据表明对其西侧的中国东海陆架盆地产生影响、海沟后退的原因可能与俯冲板的动力不平衡以及它与周围地幔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东海及琉球沟弧盆系的海底热流测量与热流分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钻井资料获得了东海陆架地区15个热流值,分析了海底热流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数据精度,对东海及琉球沟弧盆系的热流值进行了分类整理,将海底热流分为可信热流值、较可信热流值和参考热流值,本文使用了前两类热流数据,共得305个,对研究区的热流站位进行了分析,发现热流测站分布很不均匀,冲绳海槽几个高热流异常区的热流测站总数占全部东海热流测站的一半多,仍有相当一些构造单元热流站住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热流值,总体上,研究区的热流分布明显地和沟弧盆系的构造特征相吻合,呈现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东海陆架为正常热流值区,冲绳海槽为高热流异常区,琉球群岛为正常热流值区,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都为低热流异常值区,根据热流推测冲绳海槽下存在深部热物质上拱,琉球海沟垭口之下存在海洋板块的俯冲,本研究区自东向西初步表现出长波长热流振荡现象,但由于测量数据稀少,目前还不能对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黄海—东海研究区深部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地震层析成像与重磁数据的处理结果,选择26°N~36°N,120°E~130°E的范围作为研究区,讨论了黄、东海研究区的深部结构特点及其与周边各地质单元的相互关系,完成了研究区两条剖面的密度结构反演,认为东海陆架地区地壳厚度变化与大陆地区相比并不明显,显著减薄开始于冲绳海槽地区,中地壳消失;琉球岛弧处地壳厚度明显再度增加,特别是上地壳的厚度增加最大,推断其原因应与俯冲作用及俯冲带附近板块与地幔的运动速率之差有关.地球物理场“东西分带”是黄海—东海地区壳内结构从西向东变化的反映,但随着深度的增加,研究区的岩石层结构出现以近EW向为优势的构造格局.因此推断深部近EW向的异常是三叠纪时期南北板块碰撞、挤压所致,浅部的NE向条带异常是后期构造运动在岩石层较浅部位构造效应的反映.黄海—东海地区岩石层结构存在浅部与深部优势构造方向不协调的现象.层析成像结果证实了南黄海东缘断层的存在,还勾绘出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为以40°左右的倾角向NW方向倾斜的高速带,另一条倾向基本相同的高速带则是南、北扬子块体结合带在深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重-磁-震联合反演是获取地壳结构的重要方法.此次研究,我们主要基于全球最新的水深、重磁异常、沉积物厚度等数据,结合实测地震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海-西太平洋地区的莫霍面展布特征,并利用重磁震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跨越中国海-西太平洋典型剖面的地壳结构和异常体分布,揭示了陆壳到洋壳的典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浙江地区到马里亚纳俯冲带,地壳结构大致呈现由厚到薄、由老到新、由复杂到简单的特征.浙江地区(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地壳结构复杂,三层结构明显,地壳内断裂带发育,并伴有广泛的岩浆侵入;东海地区莫霍面起伏剧烈,地壳厚度变化较大,冲绳海槽地壳明显减薄,是其过渡壳性质的体现;西菲律宾海盆、九州-帕劳海脊、帕里西维拉海盆、马里亚纳俯冲带等构造单元地壳结构相对简单,二层结构明显.其中,西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地壳内部磁异常变化较为剧烈,海盆扩张过程中形成的磁异常体分布广泛,地壳厚度(5~8 km)明显小于陆壳;九州-帕劳海脊地壳厚度可达~20 km,缺失中地壳,表现为岛弧地壳结构;同源的西马里亚纳岛弧和东马里亚纳火山弧地壳结构相似,浅层磁异常体分布广泛,西马里亚纳岛弧地壳厚度(~17 km)略小于东马里亚纳火山弧(~20 km),体现了裂离的不对称性;马里亚纳海槽具有正常的洋壳结构(~7 km),但扩张中心未发生明显破裂.对比各构造单元地壳结构的异同点,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陆壳与洋壳之间不是孤立的,陆壳可能会演化出洋壳的结构或组分,板块的演化总是处于动态循环过程中.此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中国海-西太平洋深部构造特征的整体理解,促进了我们对大陆边缘演化与板块相互作用的认识,深化了我国管辖海域及邻近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西太平洋位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构造运动剧烈,地质情况复杂,是认识板块运动、洋陆相互作用、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不可多得的窗口,而莫霍面深度对于研究壳幔结构以及深部动力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最新的覆盖全球的重力和地形数据,收集了深地震测深、多道地震测深等剖面183条,数字化得到2982个控制点,使用带控制点的三维界面反演方法来约束反演过程,得到中国海—西太平洋莫霍面深度,由莫霍面形态分析可知大洋板块的俯冲和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对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形成演化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地热、岩石圈厚度、地震活动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得知研究区内各个海域莫霍深度和地壳性质的变化是处于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表现.并在马里亚纳沟弧盆拟合一条重力2.5维剖面,结果表明热物质上涌导致了马里亚纳海槽处地幔密度减小,马里亚纳海槽以及帕里西维拉海盆到西马里亚纳海岭的下地壳高密度异常是由残留的岩浆岩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198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二十多个站位的遥测浮标折射地震测量,1991年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OBS测量,本文在我国东海域选择了横穿东海陆架,冲绳海槽,琉球岛弧,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盆的一条剖面,利用上述折射地震资料及其它该剖面附近的折射地震资料,对该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速度年代对比。研究表明,剖面的速度结构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横向上可分为三隆三盆,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1.8-2.2km/s,2.4-2.8km/s,3.0-3.6km/s,4.2-5.1km/s和5.75-6.0km/s的速度层,从地壳的速度结构否则 本海区至少有如下的沉积旋回:降冲 槽的中抽外,上新世纪至第四纪本海区沉积环境稳定,而冲第槽中轴可能一直处于构造活跃的状态;始新世为本区沉积的全盛渐新世该区域处于抬升的时期,钓鱼岛隆起区、琉球岛弧隆起区在此期的沉积被剥蚀殆,东海陆架和冲 槽此时斯 沉积也受到相当程度的剥蚀,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槽此时期的沉积也受到相当沉的剥蚀。,东海陆架盆地和冲槽盆地的出现可能在5.75-6.0km/s的速度层沉积之后,菲律宾海盆为典型的大洋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16.
Lying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helf, the Okinawa Trough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formed by crustal spreading behind the Ryukyu island arc. It has the highest mean heat flow among the Pacific marginal basins. The mean of 18 reliable measurements is3.34±2.75HFU. The next highest mean heat flow for a marginal basin is2.53±1.60HFU for the Fiji Plateau. The high mean value for the Okinawa Trough may be partially attributable to a sampling bias because most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or near the well-sedimented central “rift” or graben. The reported values range from 0.36 to 10.49 HFU, with low values probably resulting from hydrothermal circulation in an area of large relief. The high heat flow suggests that the age of the Okinawa Trough may be as young as 2 Ma. Such an estimate is in gross agreement with the inferred Plio-Pleistocene age for the drifting in the Okinawa Trough. The opening of the Okinawa Trough may continue onto Taiwan bu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pening of the trough and the occurrence of a nearby, onshore geothermal resource area remains unso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