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采用信息传递量作为度量气候可预报性的指标,分别讨论了我国各大气候区的10个代表测站平均气温的可预报性。数值计算表明,各种不同时间尺度信息传递量具有不同的衰减特征,其差异反映出实际气候背景的差异,信息传递量较好地代表了可预报性特征。由于实测的信息衰减与模式信息衰减具有一致性,因此,信息传递可作为检验模式可预报性的有益工具。  相似文献   

2.
浅谈“121”气象信息咨询电话的服务管理李海胜(晋中地区气象局030600)“121”电话是邮电部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答询城市天气预报的专用电话号码,是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便捷准确地传递气象信息,也是气象部门发展信息产业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这几年“1...  相似文献   

3.
电视天气预报是以图文并茂、音像一体的独特形式向人们展示经过高科技包装的全新的气象信息。气象影视工作就是制作、营造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气象信息的窗口,编导工作就是将每日的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深加工后,由制作人员包装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通过主持人的解说,并通过这一窗口传递到千家万户。编导就是这个窗口的创造者和营造者。如何使节目贴近群众?怎样使枯燥乏味的天气预报变成形式活泼、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节目?被越来越多的观众锁定……通过影响视编导的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递给当今世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不仅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迎来了信息时代的诞生,造就了今天信息社会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农村气象信息传递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弊端与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快农村气象信息的传递时效,充分发挥气象信息为"三农"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华 《气象》1992,18(7):40-41
一、前言 准确、方便、迅速地将气象产品传递给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间接地提高预报准确率。目前,气象产品分发主要靠电话口传、电视、广播和邮寄等。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某些对气象信息敏感的专业用户,已越来越不满足这种方式。他们不仅要求气象部门提供结论性的气象预报产品,还要求提供某些诸如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气象信息,而且对气象信息的传递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80年代计算机通信技术逐渐在我国气象部门普及和使用,一种现代化的气象信息传递工具——远程气象终端诞生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每一种语言都蕴藏自己独特的文化系统,反映着自己民族的方方面面。各种语言的共性,包括文化共性,使各民族的交流成为可能;但相互问的差异有时却给交流设置了障碍,导致某些信息的失落和变形。因此,研究语言离不开研究文化。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这里的“信息”理应包括文化信息。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文化信息的跨语言传递,才使人类有了今天的高度文明。  相似文献   

8.
大气层的晴阴雨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起居,气象灾害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气象,如何利用气象,使用气象,在气象灾害出现之前尽快得到信息以便趋利避害,这是摆在气象部门面前的新课题,要求气象部门不仅要做准天气预报,而且要把天气信息,尤其是天气突变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社会,传递到基层,传递到各用户。无线电气象专业广播电台,是一种传播快、复盖范围广的有效通信工具。为更快地传递气象信息,给社会提供气象专业服务,1989年9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番昌市气象专业警报服务台。该台每天定时四次…  相似文献   

9.
西汉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建设及其运营决策质量,通过建立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简称西汉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结合施工组织、运行管理实际,提出了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应以气象信息全面的气象数据库、功能强大的预报技术平台、经验丰富的预报技术方法为基础,增加高速公路沿线的气象信息监测点,有针对性的开发专业性强的公路气象保障服务模块和决策系统,并给出了设计依据、系统构成以及山区建立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区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规律,其基本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调研结果对改进山区气象服务有一定参考价值,从而为建立山区气象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每天,电视里的气象卫星云图都会把变幻奠测的天气形势准确生动地传递给人们。然而有谁知道,这样及时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呢?  相似文献   

12.
1气象图书馆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与经济领域直接相关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给国家机关、决策部门予以参考,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气象事业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气象信息情报及其与之相关信息的传递渠道单一,信息价值的体现不是通过市场,而是社会服务。故在市场  相似文献   

13.
电话农网语音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应该是需求农业信息最大、最基层的用户群,但受到缺少资金、没有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占我国13亿人口63.9%的农民其平均上网比例仅为0.2%。因此在“信息入乡”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针对农村电脑网络普及率低、大部分没有上网条件、信息入村入户难的实际问题,如何进一步实现“进村、入户、到企”,解决好信息传播的这“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各地农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前兆 《干旱气象》2003,21(3):21-28
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西北内陆水循环主要环节出发。揭示河西内陆河流域水循环在山区形成水资源、在平原散失水资源和在人工绿洲产生水循环二元结构、以及水量相互转化和联系的特征;对山区消耗水量,走廊盆地人工绿洲建设引起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变化及其消耗水量的增加。以及下游水分亏缺等问题作了评价;还对山区与平原绿洲及其之间的局地水循环,西部开发实施黑河和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中实现良性循环和传递流域水循环整体概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近年来社会上非法播发气象信息的案例以及由此产生的质疑进行解析,探讨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发布权问题,并对今后气象部门执法和信息发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信息理论引入到刻划气候可预报性中,特别是借用了熵和信息传递(transinformation)的概念。熵定量地表示了我们对气候系统状态了解的不确定性。信息传递代表了在已知初始距平大小的情况下,在任意时刻t获得的关于这一距乎的信息。信息传递有许多吸引人的性质,能用来作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的一种量度。通过一个简单的随机气候模式(一个受噪声强迫的能量平衡模式)对这些概念如何用于气候可预报性作了解释。尽管我们对初始状态有充分了解,但研究表明信息传递描述了关于距平的信息衰减。本文还特别对把信息传递推广到其他气候模式时的用途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Ahnet网站为新疆气象局发布公众气象信息的信息平台,能够借助这一信息平台构建网络短信平台。构建网络短信息平台首先要与手机运营商的短信网关建立相互的通信联系,即向手机运营商的短信数据中心申请获取服务代码。这样就能够经由短信网关发送和接收手机信息。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如何构建经由移动梦网网关发送和接收手机信息的网络短信平台。  相似文献   

18.
陕西气象部门契合"微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发展气象政务微博,着力拓展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和受众面。结合"陕西气象"微博发展情况,总结微博在气象信息传递中的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挖掘微博平台气象信息服务优势,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多样化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资料分析,从气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气象信息在媒体中占重头戏和受众对气象信息的选择方面论述了“气象——媒体不可或缺的信息”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查结果引爆了电视界,《天气预报》节目排在收看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成为观众最喜爱收看的电视节目。时隔不久,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为了亲眼目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5000多名北京市民在国家气象中心楼前排起了400米长队。这两条消息不约而同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天气预报》这种与观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必视性”节目蕴含着无比巨大的信息潜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认识《天气预报》节目的“必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